新华侨华人与21 世纪江苏经济发展
2022-11-22张荣苏
张荣苏
(江苏师范大学华侨华人研究中心,江苏 徐州 221116)
改革开放之后,特别是20 世纪90 年代以来,在移民潮和出国留学潮、经商务工潮的推动下,大批江苏人走出国门,江苏籍海外华侨华人和归侨侨眷数量也随之迅速增长。目前江苏已经成为沿海重点侨乡和侨务工作重点省份之一,现有江苏籍海外华侨100 万人,归侨侨眷100 万人,其中以改革开放后出国的新侨、侨商和新归侨新侨眷居多①夏锴煜:《江苏省保护和促进华侨投资条例》解读,http://www.jsrd.gov.cn/sy/jd/201604/t20160418_389044.shtml,2021 年8月7 日。。21 世纪后,江苏经济发展进入转型升级阶段,全省各地政府注重“引智”与“引资”结合,出台优惠政策大力招揽人才,越来越多改革开放之后走出去的新侨来江苏谋求发展。
江苏是海外华人新移民重要来源地之一,也是新侨归国投资、创新创业重点地区,目前新华侨华人不仅是江苏侨务工作的重点,而且也引起了学界的关注。随着海外新移民增多,在一些非传统侨乡地区出现了一系列的新侨乡②李勇、吴昊:《20 世纪90 年代以来延吉新侨乡的形成与变迁:侨乡视角的解读》,《八桂侨刊》2016 年第1 期。,颜廷认为改革开放以来,来苏创新创业人口持续增加,强化了海外华侨与江苏的经济社会联系,促进了江苏新侨乡的形成与兴起③颜廷:《江苏新侨乡的兴起——历史背景、发展进程与基本特点》,《江苏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 年第3期。。近年来,由于全省各级政府多措并举,加大海外人才引进力度,“海外高层次人才”“归国留学生创新创业”等问题引起热议。王遐以“百名海外博士江苏行”对接项目为例,分析江苏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的对接项目来源、领域分布、项目产业化和市场前景等问题①王遐:《实施人才强省、人才国际化战略吸纳海外高层次人才为江苏服务——“百名海外博士江苏行”对接项目分析》,《江苏科技信息》2008 年第12 期。;刘海峰则以“江苏沿江海归创业带”为研究对象,考察它的形成对江苏经济结构转型和发展的影响②刘海峰:《江苏沿江海归创业带研究》,《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 年第7 期。。在江苏省内,苏南是吸引新侨回国创新创业的主要地区,赵梅、谢全林通过对九位昆山侨商的访谈,描述了江苏“海外高层次人才”的创新创业路③赵梅、谢全林:《昆山玉燕归巢——侨商创新创业路》,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6 年版。。总体上来看,学界对江苏新华侨华人及其对江苏经济发展贡献尚缺乏系统、学理性的研究,本文在前人研究基础上,考察江苏籍新华侨华人主要类型和发展状况,分析这一群体的主要特征,并进一步探讨其对21 世纪以来江苏经济发展的贡献。
一、21 世纪以来留学归国人员在江苏创新创业
在国际留学蓬勃发展的大潮中,我国已经成为名副其实的留学大国,根据教育部公布数据显示,1978—2015 年中国出国留学的人数累计已达404.21 万人。2000 年后,出国留学人数增长迅速,2015 年我国出国留学人员总数为52.37 万人。2000—2015 年间,中国留学人员、数量以年均18.9%的增长率迅速增长。根据教育部公布的数据,2019 年,我国出国留学人员总数为70.35 万。与此同时,学成归国留学生人数明显增加,2015 年,留学回国人数达到40.91 万人④王辉耀、苗绿:《中国海归发展报告(2013)》,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 年版,第 12、10 页。。
在留学归国人员中,政府引进的海外高层次人才尤为受到关注。20 世纪90 年代以来,中国政府相继出台各类吸引海外高层次人才计划,例如“春晖计划”“长江学者计划”“百千万工程”等。此类高层次人才海外培养和引进政策,推动了中国“精英型”海归的回流。从20 世纪90 年代末开始,就已经有不少高层次海外归国人才在江苏创新创业,如留美博士王振明在苏州创办苏州捷美电子有限公司、旅日华侨吴小松在苏州创立了爱环吴世、澳大利亚籍华人施正荣在无锡创办了尚德太阳电力有限公司等。到2002 年,江苏已拥有上千名“海归”人士创办了近千家科技企业。进入21 世纪后,为配合“科教兴省”“人才强省”战略,进一步吸纳海外优秀人才为江苏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省内各级政府先后出台了多项引进人才措施。在2006 年底,江苏省委、省政府出台了《关于加强高层次创业创新人才队伍建设的意见》,江苏省委组织部于2007 年出台《关于印发江苏省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引进计划实施办法和江苏省高层次创业创新人才培育计划实施办法的通知》,正式启动江苏双创引才计划。