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活方式有问题 当心大肠癌

2022-11-21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肿瘤中心结直肠肿瘤外科王贵玉王玉柳明

大众健康 2022年10期
关键词:大肠癌腺瘤靶点

文◎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肿瘤中心结直肠肿瘤外科 王贵玉 王玉柳明

结直肠癌也叫大肠癌,是指来自大肠黏膜上皮的恶性肿瘤,包括结肠癌和直肠癌。目前,我国大肠癌的发病率居恶性肿瘤第二位,死亡率居第四位。2000-2016年的数据显示,大肠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呈现上升趋势。值得关注的是,多发生在40 岁以上人群的大肠癌,近年来已悄悄“盯”上了30 多岁的年轻人。

虽然预防大肠癌很重要,但科学防癌更重要,同时要纠正“谈癌色变”的错误认知。总体来看,大肠癌是一种可防可治并能够治愈的疾病。

提前预防有必要

目前在所有肿瘤中,大肠癌是一种预防方法较为成熟的肿瘤。大部分大肠癌是通过息肉—腺瘤—癌的途径恶变的。结直肠腺瘤发展为结直肠癌需要长达数年的时间,早期筛查可发现息肉和腺瘤,及时治疗,可以避免癌变的风险。

再次提醒大家,大肠癌可防可治,它的发生与不合理的饮食结构、吸烟喝酒、缺乏运动和心理健康状况欠佳等因素密切相关。减少红肉的摄入,戒烟限酒,运动健身等做法,可以起到预防作用。对于高危人群,应当注重筛查,争取早发现、早治疗。

细数大肠癌的高危因素

1.饮食结构不合理

肠道与食物直接接触,食物的成分可直接影响肠道环境稳态及功能。研究显示,约80%的结肠癌发生与饮食因素相关。有证据表明,大肠癌是由食物成分及其引起的肠道微生物群紊乱以及原癌基因、抑癌基因的改变导致。不同种类的食物对肠道功能、代谢的影响不同。目前认为,高脂饮食、高蛋白饮食、低膳食纤维饮食、大量摄入红肉及其加工品等,均可能诱发大肠癌。

2.吸烟

吸烟是导致大肠癌发病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大肠癌发病与吸烟年限和总量均有一定的剂量—效应关系,且女性的患病风险高于男性。香烟中的主要致癌物质如苯并芘、尼古丁等,可以通过诱导基因突变,促进大肠癌细胞增殖等形式危害健康。

3.饮酒

世界癌症研究基金会的证据表明,酒精性饮料可以增加大肠癌患病风险。乙醇被吸收进入人体后,可转化为乙醛,而乙醛可使DNA 发生链间交联,具有较强的致癌作用。饮酒和大肠癌之间也存在着一定的剂量—效应关系。我国餐桌酒文化盛行,但大众对于乙醇致癌(尤其是大肠癌)的认识有限。因此,我们倡导健康的生活方式,减少摄入酒精性饮料,特别是有大肠癌家族史、肠息肉等疾病史的人,以及经常吸烟、喝酒的大肠癌高危人群,应当戒酒。

4.缺乏运动

2019年美国癌症研究所的专家报告称,增加体力活动是降低大肠癌风险的有效方式。增加体力活动可以控制体重、避免肥胖,而超重与大肠癌的发病密切相关。此外,通过运动干预可提高大肠癌患者的免疫水平,中小强度的运动可维持肠黏膜屏障的稳态,抵御病原微生物入侵。积极的有氧运动对大肠癌患者有益。

5.心理健康状况欠佳

长期心理压力过大、情绪紧张、焦虑易导致自主神经功能紊乱,进而导致消化液分泌减少、胃肠蠕动减慢,对肠道健康不利。精神疾病与肠道微生物密切相关。肠道微生物可通过脑—肠轴调节大脑功能;反之,精神心理因素可能通过脑—肠轴间接对大肠癌起作用。

重视早期筛查和诊断

大肠癌的治疗是以外科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方式。随着医疗技术水平的不断更新,目前多数大型三甲医院均可开展腹腔镜微创结直肠癌根治手术。

总体来说,大肠癌是一种治疗效果较好的消化道恶性肿瘤。在临床上,术后5年,若肿瘤没有复发或转移,就认为得到了治愈。大肠癌的治愈率与病理分期密切相关,早期大肠癌的治愈率较高,I 期大肠癌治愈率达到90%以上,而晚期大肠癌治愈率不足20%。因此,大肠癌的早诊早治尤为重要。

《中国肿瘤整合诊治指南(CACA)》的结直肠癌指南部分,目前推荐了几种大肠癌筛查方法,可以根据个人意愿和身体耐受情况从中选择。包括:

(1)每5~10年进行一次结肠镜检查

(2)每年进行1 次粪便隐血试验(FIT)检查

(3)每3~5年进行一次乙状结肠镜检查

(4)每5年进行1 次结肠CT 检查

(5)每3年进行1 次多靶点粪便FIT-DNA 检测

其中,结肠镜检查是筛查大肠癌的金标准,但肠镜检查前需要喝泻药对肠道进行清洁,且此检查是有创的。结肠CT 虽然没有创伤,但检查前也需要清洁肠道,且检查时会受到一定辐射。FIT 与多靶点粪便FIT-DNA 检测只需要化验大便即可进行检查,是无创的检测方法。经临床研究证实,多靶点粪便FIT-DNA 检测对于进展期腺瘤(癌前病变)的检测灵敏度比FIT 高一倍。一般建议40 岁以上人群要进行大肠癌筛查,具体筛查时间和频次可由医生结合家族史、有无症状等综合考虑来决定。

猜你喜欢

大肠癌腺瘤靶点
维生素D受体或是糖尿病治疗的新靶点
肿瘤免疫治疗发现新潜在靶点
后肾腺瘤影像及病理对照分析
大肠癌组织中EGFR蛋白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FAP与E-cadherinN-cadherin在大肠癌中的表达及相关性研究
姜兆俊治疗甲状腺腺瘤经验
胸腺瘤放射治疗研究进展
心力衰竭的分子重构机制及其潜在的治疗靶点
氯胺酮依赖脑内作用靶点的可视化研究
裴正学教授治疗大肠癌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