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全媒体时代电视时政新闻播音员的内功铸造
2022-11-22杨海东
◎杨海东
(福建省广播影视集团融媒体资讯中心,福建 福州 350000)
随着媒体融合时代的来临,长期以来主要在传统媒体端播出的时政新闻节目传播环境发生了极大变化。由于移动终端的逐步普及,广大受众处于信息量极为丰富的媒介生态环境中,对于信息的自主选择权和个性化要求极为强烈。以往,时政新闻播音员面对的主要阵地是在传统的广播电视端,语言风格也基本上以播讲为主,为了适应全媒体时代发展的要求,我们看到,时政新闻播音员也在各方面进行着探索尝试,从语言样态的由“播”到“说”,到涉及领域的由“一元”到“多元”,未来,随着新闻改革的不断推进,时政新闻播音员应在舆论引导能力、个性塑造能力、个人IP打造能力等方面进行继续拓展和积极尝试。
一、全媒体环境下时政新闻播音员的发展环境
(一)随着各种新兴媒体平台的不断涌现,党的新闻舆论宣传工作对时政新闻播音员工作定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为时政新闻的传播“锦上添花”是时政新闻播音员的首要工作职责,也是安身立命的根本。时政新闻播音员进行的语言创作、个性化的打造和全媒体意识的提升,最终的目的是推动时政新闻内容更好地传播。2015年,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解放军报社时指出:“现在,媒体格局、舆论生态、受众对象、传播技术都在发生深刻变化,特别是互联网正在媒体领域催发一场前所未有的变革。读者在哪里,受众在哪里,宣传报道的触角就要伸向哪里,宣传思想工作的着力点和落脚点就要放在哪里。”
1.从身份定位上看
以往电视时政新闻播音员主要出现在电视端,日常少有对时政新闻播音员工作之外相关活动的报道。对公众来说,时政新闻播音员略有一些神秘感,这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时政新闻播音员“高高在上”“离受众很远”,也进而造成了受众对时政新闻“离我很远”“跟我没有什么关系”的收视感觉。
在现阶段,面对全媒体时代舆论宣传形势,时政新闻播音员不仅要具有极强的语言表达能力,还要打造真实立体、德艺双馨的媒体人格,把更多精力放在舆论宣传报道的主战场中去思考谋划、积极践行,使受众充分感受到时政新闻的贴近性、真实性。
2.从表达方式上看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互联网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信息越来越挑剔。伴随着自媒体的蓬勃发展,用“短平快”的方式接收信息成为了受众喜闻乐见的方式。这些自媒体大多以微博、微信以及新兴的网络平台等为主要表达渠道,对传统媒体的内容生产和语言表达方式产生了颠覆性的影响。时政新闻节目播音员在传统电视端的最大语言要求是精准,由于时政新闻严格的文体和报道形式,播音员在语言和播音风格创新力度上的突破相对有限。为了适应这种变化,我们看到时政新闻播音员正在积极地介入短视频制作创作领域,“用最平实的话语传递中国声音。”这其中央视新闻的《主播说联播》起到了很好的示范效果。
2019年推出的这款短视频产品,一改时政新闻播音员在传统媒体端的表达方式,“羡慕嫉妒恨”“怨妇心态”等大量网络语言的运用,“打”“奉陪到底”等对敏感问题的鲜明态度表达,是传统媒体根据媒介传播特征和受众接收习惯进行的积极尝试,其中时政新闻播音员的二次创作为这些短视频产品增色不少。
(二)流量化的时代,对时政新闻播音员在个性IP的塑造上出现了新的需求
1.时政新闻播音员在引领舆论中可以发挥积极作用
