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1 世纪以来加拿大华人社团对华人移民融入的作用探析

2022-11-22王子欣吴金平

八桂侨刊 2022年1期
关键词:华人社团加拿大

王子欣 吴金平

(暨南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华侨华人研究院,广东 广州 510632)

华人移民是加拿大最早的移民之一,有关加拿大华人移民融入的研究已有很长的历史。黄昆章、吴金平的《加拿大华侨华人史》把1958 年到2000 年间加拿大移民历史分为“自由移民时期”、“缴纳人头税时期”、“禁止入境时期”以及“政策逐渐放宽时期”四个阶段,相对完整地呈现了加拿大华侨华人的历史演变①黄昆章、吴金平:《加拿大华侨华人史》,广东: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年。。随着中国改革开放,新时期的加拿大华人移民与早期移民具有不同特点。郭世宝等学者的《加拿大华人新移民的变迁》揭示了加拿大华人新移民具有异质性、受过高等教育、是专业技术移民等特点②郭世宝、唐·德沃兹、王峥:《加拿大华人新移民的变迁》,《八桂侨刊》2014 第3 期。。随着加拿大华人新移民的构成变化,研究认为华人社团组织的功能会随之调整。杜倩萍的《加拿大华人社区非政府组织功能探究》总结了加拿大华侨华人社团的三个时期:1863 年至1922 年为初创阶段,1923 年至1967 年为发展阶段,20 世纪70 年代以后为蓬勃发展和功能提升阶段。早期华人社团更关注华人自身的生存状况与国内政治形势,还没有把融入当地社会当作是重要的目的。随着华人地位不断提升,华人社团更多承担着为移民提供便利服务、定期举办娱乐团建活动等文化、生活功能,帮助华人主动融入当地社会等功能③杜倩萍:《加拿大华人社区非政府组织功能探究》,《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报)》2015 年第5 期。。刘春燕、王镭衡的《相依共融:加拿大华人社团组织对华人移民融入的作用》一文同样总结了华人社团组织在不同时期发挥的作用,认为华人社团为华人提供生活上的援助,帮助他们解决社会关系的纠纷,更为其提供谋生技能和培训从而更好地融入当地生活①刘春燕、王镭衡:《相依共融:加拿大华人社团组织对华人移民融入的作用》,《贵州师范学院学报》2017 年第5 期。。

综上所述,关于加拿大移民融入与华人社团的研究多从纵向角度探讨论述社团的历史演变,探析华人社团在不同时期发挥的作用。而21 世纪以来,华人社团的动态活动及促进移民融入上的具象化努力并未被详细总结。因此,本文希望以横向视角出发,总结归纳21 世纪以来加拿大华人社团在政治、经济、社会、文化方面为新时期华人移民融入作出的贡献。

一、移民融入的内涵与维度

何为移民融入?简单来讲,移民融入可分为系统融入和社会融入两大类型。系统融入关注社会系统各个组成部分之间的关系,指通过市场、民族国家以及大型的跨国组织来实现社会系统的整体聚合;而社会融入侧重于研究行为体之间的关系,描述的是行为体以集体或者个体的形式被纳入社会系统的过程。其中,系统融入主要从政策维度、理念维度探讨移民融入的方式,例如移民政策的“同化”与“多元”之争就属于系统融入的范畴②郑朗、伍慧萍:《新世纪德国移民融入政策及其理念分析》,《德国研究》2010 年第4 期。。而华人移民的融入研究属于移民社会融入的范畴,探讨华人移民“行为体”进入作为“整体”的客居国社会后,华人移民自身条件和客居国社会结构之间的互动关系。具体来说,华人移民融入可以定义为华人个体或群体被包容进主流社会或各种社会领域的状态与过程,包含华人移民与新社会之间的相互适应。

在对华人移民融入进行具体考察的时候,需要回答移民融入如何测量,包含哪些维度的问题。西方文献中,移民融入研究领域内具有代表性的模型有:戈登的“二维度”模型,杨格—塔斯等人的“三维度”模型,恩泽格尔为代表的“四维度”模型,这些模型都从不同维度细分测量移民融入的指标。梁波等学者在以往经典模型的概括基础上,提出了移民融入研究的基本框架,把移民融入的测量分为经济融入、政治融入、社会融入、文化融入四个方向。其中经济融入维度上涵盖就业市场、收入水平、职业地位等;政治融入涵盖公民身份、选举权利、政党参与等;社会融入涵盖社区交往、组织参与、支持网络等;文化融入涵盖规范习得、语言学习、观念认同等③梁波、王海英:《国外移民社会融入研究综述》,《甘肃行政学院学报》2010 年第2 期。。“经济—政治—社会—文化”四维模型对研究移民融入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本文也将从以上四个方面探讨加拿大华人移民融入情况,以及华人社团在融入过程中起到什么作用。

