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大师工作室的区域文创产业人才培育

2022-11-21

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2年5期
关键词:文创技艺大师

刘 丹

(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 科技发展与校企合作部,河北 石家庄 050081)

近年来,国家将发展文化创意产业(以下简称“文创产业”)视为提升文化软实力和产业竞争力的重要举措。2020年,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湖南长沙马栏山视频文创产业园时强调,文化产业既是一个迅速发展的产业,也是一个巨大的人才蓄水池,必须格外重视[1]。习近平总书记这一论断彰显了国家对文创产业的高度重视,预示着文创产业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期。

任何一个产业都离不开人才支撑,人力资本是文创产业的发展根基。2014年,国务院发布《关于推进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要通过增强创新动力、强化人才培养等举措,提升文化产业整体实力[2]。在文创产业人才培育体系中,职业教育一直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国家提出要鼓励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才培养纳入职业教育体系,发挥职业教育在文化传承创新中的重要作用[2]。如何将文创产业人才培养纳入职业教育体系并不断提升人才培养水平,是亟需解决的问题之一。本文以河北省文创产业发展及人才培养为研究对象,探求基于大师工作室建设的区域文创产业人才培育路径。

一、文创产业与文创产业人才

(一)文创产业

文创产业,是全球化视域和知识经济生态背景下产生的新型产业形态。创意产业最早产生于英国,1998 年,《英国创意产业路径文件》将“创意产业”定义为“源于个人创造力、技能和才华的活动,通过知识产权的生成和利用,使这些活动发挥创造经济效益和就业的成效”[3]。国内最初的提法是“文化产业”,《文化及相关产业分类(2018)》将“文化产业”界定为“为社会公众提供文化产品和文化相关产品的生产活动的集合”[4]。2017年,北京市提出“文化创意产业”,设置“北京文化创意产业统计标准”,该标准认为“文创产业”是“以创作、创造、创新为根本手段,以文化内容和创意成果为核心价值,以知识产权实现或消费为交易特征,为社会公众提供文化体验的具有内在联系的行业集群”[5]。一些研究人员也对文创产业的内涵进行了探讨,比较有代表性的是金元浦教授的观点,他认为“文化创意产业是以创意创新为核心,以知识产权为根本,贯穿生产、流通、消费等产业发展全过程的新型产业集群,提供满足大众文化、娱乐、精神、心理等方面需求的新兴产业形态”[6]。

本文所指“文创产业”是以文化为发展基础和创造对象,以人的创造性思维为源泉,以创造能力为驱动,结合传统手工技艺和现代科技手段,开发文创产品,传承文化理念,融创意、技术、产品、产权、服务等为一体的新型市场化产业形态。文创产业属于文化产业但又与其有差别。在文创产业中,“文化”是基础,是产业存在之本,而“创意”是核心和生命力,是产业发展之魂。

(二)文创产业人才

何谓“人才”? 并不是所有的从业人员都可称作人才。人才应当是某一领域具备核心竞争力,有能力推动企业、行业乃至整个产业发展的群体。文献[7]认为文化创意产业所需要的艺术设计人才,应该是“对文化创意产业有着深刻的理解,精通专业知识、具有创新能力的综合型人才”。文献[8]提出“文化创意人才是指以自主知识产权为核心,以专业和特殊技能为手段,以脑力劳动为特征的人才,主要包括具有原创与设计能力的创意人才、专门研究文化产业发展及其规律的人才以及将创意转化为经济价值的文化产业经营管理与营销人才”。文献[9]认为“在中国语境之下,文化创意人力资本更能涵盖数量正在不断增长的相关从业人群”。

文创产业人才的关键词主要包括创意、技能和专业。在现代汉语词义语境下,“人才”又特指“具有某种特长的、德才兼备的人”[10],因此,人才的重要衡量指标还应包括“德”,即应有的职业精神和素养。基于上述几个关键词的核心内涵及本文大师工作室建设视域下的人才培育对象,本文所指称的“文创产业人才”,主要是在文化产业链前端,即产品设计开发阶段,掌握较高水平的专业知识和创意能力,具备应有的职业素养和工匠精神,能运用自己的创作技能,将独特的文化理念转化为相应文创产品和服务的高水平复合型专业人才。

