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谈话”对于深化新时代改革开放的重大意义
2022-11-22杜云
杜 云
(阳光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执行院长、副教授)
“南方谈话”是一篇闪耀着马克思主义光辉的历史文献,是继邓小平在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准备的中央工作会议主旨报告《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之后,又一个解放思想的宣言书。今天,我们处于全新的历史方位,重温邓小平这篇马克思主义文献,全面、系统地学习、把握其精神,对于我们在新时代认清世情国情、把握发展趋势、紧紧抓住战略机遇、深化新时代改革开放、持续推进科学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一、把握“南方谈话”的核心精神,不断推进新时代改革开放向前发展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南方谈话”的核心精神,邓小平对于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始终保持着高度的清醒意识。他说:“我读的书并不多,就是一条,相信毛主席讲的实事求是”①详见《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82页。。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国内外形势发生重大变化,国内经济社会发展和政治局势遭遇严峻挑战。国外甚至有人断言“社会主义倒台了”,“改革开放失败了”。国内也有一部分人对改革开放的前途充满质疑,提出“红旗到底还能打多久”的问题。中国再一次面临方向和道路的抉择。关键时刻,邓小平清醒认识到,要解决这些问题、回答这些问题,只有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他在南方视察时说:“八年过去了,这次来看,深圳、珠海特区和其他一些地方,发展得这么快,我没有想到。看了以后,信心增加了”②详见《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70页。。邓小平的信心,建立在经济社会发展、人民生活改善、市场经济繁荣、科学技术进步的基础之上,这正是他实事求是的体现。正是因为坚持实事求是,邓小平才不会被国内外一些错误思潮所动摇,并能够对社会主义本质等根本性问题进行理性思考。也正是在理性思考的基础上,他明确指出问题不在于是否要继续进行改革开放,而是要如何推进改革开放。针对一些对改革开放的质疑,他提出了“三个有利于”的判断标准进行回应,并强调改革开放不要怕犯错误,只要及时“总结经验,对的就坚持,不对的赶快改,新问题出来抓紧解决”①详见《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72页。,就能不断推进发展。他批评了质疑改革开放的声音,指出“不敢解放思想,不敢放开手脚,结果是丧失时机,犹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②详见《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77页。。总体来看,整个“南方谈话”的核心精神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这既是邓小平理论的精髓,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一以贯之的理论红线。实践发展永无止境,解放思想永无止境。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历程中,我们必须着眼于新的历史方位,立足于新时代深化改革开放的全部实践,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新时代中国具体国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继续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二、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保持新时代改革开放的战略定力
党的基本路线是国家的生命线、人民的幸福线。从时间线索来看,邓小平关于党的基本路线的论述贯穿“南方谈话”始终。在“九二南巡”的第一站武昌,邓小平就强调:“基本路线要管一百年,动摇不得”,“要坚持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政策,关键是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③详见《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70~371页。。“一个中心”指的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发挥靠的就是经济社会的有效发展和人民生活的持续改善。“两个基本点”指的是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针对不同意见和重重阻力,邓小平一针见血地指出:“不改革开放,不发展经济,不改善人民生活,只能是死路一条”④详见《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70页。。改革开放是一项全新的事业,在邓小平看来,人们对新事物的接受有一个过程。我们要鼓舞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一部分行业先行先试,不搞强迫政策,允许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一部分行业先观望成效。不作无谓争论,以免错失良机,等到干出实际成效,大家自然跟上了,问题就解决了。他说:“不搞争论,是我的一个发明。不争论,是为了争取时间干。一争论就复杂了,把时间都争掉了,什么也干不成。不争论,大胆地试,大胆地闯。农村改革是如此,城市改革也应如此”⑤详见《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74页。。邓小平强调“不争论”主要是针对“左”的错误倾向,他特别指出“中国要警惕右,但主要是防止‘左’”⑥详见《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75页。。他对于“左”右之争的定论,显示了其在改革开放中的战略定力。历史和实践证明,党的基本路线准确把握了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客观规律,符合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事业成功的根本保证。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但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习近平强调:“全党要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基本国情,牢牢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实际,牢牢坚持党的基本路线这个党和国家的生命线、人民的幸福线”⑦详见习近平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所作的报告《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⑧详见《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http://www.gov.cn/zhengce/2021-11/16/content_5651269.htm,2021年11月16日。。
三、坚持理论自信,以发展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时期改革开放
邓小平在珠海考察时听说试办特区后外流的珠海人都回来定居了,还对外地人产生了吸引力,他高兴地说:“这好嘛,说明社会主义能战胜资本主义”,“我坚信,世界上赞成马克思主义的人会多起来的,因为马克思主义是科学”①详见《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82页。。邓小平之所以具有这种信心,是因为他坚信马克思主义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是具有远大前途的科学,是最为强大的理论武器。针对国际共产主义运动遭受的挫折,他指出:“从一定意义上说,某种暂时复辟也是难以完全避免的规律性现象。”②详见《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83页。他对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进行了论述,认为社会是向前发展的,但道路具有曲折性,苏联和东欧社会主义国家都遭遇了重大挫折,看起来好像社会主义已经失败了,但反过来看,通过这些革命实践,“人民经受锻炼,从中吸收教训,将促使社会主义向着更加健康的方向发展”③详见《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83页。。
邓小平从来不将马克思主义理论当作教条,而是将其当作行动的指南。他说:“学马列要精,要管用的。长篇的东西是少数搞专业的人读的”,“马克思主义是打不倒的”,“实事求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④详见《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82页。。“南方谈话”再一次表明,邓小平是一名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他始终保持着一个马克思主义者对社会问题的敏锐洞察力,并能不断地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来指导改革开放和治国理政实践,这无疑对今天我们继续推进全面深化改革具有极大的启示意义。在新时期改革开放的进程中,中国共产党人坚持马克思主义实事求是的真精神,坚持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以实践改造世界,不断认识掌握新情况,探索解决新问题,从而实现经济社会发展,同时也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身。
四、坚持加强党的建设,在百年变局中开创新局
今天,国际国内形势都面临着新的挑战。从国际看,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世界经济、政治、科技、文化、安全、外交等格局都发生了深刻变化,特别是新冠肺炎疫情的出现加剧了国际局势的变化。从国内看,我国已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改革开放进入深水期。虽然我们具有多方面的新优势和新条件,但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然非常突出。在新的历史时期,我国改革开放面临的考验和挑战更加密集,面临着更多结构性的矛盾和显隐性问题,更加需要党对于全局的通盘考量和系统谋划。只有在党的领导下科学谋划、有序推进,才能避免方向性和颠覆性的错误,确保改革开放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断前行。
邓小平指出:“中国的事情能不能办好,社会主义和改革开放能不能坚持,经济能不能快一点发展起来,国家能不能长治久安……关键在人”⑤详见《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80~382页。。他敏锐地看到,堡垒最容易从内部攻破,“中国要出问题,还是出在共产党内部”⑥详见《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80页。。因此,他非常重视党的建设,尤其是党的人才建设,主张选拔“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⑦详见《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80页。的人才进入领导班子。今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已经进入新时代,只有不断培养和建设具有改革开放意识的人才,确保党的领导班子的青春活力,才能实现改革开放事业的顺利发展。我们必须进一步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更加突出党对重大改革总体设计、统筹协调、整体推进、督促落实的顶层设计作用,增强全面深化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调性,确保全面发力、多点突破,实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向纵深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