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猪瘟防控的影响因素与对策

2022-11-22周吉

中国畜禽种业 2022年1期
关键词:肉猪种猪养殖业

周吉

(青海省海西州都兰县畜牧兽医站 816199)

在现代养殖业中,肉猪养猪业的发展最为迅猛,作为市场上的主流肉类之一,在人们的饮食中占据重要地位,因此,肉猪养殖业得到了空前的发展。但在肉猪养殖业中,需要相关人员具备一定的技术水平才能面对肉猪养殖遇到的难题。在各种影响因素中,猪瘟这种疾病在养殖全过程都会出现,对猪群有重大危害。猪瘟俗称 “烂肠瘟”,是由黄病毒科猪瘟病毒属的猪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发热、接触性传染病病。具有高度传染性和致死性。本病在自然条件下只感染猪,不同年龄、性别、品种的猪和野猪均易感,一年四季均可发生,是威胁养猪业的主要传染病之一,其特征是急性,呈败血性变化,实质器官出血,坏死和梗死;慢性呈纤维素性坏死性肠炎,后期常有副伤寒及巴氏杆菌病继发。在养猪业发展过程中,猪瘟对养殖业的影响十分巨大,猪瘟具备极强的传染性,一旦在疾病爆发初期得不到控制,会迅速传染到整个猪群,而且猪瘟还具备致死性,养殖场的猪群感染后没有及时进行治理,会造成大范围的猪群死亡,严重影响养殖者的经济收入。所以,相关养殖者一定要对猪瘟进行预防,依靠各种先进技术和手段避免猪群感染这类疾病,若是猪群已经发生感染,要进行治理工作,避免疾病爆发,影响养殖者的经济收入。

1 猪瘟概述

1.1 发病原因

在猪瘟发生和传播过程中,发生环节是由黄病毒科猪瘟病毒属的猪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发热、接触性传染病。环境卫生是病毒的主要产生原因。在传播阶段,病猪是主要传染源,猪瘟的传播主要通过接触,接触污染的媒介物而发病,经消化道感染。病猪排泄物和分泌物,病死猪和脏器及尸体、急宰病猪的血、肉、内脏、废水、废料污染的饲料,饮水都可散播病毒,此外,患病和弱毒株感染的母猪也可经胎盘垂直感染胎儿,产生弱仔猪、死胎、木乃伊胎等。消化道、鼻腔黏膜和破裂的皮肤均是感染途径。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以春夏多雨季节为多。本病在自然条件下只感染猪,不同年龄、性别、品种的猪和野猪都易感[1]。

1.2 猪瘟的发病症状

在猪群染上猪瘟后,病毒会对患病猪造成一定的影响。猪瘟根据其临床症状可将其分为最急性、急性、慢性和温和性4类。最急性是指病猪没有相关症状直接死亡;急性是指具备明显症状,在患病时,人工接种的猪一般潜伏期为1~2d,自然感染为3~6d,发病时会伴随体温升高和食欲衰退,而且眼角流脓,排泄物会携带血丝,耳根和腹部等部位会出现点状出血和较大的红斑。一般在1~2周内死亡;慢性的病程可高达1个月,大多由急性转化而来,发病时体温会忽高忽低,食欲不振,交替出现便秘和腹泻等情况,行走无力,在耳尖和四肢下部还会出现呈现蓝紫色并坏死,全身性出血变化不明显,最终死亡;温和型主要发生在仔猪身上,没有明显病症,体温保持在40℃左右,食欲时好时坏,皮肤有淤血和坏死现象,且病猪十分瘦弱,严重影响小猪发育,而且症状会一直存在,直到病猪死亡或是自愈[2]。

1.3 猪瘟的鉴别诊断

由于肉猪在养殖过程中并非只有一种疾病,所以,在肉猪患病时要对其进行诊断,判断病因,针对治理。首先可以采用看的方式,发现肉猪食欲不振,且有眼角流脓,皮肤出现血块和坏死现象就怀疑是不是猪瘟,接下来要进行详细检测。实验室可以采用免疫荧光技术、血清中和试验和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等方式进行专业检测,确定猪的病情。

