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论疫情背景下专业媒体辟谣功能

2022-11-22王东亮

传媒评论 2022年8期
关键词:辟谣谣言受众

文_王东亮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两年多来,伴随互联网上海量内容的传播,虚假信息甚至涉疫谣言层出不穷,不仅妨碍了疫情防控,还影响了社会情绪。在此背景下,加快融合发展的专业媒体积极发挥信息传播主渠道作用,采用多种形式、开辟专题专栏辟谣止谣。媒体辟谣功能,在疫情防控大背景下备受关注。

涉疫谣言特点及诱发因素浅析

疫情期间,与确定的、真实的信息同步传播的,还有关于疫情、传染病等内容的不确定信息,甚至是被人为编造出的谣言。2020年、2021年两年,今日头条、腾讯新闻、新浪新闻、搜狐新闻、网易新闻、百度百家号、趣头条、UC浏览器等主要移动内容传播平台,疫情和疫情相关内容牢牢占据“C位”,传播量占比高达三成。其中,自媒体产出占比很高,而未经核实的内容和耸人听闻的谣言大多是自媒体账号传播的。按照相关辟谣网站发布的数据分析,涉及健康、安全的谣言量相较2019年及以前大幅攀升。这些谣言的诱发因素大体有以下几个方面:

1.信息不对称造成社会恐慌

一方面,疫情初期,由于对新冠肺炎疫情认识的不足、检测和防范手段相对不完善,导致从采取封控等措施到“官宣”相关信息需要较长时间,给谣言传播提供了时间窗口。上海、北京等城市建立快速反应机制后,从采取措施到信息发布时间明显缩短,大大降低了社会恐慌产生的概率。

2.“假行家”以讹传讹危害极大

新内容生产模式导致互联网特别是移动互联网上“专家”横行。有的冒充医生或公共卫生专家,欺骗受众换取流量和收益;有的确系医生,但跨专业领域解读,讹误频出。这些“假行家”传播的信息迷惑性强,危害性大。2021年,多家媒体曾揭露原来在一些电视平台行骗的所谓“老中医”“老专家”,转战网络短视频平台迅速蹿红,但其讲解的病因、病状及推荐的药品和治疗方案都不规范,不但不能治病,还可能致命。

3.“流量经济”引发流言四起

流量变现催生网络谣言。在内容领域,基于流量考量捏造惊悚事件和新闻,会在短时间内给发布者带来巨量流量。这也是不断有人造谣、传谣的根源之一。而其通过“博眼球”获益的同时,社会需要付出沉重的代价来清除谣言带来的混乱后果。

4.内容生产传播门槛降低导致假信息泛滥

社会公众对泛知识类内容需求量增加,但识别信息真伪的能力还有待提高。不少知识类“网红”博主,未经资料分析和严谨实验,信口而来所谓“理论”“道理”“真相”,导致虚假信息泛滥。伴随智能手机和基于互联网的音视频制作工具的普及,内容制作技术门槛一降再降,也导致信息“造假”变得相对容易。与此同时,基于流量和用户偏好的推荐算法,助推了假信息的传播。内容平台在监测用户兴趣偏好时,对包括谣言在内的虚假信息并不能主动识别。越是耸人听闻的谣言,越能吸引“猎奇的拇指”点击。而这一行为集合会被算法记录下来,进一步放大推送,造成鱼龙混杂、良莠不齐的信息推送乱象。

媒体辟谣的实践探索与应对策略

面对舆论热点,始终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和舆论导向,澄清谬误、明辨是非,是主流媒体的责任和担当。战疫时期,主流媒体也在不断研究谣言及辟谣的传播规律,力求发挥“压舱石”作用,让真相先声夺人,让权威信息“跑”赢谣言。

1.发现舆情主动快速回应

2020年2月1日下午,一张《人民日报》电子版截图在微信群和朋友圈流传,截图中的内容显示“暂免武汉红十字会救灾物资管理”。这一谣言被某卫视引用,迅速引发群众的强烈情绪。2月2日,人民网发布辟谣消息《网传“暂免武汉红十字会救灾物资管理”图片不实为恶意合成》,指出网传截图中存在的纰漏。同日,中国新闻网记者实地探访武汉市红十字会,证实了网传的是谣言。

