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化视阈下的陕北民歌研究
——陕北民歌中的黄土高原文化景观
2022-11-22马金玲赵学清
马金玲 赵学清
(西安思源学院 文学院,陕西 西安 710038; 陕西师范大学 文学院,陕西 西安 710119)
0 引 言
陕北历史悠久,拥有得天独厚的文化资源以及多姿多彩的文化景观。五千年的仰韶、龙山文化,三千年的边塞文化,还有革命文化、游牧文化等,尽显陕北黄土地文化的风采,而这一切都浓缩在厚重而又亲切的陕北方言与嘹亮的陕北民歌中。陕北民歌是语言和文化研究的天然宝库,是反映陕北人民生活的活化石,也是中国民间音乐的一个文化符号。近些年来,陕北民歌备受青睐,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内容之一,更是陕北文化产业开发的重要精神财富。
陕北民歌流行于陕北及其周边地区,也叫顺天游,即顺天而游的意思,是一种集体创作的民间歌谣。陕北民歌两句一节,一节自成一章,句式以七言为主,与《国风》中的民歌有几分相似,大量采用“比”“兴”的手法,重章叠句,回环复沓,具有含蓄蕴藉之美。
1918年2月,《北京大学征集全国近世歌谣章程》正式颁布,民歌采集活动由此肇始。1929年,清华大学开设了歌谣课程,由朱自清讲授《中国歌谣》,民歌研究开始走进课堂。郭沫若用歌谣体创作了短诗《陕北谣》,洗星海谱写了《黄河大合唱》,并与柯仲平一起撰写了有关陕北民歌的学术论文。1942年,李季来到陕北,体验了陕北生活后创作出《王贵与李香香》。1942年冬,李有源用骑白马调唱出了庄严而又亲切的颂歌《东方红》:“东方红,太阳升,中国出了个毛泽东,他为人民谋幸福(呼儿嗨呀),他是人民大救星。”[1]636同年,农民歌手常永昌根据王凤英与郝增喜的爱情故事,编创了民歌《三十里铺》。
在陕北民歌的发掘和整理过程中,鲁艺(即鲁迅艺术学院)音乐系和文学系的师生做了大量的工作,功不可没,此时的研究主要是以民歌采集的形式出现。1945年,延安新华书店公开出版了《陕北民歌选》,编者正是鲁艺,这是历史上第一次以“陕北民歌”命名的民歌选本,意义非同寻常。1953年出版的《陕甘宁老根据地民歌选》是我党文艺史上首次出现的一本词曲比较完整的民歌集。1958年,中国民间文艺研究会主编《信天游选》。1978年,人民音乐出版社出版了《陕北革命民歌选集》,1981年,由陕西省民族音乐编委会汇编的《中国民间歌曲集成》(陕西卷)油印成册,2006年霍向贵主编的《陕北民歌大全》收录了1942—1988年的陕北民歌共1 427首。之后还陆续出版了2007年马保信和牛耒编著的《中国陕北民歌经典》、2011年李发源编著的《陕北情歌》、2015年沈效功等人编著的《永远的信天游——精选陕北民歌108首》等。随着陕北民歌集的整理与出版,陕北民歌已广为流行。榆林市曾成功举办了多场“陕北民歌艺术节”,民间歌手层出不穷,比较有名的如王向荣、李治文、杨进山、马有宽、王二妮等。 陕北民歌正如红日东升,蒸蒸日上。
1 陕北民歌的研究现状及意义
