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高产种植及主要病虫害防治技术
2022-11-22陈蓬娟
陈蓬娟
玉米高产种植及主要病虫害防治技术
陈蓬娟
(山东省利津县农业农村局种子公司山东东营257400)
近年来,山东省积极推广玉米高产关键生产技术,显著提高了农户的种植生产水平。但部分农户在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等生产实践中仍存在诸多问题,影响了玉米高产生产目标的顺利实现。文章阐述了玉米高产种植技术要点,探究了玉米主要病虫害及防治技术。
玉米;高产种植;病虫害防治;技术要点
利津县位于山东省北部,呈现出西南高、东北低的地势特征,耕地面积约为533 km2。境内光照充足,夏季降雨集中,较适合玉米等农作物的生长。利津县常年玉米种植面积约为333 km2,玉米产量情况直接影响到农户的收益水平。为进一步增加玉米产量,保证玉米种植户的效益,农户需认真学习高产玉米种植技术规程,总结玉米病虫害防治经验,从而不断提高玉米的种植管理水平。
1 玉米高产种植技术要点
1.1 播前准备
第一,科学选种。在选种过程中,需综合考虑地力水平、光温条件、耕作习惯等因素,选择高产、稳产、抗逆的品种。如针对小面积高产攻关田,可选择青农11等具有较大增产潜力的品种作为主栽品种。针对普通农田,可选择郑单958、天泰33号、济玉901等具备较强抗逆性、抗倒伏及耐密植的品种;第二,种子处理。播前精选种子,将虫害粒、破碎粒等及时剔除,将纯度、精度控制在98%以上,发芽率在95%以上,含水量不能超过13%。于晴朗天气晾晒经过精选的种子,不仅可以杀灭表面携带的病原菌,还能提高种子的吸水能力。针对种植地块常见的病虫害,选择对应的药剂实施拌种处理,如地块容易出现地下虫害,可利用50%辛硫磷与硫酸锌微肥实施拌种工作。
1.2 播种
收获过前茬作物后,及时开展玉米直播工作,通常情况下,于每年6月上中旬实施机械精播。若地块连年发生粗缩病,则可适当推迟播期。现阶段,等行距播种方式应用较广,依据60 cm标准控制播种行距,播深为3 cm~5 cm,统一播深、行距与覆土,避免出现漏播、重播等问题。若地块为沙质土壤,则可适当加大播种深度到4 cm~6 cm。为实现玉米高产目标,需进行合理密植,若田间密度过大,将会影响玉米植株的正常生长及抗性水平,因此,农户要考虑玉米品种、土壤肥力、栽培技术等因素,科学确定田间密度。针对耐密型玉米品种,每亩可播施5 000粒种子;大穗型玉米品种,每亩可播施4 600粒种子。为充分利用光热资源,需遵循抢时播种的原则,播后对“蒙头水”进行及时浇灌,从而加快种子出苗速度[1]。在播种过程中同步施入底肥或种肥,采取侧深施模式,深度控制在8 cm~10 cm内,避免出现烧种或烧苗问题。通常情况下,每亩可施入40 kg配方肥,氮磷钾比例为28∶8∶8。若土壤具备良好墒情,出苗前可开展化学防除工作,向地块均匀喷施40%乙莠悬浮剂、4%烟喹磺隆等兑水药液,均匀喷施药物,避免出现重喷、漏喷等情况。
1.3 苗期管理
根系是玉米苗期的生长中心,玉米种植户需创造利于幼苗发育的生长环境,搭建合理的群体结构。若地块播后未及时浇灌“蒙头水”,且季节降雨量偏少,需做好浇灌工作,满足种子萌发与幼苗生长的水分需求,实现苗齐、苗全。为提高玉米群体的整齐度,进入三叶期后,依据间密留稀、间弱留壮的原则实施间苗工作。若苗前未开展化学防除工作,苗期出现较多杂草,则需结合田间杂草具体种类及生长情况,向玉米行间喷施38%莠去津悬浮剂、4%烟嘧莠去津乳油等兑水药液,促使田间杂草得到有效控制。