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食用菌产业发展趋势
2022-11-22赵丽
赵 丽
(灵璧县农业农村局,安徽灵璧 234200)
食用菌是一种可供人们食用的大型真菌,这种富含丰富肉质或胶质的食物,通常被人们称为菇类或蕈类。在我国社会经济稳步发展背景下,食用菌产业逐渐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各省市在农业领域建设中,也逐渐将食用菌作为重要发展项目。食用菌产业在我国“三农”发展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并且食用菌产业作为一种典型的生态循环经济,能有效实现对种植结构的调整,在推动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基础上,能为农民增收提供有效帮助,是满足“两型”社会发展要求的重要产业。对此,安徽省更需要充分认清食用菌产业发展情况,从而按照自身发展特点,构建更符合地区发展的行业运行模式。
1 发展现状
1.1 生产与加工呈现规模化趋势
在20 世纪七八十年代,安徽省各地区都开始进行了食用菌的大量栽培,并且当时多以食用菌产业作为农业生产中的副业内容,一家一户式的庭院式种植为主[1]。但自21 世纪开始,随着产业的发展,安徽省逐渐出现了从事食用菌生产的专业人员,带动了食用菌生产与加工企业的发展。同时,随着产业规模与发展规模的扩大,各地区相继成立食用菌发展协会,正因为企业和专业协会的出现,带动了食用菌生产的规模化发展,成为目前安徽省食用菌产业健康发展的重要基础[2]。在安徽省食用菌协会大力支持下,安徽省食用菌生产基地越来越多,生产规模的发展也使得食用菌加工升级能力不断提升。例如,安徽省灵璧县的食用菌加工企业,主要是对产品进行二次加工,在市场经济运作和影响下,带动了农民再生产,实现了农民增收。据不完全统计,基于栽培规模逐渐扩大,食用菌的栽培品种也逐渐多样,当前我国大面积栽培的20 多种食用菌种类中,安徽省所占的食用菌种类就有10 余种。并且食用菌蕴含大量蛋白质,具备独特风味,属于营养丰富的保健类食物。也正是由于食用菌绿色无公害性的特点,被国际营养学家誉为世界最健康的食品之一。而当前安徽省食用菌消费量每年也正以超10%的增长率不断上升,有着十分突出的市场发展潜力和优势。
1.2 生产基地规模壮大,龙头企业发展迅猛
加快构建食用菌生产基地,发展优秀龙头企业已经逐渐成为安徽省食用菌产业发展的重要途径,同时是关系着食用菌产业化发展的重要基础。在近年来社会发展过程中,安徽省食用菌协会的出现使得企业化、基地化和农户化的经营模式得到了极大发展,在根本上推动了安徽省食用菌产业的飞速发展。研究可知,一个企业下往往分布有多个生产基地,而每个基地又分别指导多个农户,在此种运行模式下,一个发展健全的企业往往可以带动基层地区的食用菌产销。目前,安徽省已构建起多个具备食用菌生产优势的专业基地[3]。此外,由于当地龙头企业的迅猛发展,安徽省部分地区的食用菌企业已经成为了我国食用菌产业的龙头企业,对于我国食用菌产业的整体发展产生不可忽视的重要影响。
1.3 生产模式不断发展,质量安全有所保障
基于现代社会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于食用菌产品的质量安全问题也越发关注。安徽省各地为确保食用菌生产质量的安全,不断加强了安全高效的食用菌标准化生产发展,推动了行业的现代化建设与发展。所谓标准化生产就是从原料、菌种、采摘等方面予以规范化管理,在根本上确保食用菌的质量安全。例如,部分地区根据食用菌标准化生产原则,已经申报市级规范化食用菌生产基地,而当地所生产的食用菌也成为了目前市场的知名品牌[4]。
2 存在的问题
2.1 管理模式粗放
当前,安徽省食用菌的生产方式仍然以农户分散栽培为主,农户在对菌种进行手工操作过程中,以塑料大棚为菌种主要生产空间,并在自然环境下对菌种进行季节性栽培和种植。虽然已经出现了很多工厂化生产,但其生产模式和发展方式并不能满足菌种发展要求。长期在此条件下生产,食用菌菌种的单产将明显下降,不利于食用菌质量的提升。同时,在食用菌栽培过程中,平原地区和大部分城市仍然以棉籽壳作为主要原材料,而山区地区则主要应用段木为原材料,这种单一的原材料使用方法加重了菌种与林木的矛盾问题,不仅增加了生产成本,同时严重影响了食用菌产业的健康发展[5]。当前,安徽省大部分地区在食用菌生产中仍然以模仿其他城市生产模式为主,在此背景下,栽培环境无法实现可控性提升,一旦发生病虫害问题,很可能造成食用菌产量或质量下降,增加了产品的安全隐患,不利于食用菌品质的提升。此外,在接种消毒和储藏过程中,由于大量接触农药或化学用品,食用菌类的产品质量安全也很难得到有效保证,若长期处于粗放管理模式下,食用菌的生产与发展必然会遭受严重影响。
2.2 开发程度有限,加工方法简单