陕北民歌的研究者不乏其人。从1987年开始,有关陕北民歌的学术型研究开始崭露头角,《延安大学学报》发表了刘育林的《“信天游”语言艺术试探》和《陕北民歌中陕北方言字词考释》,民歌的语言研究得到了重视。如今,陕北民歌的研究视角呈多元化显现,出现了跨学科现象,研究专著成绩颇丰,如杨明芳编著的《百年陕北民歌》,梳理了1912年到2012年陕北民歌的发展历程;垄耘编著的《信天而游——陕北民歌考察笔记》,对陕北民歌发生的地理背景、音乐魅力、历史传承进行了详细解析。众多的研究成果为陕北民歌的传承与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但综观陕北民歌的研究成果,也存在诸多不足之处:对陕北民歌的重复研究比较多,从音乐角度、民俗角度研究的论文最多,但从语言文化角度的研究较少,系统研究者非常少,也存在缺乏思想深度等问题。
陕北民歌的优美歌词是语言学家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研究资料,黄土高原是语言学的黄金地,是陕北方言地图上的重要一隅。例如:陕北佳县的“我”就有十几种发音,足见陕北方言的丰富性。语言与文化、文化与民歌,如影之随行,须臾不离。正如罗常培在《语言与文化》中谈到:“语言的内容足以反映出某一时代社会生活的各面影。社会的现象,由经济生活到全部社会意识,都沉淀在语言里面”[2]106,“并且从语言所反映出来的文化因素显然对于文化本身的透视有很大帮助。”[2]176陕北方言是陕北人创造陕北文化、传播陕北文化的工具,只有领会陕北民歌中的文化内涵,才能真正理解陕北文化。因此,通过语言中蕴蓄的文化因素,来透视陕北由游牧、狩猎文化与农耕文化长期融合形成的黄土高原文化景观尤为重要。
“陕北民歌是在黄土高原环境中生长起来的,用文化地理学家的观点看,黄土高原是培养、塑造这种民间歌唱的决定性因素。”[1]3陕北语言丰富多彩,陕北民歌集中反映了陕北人的政治、生产、生活、教育、家庭、婚姻等诸多领域,包罗万象。陕北民歌的歌词是艺术化的语言,是陕北人智慧的结晶,堪称是黄土地文化的百科全书。因此,从语义学的角度透视陕北民歌,挖掘更深层的陕北高原文化内蕴,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
2 陕北民歌的孕育土壤
大山给予了陕北人许多优秀的品质,但恶劣的自然生存条件也使陕北人尝尽了生活的艰难,世世代代的陕北人面朝黄土背朝天,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农耕生活。放眼望去,尽是连绵不绝的高山,一望无际。生活在大山里的陕北人,从小就要学会走崎岖的山路,一出门不是爬坡就是下洼,他们时时刻刻走在崎岖狭窄的山路上,但仍能在悬崖边的小路上健步如飞,特殊的自然生态环境形成了陕北人坚韧的性格,他们更懂得热爱生活、感恩生命。
在陕北,肩挑背扛是运送生活、生产用品的主要方式,在这里看不到机器播种收割的场景,连绵起伏的坡坡洼洼、沟沟岔岔最适合的生产方式就是手工劳作,他们用锄头和汗水在黄土地上写下了无数不朽的篇章。例如:
担上水儿上了半坡
碰见了娘家的亲哥哥[1]434
担、走、挑、背是陕北人主要的劳动方式。陕北民歌真实地抒写了陕北劳动人民的生活体验,讲述的事件五花八门,无所不包。“传家唯有读书高”,读书成为陕北人改变命运的唯一出路。无数陕北人的梦想就是有一天能飞出这贫穷的山沟沟。独特的自然环境,也曾阻碍了陕北人踏上文明之旅。于是,他们用歌声记录了生活的点点滴滴,并借助歌曲把自己的梦想抒发出来,歌声蕴含着浓郁的黄土高原文化气息。
