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体育文化育人功能与实现路径研究
2022-11-22李孟璐
李孟璐
(盐城工学院 江苏盐城 224051)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1]。高校体育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途径,是推进高校铸魂育人的核心工作。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2]。高校体育文化作为高等教育育人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是高校教育任务的体现,是社会教育任务的呈现,本身自带育人属性。目前,高校体育文化建设不容乐观,重视程度不够,工作开展形式化,进而导致育人功能研究空洞片面,育人价值得不到全面发挥。因此,应创设高校体育文化环境,打造特色文化活动品牌,提供展示平台,提升育人水平,统筹推进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现新时代高校内涵式高质量发展。
1 高校体育文化的育人功能
在高等教育体系的引导下,教育主体在高校体育课堂教学和校园体育活动中形成体育价值观念、体育行为规范、体育氛围及相应的物质基础等各种文化样态的集合体,高校体育文化由此产生[3]。高校体育文化作为一种从属文化,一种育人载体,具备文化的本质特征,具有育人的效力功能,是高校育人过程中的重要环节。高校体育文化育人功能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1 健身强心功能
健身强心功能是高校体育文化中最基础、直接的功能之一。首先,体育锻炼能够增强体质、提升体能、改善生活方式、提高生活质量,达到塑造骨骼肌肉,调节内脏系统,加快血液循环,加速新陈代谢,最终强化人体机能能力,实现身体协调性发展。其次,通过体育健身,人体产生多巴胺与肾上腺素,同时刺激大脑皮质神经细胞,巩固安全感、幸福感指数,弱化紧张、焦虑情绪,缓解压力、克服不安,促进个体心理机能调节,有效预防、疏导心理疾病。最后,体育运动能够减轻亚健康状态,提高免疫力系统,养成良好健身习惯,形成终身体育意识,突破生理与心理极限,培养坚强品格与抗压能力,促进身心和谐发展。
1.2 价值导向功能
体育强则中国强,国运兴则体育兴。体育文化是社会文化的重要分支,大学阶段是人生发展的重要时期,应加强高校体育文化建设,培养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高校体育文化肩负着与教育教学同等的育人重任,其独特的文化氛围、向上的文化环境,潜移默化地浸染着学生,润物无声地熏陶着学生,在体育课堂中丰富实践,在体育活动中深入探索,都让体育精神与价值体系高度契合。例如,教学中团结合作、尊重规则;训练中吃苦耐劳、坚持不懈;比赛中永不言弃、顽强拼搏,增强耐挫能力,培养意志品质,激励引导大学生树立崇高的理想信念,明确正确的价值追求。
1.3 目标引导功能
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大学生对于体育文化的认同感来自良好的环境与氛围,通过有形无形的体育文化熏染,将个人发展目标与学校人才培养相统一,将个人职业规划与国家发展需要相适应,在融合生命教育、生存教育、生活教育的体育文化中,无论是学习体育知识、掌握体育技能的课内教学,还是巩固体能基础、提高专项技术的课外训练;不管是功能设施完备的场地场馆,还是先进科学完善的措施方法;不论是生动有趣的体育游戏,还是单调乏味的器械练习,体育文化都能更好且高效地促使学生发现体育、投身体育、享受体育,进而提升自我修养,实现自我完善,认知人生,规划未来。
1.4 德育规范功能
高校体育文化包含体育精神和体育价值,但同时也受到规范与制约,俗话说“不规矩无方圆”,高校全体师生皆受思想观念、认知判断、行为准则、道德标准的约束。高校体育活动中蕴含大量德育因素和规则意识,如尊重对手、正当竞争的个人品德;遵守规则,服从裁判的职业道德;公开透明,大公无私的社会公德,以上都抑制着高校师生的思想与言行,并在教学规范上、项目规则上,延伸至日常行为规范与道德品质,培养公平公正的竞争意识和精神,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与个人作风。
1.5 社会性发展功能
