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柔力球教学与训练的创新逻辑与价值维度

2022-11-22王玉洁

当代体育科技 2022年1期
关键词:育人体系运动

王玉洁

(山西传媒学院 山西太原 030009)

1 柔力球教学与训练面临的现实困境

柔力球运动是一项极具传统文化特色的体育项目,其以太极运动为基础,将羽毛球及网球运动的相关技战术融入其中,形成了具有特殊文化内涵的体育项目[1]。因此,该运动也发展成为当前创新和优化高校体育教学机制的重要项目。但是,在开展柔力球教学与训练时,由于缺少必要创新,忽略了学生参与柔力球学习的个性化、多元化诉求,直接影响了柔力球运动的有效推广。

1.1 学生视角:教学训练缺乏“个性化”的充分考虑,影响学生的实际学习成效

与其他体育项目相比,柔力球运动教学开设的时间相对较晚,且教学覆盖度相对狭窄,多数高校学生对柔力球的认知及了解度相对不足,难以形成学生积极、广泛参与的教学格局。其一,学生对柔力球运动的文化内涵以及发展脉络缺乏有效认识。当前,学生在参与柔力球教学与训练时,大多将关注点放在了柔力球的比赛规则、技战术学习上,未能从文化根源视角详细了解柔力球运动的形成根源与文化特征,影响了柔力球教学与训练的有序开展。其二,学生对柔力球运动缺乏良好的学习兴趣。学生在参与柔力球学习时,对迎、纳、引、抛等动作技术缺乏有效理解,对太极文化与羽毛球、网球运动的融合特征缺乏全面认识,使学生很难体会柔力球运动蕴含的多元审美,影响了学生对柔力球运动的学习体验。其三,未充分按照学生的个性差异,构建个性化突出、匹配度高的柔力球教学与训练体系,影响了学生参与柔力球学习的积极性。目前,柔力球教学与训练未能形成合理分类、差异化课程体系,直接影响了柔力球的教学与训练质量[2]。

1.2 教学视角:学训缺乏“一体化”衔接,影响了学习内容的有效深化

当前,高校柔力球教学与训练多以公共选修课的形式开展,不仅课堂教学时间有限,且未能形成系统化的柔力球教学体系。柔力球课堂教学与课外训练缺乏一体融合,直接影响了学生对所学柔力球技能的有效延伸与实践应用。一方面,柔力球教学体系相对单一,未能形成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合理分配、一体融合的完整教学机制,影响了学生对柔力球教学内容的有效理解。柔力球教学既涉及基础理论、技术规范的学习与应用,也关系到学生对柔力球运动技能的实践应用。因此,开展柔力球教学与训练,需要合理分配教学时间,确保柔力球技能学习与实践训练一体融合。但是,在当前开展柔力球教学与训练时,由于缺少合理的教学时间设置,大多忽略了柔力球理论内容的有效教学,影响了学生对柔力球运动的全面认识。另一方面,柔力球课堂教学与课外训练、课后比赛之间缺乏一体协同,影响了校内柔力球运动文化的推广以及学生对柔力球运动的真正掌握。

1.3 教师视角:师资供给相对不足,影响了柔力球教学与训练的专业质量

柔力球运动是一项相对新颖的体育项目,教学经验相对薄弱,加上高校柔力球教师培养体系相对缺失,影响了专业柔力球教学力量配备。首先,缺少充足、专业的柔力球师资力量,影响了柔力球教学的有效推广。当前,高校柔力球教学多由其他体育项目教师“转科”或“兼职”完成,缺少对柔力球运动的深度理解与有效体验,影响了柔力球教学的有效开展[3]。其次,缺少完善社会联动、广泛参与的柔力球教学机制。受师资选聘模式影响,大量具有柔力球教学及训练经验的社会人员未能有效参与高校柔力球教学与训练,影响了专业训练模式与教学理念的有效融入。

2 柔力球教学与训练的创新逻辑

柔力球运动教学与训练并非单一的柔力球技能教学与实践训练活动,更非柔力球理论知识与运动技能的简单结合,而是要以学生兴趣培养为核心,通过创新柔力球教学方式,重构柔力球训练范式,优化学生的柔力球学习体验,从而实现柔力球运动的健康育人价值。

2.1 内容创新逻辑

在全面创新柔力球运动教学与训练体系时,既需要遵循运动规律与学生成长规律,也需要综合柔力球运动的发展变化,及时更新教学素材、训练内容。第一,课堂教学与实践训练是柔力球运动教学的重要内容,也是助力学生深化柔力球学习认知与实践理解的重要途径。通过构建柔力球理论教学与实践参与一体融合的教学体系,全面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加深对柔力球运动的理解[4]。第二,文化理念与体育精神是柔力球运动教学的核心内容,也是学生真正理解和掌握柔力球运动的关键素材。柔力球教学与训练活动中蕴含了丰富的文化内涵,通过传递传统太极哲学、天人合一的自然哲学,使学生在体验“以柔克刚”的同时,体验其中蕴含的文化内涵与独特智慧。同时,柔力球运动彰显了个性、特色的体育精神,能够为学生形成深层次的体育学习体验奠定良好基础。第三,文化传承与时代更新是创新柔力球运动教学与训练体系的基础要求。柔力球运动以太极运动蕴含的传统文化特征为基础,通过借鉴网球、羽毛球等运动特征,实现了运动理念、技战术意识的不断创新与全面优化。

