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乡村振兴视域下高校开展科技帮扶工作路径研究

2022-11-22沈强杨震赵大虎

关键词:科研人员科技工作

沈强,杨震,赵大虎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陕西 西安 710071)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代表党和人民庄严宣告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在中华大地上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正在意气风发向着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1]。伴随着脱贫攻坚战的全面胜利和小康社会的全面建成,我国的减贫战略和工作体系已朝着乡村振兴战略转型。高等学校作为参与乡村振兴实践的生力军,是新时代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力量。在乡村振兴时代,高校如何发挥自身独有的在知识、技术、人才等方面的优势,增强服务意识,培养适宜人才,推动学校一流学科和科学技术赋能农村地区产业发展,助力美丽乡村建设,从而推动乡村振兴战略夯实基础、顺利实施已成为一项十分重要的研究课题。

一、充分认识高校参与乡村振兴工作的重大意义

党的十九大以来,各高校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决策部署,高度重视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工作,稳步推进各项工作的有效落实。如今,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通过全面助力脱贫攻坚取得全面胜利的具体实践,高校已经积累了丰富的帮扶经验,形成了特色的帮扶模式,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高校将继续发挥自身优势,在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发展教育、服务民生、科技创新的等方面的产生积极作用,不断彰显大学精神与乡村振兴的责任和担当。

(一)高校参与乡村振兴工作是党中央动员全社会力量参与乡村振兴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乡村振兴战略是习近平同志2017年10月18日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战略。十九大报告指出,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实施乡村振兴战略[2]。2020年1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意见》,强调要发挥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参与,形成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强大合力。2021年5月,教育部等四部门印发了《关于做好实现巩固拓展教育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意见》[3],对高等学校推进乡村振兴工作任务做出了明确要求。各高校闻令而动,依托自身的资源和优势,通过聚焦教育帮扶、强化智力帮扶、开展健康帮扶、促进科技帮扶、加强社会帮扶等方式,逐步形成了品牌化的特色乡村振兴路径,取得了一系列丰硕的成果,已然成为乡村振兴伟大实践中一支不可或缺的力量。

(二)高校参与乡村振兴工作是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履行高校社会职能的生动体现。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对高校而言其根本内涵就是要围绕中国的历史、文化、国情,紧扣时代主题,履行好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国际交流合作的职责和使命。在乡村振兴的过程中,高校可以直接把社会服务功能延伸到国家最需要的地方,对接农村地区人民的美好生活向往[4],使得高校的社会服务功能更接地气、更具活力、更彰显时代特色。同时,乡村振兴也为高校产学研结合、科技成果转化、干部培养锻炼等提供了广阔的舞台。因此,在当前乡村振兴画卷徐徐展开的背景下,高校更应积极发挥人才智力与科技优势,通过精准帮扶,积极推进农村地区经济、社会、文化、生态建设,尤其是“用好教育这个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治本之策”,在中国大地上书写好乡村地区教育振兴的“奋进之笔”,为乡村振兴而贡献“高校智慧”和“高校力量”。

(三)高校参与乡村振兴工作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完善三全育人体系,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有效路径。

高校参与乡村振兴工作不是单向的输出,亦可收获丰厚的回馈。从空间延展、要素发掘、路径拓展、成效提升等方面,乡村振兴工作无疑为高校育人实践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思路。一方面,高校可结合乡村振兴工作实际,充分挖掘其中蕴含的课程、科研、实践、文化、网络、资助、组织等方面的育人元素,形成新的教育资源供给;另一方面,把人才培养阵地从象牙塔内延伸到田间地头、农家村舍的基层一线,在讲好乡村振兴故事、在引导学生切身开展生产劳动、社会调查、科技创新、志愿服务等乡村振兴实践的过程中,实现人才培养与精准乡村振兴的双向互动,帮助学生深入了解国情社情民情,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家国情怀和责任担当;再者,还可借助乡村振兴在国家发展、社会主义建设中的战略地位和影响力,提高师生的关注度、参与度、获得感,有利于凝聚全校上下的共识,调动整合各方资源,落实“三全育人”要求,形成系统性、联动性、共享性的育人新体系。

二、乡村振兴视角下高校科技帮扶工作面临的问题与挑战

新发展阶段下,党中央做出了优先发展农业农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作出总体部署。高校利用自身科技优势全面参与乡村振兴,责无旁贷。但高校通过科技帮扶参与乡村振兴,经过几年的不断摸索开展,呈现出一些问题,亟需解决。

(一)高校科技优势与乡村地区需求“握不上手”