二、华人社团对华人移民经济融入的作用

在经济融入方面,华人社团帮助移民适应就业市场、取得更高的经济地位。移民的就业与职业发展是经济融入的重要体现。尽管21 世纪以来,华人移民的学历和能力都得到很大提升,不再像以往以从事体力劳动为主,但由于人力资本贬值与信息不畅的原因,仍然面临职业困境,而华人社团的帮助能够让移民更快地跨过障碍,适应当地经济社会。

一方面,华人社团能够缓解移民在经济融入中的就业困难。根据移民融入的人力资本归因理论,移民者的文化教育水平、劳动技能、语言技能、工作经验等人力资本会影响移民经济融入状况。当移民进入一个与以往不同的新社会时,需要具备与新社会相匹配的人力资本,才能很好地融入新社会的就业市场,取得较高的薪资报酬④蔡鹏飞:《人力资本与社会资本的增值转换——加拿大华人新移民的社会融入》,《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0 年第 2 期。。对于加拿大华人移民来说,尽管在申请中达到了语言和技术能力的标准,但在就业过程中仍然面临着“三重玻璃”的障碍。第一层障碍是“玻璃院门”障碍,指有的华人移民没有加拿大的学历,或者所持有的中国学历又不被认可甚至被贬低。第二层是“玻璃房门”障碍,很多华人移民在找工作时面临没有相关工作经验,或者工作技能无法转换的问题。即使部分移民成功地打破前两层障碍,但在之后的工作过程中还会遇到“玻璃天花板”的问题,面临着升职瓶颈。从“玻璃院门”“玻璃房门”到最后的“玻璃天花板”的三重障碍体现了华人经济融入的不易①郭世宝、万晓宏:《加拿大二线城市华人新移民经济融合研究——“三重玻璃效应”与移民向下层社会流动》,《华侨华人历史研究》2014 年第 4 期。。在加拿大职场中,由语言不通、学历贬值带来的就业困难,成为华人移民经济融入的阻碍。针对这些困境,一些华人社团致力于帮助移民提升能力、跨过障碍,取得更好的职业发展。例如中侨互助会就曾通过举办简历、面试培训班等方式帮助移民渡过就业难关②牛耕:《移民加拿大的中国人》,北京:中国言实出版社,2001 年版,第159 页。。另外,一些华人专业协会也开办了各种活动帮助华人解决就业困难,例如加拿大中国专业人士协会(CAPC)一直以来通过开展各种培训项目、职业发展讲座、招聘会、一对一就业辅导等形式,为华人移民的职业发展提供帮助。这些培训项目包括了求职咨询、求职讲习班、职位推荐、职业发展咨询、考试协助等,还有针对年轻人开办了“良师益友速成班”,帮助青年就业者增加行业知识。除此之外,加拿大中国专业人士协会还开展领导能力培训项目,提高专业人士的领导能力与升职发展空间。自领导才能培训项目开办以来,已经帮助了将近200 名学员完成职业晋升③数据来自加拿大中国专业人士协会(CAPC)官网:https://cpac-canada.ca/employment-counselling-support-cn/?lang=zhhans。这些培训活动帮助移民获得与就业岗位相匹配的能力,缓解华人移民在就业过程中的人力资本贬值困境。