高校体育文化是一种外延的社会文化现象,其建设离不开社会文化的发展,其辐射受制于体育文化的影响。高校体育活动能为大学生提供适于社会适应能力发展的文化氛围与文化环境,如高校运动会、社团(俱乐部)、校际联赛等,通过人际之间的沟通交流、团队之间的协作互补,实现认知到作为的蜕变。大学生自我意识处于急剧发展并趋向稳定的阶段,在这个“分化—矛盾—统一”的过程中,可能会导致个体面临社会适应性问题[4]。高校体育文化因其高校的区域特殊性,对学生价值观标准、政治社会化的影响十分明显,经常参加体育活动的学生比参与其他类型活动的学生在人际关系的日常维护、团队合作的谈话技巧、情绪的控制能力、心理的调节水平、社会的适应能力等方面都有着更优的表现。
2 高校体育文化育人实践问题
2.1 体育文化育人理念滞后
随着社会的全面进步,人的全面发展,高校体育文化内涵逐步趋于完整,随之产生的育人理念亟需与之匹配。新时代,我国教育改革发展提出了新的方向、新的要求,旧的思想理论已不适于现今高校建设需要,但高校体育课程仍存在忽视宏观体育背景对学生的间接影响,还存在重视传统课堂教学对学生的直接影响。目前,高校体育教学依旧采取循序渐进教学模式、按部就班的教学方式,教师循规守旧,学生被动消极。从教育角度出发,教学形式一成不变,照本宣科,教师仅作为知识的传输者,缺乏意识、信仰的培育;教学效果劳而少功,事倍功半,学生仅作为知识接收者,缺少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教师与学生积极性与主动性均受到束缚,热情与兴趣均受到抑制。在高校体育活动中,同样存在类似问题,春冬季运动会、体育文化节、常规校级联赛等仍旧是高校体育文化活动的“先锋队”,还未更好地开拓、兴办符合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且受众范围面广的活动载体,压缩了体育文化的作用影响,阻碍了育人功能的内化过程。
2.2 外界环境冲击干扰强烈
高校体育文化的构建均受环境因素影响,各育人环节皆无法脱离环境独立存在,其原因在于高校体育文化身处大环境背景中,需依赖物质载体与客观环境,达到育人目的。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社会发展速度的不断提高,互联网新媒体等平台的广泛应用,使人们愈加依赖于数字化信息技术,影响了体育文化对学生的“内化”作用和“外化”影响。不利于个体发展的负面信息,时常冲击学生的认知方向,其思想观念和言行举止在这些信息的杂糅交错下犹豫不决,这种选择疑惑在很大程度上会削弱甚至抵消体育文化的积极作用。当高校体育文化产生的内部信息与外部传入的信息发生碰撞时,受教育者很容易在心理上产生以自我为中心的错误认知,从而对外界信息给予认可与跟随。例如,高校大多数学生将广场舞归类为中老年运动项目,将舞龙舞狮归类为陈旧过时的文化,此类错误信息误导了学生的判断,使其不愿参与类似课程与活动。再如,高校学生普遍将网络游戏当作交流、娱乐、体验的重要工具,其画面的新鲜感和音乐的刺激性在与体育活动进行比较时,多半学生选择了游戏,更甚者在课堂休息时,出现聚众、组团打游戏的现象。
2.3 体育活动主体错位
客体因素在影响、作用主体因素时,不单是客体因素的原因,更是践行者本身的意识,是对客体因素的吸收、筛选、消化、应用状况,是二者之间的平衡、协调[5]。在高校体育文化育人过程中,以环境元素为必要载体,以体育活动为重要途径,以在校大学生为真正主体,充分认可其对教学内容形式、课程设置安排、赛事流程标准的选择,以及参与体育活动获得的“内化”和“外化”效果,直接决定着高校内外各类体育活动的功效[6]。在传统体育教育过程中,教育者长期占据主导作用,受教育者主体地位一直得不到有效重视,以至于受教育者对施教者存在盲目跟从和依赖。学生作为体育教育的主体,理所当然地信任服从于教师,对教授的课内知识无条件接收,对布置的课外练习无原则遵从,但缺少对教育过程的质疑和反思,形成了学生的“从众效应”心理,教师与学生均无法从对方身上获得反馈经验。当前高校体育课程的设计与实施,基本采用统一的教案模板和教学框架,无法差异化区分学生,进而挖掘学生素质潜能,也少有学生对此提出疑义或给予建议,也有部分学生由于长时间跟不上教学进度,内在动机降低的同时,失去学习兴趣。此外,高校体育活动大都由学校层面组织开展,学生多为被动参与,从自身需求出发并自发组织开展相关体育活动的寥寥无几。
2.4 课程建设评价机制欠缺
我国高等教育规模化发展至今,虽已解决上学难问题,但也出现了千篇一律的“同质化”现象,造成了高等教育产能过剩与供给不足等结构性错位问题,其原因归结为同层次高校体系课程区分不明显、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不对等、专业设置与产业需要不连贯,因此解决上述问题的重点在改革、中心在课程。在课程建设还需努力的同时,评价体系也不完善,主要问题在于为方便评价考核,导致课程内容单一,缺乏互动性和娱乐性;评价机制单调,阻碍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自主性,无法满足新时代大学生体育锻炼的要求以及当今学生职业规划的需要。