进入五叶期后,及时进行定苗,将田间的弱苗、弱苗、病苗等拔除掉,若田块缺乏良好墒情,或存在严重的地下虫害,则可适当推迟间苗与定苗时间,否则容易有苗秃、苗荒等情况出现,不利于玉米产量目标的实现。若苗期降雨量偏多,田间出现积水,则需将积水及时排出去。进入拔节期前,可利用中耕施肥机具开展中耕施肥工作,借助于机械设备一次性完成开沟、施肥、培土、镇压等工序,在提高田间作业效率的基础上,保证施肥的均匀性。在中耕施肥过程中,为了避免玉米的根叶遭到损伤,可于玉米植株行侧10cm~20 cm处进行追肥,依据6cm~10 cm标准控制追肥深度。完成追肥后,及时覆土,避免裸露肥料颗粒,否则肥效将会遭到挥发。在追肥量方面,一般每亩追施3 kg~4 kg尿素、0.5 kg~1 kg硫酸锌。
1.4 穗期管理
进入穗期后,玉米营养生长、生殖生长同步进行,从而产生较大的水分、养分需求。在进行田间管理过程中,主要从以下方面着手。
(1)优化群体光合环境。及时拔除田间的小苗、弱株、病株,这样不仅能够减少养分消耗,改善群体通风透光条件,还能够抑制病害的蔓延与传播。通常情况下,小弱株拔除工作于小喇叭口期及大喇叭口期实施,这样能够向正常植株集中供应有限的资源。
(2)追施穗肥。进入小喇叭口期后,玉米植株的养分需求显著扩大。因此,农户要及时追施氮肥,每亩追施10kg~15 kg。一般采用开沟深施方式,施肥深度及与植株的距离皆保持为10 cm[2]。
(3)防止旱涝。进入大喇叭口期,如果气候较为干旱,农户需及时开展浇水工作,避免因“卡脖旱”影响到玉米雌雄穗的发育。但需注意的是,若土壤中存在过多水分,将会增加空秆率,容易出现玉米植株倒伏现象。因此,要严格控制浇灌量,避免田间出现积水。
(4)化控促壮。部分地块的肥水条件优良,玉米植株具有过旺长势,则会增加植株倒伏的发生率。为此,需及时运用化控剂对玉米植株高度进行适当控制,从而提高玉米植株的抗逆能力、抗倒伏能力,达到群体结构改善的目标。通常情况下,可向玉米植株喷施15%多效唑可湿性粉剂兑水药液。
1.5 粒期管理
此阶段的管理工作对玉米穗粒数、千粒重有着决定性作用,因此,玉米种植户要高度重视粒期管理。第一,人工辅助授粉。玉米开花授粉期间如遇连续阴雨、极端高温等特殊天气,需应用人工辅助授粉技术,促使玉米的结实率提高,穗粒数增加。现阶段,小型无人机在玉米辅助授粉中逐渐得到应用,相较于常规人工方式,该技术的工作效率更高。若地区具备相应条件的话,可推广应用小型无人机技术;第二,补施花粒肥。通过规范施用花粒肥,提高叶片光合效率,延长叶片功能期,从而预防玉米植株早衰情况。一般来讲,每亩可追施5 kg尿素,也可向玉米叶片喷施微肥,如0.01%芸苔素水溶肥等,使叶片的光合作用得到增强;第三,防旱防涝。进入开花灌浆期,若气候较为干旱,可进行适当浇水,但切勿过量浇灌,否则玉米根系活力将会降低,出现叶片枯黄、倒伏等问题。
1.6 适时晚收
玉米的灌浆时间、灌浆强度都会直接影响其最终产量,通过推行适时晚收技术,能够有效提升玉米产量和质量。在具体实施中,当玉米苞叶变为黄白色后,可适当推迟半个月再进行收获,这样能够实现10%以上的增产。同时,完全成熟的玉米更容易实施机械化作业。
2 玉米主要病虫害及防治技术
2.1 大斑病