另一方面,华人社团为华人职业发展提供信息渠道。华人移民在经济融入过程中常常面临着对当地市场了解不足、信息不畅的情况,而华人社团能够为移民提供更多的就业、创业、经商等资讯。例如,中侨互助会通过移民就业导向服务计划向新移民提供就业辅导,讲解政府移民资助新模式,以及政府针对移民就业的相关服务。此外,中侨就业服务部还持续地建设中侨求职资源中心网页,发掘更多招聘渠道,为求职者提供更多更新的市场资料,开通求职者和雇主的沟通管道,让新移民求职者可以更快进入加国劳动市场④新浪博客:“中侨推移民就业服务海外资历认证贷款”http://blog.sina.com.cn/s/blog_594551d1010161rq.html。通过中侨互助会提供的一系列信息,移民求职者能够获悉政府的帮扶政策及最新的市场资料,尽快地找到工作。另外,加拿大中国专业人士协会每年都会举办咨询日活动,针对新移民的需求分别开设了讲座、工作坊及展览摊位。讲座的主题包括创业企业实用步骤、中小企业融资良方、加拿大贸易进口概要等市场信息。在咨询日活动上,加拿大中国专业人士协会还提供相关的政府服务咨询帮助,希望引导新移民了解加拿大政府具体创业项目,这一系列的讲座、活动为华人移民职业发展、创业经商提供相关信息与渠道,让华人少走弯路。

除了为移民提供各类就业培训与市场信息之外,华人社团还投入资金促进华人移民的经济融入。像加拿大中国专业人士协会每年都会设立教育基金、开办慈善晚宴,为专业人士职业发展募捐筹款。从1999 年至2011 年十余年的时间,该社团设立的教育基金累计颁发166 个奖学金奖项,总计金额近20 万加元⑤中国新闻网:“加拿大中国专业人士协会颁慈善奖17 人获殊荣”,https://www.chinanews.com/hr/2011/11-29/3494089.shtml。每年的慈善晚宴,加拿大中国专业人士协会都会筹措善款用于向华裔学生提供奖学金,帮助华裔新移民在加职业发展⑥中国新闻网:“华人医学教授与职场菁英获加拿大中国专业人士协会表彰”,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51333136395776385&wfr=spider&for=pc。像加拿大中国专业人士协会、中侨互助会等社团开办的一系列项目、推动了华人移民在加职业发展,最终促进移民的经济融入。

三、华人社团对华人移民政治融入的作用

移民的政治融入是一个移民参与当地政治生活,维护自身权益的过程,涵盖公民身份、选举权利、政党参与等方面。加拿大的华人移民在经历漫长的排华历史与歧视偏见后,逐渐享有与其他族裔一样的平等权利。21 世纪以来,华人移民数量增长、受教育程度提高、社会经济地位提升,华人移民群体也越来越认识到参与当地政治生活、维护自身权益的重要性。在华人政治融入的过程中,加拿大华人社团发挥了重要作用,主要体现在动员华人参政议政及争取华人权益两方面。和普通的华人参政相比,华人社团具有更好的组织性与目的性,能够把分散的力量汇聚起来,提高华人政治参与的有效性。在加拿大,主要从事参政活动的社团有大多市华人进步保守党、多伦多自由党、华人团结参政运动、加拿大华人参政会、全加华人协进会、加拿大自由党协会、加拿大华人保守党协会等,这些社团在加拿大华人参政方面发挥了重要组织作用①万晓宏:《当代加拿大华人参政分析》,《世界民族》2011 年第4 期。。

加拿大华人社团通过各种方式调动华人参政议政的热情。每次大选前,华人社团都会发挥选民教育、拉票助选、帮忙筹款的作用,以此鼓励华人投票。大选前,华人社团通常会举行新闻发布会,联合媒体等方式对选民进行鼓励投票的动员,呼吁华人站出来进行投票。例如在2011 年大选前一个月,加拿大中国专业人士协会和加拿大中国高等学院校友联合会联合30 多家社区团体在多伦多举行新闻发布会,向华人社区倡议华裔公民应通过积极参加联邦大选来表达心声②中国新闻网:“加拿大华人社团倡议投入联邦大选发出华人声音”,http://www.chinanews.com/hr/2011/04-03/2950975.shtml。加拿大中国工商联合会还举办了“为华人参政保驾护航”新闻发布会,倡议华裔社区的人们积极参与政治,关注联邦大选议题。在新闻会上,加拿大中国工商联合会会长滕达表示,华裔社团应当成为华裔议员强有力的后盾,华人应该主动融入加拿大社会,不仅是为维护华人利益,也应该为推行民主、平等和公正等理念而努力③人民日报海外版:“加拿大华人参政逐渐‘火热’聚力抱团备战大选”,http://m.haiwainet.cn/middle/232657/2015/0611/content_28824031_1.html。这些新闻发布会使得更多华人关注大选情况,并了解华人政客们的参选情况。除了口头动员之后,华人社团在实际行动上也一直为华人参政提供帮助。加拿大中国工商联合会、加拿大华人社团联席会和加拿大华人联合总会曾于加拿大大选日当天,推出投票接送义工车队,为出行不方便或需要帮助的选民提供咨询、指导及接送到票站等服务。华人社团的鼓励与动员促进了华人选民的投票热情,提高了华人选民投票率。在众多华人社团努力下,华人移民们也更加意识到只有积极参与才能有话语权,才能让政府和社会机构关注到华人的诉求和利益,真正实现跨文化交流。在众多华人社团的努力下,新世纪的加拿大华人逐渐走出了政治的“边缘人”的角色,努力积极地参政议政,融入当地政治社会。