近些年,随着国家政策的引导,高校科研工作的重心逐步向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不断向科学技术广度和深度进军的方向转变。高校科研工作在服务乡村地区社会经济发展时,往往存在高校科研成果和科学技术的“高大上”与乡村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接地气”的科技需求无法很好匹配,发挥作用不明显。目前来看,高校科技优势的“顶天”与乡村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立地”之间,缺少有效的衔接机制,缺少合适的科研成果转化,导致高校科技优势与乡村地区社会经济发展之间“握不上手”。

(二)高校科研人员助力乡村地区发展“抽不开身”

对于参与乡村振兴的高校干部、人才而言,应能够深入乡村地区,深入乡村振兴一线,了解基层具体需求,有针对性开展帮扶。部分高校教师科研人员因其自身原因,在深入基层、推进乡村振兴时表现出的是“抽不开身”。一方面,高校教师科研人员作为所在高校教学与科研的中流砥柱,承担着繁重的教学任务和科研任务,导致高校教师科研人员从时间和精力上对助力乡村地区发展“抽不开身”。另一方面,乡村地区社会经济发展对于高校教学科研人员来讲是一个全新而又陌生的领域。心理学中有一个“舒适区”的概念,指人们在熟悉的环境,和熟悉的群体合作,做着得心应手的工作,是人们适应当前环境,驾轻就熟、舒适安逸的一种心理状态。相较于一个不懂的领域而言,人们更愿意待在自己熟悉的环境中进行工作,所以面对陌生的乡村经济发展,高校教师科研人员在“思想”上容易“抽不开身”。

(三)高校科研人员参与乡村振兴“提不起劲”

高校教师科研人员对参与乡村振兴“提不起劲”,有主观原因,也有客观原因。主观原因如前文所述,高校教师科研人员从思想上愿意在自己熟悉的领域内工作,而对与自己不相干的乡村振兴领域“提不起劲”。客观原因主要是高校科研获奖评价机制和高校职称评审导向机制对科技乡村振兴领域的关注度不够。在目前的高校科研获奖评价机制中,无论是在国家层面还是在学校层面,都缺乏明确可行的高校科技成果助力乡村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激励政策。近些年来在“破五唯”大背景下,部分高校也在修订的职称评审政策中适当增添了科技成果助力地方乡村振兴的相关内容,但整体来看,高校教师职称评审在乡村振兴导向上还是有所欠缺。

(四)高校科技成果在乡村地区“落不了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是一项长期工程,具有投入大、周期长、收效慢的特点,所以必须是一项统筹规划、系统考虑的工程。一方面高校的科技乡村振兴资源难以契合乡村地区的需要,难以基于地方发展,形成结构合理、保障有力的科技成果供给效应。即使形成了科技成果供给效应,也会因为与当地的需求不一致,导致这种乡村振兴资源呈现出边际效应递减,最终导致了乡村振兴资源利用率低,乡村振兴效果不明显。同时,高校科技成果在乡村地区转化往往是政府主导,缺乏市场活力的参与,且乡村地区人员的科技素养严重缺乏。另一方面是高校科技成果往往是基于学术现状在实验室中进行了小规模试验,表现形式是单项技术、单个产品,能解决的问题较为单一,在乡村地区转化的过程中,整体上缺乏相关的其他技术配套,以及全面的系统集成成果,进而没有形成解决乡村地区综合贫困问题的能力,存在着难以满足乡村地区实际的生产需求。

三、乡村振兴视角下高校做好科技帮扶工作的具体路径

(一)加强组织保障。

高校要坚持将乡村振兴工作作为重要政治任务来抓,把科技助力乡村振兴工作摆在科技创新工作重中之重位置。很多高校都成立由主要领导担任组长的学校乡村振兴工作领导小组,定期召开领导小组会议,分析乡村振兴工作形势,部署学校乡村振兴工作。高校应将乡村振兴工作列入学校议事日程,党委常委会、校长办公会要经常专题研究乡村振兴工作,确定工作思路,落实乡村振兴内容,推动脱贫攻坚尽锐出战、迎难而上。同时,高校在经费投入、工作力量等方面对乡村振兴工作要重点支持、优先保障,主动扛起乡村振兴工作政治责任,学校要舍得拿出时间、精力、人力、财力投入乡村振兴工作,扎扎实实推动乡村振兴工作。