安徽省亚热带季风气候明显,四季分明且气候温暖湿润。由于其特殊的地形地貌特点,因此也孕育了种类丰富的野生菌类资源。据研究统计,安徽省各类菌种多达170 种,但省内各地区大面积栽培的食用菌仅有十几种,并且很多栽种品种来源于其他地区。现有已开发的野生食用菌资源只是安徽省众多资源的一小部分。这类菌种资源的开发主要应用传统工艺手段,部分地区在对野生菌资源进行开发期间,过分注重经济价值的开发,因此出现了过度掠夺的负面问题,严重影响了野生菌资源的生态化与健康化发展,不利于菌种产量和质量的提升。尤其是针对珍稀野生菌,如鸡油菌、牛肝菌等珍稀品种并没有开展针对性的研究[6]。当前,安徽省食用菌加工方式仍以腌制、烘干、鲜品为主,如常见的平菇或双孢蘑菇,除日常鲜食外,最常见的方法就是对其进行盐渍加工和贮藏。与其他食品开发不同,食用菌的加工形式相对简单,且科学技术含量较低,因此如果不能有效开发多品种资源,很难发挥其产业附加价值,不利于提升农民的经济收益。
3 发展对策
3.1 积极开展菌种管理,提升制种技术水平
在食用菌菌种生产中严格管控其质量,是目前最为基础的工作内容。在此期间,应严格落实原农业部颁发的《食用菌菌种管理办法》,在全面制订省级菌种管理对策的基础上,构建菌种注册登记制度,确保菌种生产和管理在严格的管理制度下推进与发展。在此期间,各级蔬菜办公室也要密切联系当地质检单位,严格按照法律法规对食用菌菌种的生产模式和管理方法进行监督管理。因为菌种不达标引发农民经济损失的单位或个人,也要按照法律政策依法追究其责任,避免出现菌种管理负面问题。由于安徽省食用菌栽培技术仍存在明显的落后问题,所以各地区地区要开展分工协作,加强对先进人才的吸收和引进,在有效提升制种技术水平的基础上,全面带动菌种生产技术的发展。
3.2 合理开发野生食用菌资源,加强产品深加工
有效开发野生食用菌资源,合理利用现代化技术是解决安徽省野生菌资源开发问题的重要手段。在对野生食用菌进行开发过程中,应全面注重科学技术的投入,加大食用菌资源普查力度,在保护物种资源多样性的基础上,改良和优化现有资源。在有效进行调查研究的同时,还要积极开发人工栽培的菌根型食用菌,引导相关院校及科研单位开展对食用菌的试验和研究,从而为食用菌菌种工作的开发推广提供健全的技术依据和理论支持[7]。此外,对于野生菌资源相对集中的区域而言,应制订相应策略推动野生菌生长,避免在野生菌资源开发中出现的资源枯竭等问题。在此期间,政府部门要积极探索合理化管控措施,在有效保护山林资源的同时,遏制乱砍滥伐现象的出现,在有效保护山林生态平衡的基础上,推动林业资源可持续发展,从而为野生食用菌资源的开发提供必要帮助。
3.3 加大资源开发与保护力度,提高产品附加值
目前,安徽省的食用菌产品仍然以鲜品和干品为主,在深加工领域难以创造显著的附加值。对此,安徽省在今后工作中要加大投资力度,积极开发现有资源,在有效进行食用菌资源普查过程中,实现对生物资源多样性的保护,从而在驯化、引种和栽培过程中为安徽省提供优质的食用菌资源。同时,在调研工作开展期间,加强对人工栽培菌种的开发,通过合理采集对人工栽培的菌种进行资源优化,全面实现食用菌产品附加值的提升。
4 发展趋势
4.1 食用菌产业发展优势显著
1)安徽省食用菌原材料生产方式相对简单,因此能获取显著的生态效益。众所周知,秸秆焚烧或畜禽粪便不经处理排放往往会对环境发展造成较大负面影响。而安徽省食用菌栽培工作的开展能有效实现对农业废弃物的合理化应用,是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8]。特别是目前食品安全形势严峻的背景下,合理利用非耕地资源进行食用菌生产,不仅能增加社会面食物供给,同时能发挥巨大的非耕地资源开发潜力。此外,食用菌生产工作的推进还能显著提高生物转化率,在提供健康食用菌产品的基础上,实现安徽省农业高质量发展。
2)安徽省在食用菌发展过程中可获取显著的经济收益。例如,每生产200 万hm2的双孢蘑菇,可以转化秸秆资源或粪便资源10 万t 以上。若以每平方米生产10 kg 的双孢菇资源计算,可在农业领域中创造超过4 000 万元以上的经济价值。
3)食用菌发展可为安徽省带来显著的社会效益。食用菌生产和发展中需要大量劳动力资源,因此能一定程度上解决就业问题,缓解因劳动力过剩而产生的社会发展压力[9]。
4.2 产业深加工决定了产业今后走向
当前,我国食用菌加工产品分为多种形式,如干制产品、冻干产品、保健饮品、冲剂等。对于安徽省而言,食用菌主要采用鲜品、罐头、腌制品和干品等形式进行销售,这些形式占据安徽省食用菌销售量的90%以上[10]。在当前经济发展形势影响下,我国食用菌出口数量明显下降,因此在保证国外市场份额的基础上,需要将食用菌产品消费重心逐步转移到国内,食用菌产品的开发与加工更是直接影响着地区产业的发展趋势。因此,在产业规模化发展过程中,安徽省应根据地区发展现状,构建一套健全的产业发展链条,从而在初加工与深加工密切配合的基础上,推动安徽省食用菌产业健康发展。
5 结语
当前,安徽省食用菌产业发展速度不断提升,因此应大力开发食用菌产品深加工技术,实现技术水平与发展规模的扩大,帮助安徽省将原有的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在此期间,政府部门要全面加大对食用菌产品开发的经济支持力度,从而在为当地发展提供技术支持和资金帮助的同时,实现食用菌产品市场竞争力的提高,最终为安徽省农业领域的可持续健康发展奠定良好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