另外,华人社团能够充当华人移民与政府之间的沟通桥梁,表达华人群体的利益诉求。同时,社团也关注当地民生问题,为政府工作进言献策。例如2017 年,加拿大华人社团联席会等社团的代表们曾在列治文举行圆桌会议,讨论卑诗省的年度财政预算。会议上,各个华裔社团代表们就各地区预算细节、长者服务、政策稳定性等多个议题向省府提出意见和建议。联席会主席王典奇还向财政厅官员表达了希望省府重视华人,希望政府拨款兴建华人历史遗址纪念碑的诉求。会议之后,卑诗省议会斥资10 万加元,在加拿大境内设立纪念碑,以纪念华人在19 世纪末兴建太平洋铁路。此外,王典奇还建议省府应该在列治文治安问题上加大投入,以及增加预算解决交通拥堵问题等④联席社官网:“王典奇主席对话财政厅长,讨论2017 年度财政预算”,https://www.ca-ca.ca/zh/news/2017 年度/377-王典奇主席对话财政厅长,讨论2017 年度财政预算.html。各社团代表人在会议上的发言表态,向政府传递了华人移民的需求,让省政府能够听到华人的声音。同年3 月,加拿大联邦政府在国会宣读预算案不久,加拿大华人社团联席会针对这次政府预算案举办了《关注联邦政府预算案》记者招待会。在会上,加拿大华人社团联席会号召加拿大华人社区积极参与政治议题,组织专业人士对预算案进行深刻分析。参会媒体积极发言参与讨论,提出了华人社区的意见和建议,会议最后各方还对这份预算案进行评分。王典奇向华人倡议,每一个华裔移民都是加拿大主人,大家不是过客。加拿大今日版图的奠定离不开华人的贡献,华人族群真真正正是这里的主人。他期待加国华人不辜负先侨用生命换来的权益,更积极地参政议政。在华人社团领袖的鼓励和华人自身努力下,越来越多的华人群体敢于站出来维护自身权益。2018 年,加拿大卑诗省政府拟对300 万加元以上的房屋征收额外“学校税(School Tax)”,此举引发该省众多市民的抗议,在400 多名参加反对政策的市民中,就有约60 名华裔参与,其中还有部分华裔家长带头发言①中国新闻网:“加拿大卑诗拟征‘学校税’引争议,华裔表达诉求”,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01766620116858504&wfr=spider&for=pc。通过这些事例,可以看出华人群体勇敢表达自身诉求,关心当地民生问题,积极融入当地社会。

