档案文化传播机制演变与发展策略研究
2022-11-22樊树娟山东大学档案馆
樊树娟/山东大学档案馆
陈 建/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档案是人们在社会实践中有意识地留存下来的历史文化资源,档案的积累即是文化积淀的过程。随着社会的发展,档案逐渐走出石室金匮,走向大众视野,档案文化传播活动的不断增加推动着档案从神秘角色转变为文化育人、文化惠民的重要资源。档案文化传播是以档案文化为核心内容的信息交流与共享活动,对促进档案工作与档案事业发展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一方面有助于实现档案价值,促进档案资源全民共享与档案文化传承,提升档案文化社会影响力;另一方面有助于推动档案工作改革发展,使档案真正服务于社会治理与民生福祉。
档案文化传播的发展受社会环境、技术发展、信息传播范式、公众需求等多种因素影响,特别是社会信息传播范式的变革给档案文化传播带来深刻的影响。最直接的影响在于档案文化传播媒介、传播主体、传播内容、传播受众、传播效果等主要传播要素都发生了显著变化,最核心的影响在于档案文化传播机制的变革。
学界对档案文化传播问题的研究始于20世纪末,随着新媒体的兴起与实践经验的积累,相关研究成果逐渐增多。分析已有研究成果发现,研究侧重点主要集中在以下四个方面:档案文化传播价值、要素、功能、特点等基础问题研究[1];新媒体、社交媒体、媒介融合、“互联网+”环境下的档案文化传播路径、对策、发展趋势等,从媒介工具的角度分析档案文化传播发展问题[2];基于某一档案文化类别的传播案例研究[3];档案文化传播相关基础理论研究[4]。目前来看,已有研究成果尚缺乏对档案文化传播内在机制的关注。传播机制指传播要素之间的结构关系和运行方式,在不同媒介环境下,档案文化传播活动的变化本质上是其内在传播机制的变化。因此,本文将研究视角放在档案文化传播机制这一根本问题上,从传播机制的演变历程看档案文化传播的发展变化,并结合目前的传播生态提出档案文化传播发展策略,以期为相关传播活动的开展提供一定借鉴。
1 档案文化传播机制的演变历程
新旧媒体技术的更迭带来了信息传播领域的新情况与新变化,进而确立起新的信息传播机制及传播范式。档案文化传播是以档案文化为核心内容的信息传播,其传播机制的演变历经人际传播、大众传播、网络传播、社交媒体传播以及智能传播多个阶段,每一种传播机制各有特点,并趋于融合发展。
1.1 以内容为中心的大众传播
在互联网时代到来之前,大众传播代表着传统传播模式的最高层次,是档案文化传播的重要方式之一。大众传播是指专业化的媒体组织运用先进的传播技术和产业化手段(一般指平面媒体、广播、影视等),以广泛的匿名群众为对象而进行的规模化的信息生产和传播活动[5]。大众传播机制强调以传播内容为中心,传播活动由专业化的组织机构面向大规模匿名群众进行单向的、自上而下的信息传递。大众传播模式促进了档案类展览、报纸、期刊、广播电视节目的繁荣发展。新中国成立以后,全国档案事业快速发展,各级各类档案部门纷纷尝试利用大众传播媒介开展档案文化传播活动,最常见的是举办基于各种主题的档案文化展览。即便进入互联网时代,档案展览也是档案部门传播档案文化的主要方式之一。以档案类报纸和档案类专业期刊为主的纸媒以其专业性与权威性的优势,在宣传档案工作、传播档案文化方面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另外,档案部门与广播电视媒体合作,推出很多大众喜闻乐见的档案类广播电视节目,《国宝档案》《档案》《解密档案》等节目因贴近群众喜好而受到长期、广泛关注,既满足了观众的好奇心,也传播了档案知识与档案文化。
20世纪90年代,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带动了网络传播的崛起。网络传播是指组织化、专业化的网站编辑依托文本编辑和网络传播技术向大众群体进行无差别的信息生产、聚合、传播、反馈的活动[6]。这意味着档案文化传播从传统媒体时代进入了新媒体时代。90年代中期,我国开始建设档案网站,1998年北京市档案局、市档案馆建立了全国最早的档案门户网站,2006年省级档案网站在全国范围内开始普及[7]。历经20多年的发展,我国档案网站建设趋于成熟,网站功能逐步完善。有学者统计,2021年全国地级市以上可访问的档案馆门户网站有178个[8],在提供档案资源、传播档案文化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以档案门户网站为代表的网络传播模式为档案文化的大众传播提供了更为开放的平台,进一步破除了传统大众传播媒介与信息受众之间的交流障碍,拓宽了档案文化的传播范围。但从其传播机制来看,网络传播并没有完全突破大众传播机制的范畴,传播活动仍是以传播内容为中心,由专业化的档案机构和网站面向网络用户进行单向的、自上而下的信息传递,用户在档案文化传播中所发挥的作用不大。
