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21年度浙江新闻奖破解好作品的“三点”标准
2022-11-22沈爱国徐汇紫琳
文_沈爱国 徐汇紫琳
每年一度的浙江新闻奖评选,具有示范和标杆作用。这既是浙江省新闻界报道水平的整体反映,也是未来新闻业务发展的方向。究竟什么样的报道能获得浙江新闻奖?从刚揭晓的2021年度浙江新闻奖来看,“直面热点,解剖难点,亮出观点”,可以说是好作品的“三点”标准。
一、直面热点,做大做强重大主题报道
热点新闻,简单来说就是在某一时期内题材重大、关注度高、话题性较强或者争议性较大的新闻报道。热点新闻可能出现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比如有关政治生活、经济政策、生态发展、反腐倡廉等重大题材,也有可能有关收入差距、学校教育、社会治安、公共安全等问题。热点新闻往往与社会大众息息相关,集时新性、重要性、显著性、接近性等新闻价值要素于一身,一向是新闻报道的重点。从历年的获奖新闻中不难发现,许多优秀新闻是“直面热点”的报道。
新闻奖评选,本身就是一种导向,是一种鼓励和褒奖,首先要让那些聚焦时代主题、唱响主旋律的优秀报道获奖。2021年度,庆祝建党100周年、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保护生物多样性、数字化改革、绿色生态和谐发展等等,都是新闻报道的热点领域和热点话题。比如浙江新闻奖重大主题报道策划创新奖报刊类6篇作品:浙江日报建党百年特刊《初心不渝再启航》、杭州日报《永远跟党走——点亮杭州红色地图》大型报网端互动活动、宁波日报《共富论·双村记》融媒体报道、温州日报《红耀中国 辉映瓯越》系列报道、嘉兴日报《远航——庆祝建党百年》大型融媒体报道、金华日报《我们的学史笔记》系列报道,无一例外,都是属于这些题材领域。报刊类消息一等奖作品一共6篇,其中3篇主题都与生态保护有关,分别是丽水日报《丽水一年有23万朵“云”销往52个国家和地区》、都市快报《全国首部生态“特区”保护法规在杭出台》、湖州晚报《为了保护“鸟中大熊猫”小山村签下生物多样性保护协议 如今全球2%的中华秋沙鸭在安吉安心越冬》。
在当下自媒体盛行的时代,主流媒体更要肩负起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的重任,及时发出“主流声音”“权威声音”。在有些热点题材、热门话题面前,如果主流媒体不作为,权威声音缺位,小道消息就会满天飞,谣言传言流言就会趁虚而入。新媒体融合创新一等奖作品《天目全球抗疫排行榜》,截至2021年12月31日,累计发布20期,天目新闻客户端围绕排行榜共推出相关报道和新媒体产品近230篇,客户端总阅读量达4941万,点赞数超过63万,是中国媒体首次发布的全球抗疫排名,为中国抗疫全球第一正名,有力地揭穿了彭博社别有用心的意识形态操弄,也为全球抗疫精准施策提供了科学参考,影响力巨大。这是天目新闻对外舆论战中的一场关键性战役,彰显国家站位、全球视野,体现“重要窗口”所在地主流媒体风范。
浙江卫视的“新闻访谈”《对话“陋室画家”位光明:人生的画布 我最喜欢画暖色》,报道来自绍兴的位光明,白天走街串巷收购废品,晚上坚持在简易出租房画油画。身份的巨大反差,让位光明被网友广泛关注,成为“网红”人物。为深入挖掘位光明身上鲜为人知的故事,《今日评说》摄制组于2021年9月初,独家专访了这位“陋室画家”。在近40摄氏度的高温下,跟着位光明一起蹬三轮、收废品;在10平方米的简易出租房里,看他作画,和他聊天交朋友。一周的时间,记录了许多真实可感的场景和接地气、冒热气的对话,生动反映了位光明内心丰富的精神世界和诙谐风趣的生活方式,也让观众看到了位光明精彩的“艺术人生”。
台州广播电视台系列报道《拯救瓜头鲸》,通过持续20多天的跟踪报道,真实记录瓜头鲸获救治、放归大海,直至最后一头伤重死亡的整个过程。以第一手真实素材,回应民众关切,使一条社会热点新闻成为一个暖心流量事件。主题鲜明、内涵深刻,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的理念深入人心,体现了全社会生物多样性保护意识显著增强。这一组系列报道站位高远、笔触有情,是主流媒体紧跟新闻热点、以讲好故事的形式奏响主旋律的优秀之作。
二、解剖难点,做深做透“建设性新闻”
