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略谈分层教学在写作教学中的科学运用

2022-11-22王礼平

中学语文 2022年28期
关键词:赋分瓜子分层

王礼平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 年版)》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积极向上,表达真情实感。”[1]我国思想家、教育家孔子也曾提出:育人要“深其深,浅其浅,益其益,尊其尊”,也就是说教育要因人而异,因材施教。[2]然而,在传统的写作教学中,不少教师忽视了学生的差异性和主体性,写作要求“一刀切”,教学方式“齐步走”,赋分评价“同标准”,这种“千人一面、整齐划一”的教学模式,造成了学生写作的一些困难,致使部分学生“吃不饱”——他们在写作中找不到进一步发展的方向,而另一部分学生则“吃不了”——觉得写作太难,找不到自信。因此,要化解作文教学难题,需要教师在整体把握语文教材“写作单元”内容的基础上,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在写作教学中实施隐性分层教学,因材施教。

一、依学情合理分层

为了解学生的写作实情,笔者对学生的写作情况进行了问卷调查,通过几篇学生习作了解他们的写作现状与水平,然后结合学生平时的学习表现,作文完成的速度、质量,以“因生而异、有利提高”为原则,将学生分为三个层次:

1.写作基础扎实,素材储备充足,能准确审题立意,熟练地运用各种修辞手法和表现手法,行文构思新颖,情感表达真挚,语言流畅,文面美观,这类学生可归为“优等生”。

2.写作基础一般,素材储备较多,能准确立意,能恰当使用一些修辞手法,表达流畅,写作态度比较端正,这类学生可归为“中等生”。

3.写作基础薄弱,素材储备缺乏,基本能够审题立意,能用比较通顺的句子表达自己的想法,写作兴趣不高,写作态度欠端正,这类学生可归为“学困生”。

值得注意的是,给学生的分层定位要“隐秘”进行,由教师掌握,学生并不知道自己是哪一个层次,而且分层也是动态的,学生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不断晋级,以激励学生不断进步。

二、按分层科学指导

将学生分为三个层次后,教学过程中对各层次的学生所采用的教学方法就应有所不同,教师可采取课内复式教学法,即将不同层次的学生分为不同的小组进行教学,让各层次的学生才能取得相应的进步。

1.优等生——“一步多梯”“放手走”

对优等生的指导,基于他们现有的写作基础和写作能力,要着重于选材立意、情感抒发等创新写作的训练,将主动权交给学生,训练多种写作技能,增强学生写作的主动性与开放性。在写作素材的积累与运用上,指导学生由积累素材向活用素材过渡,要求学生能从一个素材中挖掘出不同的侧重点,并将此素材运用于不同的写作中,语言上由文通字顺向有文采的标准靠拢,内容上由充实转向丰富,思维上由直线思维向辩证思维转化,能活用知识,举一反三,最终形成创新性能力。

如以“考试”为题进行写作时,有学生的立意是“考前盲目自信,没有认真复习,考试中很多老师讲过的题型都答不出来,心中非常懊悔,意识到平时不努力,临阵抱佛脚肯定是考不好的。”该生的立意虽然正确,但立意平淡,观点肤浅。经过教师指导后重新立意为:“一次考试,为了进班级前十名,对是否要舞弊,偷看旁边‘学霸’的试卷犹豫不决时,抬头看见了监考老师温和的目光,这不经意的一个对视,让自己蠢蠢欲动的内心慢慢平静下来,最终交上了几处留有空白的试卷,虽然教室里没有考出理想的成绩,但在人生的另一个考场上我合格了。”这就把原本平淡的立意写出了与众不同的新意,让文章的主题也鲜明深刻起来。

2.中等生——“一步两梯”“中速进”

“一步两梯”,即理清写作知识,引导并形成写作思维。中等生在班级中占大多数,教师应重点帮助学生掌握一般的写作知识,指导他们把一个事件写得具体生动,故事情节有波澜,并能从事件中悟出一个生活哲理,或通过所写事件表达自己的某种观点,引导其写作思维向纵深发展。在此基础上,鼓励他们大量阅读课外书籍,指导他们积累并准确运用写作素材,引导他们自主写作,提高写作的独立性,让学生在原有的写作基础上去爬坡过坎,不断迈上新的台阶,努力向优等生转化,从而实现写作教学的发展性目标。

例如,描摹老师嗑瓜子的情景写一个片段,有学生的描写如下:

王老师微笑着神秘地拿出一个黑色的方形盒子,放在讲台上,打开一看,原来是香瓜子。只见他右手抓起一把香瓜子,左手从中挑出一粒饱满的便往嘴边送。他用食指和大拇指捏住瓜子的一端,张开嘴巴,在中间一咬,“咔”的一声,瓜子肉落在嘴里,随后将瓜子壳放在讲台的最右侧。两分钟不到,瓜子壳就成堆了,看得我们直流口水。

这个片段描写,学生基本上能抓住人物的典型动作,完整地描写出情景过程,但是不够细腻生动,平淡的描写不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3]如何生动细腻地进行细节描写,如何将动作行为形象化,以突出人物形象,还需要教师以下几个方面的正确引导。

(1)延长动作。抓住典型动作“嗑”瓜子,将“抓”“挑”“送”“夹”“咬”等动作延长时间,力求刻画细致生动。如怎么捏、如何咬?我们可以这样描述:他两根手指紧捏瓜子的圆端,把瓜子尖的那一端用上下两颗门牙夹在中间,轻轻一咬,随着“咔嚓”的一声轻响,瓜子侧面一条土黄色的纹路就裂开了……

