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给侧改革视域下高职院校教育质量提升路径研究
2022-11-21邱华愉张玮桐
邱华愉 张玮桐
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人口结构日益变化,人们对高等职业教育的重视度逐渐下降,高职院校的招生面临巨大的压力。近几年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型、产业结构的深入调整,企业对于高级技能型人才的需求迅猛增长。在此背景下,高职院校的教学发展已经成为高等教育中普遍关注的问题。本文从时代背景的角度出发,在供给侧改革的视域下探讨高职院校的发展路径。
一、高职院校教育质量供给侧改革
教育供给侧与经济供给侧一样,在内部都会形成一条供给线路。我国现高职教育中所出现的问题与经济领域中所面临的问题有着相似之处,为了大力发展高职教育,近几年来国家政府和高职院校都在积极地进行改革,如:扩大学校规模、降低准入门槛、加强教师队伍建设、设置学生受欢迎的课程等,如果把这些措施放在经济学的供给侧改革领域中,就属于需求侧的一端。这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高职教育中招生困难的危机,促进了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但却不能解决根本性的问题,教学质量难以提高。对此,高职教育要运用经济学中的供给侧改革的方法,转变高职教育的思路,从供给侧一端入手,即加强对高职院校中内部结构建设的调整,有效调节教育资源的利用,着眼于教育质量的提升,发挥创新要素在高职教育中的作用。
二、供给侧改革视域下高职院校教育质量提升的重要性
(一)高职院校学生的就业状况不容乐观。从目前来看,高职院校的就业情况不容乐观,这在侧面反映出学校教育质量的问题。为了打破就业率低下的“瓶颈”,高职教育也在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完善。教育领域的供给侧改革就是在经济领域的供给侧改革这种大背景下应运而生的,并逐渐走进人们的视野中。在教育领域进行供给侧改革,要在供给侧一端入手,即在教育的源头出力,不断提高人才的培养质量。高职教育供给侧改革对应的是经济领域供给侧改革的四大要素,主要有教师、教育资源、政府的资金投入、创新等。高职院校的供给侧改革主要是教育内部行为,是一种内涵式的发展,因此要探讨高职教育内部的教育理念和方法,增强人才培养的质量,这对提高高职院校就业率来说具有重大的意义。
(二)人们对高职教育高质量的现实追求。随着生活质量的日益提高,人们开始注重个人自身的发展,因此人们对教育质量的追求也逐渐提高。电子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得人们接受教育的途径日益广泛。在知识大爆炸的背景下,人们渴望跟上时代的步伐,获得高质量和高水平的教育,在丰富的知识海洋中吸收自己想要的知识。人才市场经常会呈现出“人才荒”的态势,这在侧面就反映出了教育质量的低下和社会人才市场需求和人才供给不对称的问题。不断提高高职学生的教育质量,使学生得到自己满意的工作,进而满足人们对高职教育高质量的现实追求。
三、供给侧改革视域下高等职业院校教育质量现状
(一)高等职业教育关于人才高质量培养存在的问题。高等职业教育出现了一些重理论轻实践的倾向,重点关注外在的规模建设、轻视教育内部的内涵式发展,重学生技术能力的培养,轻视学生整体素质提高的一些现象,不少高职院校办学理念落后,管理水平低下,在人才培养模式方面也存在着单一、僵化的问题,例如很多高等职业院校对学生的实习教学过程采用“定岗实习”方式,但由于学校与企业缺乏稳定的密切合作关系,学生难以学习到企业中先进的技术,学校缺乏对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导致培养出来的学生不符合企业的发展需求,高职教育人才质量培养的效果不佳。
(二)高等职业教育关于社会吸引力存在的问题。高等职业教育长期以来被大众误认为是“不入流的教育”,甚至有很多人把高等职业教育视为高考落榜考生的“收容所”。实际上,人们之所以会有这样的误解,主要原因是高职教育的社会吸引力不强。造成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高职教育类型不够突出,缺乏提高和进一步发展的有效通道。依据国际高等职业教育的分类标准,高等职业教育应当包含职业教育专科、职业教育本科、职业教育研究生等层次。但在我国,目前的高等职业教育只有专科这一种层次。