除了向政府部门表达诉求之外,华人社团也积极争取自身平等权利。比如说全加华人联会创立之后,其中一项重要的议程就是针对“人头税”和“排华法案”坚持不懈地寻求政府道歉。2005 年,全加华人联会在向加拿大总理呈交国会三个决议案,包括“人头税”和排华法案全面平反问题、多元文化政策问题、加中关系问题,其中在第一项议案中,全加华人联会强调,加拿大政府过去征收华人“人头税”和排华法案是对全加华人的不公平和歧视,特别是排华法案的实施,严重破坏全体华人家庭的团聚,非常严重地危害了全加华人的生存和发展。为此,全加华人联会要求联邦政府落实加拿大政府于2005 年11 月24 日签署的承诺,拨款1 250 万加元,设立加拿大华人小区基金,用来纪念和表扬华人对加拿大的全面贡献,教育公众,促进种族互相了解和相互尊重,彻底纠正历史错误,杜绝任何种族歧视②中国侨网:“加华社重提人头税诉求:平反未成功家属仍需努力”,http://www.chinaqw.com/hqhr/hrdt/200801/04/101634.shtml。在全加华人联会强硬态度下,保守党、新民主党及魁人政团都支持向华人社区作公开道歉,在各方的压力下,联邦工业部长、卫生部长、加西发展部长等都公开表示政府应该向华人社区道歉③搜狐新闻:“加总理就‘人头税’问题向华人道歉”,http://news.sohu.com/20060107/n241321553.shtml。在努力争取之后,2006 年6 月加拿大总理斯蒂芬·哈珀在国会正式道歉,之后新西敏市、卑诗省以及温哥华市等政府也就过去歧视华人的错误历史公开道歉④加中新闻网:“全加华人联会第27 届年会在多伦多举行”,http://ccbay.netfirms.com/index.php/ccnews/community/item/8984-27。2006 年的联邦大选中,“人头税”问题也成为各党争取百万华人选票的重要议题。保守党政府总理哈珀上台后举行“人头税”平反仪式,正式就歧视华人的“人头税”政策向全加华人作出正式道歉,并公布平反方案。经过二十多年抗争,加拿大历届政府对平反“人头税”的态度经历了从不予理睬,到虚与委蛇,再到积极处理的转变,这一切离不开华人社团的不懈努力。这一历史性的道歉,表明加拿大华人历史因之而翻过了崭新的一页。这一段争取政府道歉平反的艰难历程,体现了华人社团为了追求华人权益与平等地位的不懈努力。

从鼓励华人参政议政,传递华人诉求,到为争取华人平等权益,华人社团都不断地促进华人移民的政治融入。这些社团不仅仅在联系华人移民与政府,服务华人社区等方面做出贡献,还持续地关注加拿大经济、政治和各种社会问题、展示了华人移民作为加拿大多元社会的公民,关心当地社会、积极融入政治生活的良好形象。

四、华人社团对华人移民社会融入的作用

在社会融入方面,华人社团能够为华人移民提供社会支持与情感支持,鼓励移民积极主动地融入当地社会生活。移民社会资本归因论认为,移民在流入地所具有的社会资本,建构的社会关系网络及其可动用的社会资源等对于其社会融入具有关键性作用①梁波、王海英:《国外移民社会融入研究综述》,《甘肃行政学院学报》2010 年第2 期。。当加拿大移民进入加拿大之后,一般会失去原有的血缘、业缘、地缘以及朋友关系等社会关系网络。这些关系网络需要一定的时间建立,尤其是初来乍到的新移民没有社会资本可以动员,容易陷入孤立无援的境地。在这时,新移民可以寻求华人社团的帮助,社团能够提供给移民社会支持。另外,华人社团长期积累的人脉、经验也使移民在遇到生活困难的时候能够获得一定的帮助。

一方面,华人社团可以为华人移民提供生活上帮助。加拿大华人社团作为社区非政府组织,可以向政府申请拨款,用以帮助新移民安家、就业、学习培训等。同时,社团里的上门志愿者还会运用他们的经验,通过各种途径,帮助新移民解决英语、租房、驾照、报税、孩子上学等问题,协助新移民尽快融入当地社会②杜倩萍:《加拿大华人社区非政府组织功能探究》,《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报)》2015 年第5 期。。例如,中侨互助会致力于帮助新移民抵达加拿大后尽快安家,适应新生活。为此,他们提供了多种服务,包括移民适应公共教育、新移民机场接待服务、社区咨询、免费法律咨询、翻译服务及联络、家庭服务、青少年及儿童服务、妇女服务等③中侨互助会官网:https://successbc.ca。对于一些条件有限的华人移民,中侨互助会还推动了廉租房服务,把一些政府负担房屋开放给移民,其中包括中侨互助会在大楼所拥有的单位都提供给有需要的低收入家庭④搜狐新闻:“行政总裁周潘坤玲谈新年展望中侨将强化新移民老人服务”,https://www.sohu.com/a/213241756_99895770。另外,华人社团长期积累的人脉、经验也帮助移民在遇到冲突、不平等现象的时候通过协商、法律诉讼等方式维护权益。像温哥华中华会馆(C.B.A)就是这样一个社区联合社团,他们经常开展福利活动,开办华文学校,组织中国人参与公共活动,为那些负担不起的中国人提供法律咨询,代表中国人发表公开声明。华人社团对华人移民提供了社会支持,为身在他乡的华人移民们带来很多帮助。