玉米叶片是大斑病的主要侵染部位,通常为下部叶片最先遭到侵染,之后再向上扩展,甚至全株皆会遭到病菌侵染。当病害发生后,会出现5 cm~10 cm长的长梭形病斑,一般呈褐色或黄褐色状态。叶片上的相邻病斑相互连接后,将会出现叶片枯焦现象。部分感病品种遭到侵染后,会出现灰绿色的小斑点,逐步向长梭形的大型病斑转变。如遇阴雨天气较多,将会大量分生病原孢子,随之有灰黑色霉层出现于斑块上。受病斑的影响,叶片光合作用大幅降低,玉米植株的长势减弱,甚至出现植株大面积枯死现象。玉米大斑病的发生与流行与土壤肥力、气候条件、品种差异及耕作制度等多因素相关,因此针对此类病害,主要可采取以下防治技术:第一,构建病害测报制度。由于玉米大斑病的危害较为严重,需构建测报制度,由专人对多发地区的大斑病发生消长情况进行定期观察,综合考虑病害发生情况及天气变化趋势,指导相关工作人员准确把握防治时机,提升玉米大斑病的防治效果;第二,农业防治。田间湿度也是玉米大斑病发生的因素,因此,尽量于干燥地块种植玉米,避免在容易积水的低洼地块种植。不同玉米品种抗性差异较大,要精心选择玉米品种,着重考虑玉米的抗病性,且科学搭配与轮换玉米品种,尽量不要大面积种植单一品种。推行轮作倒茬制度,用宽窄行种植逐步取代等行距播种模式,这样田间的通风透光条件能够得到改善。在田间施肥方面,充足施用底肥,综合考虑土壤肥力及玉米养分需求,科学制定追肥计划。有条件的话,可应用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增强玉米施肥的科学性,以提高玉米植株的抗病能力;第三,化学防治。田间发病后,先将植株基部黄叶、病叶摘除掉,促使田间再次的侵染菌源减少。之后,利用5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600倍液、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等药物进行喷施,结合田间病情,一般进行2次~3次连续喷施防治,间隔控制10 d左右[3]。
2.2 锈病
此种病害的病原为玉米柄锈菌,主要发生在玉米叶片上,也会侵染叶鞘、茎秆、苞叶等。锈病会影响玉米产量,通常可造成10%以上的减产。玉米植株遭到锈病侵染后,初期有淡黄白色小斑出现于叶片两面,斑点面积逐步扩大,向黄褐色、红褐色疱斑转变,进入病程后期,病斑附近出现黑色疱斑。严重时,锈褐色病斑将会布满整张叶片,导致叶片枯黄,甚至危害苞叶、果穗、雄花。玉米锈病的病原宜在温暖潮湿的环境中发育,一般在高温多湿时段出现。若地块易积水,或密度过大,或通风透光条件较差,则会增加玉米锈病的发生率。针对玉米锈病,可从以下方面进行防治:第一,农业防治。推行轮作制度,尽量轮作非豆科作物。收获玉米后,彻底清除田间病残体,于田外统一烧毁或深埋处理,对土壤深翻,减少土表越冬病菌。科学调控田间密度,疏通排水沟,保证能够及时排出积水。制定科学的施肥计划,利用有机肥取代部分化肥,在改善土壤条件的基础上,满足玉米植株的肥力需求;第二,化学防治。发现田间植株被侵染后,需及时喷施43%戊唑醇悬浮剂3 000倍液、18%戊唑醇微乳剂1 000倍液等药物,持续喷施1次~2次即可,间隔控制在1周左右。
2.3 小斑病
玉米小斑病是我国玉米产区重要病害之一,其发生率较高,出现于玉米各生育阶段内,以抽雄期、灌浆期发病严重。如果不能及时、科学地进行防治,将造成约15%的减产,严重降低玉米种植效益。玉米叶片是病害发生的主要部位,叶片病斑的类型多样,常见的有两种:一种是在叶片上出现近长方形或椭圆形的病斑,呈紫褐色、黄褐色,当病斑连接后,病叶将会慢慢枯死。另一种是有黄褐色坏死小斑点出现于叶片上,病斑面积不会扩大。如果叶鞘、苞叶遭到病害侵染,将会出现黄褐色、纺锤形的大病斑,有灰黑色霉层存在于病斑表面。若果穗遭到侵染,则会有不规则的灰黑色霉区,严重时会出现果穗腐烂下沉等情况。田间菌源、温度、水分是玉米小斑病发生流行的重要影响因素,需从这些方面开展防治工作:第一,农业防治。选择抗病性较强的玉米品种,采用田间栽培管理技术,充分发挥品种的抗病能力。结合当地农业生产情况,科学制定轮作倒茬计划,减少田间菌量[4]。