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巴贝斯虫侵害犊牛的诊治

2022-11-22陈伟

中国畜禽种业 2022年3期
关键词:牛巴原虫虫病

陈伟

(山东省平邑县畜牧兽医局仲村畜牧兽医站 273300)

1 病因

犊牛患病的原因是巴贝斯虫在寄主体内发育,这个过程通常要经过2 个宿主的转换,这2 个宿主分别为犊牛和硬蜱。其中犊牛双芽巴贝斯虫主要经过以下几个步骤:首先子孢子的蜱吸食犊牛的血液,之后进入红细胞中,然后子孢子再通过裂殖生殖繁殖,产生裂殖子。之后红细胞会继续生长然后破裂,在破裂过程中会有大量虫体释放出来,然后虫体会进入到新的红细胞内生长破裂,重复上述过程产生配子体。如果蜱吸食的血液为带虫犊牛或病犊牛则虫体会在蜱唾液腺产生很多子孢子[1]。

2 发病机制

一般来说,导致牛巴贝斯原虫病发病的主要病原是牛巴贝斯原虫强毒株,一旦患病会出现凝血功能障碍,这时红细胞会吸附在毛细血管等处。通常情况下红细胞被破坏会导致大多数双芽巴贝斯原虫,这也是为什么牛巴贝斯原虫感染的急性病例治愈后数年内仍具有传染性,双芽巴贝斯原虫感染的病例在数月后也具有感染性,且携带病原的病牛在携带期并没有出现明显的临床症状。从临床发病情况看,不同品种的牛对巴贝斯原虫的敏感性不同,与非洲瘤牛和欧洲牛相比,对牛巴贝斯原虫和双芽巴贝斯原虫的耐受性更强。

3 流行特点

犊牛巴贝斯虫病由于区域和季节的原因会产生一定的差异,一般来说,该病容易发生在放牧犊牛群中,很少在舍饲犊牛中发病,不仅如此,羊、犬、马及猪等动物也很容易感染该病。通常情况下,该病的发生呈现明显季节性,每年的7 月或9 月是南方地区爆发该病的高峰期,从发病情况看,此病主要在日龄较小的犊牛中发生,成年犊牛患病概率较低。不过犊牛患病症状不是很明显,成年犊牛一旦发病几乎会死亡。从传播方式看,该病主要通过硬蜱科的一些蜱传播,通过吸取患病牛的血液导致胎儿感染。

4 临床症状

从临床发病情况看,犊牛巴贝斯虫病的潜伏期通常在8~15d,在刚感病时犊牛可能会出现体温升高,严重的犊牛体温也可高达40~42℃,与此同时,患病犊牛也可能会表现出食欲减退、精神萎靡等症状。从本质上说,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病犊牛体内大量红细胞被破坏,导致犊牛体内供血不足,甚至有的病犊牛会排出血红蛋白尿[2]。具体可以结合病牛发病的速度将其分为急性型和慢性型,其中患急性型病症的病牛在肝病初期会出现明显的体温上升情况,甚至体温高达42℃、眼膜潮红、呼吸非常急促,后来随着患病时间的增加,病牛会在阴凉处卧地且精神不振、食欲减退。如果是母牛患急性型巴贝斯虫病,母牛泌乳量明显减少,有少数母牛由于患病严重,乳房部位也会发生恶性水肿,且随着患病时间的延长,母牛的病症会逐渐加重,后期病牛十分虚弱,且出现停止进食的情况,少数病牛会排出红色尿液和含有黏液的粪便;慢性型病牛的体温通常不会在短时间发生较大变化,但会出现精神倦怠、全身无力、便秘等情况。

5 实验室诊断

可采牛耳静脉血的方式,利用虫体浓集法制得沉淀物,按常规推制成抹片,干燥,滴甲醇三滴,使其固定,用姬氏染色法染色染后用油浸镜头检查。发现红细胞内有环状、椭圆形、单个或成双的梨形虫体,其长度红细胞半径,成双的虫体以其尖端相对形成钝角,具有一团染色质。根据发病情况和临床症状,结合耳静脉采血涂片镜检发现虫体,诊断为牛巴贝斯焦虫病。

另外,实验室诊断也可以利用血清学检测,但这种诊断方法的缺点在于不一定能证明保护性免疫的存在,具体来看,血清学检测主要分别为间接荧光抗体实验和酶联免疫吸附实验,前者结合了荧光显微镜的高灵敏度和免疫学方法的特异性,并且操作简单,得到了广泛应用;后者是所有血清学诊断方法中最有前途的诊断工具,因为此种方法不仅能批量检测样品,且检测客观,结果相对准确,但由于最初是从红细胞中提取粗制抗原,导致出现很多的假阳性情况,后来采取双芽巴贝斯虫的RAP-IC 端构建物作为抗原检测阳性牛。