另一方面,华人社团为华人移民带来情感慰藉,尤其针对老年人与青少年移民群体开展了一系列社会活动。例如,中侨互助会开展了一系列帮助老年人与青少年移民社会融入的项目。在华人移民群体中,有许多属于亲属移民。像一些华人会带着妻儿父母一同移民,这些老人与青少年移民面临着融入上的压力,需要更多的照顾和陪伴来缓解他们的孤独与不适。针对老人的养老服务,中侨互助会下属有三家养老院,这些养老院为老人们提供护理服务与日托服务。这些服务能够满足日常生活需求,还能参加各种活动,让生活变得丰富⑤荆门日报:“老人之国——加拿大的养老体系”,http://paper.jmnews.cn/jmrb/html/2013-08/21/content_28879.htm。中侨养老院项目提供给老人们一个有相同语言文化背景的社交场所,互相之间可以交流、倾诉,缓解思乡之情与孤独感受。此外,中侨互助会还设立相关的家庭及青少年辅导项目。这些活动的开展有助于缓解家庭矛盾,以及青少年心理焦虑、学业压力、人际交往等问题。华人移民父母通常忙于生计,注重子女的学业但忽视对生活能力的培养和心理上的关心,导致移民后代会出现一些不良习惯与心理问题。中侨互助会的家庭与青少年辅导项目为有家庭矛盾和青少年问题的移民家庭提供辅导,帮助青少年获得更好的成长。除了辅导孩子心理之外,中侨互助会还开展“青年领袖新纪元”活动,给华人青少年们提供锻炼机会。“青年领袖新纪元”项目的培训计划非常有教育意义,努力帮助青少年们走出个人舒适区去迎接新的挑战,让他们参与到当地无家可归者收容所和食物银行等志愿机构的服务中。通过这些活动,华人青少年们不仅能够交到新朋友,还锻炼了实践能力与服务意识,更好地从行动与意识上积极融入当地社会⑥温哥华华侨网;“青年领袖新纪元培训发掘新一代领导潜力青年领袖新纪元培训发掘新一代领导潜力”,https://vanzsnews.com/2017/05/27/青年领袖新纪元培训发掘新一代领导潜力/。从生活上到心理上,从养老服务到青少年辅导,中侨互助会都在为华人移民提供多方面的支持,现如今的中侨互助会早已把服务范围扩展到各个族裔的新移民,展现了团结加拿大社会所有成员、帮助移民融入当地的服务宗旨。

华人社团除了为移民适应当地提供生活帮助与情感支持以外,也鼓励华侨移民通过做义工、参与慈善活动的方式融入当地社会,提倡华人移民要树立“奉献社会、回馈社会”的公民意识。移民作为加拿大社会的成员,不能只是想着过好自己生活就够了,也需要服务他人、回馈社会。公益文化是加拿大社会的特色,加拿大人热衷于成为义工并参加社会上的公益活动,部分地区的高中生还要求一定要做满40 个小时的义工服务,才能拿到毕业证书。因此,多参与一些公益活动是华人移民融入加拿大的一个好办法。通过这些公益活动,华人能够更好地了解加拿大的社会文化。在这方面,一些华人社团专门组织与开展移民参加志愿者活动,帮助移民在志愿活动中培养新的人际关系网络,树立社区公民意识,真正地融入加拿大社会。比如埃德蒙顿华人社区中心自成立以来除了开展移民服务、老年人活动与儿童夏令营之外,还一直招募大量义工,为社区提供必要的支援,提倡共同建设和谐健康的社区;还有加拿大华人志愿服务中心,这是一个在蒙特利尔注册成立的非营利公益性组织,是由许多富有爱心、经验丰富、乐于助人的志愿者组成,除了帮助华人移民解决各种困难之外,也广泛地招募志愿者团队,帮助困难家庭以及安排志愿者值班,随时接待有需求的上门者。另外一些社团则积极组织及参与组织大型慈善公益活动,如加拿大社团联席社曾在2014 年参与组织“新移民新贡献大型慈善筹款晚宴”,并向BC 省儿童医院、BC 省妇女医院、加拿大防癌协会、苏利文残疾人基金会等捐款,还每年参与组织“温哥华千叟宴”,在重阳节举行午宴宴请了千位70 岁以上老人,并向他们赠送礼物①联席社官网:“第七届温哥华千叟宴10 月11 日举行”,http://www.ca-ca.ca/zh/news/2019-year/429-第七届温哥华千叟宴10 月11 日举行.html。华人社团的义工活动与慈善项目鼓励着华人移民奉献社会的意识,也体现了社团积极参与慈善活动,树立回馈社会的良好形象。