2.2 主体创新逻辑

创新柔力球运动教学与训练,需要强化教师的引导作用与学生的主导作用,通过完善师资力量,强化师生互动,充分了解学生柔力球学习诉求的具体变化,推动柔力球运动教学与训练创新发展。一方面,通过以专业性强、协同度高的师资力量为支持,利用智慧化的师生互动媒介,更好地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促进柔力球教学与训练深度创新。柔力球运动教学与训练涉及大量专业化的动作技巧,特别是“尚巧不尚力”的特征,更需要教师从专业视角向学生清晰展示柔力球运动的动作技巧,助力学生有效掌握柔力球运动的技巧与内涵。另一方面,为实现柔力球教学与训练的真正创新,仍然需要坚持回归学生的主体本质。在新的柔力球教学与训练环境下,引导学生以“探究式”学习心态参与柔力球教学与训练的全过程,有助于学生拓宽个人对柔力球运动的理解与认识,真正发现柔力球运动的多元趣味[5]。

2.3 形式创新逻辑

在全面育人环境下,创新柔力球教学与训练机制,需要融入时代环境,通过优化学生课下训练实践体系,设置完善的学习及训练场景,为学生提供良好的柔力球学习体验,真正实现最佳育人成效。首先,智慧教学环境需要积极创新、变革柔力球教学及训练形态。在新的智慧教学环境下,学生倾向于借助智慧平台来搜寻知识。因此,在创新柔力球教学与训练体系时,通过重构智慧教学平台,既有助于学生掌握柔力球运动的动作特征、技术规范与多元审美,也能帮助学生在课下获得专业、规范的训练支持。其次,个性化教学目标需要创新、优化柔力球教学及训练形态。新的育人理念关注学生的个人体验,需要构建个性化的柔力球教学训练体系。为真正创新柔力球教学及训练体系,需要将学生的个性诉求放在核心位置,通过围绕学生的个性诉求制定柔力球教学方案,设置柔力球训练计划,使学生真正发现柔力球运动的多元趣味。最后,实践教学属性需要全面创新、优化柔力球教学及训练形态。柔力球教学中蕴含的文化内涵与多元审美,更需要学生通过个人实践参与来具体感悟。为帮助学生获取良好的实践体验,需要优化柔力球教学体系,通过合理分配柔力球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时间比重,使学生在实践训练过程中真正感悟柔力球运动彰显的多元审美与文化内涵。

3 柔力球教学与训练创新的价值维度

柔力球运动凭借独特的运动方式,诠释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和理想思维、体育精神,为丰富和拓宽学生的体育学习空间提供了新的有效指引。为真正实现柔力球教学与训练的运动价值,需要以正确的价值取向为基础,通过凸显柔力球运动的多元优势,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柔力球教学与训练。

3.1 柔力球教学与训练创新的价值目标

实现柔力球运动的“健体”价值是基础目标,也是彰显柔力球运动影响力的前提。柔力球运动需要练习者以灵活、敏捷的应变方式来应对“来球”,合理的训练负荷,有助于改善学生神经系统与肌肉系统之间的配合度,改善学生的速度、耐力等多项体能素质,切实增强学生的健康体能。实现柔力球运动的“润心”价值是核心目标,也是回归柔力球运动本质特征的关键。柔力球运动保留了太极运动的合和精神与哲学理念,并且将现代体育精神融入其中,完善的柔力球教学与训练方案,能使学生在充分感受运动趣味的基础上,有效强化个人的内心素质。实现柔力球运动的“美育”价值是延伸目标,也是全面展现柔力球运动优势的重要因素。柔力球运动的表演特征与观赏特性,不仅为学生展现了柔力球的文化之美、养生之美,也使学生在参与竞赛对抗过程中,获得了鲜活的体育美学体验。因此,要引导学生从理解柔力球运动的多元审美出发,通过重构教学与训练体系,促进学生真正融入柔力球运动学习、训练的全过程[6]。

3.2 柔力球教学与训练创新的价值取向

柔力球教学与训练是当前创新和优化体育教学体系的重要部分,也是推动健康育人、全面育人的关键环节。在创新柔力球教学与训练体系时,要注重超越传统的“技能主导”教学形态,向学生展示该运动蕴含的多元文化,通过增进学生的柔力球学习参与体验,促进柔力球教学实现创新升级。第一,要将学生的身心健康状况作为创新柔力球教学与训练体系的关键取向。开设柔力球教学与训练活动旨在引导学生通过参与柔力球学习,发现柔力球学习的多元趣味,掌握新的运动技能,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第二,要将文化传承作为创新柔力球教学与训练体系的重要取向。柔力球运动中蕴含了丰富的文化内容,要引导学生体会其中蕴含的传统哲学理念、太极文化与音乐曲目等多元文化,通过鼓励学生参与自编套路,凝聚文化传承动力。第三,要将全面育人作为创新柔力球教学与训练体系的发展取向。柔力球运动教学与训练汇聚了健身、铸魂、启智与审美等多元价值,具有推进全面育人的载体优势。基于此,在创新柔力球运动教学与训练体系时,应该将其作为育人载体,通过设置合理的教学及训练专题,全面拓宽学生的成长空间。