(二)强化动员引导。

高校要发挥学科优势,紧密结合乡村地区科技需求,引导和动员科研人员切实增强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找准工作定位,深入乡村振兴一线,积极主动作为,在乡村振兴伟大部署中建功立业。高校应研究出台乡村振兴激励政策,对于从事乡村振兴的科研人员,特别是做出突出成绩的科研人员,要制定量化标准,在教学科研任务减免、年终考核业绩认定、职称评审优先倾斜等方面明确相关举措,同时应在学校各类先进表彰评选中予以考虑。此外,学校应加大对科技融入乡村振兴立项支持力度,对于面向乡村地区急需的科技攻关,予以立项支持。有条件的高校可以组建乡村振兴科研专家帮扶团和博士服务团,鼓励动员学校科研人员、博士生定期深入乡村振兴一线,引领当地产业发展,带动农户精准帮扶,强化“造血”功能,为乡村振兴提供有力智力支撑,深化高校优势学科与学校乡村振兴对口点经济社会发展融合。针对此,教育部于2018年印发了《高等学校乡村振兴科技创新行动计划(2018-2022年)》。该计划以适应乡村振兴战略实施需求为目标,充分发挥高校优势,通过科技创新引领,全面服务乡村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实施高校服务乡村振兴七大行动,从政策的层面激发了科研人员参与科技乡村振兴的内生动力。

(三)聚焦科技精准帮扶。

高校推进科技精准帮扶首先要精准对接,高校应组织力量深入学校乡村振兴对口帮扶县开展深度调研,摸清当地产业发展科技需求,找准着力点和切入点。同时,高校要发挥学科优势,特别是A类学科优势,围绕产业发展提供科技服务,深化高校科技成果与乡村振兴帮扶点经济社会发展融合,推动科技乡村振兴工作从“大水漫灌”向“精准滴灌”转变。建设学校乡村振兴产学研一体化示范基地,推动产学研融合,组织学校科研团队开展科技融入乡村振兴集中攻关,解决制约区域产业发展的关键共性技术难题,帮助乡村地区群众真正实现美好生活。同时,高校可以选派思想好、作风正、能力强的科研人员赴乡村地区开展为期1-3个月的短期挂职,帮助加强乡村振兴帮扶点科技管理服务能力建设,为乡村地区带去新资源、输入新血液。高校应主动面向乡村地区推介最新科研成果,推动学校科研成果和成熟技术向乡村振兴帮扶点转移转化,增强乡村振兴帮扶点产业科技支撑能力,示范带动一批乡村振兴帮扶点的特色优势产业发展。近年来,各高校发挥科技优势推动乡村振兴,取得了很好的成效。以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为例,学校在蒲城县闫家村建立了金银花乡村振兴示范基地,持续推进当地金银花产业发展;厦门大学建立了隆德县厦门大学康业乡村振兴产业园,以合作开发、技术转让、技术入股等方式,积极推动厦门大学科技成果在园区转化,推动建立可持续发展的科技力量参与乡村振兴模式,为隆德县经济发展提供强大的人力、技术支持。

(四)注重力量协同。

高校普遍优势学科单一,不能涵盖乡村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各个领域。因此,在推动精准科技帮扶过程中,高校应注重加强高校之间以及高校与科研院所之间的力量协同,组建相关工作联盟,开展“组团式”帮扶,按照“共享、共建、共用、共赢”的原则,推动高校和科研院所人才优势、学科优势、资源优势等在科技帮扶中实现互补。特别是要整合高校科技资源,集中优势力量,围绕乡村地区产业发展,有针对性地开展科技帮扶就显得尤为重要。在具体实践过程中,很多高校都有着成功的做法,比如南京农业大学联合贵州大学成立了麻江乡村振兴研究院,深入推进“组团式”帮扶和“阵地化”帮扶。

结语

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关键时期,高校汇聚了多学科高层次人才和高科技技术成果,是地方发展的“人才库”和“科技中心”,无疑将成为推动乡村振兴重要的有生力量。对于高校来说,做好乡村振兴这篇大文章,需要积极应对乡村新发展阶段带来的新挑战,结合自身的学科、专业特色,有的放矢地制定服务乡村振兴的适宜策略,找准服务乡村振兴的“切入点”,强化“智囊团”“思想库”的作用,不仅要通盘谋划、统筹兼顾,还要超前谋划、提前布局,更要做到持之以恒、久久为功。高校服务乡村振兴要注重因校施策,主动对接乡村地区实际需求,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地方服务中,寻找校地结合的“契合点”,不断夯实基础、扩大多方共识、建设创新机制体制,打造符合学校特色、满足乡村振兴需求的平台,进而保障乡村振兴工作的顺利开展,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贡献高校力量。

猜你喜欢

科研人员科技工作
科技部等五部门联合发文开展减轻青年科研人员负担专项行动
科研人员揭示油桃果实表皮不长毛的奥秘
企业科研人员激励问题及对策研究
科技助我来看云
不工作,爽飞了?
科技在线
快来看,科学家都支持睡懒觉啦
科技在线
科技在线
选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