3 高校体育文化育人功能对策
3.1 牢固树立体育文化育人理念
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在秉承校训、弘扬精神以及践行价值观的同时,还应增强体育文化育人的认识。不管是体育自然环境,还是体育社会环境,人作为贯穿实践载体的主体部分,始终与体育文化相呼应,与体育文化环境相作用。高校体育教学以体育文化为根基,结合其对人的塑造特性以及个体成长阶段特征,遵循学生心理生理特点,遵照学生客观实际需要,更新教育理念,强化顶层设计,营造和谐氛围,培养终身体育意识。综上所述,高校体育文化应以大学文化建设为基础,全面调研体育文化要素,系统分析体育文化条件,科学设定体育文化框架,推进高校体育文化建设,构建高校体育文化体系,促进育人功能发挥,提供政策支持和理论指导。
3.2 充分发挥教师和学生主体作用
在高校体育文化育人过程,教师要充分行使主导权,突出学生的主动权,调动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加入社团活动的踊跃性,使学生自主选择喜爱项目,培养创新能力,促进个性发展。体育教师作为知识的传播者,要认真钻研教学内容,用心探究教学方法,仔细研究教学流程,课堂设计中加入时代元素,育人过程中加入热点话题,激发学生学习动机,鼓励学生探索发现,做好学生成长进步的引导者,成为体育文化建设发展的创造者[7]。另外,充分发挥学生学习过程中和活动进程中的主观能动性,鼓励学生根据自身需要,从兴趣爱好出发,自主创建社团俱乐部,自发搭建体育文化平台,自助开展校园体育活动。此外,引领学生发挥想象力及动手能力,举办内容丰富、形式新颖的课外活动,让学生真正成为高校体育文化建设的生力军。随着时代的发展,传播环境的改变对高校体育文化的宣传和推广影响至深,应鼓励学生利用新媒体优化宣传和报名渠道,运用网络平台完成活动的组织开展与评价,拓展体育活动新思维,打开体育文化新方式。
3.3 建设高校体育物质文化,弘扬高校体育精神文化
体育是实践性活动,任何形式的体育文化活动都要物质条件的支撑。高校体育文化建设在以体育基础设施为依托的前提下,逐渐加大投入力度,满足日常教学需求,保障师生健身权益,确保校园赛事举办[8]。高校体育文化的形成离不开课内课外多姿多彩的校园体育文化活动,所以在不影响教师与学生锻炼积极性与主动性的条件下,保证器械设施的数量、场地场馆的质量,通过合理布局、科学规划,物善其用地发挥利用各种资源,使体育物质文化和体育文化发展相一致,创新体育文化环境,营造体育文化氛围,促进体育文化建设良性发展,实现高校体育文化育人功能。受新思想新认知的影响,高校大学生极具个性与时代特征,易受外界因素诱惑,无法正确理解体育文化的重要性,为此,应通过各种渠道弘扬体育精神,多种方法坚定文化自信,遏制不良信息对学生的作用、影响。在高校体育文化建设中,课堂教学的启发引导以及训练竞赛的感悟体会,都直接或间接改变着学生的思维,高校要注重体育精神文化的弘扬,用榜样力量的传播,用赛场事迹的反响,把敬仰转化为奋进的动力、把感动转化为坚定的信念,自觉抵制不良言论,主动屏蔽不良行为。高校还可以根据学期安排、学生意愿,组织各种类型的赛事活动,为学生提供正能量的同时,发挥育人功效。
3.4 构建多样性课程建设,建立多元化评价机制
一流课程建设要因人而异、因校制宜,结合地方特色,做到多样化革新发展,尤其在课程改革过程中更要加强团队合作、注重过程积累、巩固特色凝练,即课程改革内容要有创新性和挑战度,吸引注意力的同时,保持高度;课程改革形式要与信息新技术相融合,增加满意度的同时,保证效度;课程改革标准要因地制宜特色发展,高质量提升教育教学,多样性推进课程建设。基于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对学生学习的评价考核,既要关注学生阶段性成果,也要注重学生过程性评价;既要尊重学生个体差异,也要关心学生品德发展,发挥差异化评价优势,促进学生多元化发展。对教师教学的评价考核,既要看体育知识的准确讲授,也要看运动技能的专业示范;既要看学生精神面貌情感投入,也要看教师用心程度育人效果,全面、科学、公正地评价考核,提升教师素质,提高教学质量。
4 结语
高校体育文化育人是多种因素以及各种联系相互作用、影响的有机体系,需要时间的积累和实践的沉淀,进而完成育人过程。高校应高度重视体育文化建设,加大投入力度,树立正确理念,转变主体位置,弘扬体育精神,推进教学改革,探索育人途径,多层次多角度培养学生,让体育文化伴随学生生活,滋养学生成长,从而形成终身体育意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