4 柔力球教学与训练的创新路径

在创新柔力球课程教学与训练时,要以挖掘柔力球运动的多元价值为基础,通过关注学生的柔力球学习兴趣,综合学生的身心素质、柔力球教学的客观条件,探寻合适的创新路径,促使柔力球的运动价值、文化理性与学生健康成长目标实现一体融合。

4.1 以多元文化为依托,引领柔力球教学与训练创新发展

“刚柔并济”的太极哲学是柔力球运动的根基,多元兼容的文化审美是推动柔力球教学与训练创新发展的内在根源。在创新柔力球教学与训练体系时,要紧密围绕“文化内涵”来重构课堂教学范式与训练模式[7]。第一,要充分发挥文化理念对学生参与柔力球运动学习的引领作用。通过凸显柔力球运动的多元审美、规范礼仪,引导学生充分感知其中蕴含的文化理性。第二,要以继承优势文化为基础,以创新视角引入新的文化内涵,丰富学生对柔力球运动的文化体验。要重视为展示柔力群运动的多元审美创造良好空间,通过将艺术体操、音乐和现代舞等元素融入柔力球运动,增强柔力球的整体美学,使其成为校园文化的重要符号。第三,要完善柔力球运动文化理念与校园文化建设的融合体系。通过合理利用校园文化活动,全面展示柔力球运动的动作美学,持续带动学生参与柔力球教学与训练。

4.2 以学生主导为核心,推动柔力球教学与训练创新发展

“学生主导”是推动柔力球运动回归价值本质的重要体现,也是当前驱动柔力球教学与训练创新发展的核心要素。在创新柔力球教学与训练体系时,要坚持以创新柔力球教学模式、完善柔力球训练体系为重点,通过引入智慧教学资源,构建学生主导的柔力球运动俱乐部,全面激发学生参与柔力球学习的主动性与创造性。首先,在创新柔力球教学与训练时,要积极融入智慧教学环境,通过发挥视频技术、智慧教学系统的应用优势,向学生清晰展示、讲述柔力球各项动作技术的运用特征,并对自编套路中,抛球动作、难度动作进行详细解读,使学生更好地掌握柔力球运动的技术要领。其次,要鼓励校内学生成立以柔力球学习与训练为主的运动协会,通过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导优势,配备专门的指导教师,全面拓宽学生的柔力球学习空间,也使柔力球课外训练逐渐向规范化、标准化方向发展。最后,要由学生、教师及校外力量多方协同,通过以科学规范为基础,简化固定套路,综合柔力球运动的基本技术要求,为学生便捷学习和掌握柔力球运动的多元审美提供良好支持[8]。

4.3 以全面育人为目标,助力柔力球教学与训练创新发展

健康育人、全面育人是创新柔力球教学与训练的终极目标,也是现阶段实现柔力球教学与训练价值的具体体现。一是将柔力球运动价值与健康育人体系一体融合。要注重彰显柔力球运动的对抗性特征,充分保障柔力球运动训练的强度,通过为学生设置科学、完善的柔力球训练体系,使学生在参与柔力球运动学习与训练的同时,形成强健体魄与良好精神状态。二是将柔力球运动教学训练与个性育人相融合,通过尊重学生的兴趣选择,遵循学生的健康成长规律,以柔力球运动的基本技战术教学为基础,重点做好学生身体放松、腿部下沉、腰腹部充分转动及手臂灵活度等训练,使不同基础、不同性别及不同兴趣的学生均能获得良好的参与体验,切实发现柔力球学习兴趣,真正掌握所学柔力球内容。三是将柔力球运动的文化内涵与全面育人深度融合。要重视挖掘柔力球运动的多元价值与文化理性,通过将文化内涵、精神体验融入柔力球教学与训练活动,促使学生在修身、养性的同时,实现强身健体的理想成效[9]。

5 结语

柔力球运动通过汲取太极文化精神,借鉴羽毛球及网球等运动优势,融合音乐、造型艺术及舞蹈艺术等多元审美,成为具有多元运动价值与特殊文化理性的运动项目。面对全面育人的时代环境,要将创新柔力球教学与训练体系作为实现健康育人目标的重要突破点,使学生在熟练掌握柔力球运动技巧以及发现柔力球运动丰富趣味的基础上,有效体验和理解其中蕴含的文化内涵与特色美学,从而实现柔力球教学与训练的多元价值。

猜你喜欢

育人体系运动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织牢社保网底要不惜“细针密线”——论全球最大社保体系的建立、构成与延展
“三个体系”助力交通安全百日攻坚战
“我们都是CEO”育人模式简介
不正经运动范
“曲线运动”知识体系和方法指导
古代都做什么运动
疯狂的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