2008 年,江苏省正式启动“江苏万名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决定从2008 年到2012 年,将采用多种方式引进不少于10 000 名海外高层次人才,集聚不少于50 名具有世界领先水平的科学家和科技领军人才⑤江苏省正式启动“万名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http://www.gov.cn/gzdt/2008-09/19/content_1099518.htm,2021 年8 月7 日。。省内各地方政府也相继跟进,出台海外人才引进计划,如2006 年,无锡出台了“530”计划,即计划在五年内引进30 名领军型海外归国创业人才;2007 年,常州出台《常州市签名海外人才集聚工程实施意见》,计划5 年内引进1 000 名海外人才;2011 年,苏州实施“海鸥计划”和“姑苏人才计划”;2011 年,南京推出“321”计划等⑥关静:《关于我国海外人才引进政策的比较研究——以江浙沪为中心展开》,复旦大学硕士论文,2013 年。。
上述这些政策措施吸引了一大批海外华侨中的高层次人才、高科技企业落户江苏。例如自2006 年至2020 年,江苏省已连续成功举办14 届“百名海外博士江苏行”活动,共163 人落户江苏创新创业,其中7 人入选国家重大人才工程,25 人入选江苏省“双创计划”,24 名海外博士成为江苏省高校科研院所学科带头人,创办了81 家民营企业,总投资超过20 亿元①“百名海外博士江苏行”,江苏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网站,http://jshrss.jiangsu.gov.cn/col/col81413/index.html,2021 年8 月 7 日。。从2006 年至2011 年,在无锡市启动“530”计划的五年时间里,共引进1 287 名高层次人才,吸引了1 631 家“530”企业注册落地,总注册资本达50.4 亿元②任采文:《无锡“530”计划的创造性贡献:人才托起“东方硅谷”》,《中国人才》2012 年第8 期。。常州在实施两轮千名海外高层次聚集工程之后,人才引进工作也取得了显著的成绩,截至2011 年7 月,累计引进2000 多名海外高层次人才,累计注册海外人才所创企业182 家,注册资本9.6 亿元③邵斌:《常州市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的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南京工业大学硕士论文,2012 年。。近年来,全省各地更加注重“引智”与“引资”结合,出台优惠政策、采取多种举措大力招揽人才,海外华侨华人中的大批高层次人才纷纷来江苏谋求发展,至2015 年底,在江苏工作生活的科技新侨就有近10 万人,而在引进的高层次人才中,80%具有海外留学或工作背景,拥有国内外著名大学或者科研机构的博士学位,他们带动了一系列的创新创业活动④夏锴煜:《江苏省保护和促进华侨投资条例》解读,http://www.jsrd.gov.cn/sy/jd/201604/t20160418_389044.shtml,2021 年8月7 日。。
在来苏创新创业的海外高层次人才中,不少是怀有家国赤子情的江苏籍归国人才回乡创业。2005 年回国创办创斯达公司的南通籍旅美博士刘佳炎,在2000 年之后看到国内进入高速发展阶段,萌生了回国创业的想法,他说:“我每次回国,看大陆发展很快,但在制造业尤其是高端领域的发展依然十分落后。我总觉得自己有责任,也有能力用我的专业所长,在中国制造业的某一方面赶超世界先进水平。”2006 年回到家乡南通创办百奥迈科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的旅美博士朱远源在谈到为何选择回国、回家乡创业时坦诚地说道:“我回国创业的决心离不开母亲情结(她因缺医少药而过早去世)。我的使命恰恰是研制出让国人用得起的新一代原创生物新药,直接造福国内的病患。为此,我做出了人生中最有意义的抉择,决定把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科研成果‘生物导弹’核酸干扰疾病靶标技术带回国内,在祖国的大地上研发生产,做中国核酸药业第一人。”⑤南通市侨联:《南通新侨口述史》,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第395、385 页。2007 年徐州籍旅英博士张祥成在对徐州进行考察后,认为徐州地区的工业基础雄厚,但更需要发展高附加值的科技工业来提高竞争力,于是开始筹办徐州英剑纳米科技有限公司。他经常说:“我的梦想起源于徐州,非固于徐,亦不限于中,而乃世界之事。”怀着深深的桑梓之情,张祥成在家乡徐州开启了纳米科技之门⑥徐州市侨联:《徐州市侨届风采录》,徐州市侨联提供,第9 页。。
