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道地药材白鲜主要病虫害发生规律及防治技术
2022-11-22沈宝宇孙文松宋国柱贾慧群郭晓雷张天静
沈宝宇孙文松宋国柱贾慧群郭晓雷张天静
(1.辽宁省经济作物研究所,辽宁 辽阳 111000; 2.辽宁省农业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辽宁 辽阳111000; 3.辽宁省绿色农业技术中心,辽宁 沈阳 110141)
白鲜(DictamnusdasycarpusTurcz.),俗名八股牛、山牡丹、白藓皮等,为芸香科白鲜属多年生草本植物,以干燥根皮入药称白鲜皮[1]。白鲜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中品。具清热燥湿,祛风解毒之功效。用于湿热疮毒,黄水淋漓,湿疹,风疹,疥癣疮癞,风湿热痹,黄疸尿赤[2]。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白鲜化学成分包括生物碱、梣酮和黄酮及其苷类、甾体等化合物,具有抗肿瘤、抗菌、抗炎、抗过敏、抗氧化等多种活性[3]。
近年来,随着白鲜广泛的应用价值和特殊疗效,白鲜皮需求量逐年增加,价格逐年上涨,人工栽培面积随之不断增加。白鲜大面积种植过程中,栽培技术水平落后、种源混杂导致产量和品质下降,病虫害的日趋严重,也是其重要因素之一。白鲜栽培者对病虫害的为害症状和发生规律缺乏科学系统的认识。为此,笔者通过2019~2021年对辽宁省主要白鲜种植地进行病虫害种类和发生规律调查,明确了辽宁白鲜的主要病害有灰斑病、褐斑病、根腐病和冻害,主要虫害有地老虎和凤蝶,并从田间为害症状、病原、发病规律、防治措施方面对辽宁白鲜病虫害进行了分析归纳,以期为白鲜病虫害的有效防治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
1 白鲜主要病害及发生规律
1.1 白鲜灰斑病
1.1.1 症状
白鲜灰斑病主要为害叶片,也可侵染叶柄。发病初期病叶产生黄褐色小斑点,逐渐扩展为直径1.2~17.6 mm椭圆形或不规则形的灰褐色病斑,有黄色晕圈,病斑上具深褐色的针尖大小的粒状物。发病严重时,病斑会合成片,连接成枯斑,遍及全叶。后期导致黄化、甚至焦枯脱落[4]。
1.1.2 病原
病原为白鲜拟尾孢Paracercosporadictamnicola,为子囊菌无性型、拟尾孢属,病原菌在PDA培养基上生长缓慢,气生菌丝不发达,颜色较浅,培养基内菌丝颜色较深,多会产生色素,中心稍突起,背面易开裂。叶片上分生孢子梗簇生于直径50~125 μm的子座上,浅棕色,直立或轻微弯曲,不分枝,大小(25.0~75.0 μm )×(2.5~5.8 μm),0~4隔膜,分生孢子近无色或淡青黄褐色,倒棍棒至圆柱形,少量直立,多数弯曲至明显弯曲,个别成S形,基部倒圆锥形平截,大小(82.5~187.0 μm)×(3.8~6.3 μm),5~16隔膜[5]。
1.1.3 发病规律
病菌以分生孢子在病株残叶内或土壤中越冬,成为翌年的初次侵染源,生长季温湿度适宜时分生孢子借气流、雨水或田间操作传播,引起初侵染和再侵染,扩大蔓延,一般在东北地区7月初开始发病,8月温湿度适宜时达到盛发期。
1.1.4 防治措施
精选白鲜苗:移栽白鲜苗挑选无病、无伤残、芽孢饱满、长势壮的种栽,以减少被侵染概率。
田间管理:合理密植,施肥应以充分腐熟的农家肥为主,适当增施磷、钾肥,增强植株抗病能力。
清洁田园:秋冬季清洁田园,及时清除床面病残体,并集中烧毁。
药剂防治:发病前或发病初期及时进行药剂防治,可喷施50 %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 000倍液或70 %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7~10 d 1次,喷2~3次。
1.2 白鲜褐斑病
1.2.1 症状
病菌主要为害叶片,叶片上逐渐形成圆形、椭圆形病斑,直径3~10 mm,褐色;后期病斑逐渐扩大,生无数黑褐色点状物,即病原菌的子实体。叶上病斑多时易变黄早枯。
1.2.2 病原
病原为一种尾孢CercosporaaurantiaHeald et Wolf.,属半知菌亚门、丝孢纲、丝孢目、尾泡属真菌。子实体主要叶面生,子座球形,暗褐色,直径57~135 μm。分生孢子梗束生,密集,单根淡黄色,多根聚集在一起呈黄褐色,上下色泽均匀,宽度一直,不分枝,无膝状节,正直。顶端呈圆形或圆截形,0~1个隔膜,大小(16~36 μm)×(3~4 μm),分生孢子近鞭形、倒棒形,无色至淡褐色,微弯或弯曲,基部截形,顶端较钝,4~10个隔膜,大小(48~154 μm)×(4~5 μm)[6]。