奇崛的黄土高原成为陕北人通向外界的天然屏障,造成了陕北的封闭与落后,也阻隔了现代文明的进入。过去封闭的自然地理环境,决定了陕北人以农耕为主、农牧并举的生活方式。贫穷落后的生活,迫使十六七岁的少男少女们不是揽工,就是放羊,不是种地,就是结婚生娃。例如:
六月个里连阴天
五哥放羊在草滩[3]701
揽工的四哥、放羊的五哥就成为了陕北民歌的传唱者。少女们与学校无缘,不是做饭就是做针线活,早早就寻婆家。例如:
女娃上一十八,一心要婆家
身子端生得俊,高低四尺八[1]334
由此可见,过去的陕北姑娘们和小伙子们在十七八岁就要准备成家,体现了陕北落后的教育水平和早婚的婚姻习俗,而如今的陕北人民日子越来越红火,陕北民歌唱响了祖国大地,这也证明了,脱贫首先要摆脱愚昧,扶贫先扶教,致富先修路,必须打开天然屏障。陕北修建了通向外界的道路,从而改变了陕北人的生存环境、生活现状、精神面貌。陕北民歌的内容也更加深厚,唱出了一片新天地。
3 陕北民歌的精神内涵
陕北民歌形式自由,种类多样,以独唱为主。形式上主要以信天游、小曲为主,还有陕北二人台、秧歌曲、酒曲、榆林小曲、陕北道情、陕北梅花落等。陕北人是通过唱信天游获得情感上的交流和释放的。陕北民歌是农民在大山上劳作、溪水边洗衣、坡洼上放羊、山中挖苦菜、窑洞里剪窗花、树荫下纳鞋底、硷畔上吃饭、婚丧宴客、赶牲灵、逃荒异乡的过程中创作的,是人们触景生情、即兴发挥,编唱成曲来倾诉衷肠的歌谣。千百年来,这些民歌经过千万颗心、千万张口传唱至今,准确地阐释了陕北人独特的精神世界和丰富的文化生活,记录了陕北人走过的无数艰辛岁月,谱写了一首首生命的赞歌。只要用心去读,就会读出丰富的文化内蕴。正如“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样,“一千个唱者就有一千首陕北民歌”,说不尽的陕北民歌,唱不尽的陕北情愫,讲不完的陕北传奇。
走进西部的人们,定会被那峁梁纵横的黄土高原所震撼。西部的大山,气势宏伟,连绵不绝,粗犷的线条传达着原始的厚重的力量。大山里的溪水,潺潺地流淌,每一滴都是甘醇芳香的高粱酒,醉倒了一坡的牛和羊。西部的土窑洞,方格大窗的红喜字,像一首首火辣辣的信天游,唱尽了陕北淳朴的风情。还有那勤劳善良的陕北人,风里来雨里去,种瓜点豆,朴实勤劳,乐善好施,而厚重的陕北民歌如实地记录了这一幅幅迷人的画面。
“羊肚肚手巾三道道兰,陕北的民歌不一般”。走进陕北的黄土高坡,人们往往会陶醉在哥哥与妹子对唱情歌的浪漫画面中:“一个在那山上,一个在那沟,拉不上话话,就招一招手”[1]247,这是《泪疙蛋蛋抛在沙蒿蒿林》中的经典歌词,这首歌位居陕北民歌榜首,是陕北民歌中的主打歌,无数陕北人唱了又唱,百唱不厌。人们一般认为这首歌是情歌,但仔细挖掘其中的深意,意蕴十分开阔,歌词极具含蓄蕴藉之美,“拉话话难”“泪疙蛋蛋”“招一招手”“瞭不见人”等词语,说明了它不仅仅是一首情歌,更重要的是抒写了陕北人的黄土地情怀,代表了一代又一代黄土地的儿女们追求理想的执著精神,“找哥哥”“瞭妹子”的过程也即追求理想的过程,与《蒹葭》中的“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有异曲同工之妙。