除此之外,还有很多非江苏籍的海归高精尖人才落户江苏,截至2015 年,在江苏创新创业的非江苏籍侨商侨领及各类中高端人才有50 万人⑦张秀明:《侨务资源在“长江经济带”战略中的作用初探》,李其荣主编:《协同发展:华侨华人与“长江经济带”“一带一路”》,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16 年,第 5 页。。良好的区位优势、高素质的人才优势、良好的工业基础优势和政府诚信品牌优势,使江苏对海外高层次人才回国创新创业具有强烈的吸引力。例如来自湖南的旅美博士张乃千,于2007 年回国后在西安创办了中国第一家生产第三代半导体器件的企业——西安能讯微电子有限公司,并成功研制出氮化镓产品原型。2010 年,能讯以此原型产品成功融资后,张乃千开始思考,要想将实验室变成一个以实现效益最大化为主的企业,就要放眼全国,选择去最有利于企业发展的地方。此时,国内许多城市和开发区都向能讯公司递上了橄榄枝,条件颇为优厚。张乃千对比了长三角经济区、珠三角经济区、京津冀城市圈等多个区域经济发展核心区,最终选择落户昆山。谈及自己选择昆山的原因,张乃千总结了在昆山创业的极大优势:产业链完善,配套能力强大;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政策优厚,落实到位;厂址便利①赵梅、谢全林:《昆山玉燕归巢——侨商创新创业路》,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7 年版,第30—32 页。。“江苏省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引进计划”资助对象、徐州海吉亚生物制品有限公司董事长周京石在谈到为何选择徐州睢宁作为投资兴业的福地时深有感触地说:“我们考察了很多投资备选地址,最后选择睢宁这块风水宝地,更重要的原因是来自这里的投资环境,来自当地政府对人才的渴求和重视。徐州海吉亚从建设到投产,不到一年时间,在欠发达地区,能有如此高的工作效率,让我非常感动,也使我充分认识到这是一个高度尊重知识、尊重人才、注重科技创新的地方,是一个能够实现理想、施展才华、可以尽情创新创业的地方。”②徐州市侨联:《徐州市侨届风采录》,徐州市侨联提供,第39 页。
除了国家和地方政府引进的海外高层次人才外,还有更多不同层次的海外归国人员,特别是21 世纪之后出国留学的“小海归”回江苏创新、创业。近年来,在留学出国人数持续走高的同时,归国留学生人数也在同步迅速增长,其主要原因是相较于欧美地区经济低迷的状况,中国国内经济保持稳定增长,蓬勃生机的经济活力让越来越多的海外留学人员看到了施展才华的机会和平台。江苏省是教育和留学大省,现在每年各类出国留学人员达4.5 万,回流人才3 万。据统计,江苏作为吸引留学人员回国创业的先进省份,吸引了14.8%的海归在江苏创业③王辉耀、苗绿:《中国海归发展报告(2013)》,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 年,第10 页。。
越来越多的“小海归”在江苏实现自己的创业梦,如来自宿迁的80 后留学日本的海归周禹冰,在看到国内互联网经济蓬勃发展、网络创业如火如荼后萌生了回国创业的想法,2013 年在家乡沭阳创办了宿迁波波猴食品有限公司。公司以互联网为依托,利用B2B、B2C 平台的电子商务模式,开创了新型食品线上、线下批发及零售的销售模式。在创业过程中,周禹冰得到了当地侨联的大力支持,沭阳侨联联系政府免费帮她招工,动员工商联成员帮她联系代工厂,在经开区低价租售厂房给她。慢慢地,她的公司从两个人、15 平方米的办公场所规模发展到1 万平米的仓库,在2016 年总营收达到6 000 万元,直接带动就业百余人,2019 年波波猴销售收入突破2 亿元大关,周禹冰的企业也被评为省巾帼电商创业示范基地、连续四年获评省电子商务示范企业④胡杨、齐强:《周禹冰:新时代的追梦人》,《华人时刊》2021 年第3 期。。出生在宿迁宿城区的邬国园也是海归回乡成功创业的典范,他在2012 年从南京工业大学毕业后,赴英国诺丁汉大学留学并取得硕士学位,2016 年在家乡王官集镇创办了宿迁奇瓦丽电子商务有限公司。经过最初的艰难创业期后,公司从最初的几个工人发展到上百人,不仅带动了当地就业而且促进了经济的发展。2018 年公司总营业额近5 000 万元,2019 年计划突破8 000 万元。在谈到自己的创业梦时,邬国园说“当初我并没有什么大的目标,只是想自己要拼搏、要创业、要让青春闪光,将来不要因虚度年华而悔恨。随着企业壮大起来,我意识到自己的一切不仅属于我个人,还属于社会。我们要勇敢承担社会责任,用实际行动回报社会各界对我们的关爱。”⑤邬国园:创业梦想从宿迁启航,宿迁侨联网,http://www.sqqiaolian.com/Info.aspx?id=726&item=001005,2021 年月9 日。