2 猪瘟防控的影响因素

2.1 猪瘟的传染性和致死性较强

猪瘟除了慢性和温和性外,急性和最急性猪瘟自肉猪患病到死亡最短只需要1~2d,最长也不会超过2周,一旦猪瘟的临床变为急性甚至是最急性,会在养殖者尚未反应过来前造成猪瘟的大范围传播和病猪的大量死亡,给猪瘟防控带来很大困难。且猪瘟是由病毒引起,通过病猪排泄物接触传播,在养殖过程中一旦有肉猪感染,会在厂房内迅速传播,造成猪瘟大范围扩散,控制困难。

2.2 养殖者对猪瘟的认识程度不足

在现代养殖业发展过程中,由于肉猪养殖的暴利性,能迅速获取经济效益,导致很多个体养殖户盲目投入到这个产业中,但肉猪养殖需要专业性的技术和能力,部分养殖者盲目跟风,完全不了解养殖过程中需要注意的威胁,因此,相关人员完全没有进行防控猪瘟的手段,没有提前给猪群接种疫苗,也没有做好相关防范措施。在肉猪感染猪瘟后,由于相关养殖者对猪瘟的了解较少,不能立即分辨出病症,也没有在第一时间对猪瘟进行治理,导致猪瘟迅速扩散和爆发,造成巨大的损失。

2.3 生猪流通渠道的复杂性

在我国生猪养殖中,对生猪来源并没有明确的规定,也就导致生猪养殖市场在种猪收购方面显得十分混乱。随着生猪市场的需求增加和现代交通运输产业的发展,种猪收购显得很简单,各个养殖者在购买生猪时,为了减少资金支出,对生猪来源没有严格要求,一旦生猪来源是猪瘟疫区,生猪有可能携带猪瘟病毒,进而造成猪瘟的爆发,给猪瘟防控带来很大的难题。

3 猪瘟防控的对策

3.1 加强养殖者对猪瘟的重视力度

在养殖业发展过程中,猪肉在我国消费市场中占据很大比重,由此引发我国生猪养殖业的发展。但养殖者对猪瘟的重视力度不够,导致猪瘟迅速扩散,给猪瘟治理带来很大的困难。所以,养殖者应在进入市场前要对肉猪进行了解,详细了解关于病虫害防治、护理方法等养殖技术,这样一来,就能在猪瘟来临前做好防范工作,避免种猪感染猪瘟。不慎感染上猪瘟也能在第一时间发现并进行治理,避免猪瘟的传播和扩散,对养殖业造成更大的危害。

3.2 科学的选择疫苗种类

在养殖过程中,一旦存在猪瘟爆发的可能,或者已经爆发,就要进行疫苗接种来防治病情。养殖者要根据相关实际选择疫苗种类,猪瘟活疫苗共分为3种,即乳兔苗、细胞苗和淋脾苗。这几种疫苗都需要在-15℃的环境下进行保存,且保存时间为1年,注射方式为皮下注射或肌肉注射,一经取出要在短时间内使用,避免药效流失[3]。养殖者应根据爆发猪瘟的种类和严重程度进行疫苗选择,并按照相关规定进行疫苗接种,在治疗猪瘟的同时进行未感染种猪的预防。

3.3 政府应加强管理

在肉猪养殖业中,猪瘟爆发的主要原因之一是养殖者在购买环节不加重视,导致携带猪瘟病毒的病猪流入市场,最终造成猪瘟蔓延和爆发。因此,政府部门应加强对养殖场的管理,不仅要管理其卫生治理和病菌防治,还要对种猪来源进行调查,一旦发现有疫情爆发区购买的种猪,要责令其进行严格检测,保证种猪健康。还要加大对医疗部门的资金支持,让相关科技人员研发出更有效地治疗和防控手段。

4 结语

猪瘟对肉猪养猪者来说具有极大地危害,其传染性极强,且具有致死性,一旦爆发会造成种猪大量死亡,对养殖者造成巨大的危害。但在种猪养殖业中还存在很多因素制约猪瘟防控,必须从养殖者、政府和疫苗等环节加强治理,避免猪瘟的爆发。

猜你喜欢

肉猪种猪养殖业
养殖业如何应对饲料成本高企
2022年中国种猪信息网全年计划
部分地区种猪跌破2000元/头
天邦股份种猪事业部
肉猪安全卫生监督的关键技术应用
未来三年农村养殖业发展方向
2020年种猪进口或创历史新高
适时出栏养猪更赚钱
提高育肥猪出栏率合理的饲养密度
食用菌多糖作为添加剂在养殖业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