所谓“建设性新闻”,我们可以从两个层面来加以理解。狭义来看,建设性新闻指的是在新媒体环境下,媒体积极参与解决社会问题的新闻实践新探索。这类新闻实践强调在新闻报道中,除了要坚持内容的客观真实外,要以解决问题为报道宗旨。广义来看,建设性新闻是在新闻实践基础上抽象出来的一种新闻理念,强调两个重点,一是积极,二是参与。所谓“积极”,即以正面报道为主,给人以向上向善的信念和力量,即便是揭露问题的报道,出发点也是为了解决问题;所谓“参与”,指的是媒体和记者不再置身事外,而是作为社会成员之一,介入到社会问题的解决过程中。
因此,建设性新闻指的是媒体着眼于解决社会问题而进行的新闻报道,是传统媒体在新媒体时代立足于公共生活的一种新闻实践或新闻理念。新闻报道首先要直面问题,提出问题;其次,深入分析问题,找到原因;最后要解决问题,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这才是“建设性新闻”的功能和内涵。
做新闻报道工作,“问题意识”不可或缺。问题意识,是对客观存在的矛盾的敏锐感知和认识。问题导向,是以解决问题为方向。一名优秀的新闻工作者必须具备敏锐的“问题眼光”,既要能够从看似平淡无奇的事件中,发掘潜在的新闻点,也要能够运用抽丝剥茧、由表及里的分析方法,透过问题现象,找寻根源本质,探寻“解剖难点”的方法措施。
温州都市报系列报道《执法车被谁装了“跟踪器”?》,充分彰显了法治思维框架下舆论监督报道的巨大威力。温州交警执法车上惊现跟踪器——执法者竟然被违法者“监控”!不可思议的事,却真实发生了。在获悉该线索后,记者深入调查,推出独家报道,在“两微一端”等新媒体平台同步发布,阅读量超100万次。数百位读者、网友来电或留言,评论此事为“谍中谍”“无间道”,同时为案件的侦破提供线索和思路,为部门提升执法效果建言献策,推动了案件迅速破获。随后编辑部没有停留在打造“爆款”新闻,而是将重点从事件本身转向探讨如何扎牢法治“篱笆”。记者相继采访代表委员、行业专家和律师等,剖析、反思“运动式”“巡游式”执法的弊端,对治理超限乱象提出了诸多建设性意见,推动执法革新。
宁波日报消息《宁波开全国“医保家付”先河》,反映了一个困扰群众多年的现实难题:一边是老龄化社会庞大的居家医疗护理需求,一边是基层医疗机构有限的护理能力。为破解这对矛盾,2016年,宁波在全国率先推出规模化“网约护士”居家医疗护理服务,这一居家医疗护理模式在全国20多个城市得到推广。但是,居家医疗护理因无法享受医保待遇,进一步推广受到影响。为让更多群众享受居家医疗护理,从2022年1月1日起,宁波市将“网约护士”3个居家医疗护理项目纳入医保,首开全国“医保家付”先河。此举为整合优质医疗资源提供了政策支持,也为老龄化社会居家养老提供了重要保障。获得这一信息后,该报记者第一时间对国家医保局、宁波市医保局、宁波市卫健委等部门,以及“网约护士”、患者进行了深入采访。报道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宁波老百姓纷纷为“网约护士”居家医疗护理叫好,更为居家医疗护理被纳入医保、减轻广大患者经济负担点赞。
浙江卫视连续(系列)报道《电动自行车“超标”锂电池乱象调查》,针对近年来电动自行车锂电池爆燃事故频发,造成了2021年杭州7·18爆燃事故等多起伤亡惨剧,尖锐地提出问题:为何锂电池爆燃事故频发?锂电池行业存在哪些乱象?历时一个月,记者对电动自行车锂电池行业的销售、生产、执行标准、新业态等各环节进行了系统性的深度调查,发现其中存在不少违规销售、改装大功率锂电池,厂家使用旧电芯、次品电芯制造电池组等多项安全隐患。该篇报道曝光了触目惊心的行业秘密,揭露了相关行业的混乱现状。播出后,全省多个县市区就报道中所涉及的问题展开了专项整治行动,约谈、处罚了几十家相关销售生产企业,查扣了大量拆解旧电芯,收缴、追回了大批已经投放市场的“问题锂电”。同时,在报道推动下,浙江省市场监管总局也推出了“浙江e行在线”等数字化治理手段,加强相关监管。此外,由该系列报道衍生的关于“尽快制定电动自行车锂电池强制标准”议题,也由浙江省的全国人大代表作为建议,在2022年全国两会上提出,进一步推动行业良性发展。
这篇报道以社会关注的热点为切入口,极富时效性,同时调查涉及整个行业的上中下游,现场生动、细节到位,充分体现了系列调查报道步步深入的特点和魅力。记者通过各种方式深入行业内部,掌握了详实的第一手资料,层层揭开乱象背后的深层次原因,并通过报道引起了相关部门的重视,推动创新监管举措出台,一方面显示了记者很强的调查能力,另一方面也展现了舆论监督报道所起到的建设性作用和推动问题解决的力量,彰显了主流媒体的责任和担当。
