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江区水稻侧深施肥技术要点与推广策略探讨
2022-11-22查金芳
查金芳,周 君
(1.苏州市吴江区同里镇农村工作办公室,江苏苏州 215217;2.苏州市吴江区农业技术服务中心,江苏苏州 215200)
农业技术水平的提升不仅有利于实现农业种植的科学化生产,提升农产品生产质量,还能进一步推进农业绿色可持续发展,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水稻侧深施肥技术的应用不仅能推动传统农业向绿色农业、现代化农业转型,还能有效降低化肥施用过度对自然生态环境造成的不利影响,为吴江区现代化农业、绿色农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1 基本概念
侧深施肥技术作为当前水稻绿色种植过程中较为常见的施肥技术手段之一,在吴江区水稻种植中应用广泛。侧深施肥技术是对水稻专用肥料、配套农业种植技术及现代化水稻种植机械设备的整合运用,是绿色农业重要的施肥手段之一。在水稻机械插秧过程中运用该项技术,需先将氮肥、磷肥、钾肥等肥料科学配制成复合肥,然后根据水稻种植地块的地质条件,借助机械设备将复合肥均匀地施在距稻苗侧面3~5 cm处,施肥深度控制在4~5 cm,以此来降低肥料在土壤中的分解速度,提高肥料利用率[1]。该项技术的应用有利于实现水稻插秧施肥一体化,且通过精准施肥可节省20%~30%的肥料,能有效降低水稻种植成本,避免因过度施肥导致的水稻生产品质下降和生态环境污染,对我国绿色农业发展具有积极的推进作用。
2 应用要点
2.1 科学施肥
肥料类型选择的科学性与适用性是保障侧深施肥技术应用实效性的关键因素之一。1)在水稻侧深施肥过程中,应根据种植区域的土壤养分情况及水稻生长的养分需求,合理制订施肥计划。推荐选择氮磷钾复合型肥料,为保障施肥作业顺利开展,应选择表面抗压性、耐磨性强、颗粒均匀、粒径2~5 mm 的肥料。2)在选择肥料过程中,应重点关注肥料成分的稳定性与吸水性,肥料前期吸水过多将会在施肥过程中出现由于肥料吸水结块而堵塞排肥口的现象,导致施肥精准度下降。3)为确保水稻侧深施肥时肥料的时效性,应选择缓控释肥为主要肥料类型,该种肥料表面有包膜处理,由天然或半天然的高分子材料形成分子网格,能吸附和固定氮素,提高土壤中的有效氮含量,在降低水稻种植施肥成本的同时,满足水稻生长过程中的养分需求,保障水稻种植的质量与产量。
2.2 合理选用施肥机械设备
合理选择水稻侧深施肥机械设备是确保施肥效果的核心要素。随着水稻侧深施肥技术在我国水稻种植领域的广泛应用,我国大部分农业机械设备生产企业开展了对水稻侧深施肥技术相关机械设备的研发与生产。现阶段我国水稻侧深施肥机械设备主要分为2 种。1)风送式机械设备。该机械设备对肥料类型的要求相对较低,常见的复合肥都能符合施肥需求,但其缺点是施肥管路易堵塞、易出现排肥不畅等问题。2)螺旋式侧深施肥设备。与风送式机械设备相比,其排肥性能较好,但其对肥料的抗压性和耐磨性等要求较高[2]。因此,水稻种植人员在应用侧深施肥技术时,应根据种植需求合理选择施肥机械设备,同时确保所选肥料能适用所选机械设备,保障施肥作业顺利开展。
2.3 合理控制施肥间距与深度
吴江区一般在每年6 月进行水稻插秧,且多采用施肥插秧一体化模式,因此应根据插秧的深度、间距合理设置施肥的间距与深度。1)插秧深度。应根据水稻的生长特点科学设置插秧深度,插秧深度过浅会降低水稻的抗倒伏能力,导致大风天气时水稻大面积倒伏;插秧过深会影响水稻分蘖[3]。2)插秧密度。不同品种的水稻对栽植密度的要求不同,密度过大会影响稻苗正常的生长发育,密度过小会导致水稻产量不高等问题。因此,机械插秧深度应控制在2 cm 左右,施肥位置应距水稻根部3~5 cm,同时根据水稻品种、产量目标、土地墒情、气候条件等合理设置秧苗密度。
2.4 科学制订侧深施肥计划
为确保吴江区水稻在不同的生长周期都能有充足的养分供给,种植人员大多采用基肥配合追肥的模式开展施肥作业。在插秧阶段施加基肥,根据水稻不同生长阶段的养分需求,追施分蘖肥、促花肥、保花肥等。但水稻侧深施肥技术主要采用缓控释肥,以深埋条施的形式进行施肥,能提高肥料的长效性,减少施肥次数,满足水稻整个生长周期的养分需求[4]。
