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浙优21在松溪县种植表现及高产栽培技术

2022-11-22吴章洪

福建稻麦科技 2022年1期
关键词:中稻稻瘟病生育期

吴章洪

(福建省松溪县农业科学研究所,福建松溪 353500)

浙优21是浙江省农科院作物与核技术利用研究所以自主育成的不育系“浙04A”与自选恢复系“浙恢F1121”配组育成的籼粳迟熟三系杂交水稻新品种,2016年通过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浙审稻2016015),2021年通过福建省主要农作物品种引种备案{(闽)引种[2021]第1号}。2019年福建华迪农业科学研发中心引进浙优21在福建省建瓯市、松溪县作中稻试种,2020年继续在松溪县多点示范种植,结果表现杂种优势明显,株型紧凑,茎秆粗壮,耐肥抗倒,长势繁茂,穗大枝梗多,粒多着粒密,结实率高,后期青秆黄熟,易感稻曲病,生育期偏长,高产,增产潜力大,米质较好,种植效益高等特点。现将浙优21在松溪县的种植表现及高产栽培技术总结如下。

1 产量表现

2019年浙优21在松溪县花桥乡源尾村和河东乡大布村作中稻分别试种0.2 hm2和0.33 hm2,实割每667m2平均产量分别为704.0 kg和720.9 kg,比对照Ⅱ优3301分别增产21.4%和23.3%。

2020年浙优21在松溪县花桥乡花桥村、茶平乡茶平村、旧县乡马坪村和赤山坪进行多点中稻示范种植,面积分别为2 hm2、3.33 hm2、1.33 hm2和1 hm2,实割每667m2平均产量分别为706.8 kg、689.0 kg、802.5 kg和833.7 kg。其中,花桥乡花桥村示范点是福建省农业农村厅安排的浙优21引种适应性试验点,经专家组实割验收,平均产量比对照Ⅱ优3301增产21.0%。试种示范结果表明,浙优21表现高产、增产潜力巨大。

2 特征特性

2.1 生育期

浙优21在福建省(引种备案公告)作中稻种植,平均全生育期154.8 d,比对照Ⅱ优3301迟熟14.3 d[1]。

浙优21在松溪县作中稻于4月底至5月中旬播种,经过2 a的种植观察,全生育期153~170 d,平均全生育期161 d,比对照Ⅱ优3301迟熟17 d左右。

2.2 农艺性状

浙优21在松溪县作中稻种植,平均株高127.5 cm,穗长21.6 cm,每667m2平均有效穗数14.66万,每穗总粒数322.1粒,实粒数281.2粒,结实率87.3%,千粒重23.3 g。结果表现杂种优势明显,株型紧凑,茎秆粗壮,长势繁茂,穗大粒多,枝梗多,着粒密,结实率高,剑叶内卷、挺而尖,后期转色好。

2.3 抗性

据福建省引种稻瘟病抗性鉴定,浙优21经上杭茶地、建阳麻沙、宁化水茜、将乐黄潭4个鉴定点的田间自然诱发鉴定,稻瘟病综合指数为1.63,穗颈瘟损失率最高级别为1级,抗稻瘟病[1]。

2019年、2020年浙优21在松溪县种植均未发现稻瘟病、白叶枯病,细条病、纹枯病、稻飞虱等病虫害明显比其它品种轻,但稻曲病发生较严重。

2.4 稻米品质

浙优21米质经农业部稻米及制品质量监督检测中心2013—2014年检测:平均整精米率69.8%,长宽比2.0,垩白粒率21.5%,垩白度3.9%,透明度2级,胶稠度82 mm,直链淀粉含量14.6%,米质指标分别达到食用稻品种品质部颁4等和3等[2]。米饭软粘适口,有清香味,加工米粿有韧劲,米质较优。

3 高产栽培技术

3.1 田块选择

针对浙优21植株高大、生育期长、二次灌浆等高耐肥和易感稻曲病的特性,应选择土层深厚、肥力好、阳光充足和排灌方便的田块种植。

3.2 适时播种,培育壮秧

3.2.1 播前浸种消毒 种子先清水浸种8 h,捞出凉干通气1~2 h,放入25%咪鲜胺2 000~3 000倍液或强氯精370倍液再浸种消毒12 h,然后捞出洗净、催芽,以防止恶苗病发生。

3.2.2 适时播种 浙优21感光性强,太早播种生育期很长,增加管理费用;过迟播种,生育期缩短,影响产量。所以,松溪县中稻(海拔400 m以下)的适宜播种期应该为5月10日至5月底,即全生育期约150~165 d。

3.2.3 培育壮秧 机插秧大田每667m2用种量1.30~1.35 kg。用水稻专用育秧基质和播种流水线等设备精量播种,播种浇水时要掺入敌克松1 000~1 500倍液进行浇喷,以防立枯病、烂秧等病害。每秧盘(规格60 cm×30 cm×3 cm)播75 g左右种子,然后入育秧暗化室叠盘暗化育苗36~48 h。暗处理过程中注意控制室内温度,开始6 h控制室温36℃,中间降至30~32℃,最后6 h降至20~25℃,待根芽长齐后移至旱地或大田用防虫网覆盖育秧。育秧期重点做好水分管理,不需要施肥,通常也无需打药,但在1叶1心期需喷施15%的多效唑200 mg/kg溶液,以促根发棵。机插秧每667m2需插17~18盘秧苗。手插秧,大田每667m2用种量0.75 kg,秧田每667m2播种量10~12 kg,细匀播种,在1叶1心期喷施15%的多效唑200 mg/kg溶液,以控长促蘖;在2叶1心期每667m2施断奶肥三元复合肥(N-P2O5-K2O=15-15-15)5~8 kg;4叶1心期每667m2施壮苗肥尿素5 kg;移栽前4~5 d每667m2施送嫁肥尿素5 kg,并带药下田。浙优21秧龄弹性大,一般机插秧龄控制在20 d左右,手插秧龄25~30 d。

