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助学系统的任务型阅读策略探究

2022-11-22江苏省苏州工业园区星海实验中学刘明香

学苑教育 2022年28期
关键词:指向助学人物形象

江苏省苏州工业园区星海实验中学 刘明香

详细且有梯度的助学系统是部编版语文教材的一大亮点。它包含单元导读、预习提示、思考探究、积累拓展、旁批注释、阅读提示、读读写写和丰富的插图等,涉及语文知识的方方面面,分散在教读课文和自读课文中,贯穿教材始终,是学生学习和教师教学的重要媒介。

部编版教材尝试构建“教读-自读-课外阅读”三位一体的阅读体系,将课内所学有效迁移到课外拓展,提升学生的核心阅读能力。如何有效利用助学系统,创设阅读任务,提供可行阅读支架,激发学生阅读兴趣,提升学生自主阅读能力,本文从以下几点进行了分析。

一、巧用助学系统,激趣课前预习

预习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充分有效的预习是课堂有序开展的支撑,也是达成课堂学习效果的重要保障。但目前由于多种原因,预习基本流于形式。学生不预习、不知如何预习或者草草读一遍课文而不知所云的现象皆有。这种情况下可以借助助学系统给学生预习提供任务支架,激发学习兴趣。

1.巧用单元导读,构建学习场域。

单元导读部分一般包含本单元的“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是本单元主要学习内容的高度概括,涉及思想情感、人物形象、学习方法、重难点提示等。每学习一个新单元,教师要提醒学生关注单元导读,明确基本的学习要求,设立单元学习目标,包括内容目标、方法目标等。

以部编版七年级下册单元导读为例:

第一单元:杰出人物:

“历史的星空,因有众多杰出人物而光辉灿烂。他们中有叱咤风云的政治家,有决胜千里的军事家,有博学睿智的科学家,还有为人类奉献宝贵精神食量的文学艺术家……阅读本单元的课文,能让我们感受到他们的非凡气质,唤起我们对理想的憧憬与追求。

本单元学习精读,要在通览全篇,了解大意的基础上,把握关健语句或段落,字斟句酌,揣摩品味其含义和表达的妙处,还要注意结合人物的生平及所处时代,透过细节描写,把握人物特征,理解人物的思想感情。”

学习第一单元课文前,可以从单元导读中的人物形象入手,竞猜课文中的人物:谁是叱咤风云的政治家,谁是决胜千里的军事家,谁是博学睿智的科学家……以此激趣,让学生迅速掌握所学单元的写作对象。在此基础上,设计预习任务单:这几篇文章在写人时的相同点是什么?你从这些人物身上学到了怎样的精神品质?

第三单元:小人物

“本单元的课文都是关于‘小人物’的故事。这些人物虽然平凡,且有弱点,但在他们身上又常常闪现优秀品格的光辉,引导人们向善、务实、求美。其实,普通人也一样可以活得精彩,抵达某种人生境界。

本单元的学习注重熟读精思,要注意从标题、详略安排、角度选择等方面把握文章重点。还要从开头、结尾、文中的反复及特别之处发现关键语句,感受文章的意蕴。”

在人文主题层面,学习第三单元具体篇目前,可以通过单元导读了解本单元的主要内容。然后和第一单元进行对比,杰出人物和小人物有何异同点,在学习方法与目标层面有何不同要求,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不同要求?我们身边有没有这样的小人物……

在语文要素层面,第一单元要求我们关注字词句段的含义及作用,第三单元则要求我们关注标题;第一单元要求看具体细节,第三单元则注重布局的详略及角度的选择。

带着这样的问题与思考阅读课文,进行单元内容对比,个别篇目对比,从人文主题层面对比到语文要素层面,不仅可以让学生从面上了解本单元的主要内容和重难点,还能够让学生了解不同单元之间的联系与学习要求的区别,从而做到心中有数,掌握方法,循序渐进达成能力要求。

2.巧用预习提示,初步感知文本。

预习提示是教读课文中的引读部分,就一篇课文给出了相应的预习方向和思考提示,同时也具体体现了单元导读的要求。

如七下第一课《邓稼先》的预习提示中就有这样的要求:

①课外搜集资料,了解邓稼先的功绩与品行。

②边读边体会作者纪念亡友的深情,把最让你感动的语句画出来。

这个预习要求,既有“搜集资料”“把最让你感动的语句画出来”的方法指导,又有人物事迹与品行的了解,以及初步的情感体会。此时教师可以结合单元导读及预习提示,设计任务单:

《邓稼先》预习任务单

(1)大事小事,奇闻趣谈——“邓稼先”知多少?