五、华人社团对华人移民文化融入的作用

在文化方面,加拿大华人社团帮助华人移民拉近与当地社群的关系。移民文化上的融入意味着在保留母文化的同时也认同当地文化习俗与价值规范。中国与加拿大有着不同的历史背景,因此华人移民与加拿大本土社会的文化心态存在较大差异。例如埃德蒙顿地区的调查显示,就休闲娱乐方式而言,加拿大更崇尚个人主义,周末的休息时间,当地白人主要采取户外运动、露营、钓鱼等以个人或家庭为单位的个体式休闲活动;而中国国内常常选择聚餐、打麻将、玩扑克、跳广场舞等丰富多彩的集体式休闲,这种价值观带来的休闲方式差异可能会导致移民的心理孤独感,不利于融入当地社会②田烨:《多元文化主义背景下加拿大中国大陆移民的社会融入——基于加拿大埃德蒙顿市问卷调查分析》,《世界民族》2016 年第 6 期。。除了休闲方式以外,价值观差异也表现在职场、生活的方方面面,这种差异需要移民通过学习与理解来克服。但是,单单依靠移民自身的努力很难克服这种文化上的障碍,而华人社团则能够推动华人移民文化适应的过程。加拿大华人社团不仅积极举办和参与各种文化活动,也努力应对偏见歧视,鼓励华人移民主动打消偏见、树立良好形象,这些举措帮助华人移民更好地融入加拿大文化生活。

一方面,华人社团积极参加加拿大本地的各种文化活动,在保持中国传统文化的同时也结合本土文化,担任着中国传统文化与加拿大多元文化之间的桥梁。例如,加拿大社团联席会每年都会组织游行队伍参加加拿大的国庆日活动,以腰鼓队、武术队、舞龙队、民族服装队及歌舞队在温哥华市中心游行,向加拿大各族裔人民展示和弘扬中华文化。社团成员们一边庆祝加拿大国庆日,一边展示自身的文化传统,推动加拿大多元文化的丰富与发展。此外,每年,联席社还在其他华人社团的协助下举办温哥华龙舟节,这项活动源自1986 年温哥华举办世博会时,由华人从香港运来六只龙舟在温哥华举办龙舟赛,至今23 年,已经演变成为一个具有国际化的龙舟节活动,不单吸引华裔,更吸引其他族裔一齐参与比赛。在龙舟节活动中,华人与各族裔加拿大人一起参与活动。在2019 年的温哥华龙舟节上,中国驻温哥华总领事佟晓玲说道,“作为中国文化传统节日的龙舟节,为纪念伟大诗人屈原而来的端午龙舟节,既体现加拿大多元文化的繁荣,也彰显了中华文化的渊源。”①联席官网:“龙舟竞渡美丽中国—CACA2019 中华文化节盛大开幕”,https://www.ca-ca.ca/zh/news/2019-year/420-龙舟竞渡美丽中国—caca2019 中华文化节盛大开幕.html联席会举办的一系列活动彰显华裔共同精神,让身在加国的华人积极融入当地文化氛围,即保有民族的优良传承,又浸入加拿大的多元环境,与其他族裔交流碰撞。除了推动中华传统文化融入加拿大多元社会之外,华人社团也鼓励华人移民把加拿大当作自己的家园,积极适应当地文化习俗与价值观念,跳出原来的华人社区舒适圈,积极与其他族裔进行良好互动。从2000 年开始,全加华人联会每年在加拿大国庆日都会举办“加拿大是我家,我爱加拿大“的主题游行活动,以此倡议华人移民尊重加拿大的价值观,融入加拿大社会,以加拿大为新的家园。类似这样的主题活动表现了华人移民主动接受加拿大文化,融入当地社会的积极心态,也促进与加拿大社会其他族裔的融洽相处。