1.2.3 发病规律
褐斑病病菌主要以菌丝体在病残体上越冬。翌春条件适宜时,分生孢子随气流和雨滴飞溅进行传播,引起初侵染。越冬病残体和带病种苗是田间发病的主要侵染源。病斑上产生的分生孢子借风雨传播不断地引起再侵染。在东北7月发生。
1.2.4 防治措施
田间管理:秋季应彻底清洁田园,将病残体集中到远处烧毁或深埋。合理密植,增强田间通风透光。
药剂防治:发病时喷施70%甲基托布津800倍液,75%百菌清500倍液。药剂轮换使用,防止产生抗药性。
1.3 白鲜根腐病
1.3.1 症状
主要侵染白鲜的根部。发病初期为淡褐色病斑,地上部分枝叶由外向里逐渐萎蔫,后期地上部分变黄,病斑不断扩大,严重时根块组织水渍状,腐烂坏死,全株枯死。
1.3.2 病原
病原为腐皮镰孢Fusariumsolani,属于子囊菌无性型,镰孢属。菌落白色,菌丝呈绒毛状,较茂盛。小型分生孢子很多,椭圆形,无色,大小为(7~17.8 μm)×(2.1~4.7) μm。大型分生孢子纺锤形,无色,稍弯曲,有隔膜3~5个,多数3隔,大小为(20.3~65.7 μm)×(3.5~6.8 μm),产生很多厚垣孢子,球形,淡黄色[7]。
1.3.3 发生规律
病菌以菌丝体和分生孢子在土壤中越冬,属土传根部病害。积水地块病害发生较重。栽种带菌植株及土壤带菌是病害初次侵染来源。温度高,雨量大,相对湿度大,有利于该病的发生与蔓延。机械损伤以会加剧根腐病的发生。
1.3.4 防治措施
合理选地:移栽地选排水好及土层深厚的沙壤土种植。
田间管理:合理密植,保障田间通风透光良好;保持床面整洁,注意及时除草,雨季及时排水,降低田间湿度。
清洁田园:及时清除田间病残体,生长期间发现病株及时挖掉,用生石灰对病穴周围的土壤进行消毒,减少机械损伤,以减少田间病菌的再次侵染。
药剂防治:发病初期及时用药灌根,可选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50%甲基托布津800倍液。
1.4 白鲜冻害
1.4.1 症状
受害部位为白鲜芽孢,造成已萌动的芽孢腐烂。
1.4.2 病因
低温变化频繁是发生冻害的主导因素,水分过大是条件。两者相遇,导致冻害严重发生;与不同地形也有一定的关系,低洼地常比平坦地降温幅度大,持续时间长,霜道或沟底则易受到冻害的侵害。
1.4.3 发生规律
3~5月为该病的发生高峰期。
1.4.4 防治措施
科学建园:要避开霜道和谷沟。
地面覆盖:结合清理沟渠,疏通沟系,把清理出来的土培到床面,一般防寒土厚度3~6 cm,保护块根。
2 白鲜主要虫害及发生规律
2.1 地老虎
2.1.1 为害特征
地老虎属鳞翅目夜蛾科。幼虫又名土蚕、地蚕、切根虫等。以幼虫为害白鲜,多集中在叶背或心叶啃食叶肉,残留表皮,造成空洞或缺刻。白天躲在浅土穴中,夜间及阴雨天出洞取食,主要从地面上咬断幼苗茎基部,将咬断的植株拖入洞口或窝中,使植株枯死,造成缺苗断垄,直接影响生产[8]。
2.1.2 防治措施
清洁田园:做好田间清洁卫生,及时清除田边杂草,可以有效减少成虫落卵量和幼虫食料。
深耕翻地:入冬前,翻耕晒田,不仅可直接杀死一部分越冬幼虫和蛹,还可以让害虫暴露表面,使其被鸟类啄食或冻死,以减少害虫越冬基数。
50%敌百虫乳油1 kg与50 kg炒香的麸皮拌匀傍晚撒于床面诱杀,撒1.5~2 kg/667m2。
2.2 凤蝶
2.2.1 为害特征
凤蝶是鳞翅目凤蝶科蝶类的统称。6~8月,幼虫咬食叶片、嫩捎、花簇。叶片被害后呈不规则的缺刻或孔洞,受害严重时仅剩下叶柄和花梗。
2.2.3 防治措施
对虫体较大或者零星分布的进行人工捕杀,集中处理。
作物采收后,及时清除杂草及周围寄主,减少越冬虫源。
在幼虫幼龄期喷90%敌百虫800倍液,5~7 d喷1次,连喷1~2次。
3 小结
病虫害为害逐年加重严重影响了辽宁省白鲜的产量和品质,白鲜病虫害的有效预防和控制已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总结了辽宁省白鲜病虫害种类、田间为害症状、病原、发生规律及防治措施,以期为明确防控靶标生物种类、致病病原菌及侵染机制、建立优化白鲜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体系,为人工栽培白鲜科学合理用药和精准防治病虫害提供依据。
白鲜病虫害防控建议采用“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防治原则,综合运用农业、物理、生物、化学措施,特别注重绿色防控手段。加强抗病品种的选育、强化规范的栽培模式和合理轮作,以促进辽宁白鲜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