收获玉米后,要彻底清理田间病残体,深翻地块土壤,减少土表越冬菌源。贯彻适期早播原则,通过提前玉米的生育期,避开病害发生高峰期。加强水肥管理工作,重视磷钾肥的施用,从而提高玉米植株的抗病能力。一旦田间出现病害,需及时将玉米植株的下部病叶打落,减轻发病程度。第二,化学防治。通常情况下,将玉米抽雄前后作为防治时期。在防治过程中,可利用25%嘧菌酯1 500倍液、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等对田间进行喷施。结合田间病害严重程度来喷施,2次~3次,间隔需大于7 d。
2.4 玉米螟
此种害虫常发生于玉米生长过程中,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玉米生长。初孵幼虫主要通过取食玉米心叶的叶肉进行侵害,大龄幼虫咬食其他坚硬组织。玉米螟具有较强的迁飞与扩散能力,容易出现大面积危害现象。其中,越冬基数、气候条件及栽培管理是玉米螟发生的重要影响因素。在虫害防治过程中,需综合采取多种防治手段。第一,物理诱杀。根据玉米螟成虫的趋光性,农户可在田间设置适当数量的黑光灯,于夜间对成虫进行大量诱杀。也可应用玉米螟性诱剂对害虫雄虫进行大量诱杀,一般每亩设置1个诱捕器即可;第二,生物防治。玉米螟具有较多的天敌生物,如赤眼蜂、瓢虫等。因此,可在玉米螟产卵盛期向田间释放赤眼蜂等天敌,每亩放1万头~2万头。或应用生物药剂,利用苏云金杆菌对玉米植株实施灌心处理,从而有效抑制虫害。
2.5 蚜虫
蚜虫是玉米病虫害防治的重要对象,其从玉米苗期即会出现。当玉米幼苗出土后,蚜虫聚集、繁殖于玉米叶片背面,待害虫数量增加后,逐渐蔓延到玉米植株上部,且扩散到附近植株上,至大喇叭口末期,田间蚜虫数量急剧增加,危害到玉米上部叶片及雄花。玉米蚜虫在繁殖生长过程中,会将大量蜜露排泄到叶片上,产生黑色霉状物,使光合作用明显减弱,影响到玉米植株的整体长势及产量。针对此种虫害,播前可利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实施拌种工作,从而降低玉米苗期虫害的发生率。由于玉米蚜虫主要栖息于杂草中,因此,种植人员要及时将田间及周围的杂草彻底清除,减少蚜虫发生数量。如果有中心蚜株出现于拔节期,可利用50%辛硫磷乳油1 000倍液等药物进行喷施防治。进入大喇叭口末期,可向玉米心叶内均匀灌入3%呋喃丹颗粒剂,或利用2.5%保得乳油2 000倍液、20%康福多浓可溶剂3 000倍液等药物进行喷施防治。
3 结语
在农业发展过程中,能否利用高技术种植技术与病虫害防治技术是关键。因此,当地农业主管部门要深入开展技术宣传培训活动,不断提高基层农户的种植管理水平,推动玉米高产稳产目标的实现。针对容易出现的病虫害问题,玉米种植户要综合采用多元化防治技术,规避单一化学防治的不足,保证玉米病虫害防治成效。
[1]李冬梅.高产玉米种植技术及病虫害防治策略分析[J].种子科技,2020(22):105-106.
[2]孙雪.优质玉米高产栽培及病虫害防治技术[J].吉林农业,2019(23):37.
[3]卫杰.玉米高产栽培技术及病虫害防治方法探讨[J].农家科技(下旬刊),2019(1):63-64.
10.3969/j.issn.2095-1205.2022.01.21
S435.13;S513
A
2095-1205(2022)01-61-03
陈蓬娟(1977- ),女,汉族,山东利津县人,本科,农艺师,研究方向为农业技术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