6 病理剖检

在剖检病死犊牛尸体时我们不难发现,病犊牛的尸体上有多处出血点,且病毒牛的血液稀,仔细观察病死牛的脾脏、淋巴结可见明显肿胀且呈现红色。剖检病死犊牛的心脏可以看到犊牛心肌松软,肝、脾、肾、肺等部位都可见到出血点,膀胱部位膨大且伴随有大量红色尿液。

7 治疗

治疗犊牛巴贝斯虫病前饲养人员首先要做好相关准备工作,这样才可以有效确保治疗效果,具体地饲养人员应先将病犊牛隔离,然后再使用浓度为0.5%的敌百虫溶液来全面清理犊牛舍,做好全面消毒工作,在完成这些工作后再对病犊牛展开紧急治疗,现阶段常用的紧急治疗方式是将咪唑苯脲按照1:10 的比例配置成10%的水溶液给病牛肌肉注射,每千克体重1~3mg,或者可以给患病犊牛肌肉通过肌肉注射的方式来灌输浓度为5%~7%的溶液,注意一定要严格控制药量,每千克体重3.5~3.8mg,之前饲养人员应先对犊牛进行测试,避免犊牛在接受治疗时出现毒性反应,病犊牛会表现出起卧不安、肌肉震颤、频频排尿等,因此,在对妊娠牛、羊进行治疗时不会采用这种方法[3]。不仅如此,一般在治疗时也不会用硫酸喹啉脲给妊娠牛进行皮下注射,这主要是因为该药物的毒性较大,很容易使妊娠犊牛出现流产情况,甚至普通病牛可能在服药后也会出现无法静卧、肌肉颤抖、流口水、出虚汗、呼吸困难等不良反应,因此,饲养人员应尽可能地避免使用这种方法。

8 预防措施

犊牛巴贝斯虫病的预防需要饲养人员搞好灭蜱工作,定期对犊牛舍进行消毒,确保牛舍空气清新,让犊牛可以正常地生长发育,同时也应实行科学轮牧。特别是在蜱虫流行季节,饲养人员一定不能在蜱虫大量生长的草场中放牧。或者也可将放牧改为舍饲,保证犊牛生活环境的卫生。另外相关部门也要做好检疫工作,如果不能不从外地调进犊牛、羊,一定要在牛羊入舍前对其进行严格检疫,建议完成后观察一段时间才可以将其和其他犊牛、羊一起饲养。如果在隔离观察过程中发现有患病犊牛或带虫犊牛则立即将其隔离,并采取有效措施治疗。如果饲养人员在饲养时有发现疑似病症,相关工作人员可以先根据犊牛是否会排出血红蛋白尿来进行诊断,诊断时一定要区分犊牛巴贝斯病和牛泰勒虫病。虽然这两种病都可以侵害淋巴系统,但不同的是犊牛泰勒虫病治疗比较麻烦,犊牛患病后很容易会出现死亡情况,所以为了避免出现误诊情况,饲养人员一定要密切关注养犊牛的动态。另外,由于该病主要通过营寄生生活的蜱作为传播媒介,因此可以通过切断传播途径来减少该病发病的概率。如可以采取人工捉蜱或体表喷洒药物的方式来消灭蜱虫,常见的药物像马拉硫磷等,注意在使用药物时一定要控制好用药剂量,避免出现人畜中毒的情况,或者饲养人员也可以结合一些物理措施来减少巴贝斯虫侵害犊牛的情况,如给土地翻新、改良土壤或人工种草等都是非常实用的物理措施。

9 结语

犊牛巴贝斯虫病是比较常见的疾病,且该病通常呈大规模发病的趋势,因此,饲养人员必须要做好日常饲养工作,一旦发现感病牛羊就应立即将其隔离,并采取措施进行治疗。另外,为了有效减少该病的发生,饲养人员也应做好牛群驱虫和疫病免疫工作,经常给养殖场消毒,切实保证养殖场的经济效益。

猜你喜欢

牛巴原虫虫病
羊泰勒虫病的临床症状、剖检变化和防治措施
肉牛巴贝斯虫病的流行病学、临床症状、诊断和防治
几种动物来源的蜱携带的细菌和原虫的检测
肉牛常见原虫病的症状及防治分析
牛巴氏杆菌病发生与治疗
鲫鱼黏孢子虫病的诊断与防治
牛贝诺孢子虫病的发生、病理性诊断及防治
水禽常见原虫病的防治
利什曼原虫减毒活疫苗研究进展
牛巴氏杆菌病的诊断与综合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