(2)巧用修辞。发挥想象,巧妙运用修辞手法,把动作形象化。如嗑瓜子像打机关枪,瓜子壳堆得像小山,可以体现出嗑瓜子的速度之快。

(3)多维刻画。突出王老师的形象,不仅仅只有嗑瓜子的动作描写,应还可以有嗑瓜子前后的神态和语言描写。如嗑瓜子前的“神秘微笑”,嗑完瓜子后,可以拍手“故作轻松”,打嗝“假装夸张”,这样,一个动作敏捷、幽默风趣,善于抓住契机引导学生学习的教师形象就立起来了。

3.学困生——“一步一梯”“小步行”

即低起点、小坡度,缓步前行,解决写作的基本问题。因为对于学困生而言,基础较差,写作思维迟滞,写作素材储备贫乏,教师对他们应给以人文关爱,帮助他们树立写作的自信心,建立起写作不难,不外乎就是用笔来说话的观念。[4]写作实践中,重点是辅导他们写作的程序性知识,给学生的写作过程以具体的技巧和方法指导,让学生看了就懂、懂了能用、用了有效。具体而言,可从理解作文题目的含义入手,指导学生写作不偏离主题,写出基本符合题意的作文来。还可采取“范文引路”的方式,提供一些课文中的精彩片段或课外的优秀范文,让学生模仿、学习这些典范作品的修辞、句式、立意、结构、表达方式等,以启迪学生的写作思维。这样,学生借鉴有榜样,训练有路径,通过举三反一,实现写作教学的基础性目标。

如八年级下册的《安塞腰鼓》中大量运用排比、反复等修辞手法,对“安塞腰鼓”的力量之美描写得汪洋恣肆,是一篇非常适合诵读的文章。写作时可让学生选择文中的某个片段,模仿其中的修辞手法,描写一个场景。这样,学生有章可循,有“法”可依,一段段优美的文字就会流淌在学生的笔端:

“这晚霞使单调的天空立即变得绚丽了,使暗淡的云朵立即变得火红了,使沉寂的大地立即变得沸腾了。

使人想起: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使人想起:千里的云朵万里的红!

使人想起:火红了又恬静,恬静了又火红,最后独特的恬静又沉醉了。”

这些语言无论在修辞、句式还是主题立意上,都与课文一脉相承,高度切合,且在模仿中有创新。这种“依葫芦画瓢”的仿写,有效训练了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实现了写作知识的内化和能力的迁移。

三、依层次灵活评价

分层教学中,灵活评价是写作教学的重要补充。不同层次学生的习作差别很大,采取同一个评价标准,就有可能打击学困生的写作积极性,也可能在无形中让优等生产生骄傲自满的情绪。在隐性分层思想的指导下,教师应该依据学生写作层次的实际,为他们“量身定制”不一样的评价标准,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通过教师的写作评价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最近发展区”,都能获得“跳一跳能摘到桃子”的成就感。

1.给优等生“挑碴儿”

在评价优等生的习作时,要以启发式评价为主,即不要告诉学生做什么,而是启发学生应该做什么。同时还要高标准、严要求,在充分肯定其优秀的同时,还要不忘为这个层次的学生写下诸如“语言灵动细腻但文采略嫌不足”“某个观点若能从反面举例再补充论述一下”“某段的内容再具体丰富一点”“能否在原有的基础上展开想象,让故事情节更加生动、曲折、感人”“结尾处若能再回扣一下材料”等之类的评语,以启发、激励他们写出更好的习作。在习作讲评时,要把优秀习作打印出来,张贴在教室的后墙上,让其他学生借鉴、评价和学习。要优中选优,把学生的优秀习作向全国各地的学生刊物投稿,力争打通作文教学的最后一公里,让学生及时获得分享感、成就感和认同感。当然,对该层次学生的习作进行赋分既要客观实际,又要有意到习作中去“挑碴儿”,促使学生能正视习作中的不足,避免其产生骄傲自满情绪。

2.帮中等生“觅方向”

对于中等生的习作,要以点评性评价为主,重点从习作的完善和努力方向上去评价,帮助学生发现作文中存在的问题。比如写下诸如“某人某物的特点还有什么”“人物的细节描写略欠具体”“人物对话没体现个性”“小标题不够精炼新颖”“叙述转换没有过渡性语句”“注意情节的波澜”之类的评语。在作文讲评时,要在表扬、肯定的同时,相机指出其不足,为他们指明继续努力的方向,帮他们找到完善写作的方法。在习作赋分时则可“吝啬”一点,严格按照写作要求和评分标准赋分,以此体现评价赋分的客观性和公正性。

3.为学困生“找分数”

评价学困生的习作时,一般应以鼓励性评价为主、以指导性评价为辅。教师要善于找出他们写作中的闪光点,如书写认真,字迹干净;文中某个词语用得恰当、准确;某个句子形象、生动、有新意;某件事情写得完整、具体等,并在作文讲评时进行表扬,以此增强他们的写作积极性。在习作赋分时则要“慷慨”一点,尽量为该层次学生的习作去“找分数”,让他们从老师给的分数中直观感受写作的快乐,从而达到端正写作态度,提高写作兴趣,找到写作自信的评价效果。

总之,施教之功,贵在引路,正如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所说:“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5]在写作教学中,要提高每个学生的写作能力与水平,教师应以学定教,因材施教,针对不同能力的学生进行分层教学,从而实现不同能力层次的学生写作全面提升。

猜你喜欢

赋分瓜子分层
基于分层教学下的高中数学“让学”策略
高中语文分层教学的有效性探索
高中分层走班教学模式探究
吃蟹黄瓜子
教育厅长因决策失误被责令辞职
“瓜子”变“爪子”
吐瓜子
姐嗑的不是瓜子,是寂寞
出新不足,守正有余
跨越式跳高递进与分层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