流量化的时代,当某一条信息开始传播后,会成为人们茶余饭后探讨的话题,随之而来的是大规模的评论和热议,这是流量化时代的常见现象。可以说,流量化是信息时代的必然产物,无论是传统媒体还是新兴媒体都要遵循着这样的规律,才能更好地吸引受众的关注、掌握流量,进而形成舆论引导的能力。全媒体环境下,普通受众对信息的自主选择倒逼着传统媒体建立用户思维、揣摩受众心理。除了对新闻产品内容进行改革之外,时政新闻播音员对新闻产品的参与和个性IP的塑造也能很大程度上的吸引大众的目光,为舆论宣传以及主流媒体建设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2020年,《新闻联播》播音员康辉在消失了很长时间没有上节目之后重新露脸,广大网友激动不已,而在他消失的日子里,有关“康辉去哪儿了”的话题络绎不绝。可以说,从“一本正经”的播音,到“幽默风趣”的短视频制作,再到“路子更野”的直播带货,康辉成功地打造出了个性的人设IP,成为了新晋的“网红”。时政新闻播音员的个性IP打造,分为职业形象和个人形象两种。职业形象包含屏幕形象、声音形象等因素,而个人形象则包含播音员日常行为、文化素养等因素。在全媒体语境下,人们对于时政新闻信息的获取呈现出碎片化的倾向,受众对于播音员的形象期待也打破了过去单一、固定的时政新闻播音状态,呈现追求立体丰满的人格化特征,即更加真实立体的时政新闻播音员形象所传达的信息更易被受众接受。这种改变无形之中会缩小媒体与受众之间的距离感、增强与受众的互动性,后期在走出演播室后,形成人格化的播音员将时政新闻的现场报道、观点解释、延伸内涵呈现出来,将会带给受众更多的贴近感和可信度,更好地吸引受众。
2.具有鲜明个性IP的时政新闻播音员在参与线下活动中取得了不俗的成绩
在互联网经济和粉丝经济的推动下,直播带货异军突起,越来越多的普通百姓开始习惯在网上购物。同时受疫情的影响,直播带货也成为精准扶贫、促进产品销售的有力帮手。伴随着直播带货的风声水起,我们看到媒体深度参与到精准扶贫中。2020年,央视新闻“谢谢你为湖北拼单”公益直播引起业界的极大关注,几位《新闻联播》播音员都参与其中,一次次刷新着直播带货货值的记录;福建广电集团的时政新闻播音员任航开通了“航哥不懂茶”专栏,在各新媒体平台上推介福建茶叶;浙江卫视首席时政新闻播音员席文在“我们在梦开始的地方”特别节目当中,深入当地农村,推介农产品等。此外,上海、山东、河南等广电媒体的时政新闻播音员也频繁地出现在各种公益直播带货活动当中,协助农产品销售、拉动经济发展。
3.新形势下新尝试,全面展示个人技能
除了直播带货领域,我们看到不少时政新闻播音员在文化推广和自制综艺节目方面也进行了一些尝试,取得了不错的效果,在《中国诗词大会》《央young之夏》等央视自制综艺节目当中,康辉、刚强、李梓萌等时政新闻播音员积极参与,既展示了自身的语言能力、文化素养,也通过活动让受众对于时政新闻新闻播音员个性立体的形象有了更高的认知。
全媒体时代时政新闻播音员的职业发展环境和个人职业规划都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其根源在于,受众接收信息的方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革,时政新闻作为我国新闻领域重要的一部分,未来必将在改革之路上继续向深度拓展。我们探讨时政新闻播音员的内在塑造,根本目的是为了提升自身业务能力适应全媒体发展的需要,在提升舆论引导能力的同时,为时政新闻播音员更好地与新媒体环境相适应,能够全面展示个人社会价值,拓宽未来职业发展渠道。
二、全媒体环境对主持人内功铸造提出了新要求
(一)时政新闻播音语言要更加适应全媒体发展环境
全媒体时代,不仅仅是传媒介质的多样化,同时是受众接受信息的多样化,受众接受信息同样需要具有引导性、审美性、实用性、娱乐性等方面的要求。普通受众习惯快餐式的收视习惯,也要求媒体提供的产品除了具有“容易理解”的特点,也要求时政新闻语言要求更加平民化,更接地气,更有人情味。这种跨媒体的语言表达对于时政新闻播音员更具挑战性,它必须是在原有时政新闻语言面貌的基础上,进行更为现代的高级化的处理。
1.坚持准确规范的语言体系
时政新闻的政治性、严肃性,要求播音语言必须以规范准确为前提。时政新闻播音是可以说是播音主持语言行业的标杆和旗帜,承担着推广普通话和展现民族语言魅力的重大责任。语言的规范准确是时政新闻播音员后期提升语言能力和转变语言风格的基石,是从“必然王国”走向“自由王国”的通衢大道,要熟练掌握字音、语调、语流,自由运用重音、停连、断句等播音技巧,在规范准确中体现时政新闻播音员的职业技能和职业操守。我们看到,有些时政新闻的播音语言在体现贴近性的同时,也出现了随意性的问题,这方面要时刻引起注意。
2.通过个性化的设计,打造带有显著标志特征的时政新闻播音语言风格