1.2 以用户为中心的社交媒体传播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新技术与新应用层出不穷,博客、论坛、微博、微信、抖音等社交媒体平台蓬勃发展,构建了一种自下而上、去中心化的信息传播机制,即社交媒体传播。社交媒体(自媒体)是网络用户基于一定的社交关系进行自主性信息生产、传播与互动的平台[9]。社交媒体传播机制强调以用户为中心,它彻底改变了以往由组织机构主导的自上而下的传播方式,传播内容的专业性与权威性要求成为一种选择而不是必须,用户在传播活动中有非常高的参与度。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加速了社交媒体传播机制的成熟,使其真正具备了大众传播的能力。然而,社交媒体传播的零门槛特点也造成了虚假信息泛滥、传播内容价值低等问题。
2009年,美国国家档案馆就社交媒体同档案的关系等问题进行了深入调查研究,并提出“公民档案工作者”概念;英国等西方国家档案馆都非常重视利用社交媒体平台加强与公众的沟通交流,推动档案文化广泛传播[10]。我国档案部门在借鉴国外档案馆经验的基础上,开始利用社交媒体平台开展档案文化传播活动,如利用档案类论坛、博客、微博、微信公众号、快手短视频等社交媒体平台传播档案文化。到2022年3月底,在新浪微博注册的档案机构认证用户约计321个,包含各级各类综合档案馆以及高校档案馆(不包含档案类节目),其中粉丝量1万以上的账号有12个,浙江省档案馆微博粉丝量最多(10.5万)且仍保持着较高的更新频率;大多数档案机构微博账号处于停更状态。越来越多的综合档案馆、高校档案馆、档案杂志等开通了官方微信公众号,以自助查询、信息推送等多种方式为用户提供档案信息、宣传档案工作、传播档案文化。短视频是档案文化传播的一种新途径,它将档案文化以音视频方式呈现,通过大数据进行精准推送,使公众在休闲娱乐中了解了档案文化[11]。部分地方档案馆的微信公众号如“漳州市档案馆”尝试以短视频方式传播档案文化,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它们以视觉化的方式展现了城市历史风貌以及风土人情,产生了较大的社会影响力。各类社交媒体上也存在大量与档案相关的个人账号,其内容往往缺乏严谨性、专业性与权威性,信息价值较低。
1.3 以数据为中心的智能传播
互联网已经从网络化发展到智能化阶段,人工智能技术在信息传播领域的全面渗透重塑着社会信息传播生态,智能传播时代已经来临。智能传播是以5G、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区块链、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为基础,充分赋能内容生产、传播渠道、终端应用等关键环节的新型智能立体传播体系[12]。智能传播以数据为驱动,以传感器与算法作为传播主体,通过搜集、分析海量数据,实现信息的智能化生产与传播。智能传播在新闻领域已被广泛应用,如今国内外主流媒体单位如美联社、新华社、今日头条等都使用机器人进行新闻报道与写作,此举加快了新闻生产与传播速度,提高了新闻内容质量[13]。
近年来,智能技术在档案领域的应用不断深化。档案智能库房建设成果显著,档案基础业务智能化管理逐步展开,档案数字化转型稳步推进[14]。档案文化的智能传播完全由数据作为主导,传播过程更具个性化、精准性与客观性,但对数据规模有一定要求。在互联网环境下,档案数字资源与数据资源数量急剧增长,档案文化形态发生了重大改变,数字档案文化或数据档案文化悄然兴起。海量数据的累积为智能技术在档案文化传播中的应用提供了基础条件,只要有足够的数据支撑,人工智能可以渗透到档案文化传播的每一个环节,极大地提高档案文化的传播力与影响力。档案文化智能传播时代即将到来,档案资源智能共享、档案文献智能编研、档案工作智能宣传、档案文化产品智能开发等将成为档案文化传播未来发展趋势。同时,也应该关注智能传播过程中涉密信息和隐私信息的安全保护等问题。
2 传播机制融合环境下档案文化传播发展策略
互联网时代不存在单一的信息传播机制,从大众传播到网络传播、社交媒体传播再到智能传播,每一种传播机制的诞生并不是简单地替代前者,而是在补充前者不足的过程中衍生出新的传播机制,逐渐完成主导性地位的更替[15]。传统大众传播虽日渐没落,但仍发挥着重要作用;网络与社交媒体传播正值兴盛,不断发展成熟;智能传播迅速崛起,应用更加广泛。当前,开展档案文化传播既要顺势而为也要坚守底线,结合档案文化的特点,充分运用各种传播机制的优势,适时适当地推动档案文化的交流与共享。
2.1 内容为王:建立专业、权威的内容遴选机制
档案文化基于档案与档案相关活动而形成,档案文化传播活动的开展首先要坚持传播内容的真实性与可靠性,然后借助多种传播机制将档案文化传递给更广泛的用户群体。