一口口的米酒,一首首的民歌,一点点的记忆,一代代的追寻。优美的旋律,动听的故事,给人以无尽的美的享受。曾经的陕北人唱着信天游走西口,如今的陕北人唱着信天游走向了现代化的大都市。无论过去还是现在,他们以如山般执著的情怀,一如既往地用自己勤劳、善良的情感诠释着陕北民歌的高原文化内蕴。
4 陕北民歌的文化底色
“见个面面容易,拉话话难”,一对有情人无法见面倾诉衷肠,这浪漫的背后隐藏了哥哥与妹子多少的惆怅与辛酸,陕北恶劣的生存条件也由此可见一斑。例如:
上一道坡坡下一道梁
想起了小妹妹好心慌[4]23
诸如此类的歌词数不胜数。山坡坡、石子坡、前沟里、后沟里、阳洼洼、背洼洼、上坡坡、山坡陡洼、山沟沟、高高山上、一道坡、一道梁、圪梁梁、山套着山、前沟里、后沟里、对面峁峁、崖畔、山梁梁等词语在陕北民歌中屡见不鲜。它们不仅体现了陕北黄土高坡典型的地貌特点:山高坡陡,峁梁纵横,而且充分说明信天游就是陕北人在山上劳动时唱的歌,是名副其实的山歌。陕北的村名大多是以“沟、洼、峁、寨”等命名,如高林家沟、李家洼、牛圈沟、林家洼、元洼则、牛家圪崂、刘家峁、高艾家沟、高家寨等。1976年发现的龙山晚期到夏早期规模最大的城址,位于省县镇石峁村的秃尾河北侧山峁上,地处陕北北部边缘,其文化命名为“石峁遗址”。由此可见,民歌中的歌词充分体现了陕北的自然人文景观。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厚重的大山养育了陕北人,造就了陕北汉子的粗犷豪爽、陕北女子的勤劳善良,他们朴实无华、谦逊和善、真诚率真的性格正如这些山山峁峁,构成了陕北民歌的文化底色。艺术的魅力在于真,“信天游”中的“信”,就是言语真切、诚实,信天游就是老百姓真情实感的自然流露,是大山孕育的天籁之音。孔子在《论语》里说过“知者乐水,仁者乐山”,陕北人生活在大山深处,他们爱大山,仰视大山,与大山融为一体,他们长期受大山的浸染,形成了如山一样宽广的胸怀,如山一样雄壮的气魄,他们谦虚善良的品质与雄浑的大山相得益彰。他们以儒家的“仁”为处事准则,处处替他人着想,宽以待人、乐于助人,这种宽厚真诚的品格正是大山所给予的,陕北人如山的仁厚性格无疑给陕北黄土高原文化景观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5 陕北民歌的语音特色
北齐文学家颜之推在《音辞》中对语音、语用与人文地理间的复杂关系有如此推断:“南方水土和柔,其音清举而切诣,失在浮浅,其辞多鄙俗;北方山川深厚,其音沉浊而鈋钝,得其质直,其辞多古语。”[5]58陕北方言印证了这一规律。陕北话属于典型的北方话,声音大,嗓门高,鼻音重,入声多,词缀颇多,而且保留了大量的文言词语,具有粗犷豪放、质朴无华、形象生动、博大精深的地域特色。
原生态的陕北民歌离不开陕北方言,陕北民歌的韵律、节奏、旋律、节拍、曲调、音高都与陕北方言有着深层的内在联系,因此,陕北民歌的歌词同样具有陕北方言的诸多特点,其浓重的鼻音就得益于广袤深厚的山川。陕北民歌就如大山一样土气、大气。在山峁疙瘩上唱陕北民歌时,要大嗓门,长音调,歌声顿时就随风飘荡,飘过田间地头,回响在大山崖壁上,波澜起伏,响彻黄土高坡的沟沟坎坎,传遍乡间的村村落落。大山仿佛是天然的扩音设备,把悠扬的陕北民歌送到十里八村,进入千家万户,也打动了无数陕北男女老少,耳濡目染,连小孩子都可以随口哼上几句陕北信天游。