由上可以看出,21 世纪以来,随着中国改革开放进一步深入,江苏进入经济发展转型阶段,一方面,江苏省内各地政府通过各项人才引进政策,吸引海外高精尖人才回流;另一方面,在近年来全球经济持续低迷的情况下,中国经济社会持续发展,越来越多的江苏籍留学生选择回到家乡或在省内创新创业。在良好的创业环境和政策支持下,高科技新侨能够在国内和国际舞台上最大限度地施展自己的才华;而众多怀有创业梦想的“海归们”,则搭载中国和江苏经济战略转型的东风,充分利用中国互联网和物流行业优势,实现自己的创业理想。
二、21 世纪以来江苏新侨商的发展——以“通商”为例
自改革开放始,与出国留学潮同时发生的是一场出国务工、经商潮。20 世纪90 年代初以来,在南通、苏州、无锡等地更是有不少人敢为人先,走出国门远赴世界各地从事商业贸易,其中来自南通的“通商”尤为引人注目,从南通走出去的新侨商不仅数量多,而且在海内外影响力大,甚至在并非传统侨乡的江苏省内形成了“新侨之乡”。
南通被称为“中国近代第一城”,也是中国近代纺织业的发源地,在20 世纪70 年代以前就兴起绣品热,个体私人经济也比较活跃。从1992 年起,通州的界北村、文山村,海门的林西村就有大批农民出国做生意,他们最初以纺织绣品打入罗马尼亚市场,并以此为跳板在东欧市场立足;2000 年之后,因东欧市场饱和,遂转战拉美和非洲,经营的商品也由单一的家纺产业转向工矿产业、建筑业、运输业、服务业、百货业等多业并举,并且充分利用拉美和非洲国家土地、水电和人力成本较低、资源丰富的有利条件,在当地兴办工矿企业,在这一时期江苏籍新侨商逐渐做大做强;2010 年之后,这些新侨商开始将目光投向商业环境已相当成熟、市场化程度也很高的欧美发达国家,在美国、日本、中国台湾等发达国家和地区经商、办企业,其经营渠道和产业也更加多元,有的侨商为了满足当地农副产品需求,甚至在当地开办高级农场,向当地市场供应粮食、蔬菜和果品。
通过30 多年的筚路蓝缕、艰苦奋斗,南通涌现出一批资本实力雄厚,在海内外都有广泛影响力的新侨商。如智利江苏商会会长、南通东方巨龙纺织品有限公司董事长郁飞,靠100 万只针织帽获得原始积累,先后在罗马尼亚、南非、尼日利亚、智利、厄瓜多尔等国从事纺织商品贸易,在海外设立13 家销售公司,数十家经销商店,实现海外年销售额超亿元。被称为赞比亚华人“首领”的宣亚标,1997 年去罗马尼亚做家纺生意,后又去赞比亚经商,先后到过南非、津巴布韦、乌干达、刚果等许多国家,现在在赞比亚建有8 家国际贸易有限公司连锁超市、4 家商贸城连锁店和2 家东方雁大酒店①南通市海门区归国华侨联合会:《走遍五洲林西人》,会议资料,海门区侨联提供,2020 年,第78 页,第2 页。。中国远东国际投资集团董事长陆建飞,在2001 年赴南非经商,从事纺织品贸易,2006 年开始进军建筑和房地产业,率领南通建筑“铁军”在安哥拉从事房地产开发,承建一系列工程及开发项目,产值达3 亿美元②南通市侨联:《南通新侨口述史》,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2018 年,第265 页,第291—292 页。。旅居南非、现任南部非洲江苏总商会会长的陈辉,是20 世纪末最早到非洲经商的南通人之一,2006 年与人合伙投资1 亿元,在南非约翰内斯堡皇冠区建起一座商城,2008 年竣工开业时,为当地经商者提供350 个经营商店,进驻中国商家300 家,其中50%的经商者是陈辉的南通老乡。此后,陈辉又投资1 亿多人民币,在毗邻商贸城的旁边,向当地政府购买土地,新建一座拥有200 多套住所的华人公寓,以利于在商贸城同胞的工作方便和居住安全③南通市侨联:《南通新侨口述史》,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2018 年,第265 页,第291—292 页。。这些成功的新侨商例子可以说举不胜举。
南通籍新侨商在将家乡家纺产品源源不断地输送到世界各地的同时,也带动了当地纺纱、面料、包装、物流等诸多产业的发展,助力乡村振兴。南通市海门区的“林西村”是江苏省仅有的两个“华侨村”之一,目前全村有1 418 家农户,3 495 个村民,这个1 400 多户的小村就有600 多户出国做生意,是南通名副其实的“跨国经营第一村”。早在20 世纪90 年代末,林西村的农民就成功的跨国经营,极大地带动了本村经济的发展,仅林西村出国经营第一人郁建祥的奥珍绣品有限公司,就解决了本村外村一部分农民的生计问题,就连60 多岁的老太也可以在厂里谋到一份轻巧的工作,戴上眼镜剪剪线头每月可挣上600 来元。不仅如此,该公司还将整车的原料发到全村各家各户加工,然后公司进行检验、整理、包装。据介绍,一人跨国经营,可以带动几十人甚至上百人脱贫致富。林西农民跨国经营的同时也带动了周边村组、乡镇、县市的农民浩浩荡荡地走出国门,走向国际市场①何惠石:《林西人:国际市场显身手》,《江苏农村经济》1999 年第6 期。。现在林西村村民在全球20 多个国家和地区,办起了180 多家公司,年创汇逾2 亿美元,即使没有出国的,也在家里做着国外生意,家家户户过上富足的生活。国内、国外联动,经商者们少的年挣数十万元,多的挣几百万、上千万甚至上亿元。每年光从村里卖到国外的绣品就超过了数十亿美元,还不包括从国内其他市场销往国外的百货②南通市海门区归国华侨联合会:《走遍五洲林西人》,会议资料,海门区侨联提供,2020 年,第2 页,第34 页。。