二、河北省文创产业及人才培育现状分析

河北省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和传统手工技艺。燕赵古国不仅传承了定兴书画毡制作技艺、沙河皮影戏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也衍生了网络游戏、影视动漫等新兴文化业态。近年来,河北省相继出台了《关于加快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河北省文化产业振兴规划(2010-2015年)》《关于深入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若干意见》等一系列文件,制定相关优惠政策,大力推动文创产业发展。但在京津冀一体化视域下,河北省文创产业在规模、产值等方面与北京、天津相比仍存在一定的差距。2019年,全国平均文化及相关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为4.50%,而河北只占2.66%,远低于北京(9.36%),也逊于天津(3.57%)[11]。人才是制约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现阶段河北省文创人才培育并不能完全匹配产业的发展速度和规模,人才紧缺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文创产业的发展。

(一)区域创意指数相对不高

近几年,河北省现代文创、网络游戏、动漫等新兴业态不断涌现;出版传媒、广电网络等龙头企业竞争实力不断提高;影视制作基地、数字出版基地等文化产业园区渐成规模,文创产业发展态势喜人。相关数据统计,2016—2019年,河北省文化产业增加值从691.1 亿元增长到930.5 亿元,远高于天津(502.0亿元)和山西(387.0亿元)等地,年均增长11.17%,约是河北省同期GDP增速的2倍[12]。2020年受疫情影响,全国各地文化娱乐消费支出均大幅下跌,但河北省的人均文娱支出(467.6元)仍高于山西(390.9元)、河南(353.9元)等地区[11]。

2018年,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以“文化创意+”理论为基础,融合中国传统“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的思辨方法,构建中国城市文化创意指数核心评估模型,对全国各城市的文化创意指数进行测评,并发布了“中国城市文化创意指数排行榜”。榜单显示,北京、深圳、上海等城市文化创意指数排名靠前。在地级城市中,东莞、苏州、郑州、无锡、长沙排名前五。河北省会城市石家庄排名第29位。在“中国城市文化创意指数综合排名”前130位的城市中,河北省有石家庄、保定、邯郸、廊坊、沧州五地上榜,与“京津”相比,创意指数差距较大,具体见表1。

表1 2018年京津冀地区城市文化创意指数综合排名

创意指数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一个国家、地区或城市创意产业发展水平,从一个层面反映了某一区域创意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水平。创意是文创产业发展的灵魂,文化创意重在价值驱动和审美驱动。可以说,创意是文创产业的核心竞争力,也是衡量产业市场经济价值的重要指标。河北省区域文创人才总体创意水平不足,创意生态仍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二)文创人才紧缺

近几年,河北省文创产业发展迅速。2020 年,河北省文化企业单位量和从业人员数量虽然较北京仍有不小差距,但已经远远超过天津、山西等地区,具体见表2。

表2 全国及部分地区规模以上文化及相关产业企业基本情况(2020年)

迅速增长的文创企业和从业人员数量说明河北省文创产业发展前景可期。但从表2还可以看出,虽然河北省的文创企业单位量及从业人员均远超天津,但资产总计和营业收入却低于天津。这反映了河北省文创产业价值驱动力不足,文化赋能能力仍有较大提升空间。

研究人员从人才供需缺口、产业人才政策、人才层次结构、万名科技创新人才领军人才占比、人才效能等指标出发,对河北省文创产业人才现状进行了紧缺度综合调研分析。从调研结果来看,包括动漫游戏、艺术品创作、文化旅游等在内的18个文创行业,达到非常紧缺以上程度的占比超过一半,说明河北省整个文化产业的人才紧缺度较高。而从紧缺主要表现来看,素质紧缺的行业占行业总数的近80%,说明河北省文创产业人才总体质量不高,人才培养素质紧缺问题突出[13]。