疫情下,任何质疑声都可能被无限放大,而不准确的消息被疯传后会对防控工作造成极大困扰。人民日报发现谣言后,立即现身辟谣,不仅体现了权威媒体的责任担当,更彰显其时刻与群众在一起、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2.促查真相推动快速止谣

2020年10月12日,有网民在微博、微信平台传播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已于当日抵达青岛,并配发钟南山本人的机舱照片和签名照片。这条消息被市民误读为青岛市疫情急剧恶化,引发社会恐慌。经当地媒体向公安、交通等部门求证后,迅速通过电台等媒体发布辟谣信息。公安部门随后也发布案件侦办通报,遏止了谣言传播及其带来的社会恐慌。

媒体出面向权威部门求证,实际上是在敦促掌握准确信息的职能部门快速查清事实真相。止谣决定因素是事实,关键因素是速度。

3.视频谣言更需精准回击

2021年1月,一条关于“崖州区中心农贸市场牛肉丸档口检测出新冠病毒”的视频在网络上传播。该视频中拍摄了三亚市崖州区中心农贸市场冷冻区的摊位,女子配音说:“千万不要买搞火锅的牛肉丸,崖城这里人家查出了新冠病毒,现在封锁起来了。”南海网记者迅速从三亚市崖州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指挥部了解到,该条视频传播的系不实信息,崖州区并未发现确诊病例。由于媒体辟谣及时,该内容很快就停止了继续传播。

从文字信息到“有图有真相”,再到貌似“信誓旦旦”的视频谣言,随着技术的进步,谣言变种和传播形式越来越多,看上去可信度也越来越高。媒体辟谣需要提供更权威的信源、更丰富的内容和更精准、扎实的佐证。

专业媒体提升辟谣能力的几种路径

专业媒体具有较强的权威性和公信力,面对网络谣言,应该进一步发挥自身优势,提升辟谣水平。

1.强化信息获取优势

及时辟谣是阻断谣言传播的最好手段。专业媒体机构自产生以来便一直强调新闻的时效性,媒体从业人员尤其是热线记者普遍受过专业训练,擅长发现信息线索和快速核实。互联网时代,专业媒体应充分发挥权威信源的独特优势,及时通过权威机构获取信息,切实提升辟谣时效,尽力压缩谣言传播时间。

2.发挥融合传播优势

专业媒体应善于利用互联网平台,强化辟谣信息的融合传播。比如,北京日报新媒体部门通过与今日头条、百度百家号、华为信息流内容部门合作,扩大专业内容传播基数,促使疫情相关权威信息获得优先传播。这些新媒体平台的编辑部门和AI识别系统,会优先采用官方媒体提供的准确信息,对未经核对的自媒体发布的信息采取覆盖、屏蔽或降低传播概率等措施,防范错误信息泛滥。

3.建立常态化辟谣机制

专业媒体应该养成“投喂”真实有效且受众关注的辟谣信息的习惯,并在媒体内容生产流程中不断强化。可以通过在网站或客户端设置固定“入口”,将辟谣信息栏目化、节目化、专题化,必要时采取置顶、字体加重等手段。互联网时代,信息传播已从以往的“受众寻找信息”发展为如今的“信息寻找受众”。要尽可能避免受众对信息的多头寻找,优化受众的信息获取体验,通过丰富的信息供给、科学的信息集纳,为受众提供一站式服务。

4.提升与受众互动的能力

目前,不少媒体都开通或开设了网络辟谣专题、专栏或节目,但从传播量来看效果并不理想。停留于单向传播,缺乏与受众的互动,是重要因素之一。媒体应积极增加与受众的互动频次,通过互动让受众感受到被关注、被尊重和被满足,提升传播的有效性,增加用户黏性。此外,通过互动还有助于了解受众关注点,对生产端形成有效反馈,更好发挥专业媒体的辟谣功能。

猜你喜欢

辟谣谣言受众
中国使馆驳斥荒谬谣言
浅析新媒体时代下受众观的演变
不信谣言 科学防“疫”
受众需求视野下对电台编辑工作的优化措施探究
“最强辟谣101条”引发质疑
你被养生谣言忽悠过吗?
谣言π=4!
真相查清之前别急着辟谣
韩剧迷受众心理解读——以《来自星星的你》为例
辟谣联盟:一切谣言都是纸老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