南通籍新侨商在海外做大做强之后,将赚回的大笔外汇在家乡继续投资建设,加强国内和国际市场联系,从而形成了一个广泛的跨国商贸网络。如郁飞在2002 年在南通成立了东方巨龙公司作为生产基地,并建立了商品配送中心,再辐射到海外的13 个分公司、数十家经销商店,从欧洲的罗马尼亚、非洲的尼日利亚,再到南美洲的智利、墨西哥、危地马拉、厄瓜多尔、秘鲁,形成了一个庞大的生产和贸易网络,海外年销售额超亿元③南通市海门区归国华侨联合会:《走遍五洲林西人》,会议资料,海门区侨联提供,2020 年,第2 页,第34 页。。南非侨商朱仲辉从2001 年起,先后筹措3 亿元,承担了海门叠石桥国际家纺城一、二期的建设工程,同时还建起了苏北最大的家纺托运城以及多条集生产、销售为一体的家纺街。2009 年,朱仲辉又参与开发建设了总投资25 亿元的叠石桥国际家纺城三期工程。三期工程竣工后,叠石桥国际家纺城总建筑面积达到120 万平方米,拥有2 万多个商铺,为经营者创造提供了200 多个系列、560 多个品牌的家纺产品展览、陈列、交易空间。同时吸纳10 万人就业,带动30 万人从业,成为名副其实的家纺之都、纺织之城。现在,叠石桥国际家纺城的产品销售到国内近250 多个大、中城市,年成交额破600 亿元,全国市场占有率达60%。由于成为了中国最大的家纺市场,吸引了海内外数万经销商来此经营从业,很多国际知名品牌落户叠石桥,与叠石桥的家纺产品互相嫁接,从而使叠石桥的家纺产品赢得了更广泛的国际市场,家纺城同时也成为海外侨商的后方产业基地④南通市侨联:《南通新侨口述史》,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2018 年,第218—219 页。。
整体上来说,南通走出去的新侨商以纺织品起家,并凭借这一有竞争力的产品在东欧、拉美和非洲等地区的发展中国家立足,随后利用当地并不健全的市场机制以及廉价的土地和劳动力,进一步拓宽市场,实现多元化经营,最后再以中国大陆为依托,在家乡投资建设,形成一个跨国商贸网络。近年来,南通籍新侨商发展迅速,遍布世界80 多个国家和地区,海外创办的企业已有1 200 多家,从业人数达10 万人⑤侨经处:《南通新侨商遍布海外80 多个国家和地区》,《华人时刊》2012 年第11 期。。南通籍新侨商的发展壮大,不仅加强了国内国际市场的联系,而且也推动了南通与世界经济接轨与融合,有力地促进了南通市对外经贸交流合作和经济社会发展。
三、新华侨华人对21 世纪江苏经济发展的作用与影响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推进,特别是中国加入WTO 之后,中国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经济发展速度加快,国际资本和跨国公司纷纷投资中国。江苏凭借良好的区位优势、高素质的人才优势、雄厚的工业基础优势和政府诚信品牌优势,成为外资的聚集地,继续吸引海外华侨华人来江苏投资,并延续了20 世纪90 年代海外华商投资规模、质量高的特征。自2003 年之后,江苏利用外资规模一直领跑全国,据不完全统计,华侨、外籍华人在全省投资企业5 万多家,投资总额占利用外资总额的60%以上⑥夏锴煜:《江苏省保护和促进华侨投资条例》解读,http://www.jsrd.gov.cn/sy/jd/201604/t20160418_389044.shtml,2021 年8 月 7 日。。
在江苏投资、创新创业的新华侨华人与“落地生根”的早期华侨华人不同,新华侨华人大部分都是改革开放后出国留学、经商走出去的,一方面,他们普遍接受过良好的教育,专业素质较高,从国外带回了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理念,正如旅美博士、苏州泽璟生物制药有限公司总经理盛泽林所说,新侨商的优势在于“其一,从发达国家回到中国,总能带回来一些先进的管理理念,而侨商本人的华裔身份,也能更好地让这样的管理理念落地;其二,新一代侨商能带回海外的先进技术;其三是引进资金,引入的资金不只是数量上的增加,更有模式方面的不同,国内的投资以成本控制为主,可能会带来各种弊端,而海外资金在使用自由度和对创新的关切方面更有利。”①赵梅、谢全林:《昆山玉燕归巢——侨商创新创业路》,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7 年,第95 页。另一方面,海外归来的新华商能更快和更好地适应国内和省内发展环境,确定自身的优势与竞争力,抓住发展机遇。萨驰华辰机械(苏州)有限公司董事长、昆山市侨商联合会会长张赛虎可以说是江苏新华商的典型代表。张赛虎在海外闯荡20 多年后,于2016 年回国接手家族企业——萨驰华辰机械(苏州)有限公司。张赛虎非常重视自主创新和技术研发,依托于中国汽车轮胎装备行业领先企业的优势和江苏制造业转型的有利契机,萨驰的全自动半钢子午胎一次法成型机项目得到江苏省产业转型升级项目资金支持;同时,萨驰响应国家“一带一路”号召,积极为“一带一路”项目服务,2018 年参与了国家在中东地区“一带一路”产能示范园的示范工业项目——阿布扎比轮胎项目,在2019 年一举拿下了玲珑轮胎塞尔维亚项目技术含量极高的智能物流、智能化生产线重大国际项目订单,价值超过7 亿元。虽然当前国际轮胎市场形势并不乐观,但萨驰目前在手订单35 亿元以上,创历史记录,萨驰也进入企业新纪元②杨宏辉:《新接7 亿大订单,萨驰创新再续辉煌》,《中国橡胶》2019 年第10 期。。