宁波日报通讯与深度报道《一道“大港小航”待解题》,着力破解与港口发展不相匹配的“大港小航”难题。这是宁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硬核”嘱托的一个重要抓手,也是新任市委书记彭佳学布置给宁波媒体的首个选题。记者跟随宁波市有关部门和智库,历时近一年,对宁波港航服务业开展深度调查,发现了“航运金融业务规模小”“海事法律服务范围窄”“总部类机构缺乏”“港产城联动不足”等系列问题。在充分准备的基础上,推出了这篇调查性报道,以及后续的“‘大港小航’怎么破”系列。“问题是时代的声音”,主流媒体要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同时直面问题、研究问题,找到解决问题的“钥匙”。该报道从宁波长期存在的“大港小航”问题入手,站在“十四五”开局之年的新起点,发出“大港大航”“强港强航”的时代拷问,独家性和针对性都很强。
三、亮出观点,旗帜鲜明表达立场
按照新闻学的传统观念,新闻报道中不能包含记者的个人情感。这是有道理的,毕竟个人情感代表的是个人的好恶,会影响事实判断和真相披露。但这并不排斥记者在撰写新闻报道过程中的观点渗透和立场表达,因为角度的选择、细节的铺陈、引语的运用等等,都可以体现报道的倾向。因此,美国学者赫伯特·甘斯认为,一切新闻都是有偏见(立场)的。
美国哥伦比亚新闻学院的新闻写作教程中,谈到新闻报道的层次时,曾提出“三层报道”概念:第一层报道是事实性的、直截了当的报道;第二层报道是发掘表象背后实质的调查性报道;第三层报道则是在事实性和调查性的基础上所作的解释性和分析性报道,也就是新闻的深度报道。
一篇优秀的深度报道,在大量事实材料和背景资料的基础上,从新闻的表层向深层拓展、解释和分析。这个过程中,报道者的观点自然也会得到体现。
每日商报《元宇宙迷局》系列报道,聚焦2021年的热门话题——元宇宙。在被称作“元宇宙元年”的这一年里,包括Facebook、百度、腾讯、阿里在内的众多互联网巨头都围绕着元宇宙这一概念进行布局;在实体制造业,一汽大众、王中王、耐克等品牌也宣布进入元宇宙的领域中探索;资本也瞄上了这个能够炒作一把的机会,各方大咖都跳出来表示是元宇宙专家,开课、培训、出书、募资、拉群等操作层出不穷。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报道组开始了近一年的关注,从元宇宙有多火、有多坑、有多玄、有多深这四个维度,对元宇宙热进行理性解读,并在层层追问中亮出鲜明观点——“在如此火热的产业面前,更应当冷静下来,从长计议”,给读者以拨云见日之感。
以文化人,更能凝心;以“评”举旗,更能聚力。除了在报道的层层递进中亮出观点,一篇观点鲜明、说理清晰的评论则更加一针见血、掷地有声,能更加有力地强信心、聚民心、暖人心、筑同心。
党中央赋予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光荣使命后,境内外舆论高度关注,一些误解和不必要担忧也同时出现。2021年10月中旬,习近平总书记和浙江省委书记袁家军先后在《求是》杂志发表重要文章,深入阐释共同富裕命题。当此之际,浙报集团精准选取时机,精心策划5篇“共同富裕先行示范谈”本报评论员文章,在《浙江日报》头版连续推出,廓清误区、凝聚共识。《做大“蛋糕”是前提——共同富裕先行示范系列谈①》是该系列首篇,聚焦“很多人论及‘共同富裕’,总会先聚焦到‘分蛋糕’上。其实,做大‘蛋糕’,才是分配的基础和前提”这一主题,精选角度,观点鲜明;文风平实,重在说理;融合传播,广泛转载。该作品抓住有利时机,主动设置议题、引导舆论,体现主流媒体战斗力和担当作为;直接针对误解和困惑发声,有利于澄清谬误、凝聚共识;论述角度小、主题集中、观点鲜明,有利于形成传播效果;文风朴实,重在说理,有利于形成感染力。
衢州日报评论《别把“众群”当群众》,针对数字化改革过程中出现的“群”乱现象,认为其已经成为一种流行的新形式主义,与走好新时代群众路线的要求不相符合。文章在短篇幅内既分析群太多现象产生的原因,又提出了解决这个问题的思路,观点鲜明,针砭时弊,客观辩证,语言犀利,论证有理有据,逻辑层次清晰。尤其是标题设计巧妙,抓人眼球。
2021年又是全省县市集中换届年,一批又一批领导干部被提拔走上新的工作岗位。“微信群道贺连连、朋友圈恭喜一片”现象十分普遍。金华广电的新媒体作品评论一等奖《朋友提拔不应只恭喜》,针对这一“人人心中有,个个笔下无”的现象,及时作出评论,提出鲜明观点,即不做雨露均沾的盟友、狐假虎威的损友、无法无天的恶友,而是要做一个讲原则、讲界限、讲规矩的挚友、益友、诤友。文章视角新颖独到,体现了较强的观点引领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