3.3 合理密植

浙优21分蘖力中等偏弱,机插行株距以30 cm×(15~16)cm为宜,确保每667m2插植密度约1.39万~1.48万穴,丛插3~4粒谷苗,基本苗数约4.8万~5.2万;争取浅插和不浮秧,若缺株率大于5.0%,要及时人工补苗。手插行株距为26.4 cm×19.8 cm,确保每667m2插植密度约1.27万穴,穴插2粒谷苗,基本苗数约5万,打好高产基础。注意机插比手插对田面平整要求更高,需在机插前2 d用机具耕翻稻田,达到土壤沉实、田面平整、无杂物的标准。

3.4 科学肥水管理

3.4.1 施肥 浙优21植株高大、生育期长、耐肥,比其它一般品种每667m2需多施纯氮2~3 kg,即每667m2施纯氮15~17 kg,N、P2O5、K2O质量比例为1.0∶0.6∶1.0。施足底肥,早追肥,看苗施好穗粒肥。基肥、分蘖肥、穗肥、粒肥比例为4∶3∶2∶1。分蘖肥分别在插秧后5~7 d和15 d每667m2施三元复合肥10 kg和15~20 kg,穗肥在幼穗分化Ⅱ—Ⅲ期每667m2施尿素10 kg、氯化钾10 kg,粒肥在幼穗分化Ⅴ—Ⅵ期每667m2看苗适施尿素、氯化钾各5~6 kg。

3.4.2 管水 采取“前浅、中搁、后湿”的原则,开好环沟和十字沟,便于管水、施肥和打药。移栽时,田中保持无水层或1 cm花皮水利于匀植,栽后4 d内保持约3 cm水层以利返青,然后搁田3 d以促长根,再灌入5~8 cm深水层促蘖长叶 ,至植株丛平均茎蘖数达10根左右或目标苗数的80%时进行烤田,烤田时间7 d左右,达到“脚踩不陷泥”的标准,以增根、壮根。对长势旺盛或冷烂的田块要早烤重烤。然后开始间歇灌溉,湿3 d干4 d至孕穗末期,以控叶蘖、强茎鞘;开花期保持深水层5~8 cm养花;灌浆期干干湿湿,直至收割前5~7 d才断水,以养根、提高结实率和千粒重。

3.5 病虫害防治

浙优21易感稻曲病,中轻度发生螟虫,稻瘟病、纹枯病、细菌性条斑病、稻飞虱等病虫害相对较轻,抗稻瘟病。所以,要重点做好稻曲病、稻纵卷叶螟和稻飞虱等病虫害的预防工作。坚持“以农业、生物、物理和生态防治为主,以化学防治为辅的综合防治”的方针。农业防治:做好种子消毒,提倡宽窄行种植,提高通风透光能力;加强健身栽培,提高植株抗逆性。生物防治:使用生物农药,放养天敌。物理防治,使用黄板、性引诱剂、杀虫灯等设备。生态防治,利用稻田道路、田埂、沟渠等地域种植豆类等植物并保护杂草,保护稻田天敌。化学防治:要使用高效低毒、低残留的新药剂,做好病虫害的预防预测,在防治适期用药,并注意轮换使用农药和控制安全间隔期。稻曲病的化学防治重点抓住防治关键时期,即幼穗分化Ⅵ期(叶枕平)时,用至丰、华佗、粮优等低毒高效的药剂防治(可兼治纹枯病)。若遇雨季于破口期再预防1次。稻纵卷叶螟,可用康宽、甲维盐、毒死蜱等低毒高效的药剂于蛾高峰期防治1~2次。稻飞虱可用烯啶·吡蚜酮水分散粒剂、噻嗪·异丙威可湿性粉剂等低毒低残留的药剂于破口抽穗期防治1~2次。同时,提倡统防统治,使用自走式喷杆喷雾机、高效宽幅远射程喷雾机、无人飞机等现代植保机械,减低成本,提高效率。

3.6 充分成熟收获

浙优21灌浆成熟期长,可达50~60 d,不易落粒,太早收割难脱粒,影响饱满度和产量。因此,要在谷粒成熟率达100%时才能收割,以确保产量和品质。

猜你喜欢

中稻稻瘟病生育期
吉林水稻关键生育期延迟型/障碍型冷害时空变化*
不同生育期干旱与氮肥施用对花生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
水稻稻瘟病的发病原因及综合防治策略阐述
宜都市气候变化对中稻产量的影响
江苏省稻瘟病菌致病力分化及无毒基因组成分析
浅析水稻稻瘟病流行因素及绿色防控措施
浅析水稻稻瘟病发生条件及综合防治技术
中稻广两优676“3414”肥效试验
2014年峄城区花生生育期气象条件分析
武夷山市中稻测土配方施肥“3414”肥效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