以往时政新闻播音员正襟危坐、字正腔圆的播音“标配风格”,虽然保证了时政新闻的“高大上”,但也使时政新闻播音员形象的辨识度和受众接受信息呈现削弱的趋势。在全媒体时代,受众会从新闻播音员各个角度收获各种信息,这些角度不仅包括语言,还包括表情、服饰、体态等,个性化的语言风格能使一部分受众形成黏性收视群体,更乐于接收该播音员传递的信息。在具体实践过程当中,除了应根据新闻内容进行个性化的语言处理,使用个性化的重音停连、语气、节奏等外部技巧形成播音员自己的语言风格,还应该在服饰上选择具有个性的、适合自身条件的搭配,形成个性化的时政新闻播音风格特征。《新闻联播》的康辉作为时政新闻播音员的代表人物,除了规范的呼吸、用声、共鸣、吐字等播音技巧,他在语流语式、停连节奏甚至服装服饰上都已经形成了自身独特的风格,他的新闻播报不仅清新自然、节奏明快,且具有极强的感染力,在服装服饰上的用心搭配,也能感受到强烈的时代感和大国风范,因此,受到受众的青睐。
3.提升时政新闻播音的语言温度和感染力,达到共情的效果
时政新闻播音员在传统媒体端的语言风格主要有播讲式、宣读式,由于在传统媒体端播出的时政新闻节目以政治性严肃性为基本要求,不宜做太多口语化和平民化的改造,但时政新闻播音员仍可以通过正确处理基调、增加语言温度等方式,增强新闻语言的可听性和亲近感。此外,在新媒体端的节目录制过程当中,要积极地进行语言样式的改进和转变,在对新闻内容进行基本把控的同时,通过口语化、平民化的语言传达给受众,使受众更易接受、更易理解。2021年,河南省遭遇了暴雨灾害,《新闻联播》的海霞也通过视频为家乡加油,在视频中,海霞声音哽咽强忍泪水,当说出“当天不帮忙的时候,人就更需要努力,加油”时,具有极强的感染力。
(二)切实加强各项知识的学习和积累
我们经常说“言如其人”,一名时政新闻播音员最终体现的形象,究其本质是由其内在的文化素养所支撑的,要通过日积月累的学习不断充实自己,最终达到“言之有物”,感染受众的目的。
一要加强政治理论的学习。中国播音界前辈齐越老师曾经说过,“播音员是党的新闻工作者,这时播音工作的任务和性质决定的。”政治素养是时政新闻播音员区别于其他主持人的一大特点,因时政新闻播音员具有节目符号和形象的作用,因此,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是一大关键。只有在政治上提高了意识和能力,才能在日常的播音主持活动中自觉遵守行为准则、体现时政新闻播音员的独特优势。目前,在社会风气泛娱乐化的大环境下,时政新闻新闻播音员更要坚守职业道德和操守,加强政治理论学习,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在播音主持行业中起到引领和示范作用。
二要加深文化修养和文学素养的积累。良好的文化修养是一个人综合文化素质的外在体现,也是一名时政新闻播音员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大众传媒是社会文化的传声筒,影响着受众的思想观念,时政新闻播音员要不断地充实自己,做优秀文化的推广者和良好社会风尚的引领者,深入学习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是引起受众共鸣的基础,也是中华文明中最优秀、最灿烂的结晶,在千百年的流传中,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和动力源泉。要通过阅读经典来了解中国文化的历史和渊源,通过品鉴文学书籍思考文学作品的深刻内涵,用心阅读积累,切实提升自我的思维深度和艺术感知力。要善于总结各个民族和国家的优秀文化。在历史的长河中,各民族都创造出了各具特色的地域文化,要具有国际化视野,增强对东西方文化差异的了解,从而培养时政新闻播音员的国际观和大历史观。
三、结语
在传统的广播电视为主导的时代,因为传播技术手段的限制,时政新闻播音员的影响力极其有限,虽有一些各种创新的尝试却难以出现“爆款”的产品。而在当下新媒体的环境里,全媒体的信息传播方式放大了时政新闻播音员的影响力,我们必须以一种全媒体的视角去审视时政新闻的播音环境和工作。时政新闻播音员本身具有的语言能力、采访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等等都是看家的“内功本领”,要精心打磨修炼,将这些“内功”渗透到时政新闻产品制作的每个环节,提高时政新闻的传播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