中国的快速发展为新华侨华人带来了很多机遇,他们在江苏投资创业也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特别是科技新侨,这些“海归”们在回国时大多携带先进的科技,他们利用在海外的多年积淀,凭着“出口转内销”的特殊优势,书写了一个个知识经济的财富传奇。留学日本的杨希尧回到老家南京创业,最初只有6 个工人,现在公司员工数百人,年销售额达到2 亿元,其易切削特殊金属材料领域技术,在全国同行中遥遥领先。“洋博士”吴小松到苏州创立了环保服务企业爱环吴世,经过几年努力,企业的环保产品已经成为华东地区可以和欧美、日本等国著名跨国公司产品相抗衡的品牌,200 多家长期客户中,70%是外资企业,国际领先的污泥压缩机已经开始出口日本,公司的营业额每年翻番③曹介森、吕妍、陈炳山:《“海归”创业潮涌江苏》,《人民日报》2006 年 7 月 8 日,A01 版。。留美博士王振明在苏州高新区创办的苏州捷美电子有限公司是苏州新区留学人员创园里第一家成功孵化的企业,自2001 年以来,公司以每年50%~100%的速度发展,资本从注册时的30 万美元发展到净资产7 000 多万元人民币,研发和管理人员达120 人之多,已有数百个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上市,产品全部销往国外,上缴税金达860 万元④张波、杨天笑:《侨届金桥通世界》,《苏州日报》2007 年 1 月 16 日,A01 版。。2000 年从澳大利亚归来的施正荣博士创办了无锡尚德太阳能电池企业,2004 年尚德太阳能产能540 兆瓦,销售收入达100 亿美元,跻身世界光伏行业前三强。2005 年,尚德成功在纽约交易所上市,一举奠定了其中国海外上市民企中市值最大公司的地位,施正荣也以个人参股23.13 亿美元的身价,成为大陆新首富⑤中国侨务通论课题组:《中国侨务通论》,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12 年,第388 页。。施正荣的尚德并不是唯一上市的公司,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归国创业人才及其高新技术企业在海外成功上市,例如南通籍留美博士朱远源,2006 年回到家乡南通创办的百奥迈科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已成为亚洲领军、全球领先的小核酸制药企业,并成功登陆澳洲主板(ASX);另一位南通籍留美博士刘佳炎,其创办的创斯达集团已经成为亚洲最大的ATM 机柜、金融与安防设备研发制造企业,产品国际市场占有率达25%,并于2008年在新加坡证交所敲响了企业上市锣声⑥南通市侨联:《南通新侨口述史》,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2018 年,第382、392 页。。
归国创业的新华侨华人在取得个人成就的同时,也为江苏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据不完全统计,2007 年,江苏省侨商总会会员企业累计销售收入260 多亿元,出口创汇近21 亿元,纳税总额20.3 亿元;新增投资项目近100 个,投资总额43.7 亿元;捐助公益事业2 430 多万元①蔡恩泽:《侨港商:异军突起 30 年》,《华人时刊》2008 年第 12 期。。在全国百强县领头羊的昆山,新华侨华人的贡献尤为突出,自1998 年设立首家县级留学人员创业园后,昆山留创园聚集了一大批海内外创新创业人才。至2012 年,留学人员承担的科技项目累计300 多项,累计带动就业近2 万人,园区实现销售额11 亿元,实现利税总额12 386 万元,研发投入7 431 万元②王辉耀、苗绿:《中国海归发展报告(2103)》,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 年,第225 页。。除了税收和带动就业外,21 世纪以来,新华侨华人对江苏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还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新侨企业科技含量高,科研投入多,极大提升了江苏省的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和速度。