三、基于大师工作室建设的文创产业人才培养路径分析

基于文创人才创意性、实践性、传承性等特征,相较于本科院校,职业院校重实践、重技能的人才培养理念更具优势。经过多年的实践探索,技艺大师工作室建设成为文创人才培育的重要路径。

技能大师工作室的“大师”,即掌握深厚的专业知识和精湛的技艺,具有较高的职业素养和工匠精神,能创造性地从事技能或技艺要求较高的工作,并为组织创造独特价值的高技能人才[14]。本文所探讨的大师工作室,主要是指高职院校基于现代学徒制育人理念,依托文化艺术类专业平台,引入具备高超手工技艺和先进文化创意理念的领军型文创技能大师,共同搭建的以创新文化理念、传承文化技艺、开发文化产品、培育文创人才为目标的“传帮带”育人模式。

近几年,河北省高职院校抓住“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提质培优”“双高建设”等发展契机,通过试点建设和实践探索,以现代学徒制为引领,依托院校优势专业,与知名文创企业合作育人,校企共建技能大师工作室。搭建以大师团队为保障,以文创产品为依托,以项目式培养为核心的三位一体文创人才培育平台。

(一)整合学校、企业、行业教师资源,育人团队多元化

优秀的教师团队是文创产业人才培养的重要保障。职业院校与知名文创企业合作成立工作室,可以充分整合院校、企业、行业等多方教师资源,打造一流的教师团队,为人才培养提供充足的师资保障。工作室一方面吸纳院校优秀的专业教师,另一方面择取具有多年一线设计经验和生产经验的从业人员担任企业师傅,突破一校、一企、一地之局限,从国内外引进行业知名技艺大师加入教师团队,打造“传统+现代”“理论+实践”“开发+运营”“国内+国外”的多元立体化教师团队。

河北省内发展较为成熟、育人成效不断提升的技艺大师工作室,已初步形成了校企多元育人团队。比如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晏均(陶瓷)技艺大师工作室”,由艺术设计系主任牵头学院专业教师团队,由晏均设计负责人牵头企业师傅,引进中国陶瓷艺术大师、磁州窑艺术家、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任双合加入教师团队,共同组成强大的专家队伍,提升大师工作室实践教学水平以及创意研发能力;河北工业职业技术大学“内画大师工作室”引进冀派内画大师李俊娟担纲指导,由学院专职教师、中国内画艺术学院派传人尹剑情带领学校教师团队,共同培养内画技艺人才;秦皇岛职业技术学院聘请王俊峰、范锦绣等非遗传承大师,与学院艺术专业教师合作构建“非遗大师工作室”教师团队。技能大师、企业师傅和学院教师互补配合,在制定人才培养方案、研发实践课程体系、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等方面贡献力量。

1.对接产业及市场需求,提升育人针对性

基于大师工作室多元化的师资队伍,学院专业教师可以了解国家和政府对于文化创意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标准的宏观指导意见,企业师傅可以掌握国内外最新的产业发展动态和市场需求,技能大师可以把握传统手工技艺的历史发展脉络及时代特征,多元办学主体共同创新人才培养方案,个性化制定人才培育目标,使文创人才培育紧密贴合产业、市场需求以及传统技艺特点,提升育人的针对性和专业化水平。

2.融合传统文化技艺与现代教学手段,创新教学内容

一方面,传统手工技艺往往都是通过前人口传身授沿袭至今,大多属于缄默知识,尚未形成完善的课程体系。而大师团队可以结合传统技艺特点开发实践课程,创新教学内容。比如秦皇岛职业技术学院依托“北戴河渔歌号子·鼓浪摇”“抚宁太平鼓”非遗大师工作室,开发具有山海文化地方特色的鼓浪谣、太平鼓等非遗课程,创新教学内容,搭建课程体系,让教师和学生有本可依。

另一方面,教师团队不断吸纳文创产业的理论研究成果,将真实产品案例带进课堂,依托先进的教学手段,突破教科书和教室的局限,搭建多元课程体系。比如河北工业职业技术大学“现代烙画技能大师工作室”整合资源,开发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现代烙画艺术鉴赏与体验,建成民族文化传承与创新子库“中国烙画艺术传承与创新”,为文创人才培养提供充足的课程资源。