①我了解的邓稼先。

②作者笔下的邓稼先。

(2)心有所感,笔墨生香——记我最感动的语句。

(3)勤学善思,感于质疑——初读后的困惑。

需要注意的是任务单上的任务宜少、宜精、宜趣,指向明确,充分体现助学系统的要求,让学生预习有抓手,有方向,培养学生辨别比较的意识。

3.巧用读读写写,扫清字词障碍。

“读读写写”板块,收录了本课的重难点字词,包括形近字词、同音字词、多音字词、易错字词等。在布置预习任务时,可以让学生把“读读写写”中出现的字词在课文中圈画出来。不懂的词语,自查词义;多音字词,标注另外的读音;对于形近字,写出相应的字词,并作辨析;易错字词,明确书写结构等。此外,可以设置字词书写竞赛,字词比拼竞赛,字词释义竞赛等,激发学生预习时细致落实字词积累任务,扫清字词障碍。

二、巧用助学系统,生成精彩课堂

精彩课堂的生成,有赖于层层递进的教学设计,张弛有度的课堂氛围,切实适当的学法指导,师生共进的情感状态等,是每一位教师对于课堂教学效果的追求。有效利用部编版教材的助学系统,给学生课堂阅读提供支架,可增强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进而促进精彩课堂的生成。

1.巧用旁批注释,引领赏读文本。

部编版教材的自读课文提供了丰富的旁批。按照句式可以分为陈述性旁批和疑问性旁批。按照作用区分,有指向阅读感受的感想式旁批,有指向思维发散的质疑式旁批,有指向类比拓展的联想式旁批,有指向文章结构语言或手法的评价式旁批,有指向背景延伸的补充式旁批,有指向文本内容主旨的提醒式旁批等。充分利用旁批,将学生的疑惑作为教学的出发点,引导学生赏读文本;将资源的触发点作为课堂的推进点,加深对文章的理解,从而引领学生的思维向纵深发展。

肖培东老师在执教小说《溜索》一课时,巧借旁批,设计课堂教学。“如果纯粹是你自己阅读,也没有任何批注,你可能会漏掉小说当中哪个批注提示的内容?”“文章七个旁批中,你觉得最能凸显小说个性的是哪个呢?”这样看似轻描淡写的发问,其实是环环相扣,在了解预习情况的基础上,巧妙展开教学过程。引导学生关注旁批,弥补预习时忽视的内容,再次进入文本,梳理故事;把握散文化小说的特点,品析本文干净洗练富有个性的语言,进而赏读人物形象,理解小说厚重广博的社会意义。

在教学《带上她的眼睛》这篇课文时,关注到课文七个旁批:分别指向文章手法,人物形象,背景的补充介绍,以及文章的主旨。根据旁批,设计了如下教学方案:(1)文章中的眼睛指什么?你能说说本文和它有关的故事吗?(根据旁批①)(2)在这个故事中,你能找到多少对设置悬念和解释疑惑?请标出来,并说说这样写的效果。(根据旁批①②④)(3)在这个故事中,结合具体内容谈谈小姑娘的性格特点和精神品质。(根据旁批⑤⑦)(4)小姑娘的精神品质对我的影响是什么?(根据旁批③)(5)给小说补写一个结尾。根据文章重难点,设计任务。教学过程中,根据任务,逐步引导学生赏读文本内容,掌握科幻小说的特点,人物形象及小说中蕴含的深刻主旨,收到不错的教学效果。

2.巧用插图,指导辨读文本。

插图的内容丰富,主要包括景物图、人物图和情节图,是助学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借用插图,补白文本,丰富情节,理解人物形象。如在《河中石兽》一文中,编者配了一幅插图,画着寺僧、讲学家与老河兵。他们样貌不同,神情不同,手指的方向不同。课上ppt呈现插图,完成任务:(1)“辨一辨”:让学生根据文章内容描述,辨别三个人分别是谁,依据是什么?(2)“补一补”:补白人物对话,体现人物性格特征。(3)“演一演”:让学生上台表演,注意神态、动作、语气等,演出人物精神。通过这幅插图,引导学生走进文本,理解文章内容和人物形象,再走出文本,理解主旨内涵。

灵活运用课文插图,选择不一样的切入点,创设驱动任务进行教学,不仅活跃了课堂氛围,也让学生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并提升了实践运用能力。

