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癌复发有哪些征兆
2022-11-21齐立强
文◎齐立强
每年10月是乳腺癌防治宣传月,又称“粉红丝带月”。
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发布的2020年全球最新癌症数据:乳腺癌首次超过肺癌成为全球“第一大癌”。
随着医学的不断发展,乳腺癌的治疗越来越积极有效,很多患者都能被及时发现、尽早治疗,所以,很多乳腺癌患者的预后相较于其他癌症患者更好。而临床中,我们经常发现,部分患者在治疗后出现复发或者转移。或者,有很多患者在治疗后一直担心是否会复发或者转移,身体稍有“风吹草动”,就担心是不是有什么问题,终日承受着巨大的精神压力。
在这一期,我们来专门聊一聊两个问题:乳腺癌的复发有哪些症状?应该如何应对乳腺癌的复发?
复发有哪些征兆
乳腺癌的复发包括局部复发和远处转移。不同部位的复发,临床症状也不一样。
局部复发是指保乳术后同侧乳腺内或全乳切除后同侧胸壁再次出现肿瘤,用手触摸会发现这种癌结节比较硬,而且不容易活动,可以单发也可以多发。除了胸壁之外,常见的复发部位还有内乳区、腋下以及锁骨上区域淋巴结。
远处转移最常见的部位是骨、肝、肺和脑。大多数与乳腺癌相关的死亡是由转移引起的。
骨转移会有病灶部位的持续渐进性疼痛,最常见的骨转移部位包括胸椎、腰椎、肋骨以及四肢长骨。骨转移灶会破坏骨的生理结构与机械强度,常伴有中重度骨痛,严重者可发展为病理性骨折。骨转移灶形成的软组织包块,可对周围重要神经血管形成压迫,导致肢体局部功能丧失。骨痛、病理性骨折、脊髓压迫及高钙血症等骨相关事件的出现,严重影响患者的自主活动能力及生存质量。
早期肝转移可以不表现任何临床不适症状,随着病情进展,会出现肝区(右上腹)的疼痛、发热、纳差、腹胀、腹水、黄疸、肝大等症状和体征。如果腹水较多,还会有呼吸困难等症状。这些症状常提示预后差、生存时间短。
肺部是晚期乳腺癌的常见转移部位。肺转移可能引起咳嗽、咯血、疼痛(刺激性胸痛)、胸腔积液和肺功能障碍等临床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脑转移的患者经常会出现头痛、头晕、喷射性呕吐、视物不清等症状。有15%~30%的乳腺癌患者会出现脑转移。乳腺癌患者由于生存期的延长,脑转移的发生率也随之增加。脑转移后,患者病情发展迅速,又因血—脑脊液屏障的存在,药物很难抵达脑部病灶,疗效不佳,导致脑转移患者的预后较差。
所以,我们提醒患者们,一旦出现了局部复发或者远处转移的症状,如新发肿块、骨痛、胸痛、持续性头痛、呼吸困难或腹部疼痛等,应及时就医。
如何减少复发转移的可能性
乳腺癌之所以被称为恶性肿瘤,是因为它在术后能“卷土重来”,也就是存在复发和转移的风险。这是因为在整个治疗过程中,癌细胞可以找到“庇护所”藏身,类似进入休眠状态。而在治疗之后,这些休眠细胞在某种机会下仍会死灰复燃。这也是造成乳腺癌患者有死亡风险的主要原因。
乳腺癌复发最常见的时间段有两个:术后2年以及术后5~6年。我在临床上遇到的患者中,最长的复发时间是在术后31年。正因如此,即便对乳腺癌进行了彻底的手术切除以及全面、周期性规范的综合治疗,也并不代表患者就可以高枕无忧了。
那么,怎样将乳腺癌复发转移的可能性降到最小呢?
不要每天活在担心复发的恐惧中,目前乳腺癌在某种程度上是一种“幸福癌”,早期发现、规范治疗,治愈率还是相当高的。
第一,坚持足疗程的治疗。
乳腺癌治疗包括规范的手术,必须的放疗以及足疗程、足周期的化疗、靶向治疗和全程的内分泌治疗。放疗时长1 个月左右,化疗时长为半年到1年,靶向治疗一般需要1年的时间,内分泌治疗需要5~10年。所以手术成功之后,患者不能掉以轻心,一定要不打折扣地把术后要做的治疗足疗程做完。坚持就是胜利!只有把必须要做的治疗全程坚持下来,才会大大降低复发和转移的风险。
第二,定期规律随访复查。
目前,指南推荐的随访频率是术后2年之内,每3 个月1 次;术后3~5年,每6 个月一次;术后5年以后,每年1 次。其他检查的频率如下:
乳腺超声 每6 个月1 次;
乳腺X 线 每年1 次;
胸片或胸部CT 每年1 次;
腹部超声 每6 个月1 次,3年后改为每年1 次;
存在腋窝淋巴结转移4 枚以上等高危因素的患者,需要进行基线骨扫描检查,必要时每1~2年进行1 次全身骨扫描;
血常规、血液生化、乳腺癌标志物的检测可每6 个月1 次,3年后每年1 次;
应用他莫昔芬的患者建议每年进行1 次妇科检查。
第三,养成良好的健康习惯。
以上内容是不是令乳腺癌患者更加忧心忡忡了?接下来,我想说说宽心的话:不要每天活在担心复发的恐惧中,目前乳腺癌在某种程度上是一种“幸福癌”,早期发现、规范治疗,治愈率还是相当高的。所以预防复发和转移,还有一个方法,就是养成良好的健康习惯,让自己活得开心和轻松。具体建议如下:
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体会深呼吸和听音乐带给我们的益处,适当运动,如散步、做瑜伽、做健身操、打太极拳等,可以帮助缓和紧张焦虑的情绪。同时,还要保持充足的休息,良好和谐的人际关系,健康科学的饮食,避免饮酒、熬夜、过度情绪化等不良习惯。这样不仅能够提升机体的免疫力,还能大大降低复发和转移的风险,何乐而不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