3.技能与素质并重,提升人才综合素养

除了高超的技术技能水平,技艺大师们还具有很高的职业素养,他们是新时代的大国工匠。以烙画技艺为例,烙画烫制过程中温度火候力度控制、轮廓勾勒、人物表情、皮肤质感、色彩罩色渲染、喷枪烘染等重难点技术需要学习者多次尝试、反复摸索,具备细心、耐心、恒心、决心才可以最终达到理想效果。以大师工作室为平台,在“一对一”“传帮带”的实践过程中,大师们对徒弟言传身教,在知识、技艺、工匠精神等多方面潜移默化影响学生,以匠心、匠气、匠魂感染学生,通过“试错”锻炼学生不畏艰难,勇于进取、百折不挠的精神,培养学生精益求精、严谨、专注、敬业的工匠精神,使学生们在耳濡目染中,技、艺、道均得到有效提高,成为文创产业需要的高技能、高素质复合型人才。

(二)发挥校企联合育人优势,育人情境真实化

技能大师工作室一般是由职业院校和文创企业合作建立的校企联合育人平台。依托大师工作室,校企等多元办学主体可以在师资、场地、理念等多方面深度融合,在实践基地建设、文创产品开发、实践教学创新等方面充分发挥校企联合育人优势,为文创人才培养提供真实的情境化教学,提升育人成效。

1.校企共建实践基地,打造真实育人场景

学校与企业合作,加强资金、场地、设备等保障,打造具有院校和企业文化特色的交互式学习、实践、工作场景,融合企业、工作室、手工技艺制作场地的多种功能,实现工学做一体化。比如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与晏均设计合作建设“双基地”人才培育平台,校外基地“智行创意公社”建有陶瓷生产车间、展示空间、仓储空间等,并配备现代化的陶瓷生产制造工具。校内基地“121 创意公社”模拟真实企业环境,包含专用培训教室、体验空间、会议空间等综合教学场景。“双基地”为开展沉浸式实践教学创设真实情境,使校内学习、校外实践的联动育人得以实现,同时有效满足了大师工作室教学、研究、创作、展览、活动体验、行业交流等多元需求。

2.开发活态文创产品,提供真实产品依托

创新创意能力是衡量文创产业人才的重要标准之一。开发活态文创产品,为人才培育提供真实产品依托,是大师工作室应有之义。唐山职业技术学院“邢玉菱泥塑技能大师工作室”借助互联网、移动手机端等现代通讯形式发布泥塑创意设计信息,用DIY 个性化泥塑艺术品定制的方式,为传统民间泥塑艺术注入新的生命力,使之重新绽放光彩;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晏均(陶瓷)技艺大师工作室”以传统手工陶瓷技艺为基点,进行太行山地区特色陶瓷产品的创新性研究,大师们创造性地将不同地域陶泥和名寺古刹香灰作为烧制原料,合土入釉。从只作釉料到合入胎土,从成品泥料到专属炼制,历经比例、温度、程序试验,不同窑口泥料、不同寺庙香灰、不同工艺技法的反复对比,最终研发出“香灰烧”这一独创性文化产品。这些工作室将原创性的活态文创产品作为真实案例引入课堂,为后续实践教学的开展提供产品依托。

3.创新实践教学模式,参与真实操作环节

依托真实的文创产品,大师工作室可以进一步革新育人手段,提升实践教学成效。学生从迈入校门开始,就拥有“学生+学徒”的双身份,他们一方面不断夯实传统文化、艺术理论、文艺审美、艺术设计等理论基础;另一方面在企业大师“师徒结对”的培育模式下,针对内画绘制、陶瓷冶炼、泥塑等传统手工技艺进行实操实练,技能水平显著提升。以“香灰烧”为例,产品从选料到成型需要经过配泥、练泥、拉坯、修坯、素烧、补水、上釉、入窑、烧制九大工艺流程,将这些环节融合教学实践,让学生真实参与“香灰烧”产品开发的各个环节,每个环节都有专业大师指导、示范。通过实操实练,学生们可以清晰地感知自己手工技艺一点一滴的进步,文创人才培养的实践化、个性化、过程化得以实现。