21 世纪以来,在江苏创新创业的不少是20 世纪90 年代初赴国外的留学生,他们具有较强的科研、开发和创新能力,能够及时跟踪世界高新技术发展,并有机会接触或者参与某一领域紧跟世界科技前沿的先进技术,有些高层次人才甚至已经在海外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研究成果。这些人才回国后创办的大都属于研发型高新技术企业,特别是近年来,随着江苏大力引进领军人才和高层次人才,江苏新侨在自主创新创业方面成果丰硕,在2007 年北京召开的中国侨联第二届归侨侨眷创业成果交流会上,江苏省有7 名个人和4 项成果分别荣获“科技创新人才奖”和“自主创新成果奖”,获奖人数和成果数量居全国前列。在省推荐上报的候选人和项目中,100%的拥有自主专利,80%的获得过国家级奖励,60%的科研成果已转化成较大规模的经济效益③姚大鋆:《江苏新侨自主创新创业成果喜人》,《新华日报》2007 年5 月29 日,第A02 版。。2008 年,在江苏省政府举办的“百名海外博士江苏行”活动中,147 名海外博士带来的180 个项目多为世界最新科技成果,其中78 个项目具有知识产权,有多项技术拥有多国专利,例如来自日本的“微波、天线技术及其应用”拥有美国、日本和欧盟的10 余项发明专利;来自荷兰的“生物化学品产业化基地”获得欧盟以及美国、日本、中国等多项国际专利④王遐:《实施人才强省、人才国际化战略,吸纳海外高层次人才为江苏服务》,《江苏科技信息》2008 年第6 期。。除此之外,新侨企业在研发领域投入大,例如苏州萨驰华辰一直专注于自主创新、技术突破,并持续投入大量资金用于组建研发团队。截至目前,萨驰华辰研发团队已近百人,几乎每年都会推出几乎迭代的产品,张赛虎表示“公司二期工程就要开工了,到时候我们将拥有4 万多平米的地方用于新产品研发和生产。……公司未来的研发以市场空白点为目标,用产品培养市场,使企业长立潮头。”⑤昆山市统战部:《张赛虎:回归只为中国梦》,《华人时刊》2020 年第8 期。正因如此,江苏省侨资企业在一些产业和行业的核心技术领域,出现了一批技术达到或者领先于国际前沿水平、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新技术和产品,如华侨谢卫国博士创办的苏州华芯微电子公司,在国内首次开发出集成式多功能电源管理信息管理芯片,不仅填补了国内空白,芯片性能也远远优于国际同类产品;侨企苏州雷泰医疗科技有限公司研发的放射治疗系统,侨企泰州硕世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传染病病原体检测、女性生殖道微生态检测、肿瘤筛查等几十个产品已居于国际领先水平⑥夏锴煜:《江苏省保护和促进华侨投资条例》解读,http://www.jsrd.gov.cn/sy/jd/201604/t20160418_389044.shtml,2021 年8 月 7 日。。
其次,新侨创新创业领域与新兴产业发展方向基本吻合,促进了江苏制造业结构优化升级。在2006 年江苏省发布的“十一五”规划中,明确提出要积极发展技术水平和附加值高的先进制造业,加快产业基地建设,培育产业集群,重点发展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生物与新医药、基础材料与新材料、现代纺织等产业。从整体上来看,21 世纪以来,海外高层次人才来江苏创立的企业主要集中于电子信息、新能源、新材料、集成电路、软件开发、生物医药和环保等高新技术行业,涵盖了江苏“十一五”规划的重点发展领域。例如在2008年的“百名海外博士江苏行”活动,海外博士带来的180 个项目中,电子信息领域的有35 项、环境保护领域的有28 项、生物技术领域的有26 项、医药领域的有19 项、新型服务业有15 项、新材料和新能源领域各有14 项①王遐:《实施人才强省、人才国际化战略,吸纳海外高层次人才为江苏服务》,《江苏科技信息》2008 年第6 期。。根据苏州市侨联提供的相城区侨资企业情况,该区现有侨资企业45 家,在2010 年之后成立的17家侨资企业中,有14 家是电子信息技术、人工智能和生物医药领域的企业;太仓市有江苏省重点服务的侨资企业27 家,无一例外都是在生物制药、人工智能、新材料和电子信息技术等高新技术产业②《相城区侨资企业统计》、《太仓市江苏省重点服务侨资企业》,苏州市侨联提供。。在新形势下,江苏由制造大省向制造强盛的号角已然吹响,江苏在“十四五”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出“基本建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基地”,随着越来越多科技新侨在江苏创新创业,也必然进一步促进江苏制造业的结构优化升级。