全国各级各类档案馆、博物馆以及文化纪念馆等机构保存着数量庞大的档案文化资源,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活等,这些文化机构是开展档案文化传播活动最具权威性的主体。官方档案机构发布的档案信息大多具有较高的可信度,深受公众信任,因此,需要建立专业、权威的内容遴选机制,促进档案文化资源的社会开放与共享,保障档案文化传播内容的真实性与可靠性。无论是以机构行为为主导的大众传播还是以用户行为为主导的社交媒体传播,档案馆等文化机构对档案文化传播内容都具有审核把关的责任。传播活动的开展要考量文化资源内容、传播媒介与用户需求等多种因素,普适性传播与个性化传播相结合,既要满足普通大众也要满足特殊人群的档案文化需求。
2.2 媒介融合:打造协同合作的数字传播平台
数字技术推动社会进入了新媒体时代,信息传递从线下发展到线上,传统媒体面临着生存困境,为寻求发展纷纷走向媒介融合。媒介融合有助于实现不同媒介之间的内容互推与信息共享,构建了一个开放、立体的互动传播模式。媒介融合的背后代表着信息传播机制的融合,借助媒介融合趋势打造协同合作的数字传播平台,能够使档案文化获得更有影响力的传播效果。
2021年,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中央档案馆联合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新闻新媒体中心制作了《红色档案——走进中央档案馆》百集微纪录片,精选珍贵档案资料,以音视频的形式生动讲述了档案背后的人物和故事。微纪录片同时在央视新闻频道、国家档案局官网、各类社交媒体等数字平台进行多渠道传播,在央视新闻微博阅读量超4亿、今日头条推荐量超23亿,获得了“现象级”的传播效果[16]。社交媒体用户的收藏、点赞与转发更是扩大了微纪录片的传播范围、提高了社会影响力,使其成为了档案文化借用媒介融合多渠道传播的优秀范例。
2.3 社交互动:提升公众档案文化素养
网络新媒体用户带有有鲜明的“社交”特性,人们乐于在社交互动中共享信息、交流与传播信息,群体传播的影响力不亚于传统媒体。档案部门越来越重视社会公众在档案文化传播过程中的参与互动,各类门户网站一般都设有“咨询”“答疑”“邮箱”等版块,社交媒体平台则有评论、转发、私信等交流途径。公众个体的档案文化传播行为往往基于个人兴趣、科研需要、猎奇心理等多种因素,影响着对档案文化传播内容的选择。在各类社交媒体平台,历史文化类、社会记忆类、知名人物类等档案文化内容更容易获得公众的关注、互动与自发传播。与档案相关的个人账号大多带有“解密”“猎奇”“历史”等关键词,其传播内容质量参差不齐,真实性与可靠性无法保证。
传播档案文化必须以真实可靠的档案内容为基础,运用公众乐于接受的新媒体语言创新档案文化的表达形式。在加强档案文化传播社交互动功能的同时,更要着力提升公众的档案文化素养,让公众真正了解档案的内涵、档案工作的意义与档案文化传播的重要性,避免为了博得关注和流量任由虚假信息泛滥。档案工作人员、档案学者与历史档案爱好者等群体在档案文化传播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可以通过各类社交媒体平台开展档案文化科普等活动,借助“粉丝效应”“网红效应”助推档案文化的广泛传播。
2.4 科技赋能:大数据精准传播
随着互联网技术在档案领域的深入应用,档案文化资源形态快速向数字化与数据化方向转型,档案文化传播由传统大众媒体为主导转变为以网络数字新媒体为主导,档案文化内容一经产生便可即时传播。
个性化、精准性信息推送早已渗透进公众的日常生活。媒体平台运用智能算法与大数据技术深挖用户行为、社交关系等数据,绘制用户数据图谱,能够精确定位传播目标群体,实现传播内容的个性化定制、传递过程的精准化控制。在门户网站与社交媒体平台浏览信息时,用户可以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话题或关注相关社交账号,平台通过保存分析浏览历史等数据,再主动推送用户可能感兴趣的相关内容,档案文化传播更具主动性,也有助于挖掘与培养用户在档案文化方面的兴趣点,进而引导其主动获取与传播更多的档案文化。
2.5 评价反馈:建立多维度的传播效果评估指标
档案文化传播效果的评价与反馈对于传播活动的改进与优化有重要价值。多种传播机制的融合使档案文化传播更具复杂性,应建立多维度立体化的传播效果评估体系。一是档案文化传播共享能力评估体系,针对传播内容进行评价,包含档案文化资源整合与共享能力、不同传播媒介之间信息互推与共享能力、档案文化跨界服务能力等;二是档案文化传播社交能力评估体系,针对传播渠道进行评价,包含传播内容的社交契合度、社交感染力与影响力、社交群体分享度等;三是档案文化传播智能指标体系,针对传播精准性进行评价,包含传播过程中智能技术应用情况、传播内容智能化生产与传播能力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