另一方面,华人社团致力于减少对华人群体的偏见和抹黑。尽管华人移民为融入当地作出巨大努力,但是由于文化冲突等复杂因素,华人仍然面临着受歧视的压力。尤其是2020 年新冠疫情暴发以来,加拿大华人也遭受到一些舆论攻击,部分华裔因戴口罩被其他民众嘲笑,甚至有的媒体竟公然煽动舆论造成其他族裔对华人的误解。此前,针对华裔的种族歧视或欺凌事件,多个社团发起了“华人社区所面临的歧视及应对之路云端研讨会”,商议如何团结华社力量,改变歧视现象,推动华人与主流社会和谐共处。在研讨会中,华人社团的代表们总结了应对歧视的路径。从自身因素来看,华社若想成功反击种族歧视,一是从语言上,让别人懂你,理解你;二是从文化、生活习惯上,要让别人尊重你,需要所有华人一起提高个人修养,做好自己;另外,还需要华人社团团结起来,壮大力量②海外网:“加拿大华人社团召开反种族歧视工作座谈会”,https://xw.qq.com/cmsid/20201217A051M400。华人社团在面对歧视上,不仅有强烈的反抗与抵制,还一直积极树立自身正面形象,努力减少与其他族裔的误会与隔阂。在加拿大抗疫过程中,华人社团带领着加拿大裔华人积极投身支持当地防疫抗疫,其中不少华人慷慨解囊,向当地医院和护理机构等捐赠了大批医用防护物资。在温哥华,侨界爱心人士于今年2 月初发起成立的“特别关爱小组”,迄今已捐出各类口罩近10 万只及一大批防护服、护目镜等物品。在多伦多,多伦多华人团体联合总会、加拿大华人同乡会联合总会、加拿大福建社团联合总会等若干社团均已向当地医院及护理机构分多批次捐赠医用防护物资。华人为加拿大抗疫事业作出了许多贡献,但是这些并没有被主流社会所了解,需要通过媒体网络传播出去。在2020 年7 月,加拿大中国专业人士协会专门开通网上征集平台,收集不为主流大众所知的反映加拿大华人为抗击疫情所作贡献的故事,以期树立和巩固华人作为加国主人翁的正面形象③环球网:“海外战‘疫’:加拿大华人慷慨支持抗疫盼善举助华社走出‘舒适区’”,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72357429600727675&wfr=spider&for=pc。加拿大各地社团通过不断向加拿大社会进行正面的形象输出,来增强其他族裔对华人的理解与认同。

通过加拿大众多华人社团的努力,华人移民能够更好地适应当地文化生活,理解加拿大多元文化价值观的同时也积极输出自身的正能量。华人社团在尽力搭建华人移民与当地社会文化之间的桥梁,推动移民在保留自身文化习俗的同时也成为加拿大多元社会中的一分子,展示出愿意为社会奉献的积极形象。

结 语

21 世纪以来,加拿大华人社团的活动比之前更加丰富多元。从经济、政治、社会、文化四个方面来看,这些社团组织都以不同的方式推动移民与当地社会良性互动。加拿大华人社团组织一方面为移民的日常生活、就业创业、情感支持、文化适应等方面提供帮助,另一方面也鼓励华人移民积极参政议政,参与当地社会文化活动,主动把自己当作加拿大社会的成员。不管是为华人移民提供帮助,还是鼓励华人主动融入,华人社团都作出了重要贡献。尽管华人社团推动了华人移民融入当地社会,但融入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无法一蹴而就。因此,加拿大华人移民在融入过程中还有许多困难,短期内无法解决,需要各方共同努力。新时期下,还可以发现一些华人社团的服务对象与以往发生了变化,不再只针对华裔提供服务,而是面向所有加拿大社会成员。像中侨互助会、埃德蒙顿华人社区等传统的华人社团组织会为所有族裔的移民提供帮助,展现华人社团的博大胸襟。华人群体作为加拿大社会的一分子,愿意为所有成员提供帮助,这种态度也是华人融入的重要表现。通过对加拿大华人社团活动的考察,可以得出:加拿大各地的华人社团组织是华人移民团结互助、情感相依的纽带,不仅推动了在加华人的融入,也是组成加拿大和谐多元社会的重要力量。

猜你喜欢

华人社团加拿大
何为“华人”?
乘火车穿越加拿大
海外华侨华人咏盛典
华侨华人庆“国庆”度“中秋”
我在加拿大留学的第一年
“多彩”书法社团展示
缤纷社团,绽放精彩
社团少年
《华人经济》杂志社特别鸣谢
远离是非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