三、巧用助学系统,延展课后提升

课后积累提升旨在夯实巩固课内所学,并通过课内学习的知识和方法迁移运用到课外学习,全方位提升学生的自读能力。

1.巧用“思考探究”,深潜品味文本。

“思考探究”这一板块的内容多指向语言的品味,重点字词句段的研读,主旨情感的探究等,紧扣本课重难点,对于学生自读效果的检测有着不可小觑的作用。

借助“思考探究”品读语言。如在《紫藤萝瀑布》一课的“思考探究”第二题“根据括号中的提示,揣摩下面的语句,体会写景状物的妙处。”本文运用了大量的比喻、拟人等修辞,多角度形象描绘了藤萝花开的壮观美丽,比如将紫藤萝比作流动着的辉煌的瀑布,写它们开花,推着挤着、嚷嚷。语言的细腻生动,于字里行间一览无遗。可据此设计课后任务:语言之美,美在?(字、词、句,手法……)让学生在补白的同时,体会品味语言之美。

借助“思考探究”品读情感。从开头的“不由得停住了脚步”,到结尾又“不觉加快了脚步”,你感受到作者怎样的情感变化?学完文章,可以设计小组合作探究,品情悟理,学生不难感受到作者的心情由沉郁变得振奋。

借助思考探究,分析人物形象。一些关于写人的文章,课后“思考探究”板块,几乎都涉及到人物形象的分析、比较、评价等。如在《植树的牧羊人》这篇小说的思考探究第二题:参照示例,以“他是一个的人”的形式说说你对牧羊人的认识;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这一课的思考探究第三题:先生还有哪些看似矛盾的表现?你怎样评价这位先生?在学完相关课文后,对人物形象进行品析,让学生对立体丰满的人物形象有更深刻的认识。

除此之外,还可以借助“思考探究”设计任务单,深潜文章主旨、篇章结构特点、写作手法等。

2.巧用“积累拓展”,撬动群文阅读。

助学系统中的“积累拓展”,一是指向课内的重难点,进行增补;二是指向篇章比较,加深理解;三是指向课外阅读,拓展延伸。可利用这一块内容积累与文章相关的知识,运用“1+X”的方法,撬动群文阅读。如《紫藤萝瀑布》一课的“积累拓展”中要求学生勾连之前所学,对文章重要手法进行比较。“在上个单元学习的课文中,是不是也有使用这种托物言志写法的文章?和同学讨论交流。”学生在明晰“托物言志”手法含义,理解本文作者借眼前这棵旺盛的紫藤萝来表达花和人各有不幸,但生命的长河无止境,我们应该积极乐观的对待生活,热爱生命的主题后,不难发现上一单元中的《陋室铭》和《爱莲说》都运用了“托物言志”的手法,进而布置任务:(1)梳理三篇文章中“物”的特点;(2)作者借“物”分别表达了怎样的生活态度?(3)比较这三篇文章行文思路的共同点。通过具体实践,思维碰撞,让学生掌握“托物言志”这一类文章在阅读思路:(1)梳理文本,明确“物”的特点;(2)明晰“物”与人、事之间的联系;(3)掌握作者借“物”表达了怎样的“志”。通过课文中精讲的知识点串联课本中其他的篇目,进行横向比较,从而加深学生对所学语文知识的理解。

王本华教授曾说:“部分阅读课文后边推荐同主题或者同作者篇目,扩大学生阅读视野,供学生进行比较阅读或延展阅读。”课后的“积累拓展”中不少问题都指向延展课外阅读。有的指向同一主题的作品,有的指向同一作者的作品,有的指向同一手法的作品等。由此,教师可借助问题指向,引导学生精读一篇,略读多篇,通过分析、比较、探究群文在语言风格、人物形象、作品主题、表现手法等方面的异同。通过课内到课外阅读的延展,知识的迁移,试图让学生的知识体系连点成线,连线成面,构建全方位立体知识网络;培养学生学一篇知一类的语文阅读能力,掌握这一类文体的阅读策略,最终能够自主阅读同一类文本。

助学系统的几个板块,可以根据课堂需要,灵活应用,设计课堂教学任务。巧用助学系统,打通文本与学生之间的障碍,让学生从不会读到会读、爱读、多读再到创造性阅读,潜移默化中提升学生自主阅读能力,发散思维,促进语文核心素养能力的发展。因而,深刻体会编者意图,重视对“部编本”语文助学系统的研究,充分发挥其支架作用,我们任重而道远。

猜你喜欢

指向助学人物形象
三角函数的图像与性质的备考新指向
内黄县举办第四届 “村干部爱心助学,圆学子梦”金秋助学活动
论近年来中国网络剧人物形象创新
辛弃疾田园词中的人物形象
中年级“生本写作”教学的“三个指向”
巧设新授课助学单激活学生的深度学习
五环节助学教学设计案例
狄更斯作品《远大前程》的人物形象分析
吴万夫作品《坠落过程》人物形象分析
EMS爱心助学特快专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