陕北方言没有收前鼻音n尾的前鼻音韵母,通常把en、in、un、ün并入eng、ing、ong、iong,所以唱陕北民歌时,前后鼻音不分,en发音为eng,in发音为ing,un发音为ong。例如:“小妹子送的是知心人”“这回走了无远近”“白格盈盈的俊”“胭脂点口唇”,这些歌词中的“人、近、俊、唇”发音习惯为“rēng、jìng、jiòng、chóng”。浓重的鼻音使得陕北民歌在悠扬中不乏厚重之感,唱出来的民歌掷地有声、铿锵有力。另外,陕北民歌的歌词韵脚大部分是ui、ao、ai、an、en,ang,例如:
青草草开花一寸寸高
唱上个酸曲解心焦[1]89
其中,“高、焦”读音为“gāo、jiāo”,上扬、响亮的韵脚形成了抑扬顿挫的节奏与韵律,宛转悠扬,荡气回肠。
陕北信天游如奔腾不息的九曲黄河,由苍莽的大山传送出去,回音绕梁,产生余音袅袅的效果。高亢舒展的陕北民歌使人听了顿觉神清气爽、海阔天空。可见,陕北人如山的浑厚音质及发音特点与陕北黄土高坡的自然景观有着密切的联系。
6 陕北民歌的审美观念
“米脂的婆姨绥德的汉”,说的就是陕北美人多。貂蝉的故事就流传在米脂。陕北的女子拥有“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的淳朴美,用陕北话说就是“俊”“俊格丹丹的”,陕北民歌中一个个俊俏、妩媚的陕北女子形象活灵活现地展现在大家眼前。例如:
白格生生的脸
水格灵灵的眼[1]130
陕北民歌中出现的白格生生面皮、毛眼眼、毛格闪闪眼、毛虎虎眼睛、红格当当嘴唇、白格生生牙、满口的玉牙、瓜子仁仁舌头、青缎缎辫、弯弯眉儿两条弓、金丝丝头发、白萝卜卜胳膊、水萝卜卜腿、俊、周正等外貌描写的词语,表明了黄土高原的“黄土”孕育了陕北女子水灵灵的脸蛋、眉清目秀的容貌。美丽的容貌得益于健康的饮食习惯,五谷杂粮、红枣、榆林桃花水便是天然的美容产品。蓝蓝的天空飘着朵朵白云,黄土地温暖的阳光使陕北婆姨拥有了白里透红的肤色。贫瘠的黄土地,给予了陕北婆姨贤惠善良、心灵手巧的品德,她们会剪纸、纳鞋垫、捏面人等工艺,荒凉的黄土地因为这些俊俏的陕北女子而变得绚丽多姿。
陕北女子爱穿鲜亮的衣服,红袄、绿裤、花袄袄与厚重的黄土地的黄色相得益彰,凸显了女性美丽的容颜和婀娜的身段,尽显黄土地女儿的风采。她们如山的婀娜多姿与大自然融为一体,处处体现着陕北人“天人合一”的审美观念。例如:
要穿红来一身身红
红袄红夹夹红灯笼[1]108
7 结 语
陕北民歌中洋溢的陕北文化与陕北的自然景观密切相关,峁梁纵横的自然景观形成了陕北人如大山般执著的情怀、仁厚的性格、浑厚的音色、贫瘠的教育、多姿的风采,悠扬的陕北民歌散发着浓厚的艺术感染力,是陕北人民多彩生活的真实写照。徐佩认为:“陕北老百姓在民歌中本真地还原了自己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理想。”[6]128随着经济的腾飞,昔日的陕北黄土高坡正在发生着改变,手机、网络、动车已经改变了往日“见面容易、拉话难”的场景,陕北民歌也随着历史的变迁正在发生新的变化。随着“陕北民歌”走进校园,走进课堂,越来越多的青年学生也喜欢上这一艺术瑰宝。相信陕北民歌会在一代又一代的传承中大放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