(三)打造设计、开发、运营文创产业链,育人方式项目化

文创产业涉及产品设计、制作、开发、运营以及文化服务等环节,是一条完整的产业链。文创产业可持续发展所需要的人才,除了具备扎实的理论知识、高超的技艺技能,还要具备产业意识和市场思维。大师工作室依托文创产品,打造产品设计、开发、运营产业链,创新“项目式”人才培养方式,使学生能够以员工身份参与文创产品从理念到实体,从开发到销售,从市场到产业的全过程。工作室采用项目式的研发、交流与学习机制,使学生以学徒身份参与真实的市场化项目运作,切实体会如何将创意理念与市场需求有机融合。

1.确定项目式实践任务

依托文创产品设计、开发、运营等不同环节的任务需求,围绕文创人才培育的基本要求,在深入调研文创产业市场动向的基础上,结合不同岗位的具体标准,由大师工作室教师团队和学生共同确定实践任务。师生对项目的市场基本情况、产品设计要求、完成时间、预期目标以及面临的问题等进行分析,明确任务分工,制定项目实施方案,使项目的任务目标既符合市场需求,又契合文创人才的培育目标,以任务为导向提升人才培育的针对性、有效性。

2.形成项目式教学环节

开展项目式教学的目标是提升文创人才的实践技能。因此,要根据不同项目组的不同任务,对教学内容“化整为零”,将文化知识、艺术设计理念、美学理论、文创产品的设计原理、创新性研究、制作工艺流程等实践教学有机融入项目任务中的具体工作环节。比如在产品设计环节开展审美、创意、设计原理等相关教学;在产品制作环节融入实操技能的训练。每个项目组设置一名教学助理,负责记录项目工作组完成任务的过程,把项目各个阶段的学习环节进行梳理和归纳,最终形成一套完整的实践教学资源库。

3.组建项目式师生团队

根据市场需求组建不同的项目组,每个项目组择优选取一定数量的学生进入团队,由相应的学院教师和企业师傅共同担任项目负责人,并同时设置行政助理和教学助理辅助管理。根据项目任务要求,结合学生特长,将其分入不同项目组。因此,教师要充分了解学生的能力和短板,科学调配,确保每个团队都能充分发挥小组成员的优势,使他们的知识和能力在任务完成过程中均得到提升。项目组以师傅带徒弟的方式开展工作,师徒共同完成项目任务。

4.建立项目式考核机制

大师工作室项目式育人注重对学生的过程性和形成性评估,创新考评方式,开展项目组内师生互评、学生互评、组际互评等活动,结合市场化项目运作的企业评价,从市场经济价值出发对各个项目组的创新创意能力、手工技艺能力、开发运营能力等进行多维度、立体化考评,最大程度保证评价的科学性、全面性。尤其注重对学生工作态度、合作意识等职业精神的考核,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

文化软实力已经成为衡量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指标之一。近几年,国家对文创产业发展的重视程度不断提升,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文创产业正逐渐成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职业院校积极开展文创产业人才培育,悉心培养理论、技艺、创意一体化的高质量文创人才,既是繁荣社会主义文化的需求,也是树立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基础。职业院校要以技艺大师工作室为载体,充分整合学校、企业、行业等多元办学主体的教学资源,基于市场导向和产业需求培育文创人才,不断创新人才培育路径,提升人才培养成效。

猜你喜欢

文创技艺大师
非遗技艺绒花的传承与创新
陶溪川文创街区
大师剪我也剪
《岁寒三友文创海报》
治理的技艺:三代王官学新说
“不落灰”的文创
铧芯文创
技艺精湛 星光灿烂——来自欧洲的Herrmans
环保高效的清洁大师
技艺并举 厚积薄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