吴江区采用的水稻侧深施肥技术模式是一次性机插侧深施肥和一基一追施肥模式。1)一次性机插侧深施肥。该模式是在插秧阶段便将水稻整个生长周期所需的肥料以基肥的形式全部施入土壤,其优势在于能节约后续追肥的用工成本[5]。2)一基一追施肥模式。该模式是在水稻插秧阶段同时施入基肥与分蘖肥,在田间管理阶段,根据水稻的整体长势再人工追肥1 次。总体来看,生育期相对较长的单季水稻适宜一基一追的施肥模式,该模式能缓解水稻进入生长后期以后,养分供给不足的问题;从成本角度分析,一次性机插侧深施肥模式的施肥成本更少,但整体上2 种施肥模式的施肥效果差异并不显著。
3 推广策略
3.1 改良推广方式
1)相关农业部门应成立水稻侧深施肥技术推广活动小组,结合吴江区水稻种植生产现状,制订合理的行政推广目标,全面落实责任制度,确保各项基层推广工作有效落实[6]。2)水稻侧深施肥技术需相应的机械设备辅助完成,但大型农业机械设备的购置费用较高,水稻种植人员在设备方面的经济支出压力较大,导致种植人员购置机械设备的积极性不高,进而阻碍了水稻侧深施肥技术的推广应用[7]。因此,当地相关政府部门应积极创新金融支农模式,通过提供助农经济补贴、降低助农贷款利息等方式,为水稻种植人员提供经济保障,进而促进水稻侧深施肥技术的有效推广与应用。
3.2 加强技术指导
为实现水稻侧深施肥技术的有效应用,不仅需要现代化的水稻生产机械设备,还需要水稻种植人员具备绿色水稻科学种植技术[8]。1)构建专业的农业科学种植技术服务队伍,与农业机械生产厂家、农业技术科研团队等第三方服务机构合作,为水稻种植的肥料供应、肥料配制、肥料施加等环节提供一体化服务。同时,在水稻种植过程中指导水稻种植人员科学施肥,避免化学肥料的过度施用。2)当地农业部门应积极联合农业机械生产企业为当地水稻种植人员提供现代化机械设备操作的专业指导与培训,确保种植人员能正确操作现代化机械设备,提高现代化机械设备的使用率。
3.3 优化施肥结构
绿色水稻种植作为推进吴江区绿色农业发展的重要途径,相关农业部门应结合当地的土质条件及水稻生长周期的养分需求,科学优化水稻施肥结构[9]。1)针对酸性土壤,应选择具有碱性特征的硝基复合肥、硝酸钾复合肥等肥料,如硝铵、尿素等肥料,避免施用硫酸铵、氯化铵等酸性肥料[10]。2)为避免土壤酸化,可在施肥过程中加入适量的石灰来中和土壤酸碱度,提高土壤的综合肥力。3)优先选择缓释控肥作为基肥,增强肥料的长效性,减少追肥次数,同时大力推广水溶性肥料用作追肥。4)通过根施与叶面喷肥相结合的形式来满足水稻生长对肥料的需求,减少肥料对土壤环境造成的不利影响,提高稻田的持续生产力。
3.4 强化示范推广
当地相关部门应提高对示范推广的重视程度,结合水稻绿色种植技术、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等内容,建立相应的水稻侧深施肥技术示范田。同时应派驻专业的技术指导人员,以示范基地作为水稻侧深施肥技术推广的重要载体,结合水稻的不同生长周期,组织当地水稻种植人员前往示范基地参加相应的技术培训与观摩活动,重点指导在水稻侧深施肥技术应用过程中的注意事项。这样既能有效扩大水稻侧深施肥技术示范的影响力,又能全面提高该项技术的推广效果,确保技术应用的规范性。
3.5 加强数据整合
当地农业部门应对水稻侧深施肥技术示范田及常规种植稻田的各项数据进行收集,通过数据对比分析,明确水稻侧深施肥技术的优势,并以此为核心依据,对水稻侧深施肥技术在吴江区广泛推广的可行性与优势进行科学分析与研判。这样不仅能让当地水稻种植人员直观地感受到该项技术的优势,也为技术研发人员进一步发展水稻侧深施肥技术的减肥增效效果提供数据支撑,还能为吴江区绿色水稻种植的发展提供有力的实践数据支撑。
3.6 集成农艺技术
水稻侧深施肥技术作为一项多学科融合发展的系统性农业创新技术,对农机设施、水稻种植工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吴江区要切实发挥水稻侧深施肥技术在当地水稻种植领域的优势特点,针对当地水稻种植的综合条件,全面强化对单项技术的试验力度。如结合水稻不同生长周期的需肥特点,通过对配套农艺的调整,保障一次施肥能充分满足水稻整个生命周期的养分需求;通过对灌溉作业的调整,实现以水控肥、以水调肥的效果;为确保水稻产量与质量,采用穗肥诊断技术,科学制订穗肥追施计划。
4 结语
水稻侧深施肥技术在水稻种植中的应用不仅能优化水稻种植环境,减少水稻种植生产的成本投入,还能有效提升水稻生产质量与产量,是吴江区发展绿色农业的重要举措,对苏州市农业生产机械化、科学化、可持续发展起到助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