第三,新侨创新创业推动江苏创新企业集群和产业集聚链的形成。21 世纪以来,随着江苏产业转型升级加快,工业配套能力在不断提升,研发人才专业化程度提高,且研发本土化趋势明显,在一些生产领域已经形成了创新企业集群和产业集聚链。在这一过程中,高科技新侨的“裂变效应”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澳大利亚海归创业博士施正荣回国创办无锡尚德,迅速跻身世界光伏产业五强,他的成功激励着师兄师弟们回来创业。2004 年,中电电气提供资金,施正荣的同门师兄赵建华将他的自主技术以及博士团队“连人带马”引进南京,创建了另外一家光伏产业巨头。此后,南京市以中电光伏为核心,投资55 亿元着手打造国内最大的光伏生产基地。中电光伏的上游,将以工业园为载体,投资25 亿元建一个年产3 000 吨多晶硅生产基地。下游则加快太阳能电池组件生产安装的载体建设,同时大力发展适合欧美市场的光电产品,形成产业集群③曹介森、吕妍、陈炳山:《“海归”创业潮涌江苏》,《新华日报》2006 年 7 月 8 日,第 A01 版。。2006 年,苏州在全国第一个提出纳米技术应用产业生态圈的产业发展模式,此后10 余年,苏州大力引进海外科技领军人才,并形成了“苏州纳米侨”,他们秉承“创业兴邦”的理念,创办了一大批高科技企业,在众多领域实现上游、高端、核心技术突破,打破国际垄断,填补国内空白,并成功实现产业化。现在苏州的纳米技术应用产业已经具备了全方位的基础和优势,苏州也被国际认为是全球微纳领域八大代表性区域之一④《苏州纳米侨》,2017 年8 月,苏州市侨联提供。。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江苏共有42 个留学人员创业园,数量居全国首位,这些留学人员创业园一般有固定的孵化器和大楼,拥有现代化的服务和办公设施,政策、资金和技术配套完善,吸引具有技术实力的海归前来创业⑤王辉耀、苗绿:《中国海归发展报告(2103)》,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 年版,第248 页。。孵化企业一般集中在电子、生物、医药等高新技术行业,对江苏新型工业化发展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具有重要的积极意义。
第四,新侨投资创业推动江苏区域协调发展。华侨投资企业和海外高层次人才的地域分布与江苏省内各地经济发展水平直接相关,江苏侨资企业主要集中在南京、苏州、无锡、常州及所辖市、开发(园)区,创新创业类的海外高层次人才也集中在这一地区,他们为推动江苏,主要是苏南制造业升级和产业转型做出了重要贡献,目前昆山的人才贡献率超过47%⑥赵梅、谢全林:《昆山玉燕归巢——侨商创新创业路》,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7 年,第vi 页。。而随着江苏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转型,一方面,苏南和苏北地区实际利用外资、侨资规模也在不断扩大,例如在2000 年,苏中和苏北地区实际利用外资占全省实际利用外资比重分别为4.9%和7.6%,到2007 年则分别增长到21.7%和10.7%⑦江苏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江苏省志·发展改革志》,南京:江苏省凤凰科学技术出版社,2014 年,第148 页。。2016 年11 月,在海外侨领侨商徐州综合投资推介会上,现场签约18 个项目,总投资67.82 亿元①陈啸:《海内外侨领侨商聚焦徐州》,《华人时刊》2017 年第1 期。。南通地区更是发挥新侨乡优势,通过“以侨为桥”,推动南通外向型经济发展。南通纺织业就以新华商为桥梁和纽带,以海门叠石桥市场和通州志浩市场为依托,产品远销150 多个国家和地区,占据全国半壁江山,在2014 年,南通籍新侨商共带动出口创汇25 亿美元,带动回乡投资20 亿美元②侨经处:《南通新侨商近年来带动回乡投资超20 亿美元》,《华人时刊》2014 年第4 期。。另一方面,苏中、苏北各市、县(区)地方政府也加大引进高科技人才和项目力度。近年来,新侨创新创业在苏中、苏北经济发展中贡献了重要力量,例如在高邮市海归创业联盟的28 家企业,涵盖五金机械、电线电缆、道路交通、光伏照明、生物科技、纺织服装、三产服务、农副产品等众多行业领域。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20 年联盟成员企业累计实现开票销售130 亿元,纳税近4 亿,带动近万人就业③扬州市委统战部:《高邮海归创业联盟基地带动近万人就业》,《华人时刊》2021 年第5 期。。在宿迁,也涌现了一批像江苏阿尔法有限公司、江苏格立特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江苏绿港现代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等高科技新侨企业,涉及医药、集成电路、现代农业等领域。因此,总体上来说,新侨投资、创业已经渗透并影响到江苏经济的大部分层面,在促进苏南地区产业升级,使其继续成为江苏经济的领头羊的同时,也加快了苏中、苏北地区产业结构调整,有力地推动了江苏区域经济协调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