(三)关于高等职业教育的产业对接发展能力存在的问题。高等职业教育是与地方经济发展最为密切的教育,应当积极地顺应当地的社会人才市场和经济发展的趋势。而且授课教师是高等职业教育中的中流砥柱,是为地方产业发展服务的中坚力量,但一方面,教师严重缺乏足够的经费倾斜和自主权保障;另一方面,高等职业院校的专业教师和技术技能型人才交流的渠道不够完善,教师自身能力得不到有效的提升,院校在应聘高质量教师时还缺少一定政策支持。而作为学生接受实际操作的实训场地,不能很好地做到场地间的区域共享,使得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不完整,缺乏连续性,学生毕业后的竞争力远远不够。
(四)高职教育机制体制改革活力存在的问题。校企合作和产教融合是一种激发高等职业院校办学活力的重要方式,但是政府没有进行统一的宏观调控,学校和企业双方在权利和义务上没有明确自己的任务,导致“学校热、企业冷”的情况时有发生,而学校方对于专业的设置与市场经济的发展缺乏紧密的联系;“双师型”教师对于企业的实际研发能力不足,从而导致了学生就业的专业技能达不到企业实际生产、运行的要求,这也是企业参于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积极性不高的重要因素之一。
四、供给侧改革视域下高职院校提升教育质量策略
(一)对高职教育体制机制进行调整与变革。现在社会上之所以对高职教育有很大程度的歧视,一部分原因是由于高职教育的体制机制设计不合理造成的,虽然国家试着消除人们的这种歧视心理,强调高职教育和普通教育是同一层次的不同类型,但在具体的实施方面还是按照两种不同层次来操作。要想提高高职教育的教育质量,将其与普通高等教育放在同一位置上,就要对其机制体制进行变革。如果把高职教育看作是教育产品的供给系统,则可以从入口和出口两个方面进行变革。
1.在入口方面,要建立公平的选拔方式。对于高职院校而言,需要的是一批操作能力、动手实践能力强的学生,而高考主要针对的是选拔学术性人才,它忽视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阻碍了学生的特色化发展。因此现行的考试制度要进行改革,国家应制定高职教育自己应有的选拔方式,将技能型人才的选拔和学术型人才的选拔分开,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性,让学生在适合自己的领域充分展现自己的才能。
2.在出口方面,要建立公平的就业准入制度。高职院校毕业的学生虽然不愁就业,但是就业的质量还是处于就业的底端。很多优质的岗位都进行了门槛限制,当他们与本科院校毕业生处于同一竞争地位时,应聘单位就会按照学历偏好选择本科生进入人才市场。要想改变这种局面,就要拓宽就业渠道,消除为高职生设置的就业门槛,在此基础上要强化管理,加强监督,为高职毕业生建立公平的就业准入制度。
(二)重视高职教育内涵式发展与质量的提升。当前高职教育教育质量偏低与其培养人才特色不鲜明有着直接的关系,最终导致学生毕业后的竞争力低下。因此必须提高高职院校的教育质量,打造具有人才培养特色的高等职业教育。可以具体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强化学生的实践技能。本科生的缺点是实践能力差,这正是高职生的优点所在,学校要重视这一特点,强化技能训练,深化校企合作,建立产学合作机制,突出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特色。学校可以和企业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学校主要负责学生的理论知识和日常管理,企业负责学生的实践操作知识,选择能工巧匠承担实践教学任务,采用项目式教学法,让学生真正在做中学,在学中做。
2.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当前高职院校师资建设的主要问题就是教师的专业技能和实践水平不高。相比德国的双元制和澳大利亚的TAFE制度下的教师队伍,我国高职院校教师职业能力还远远落后,再加上受相关人事制度的制约,很难将企业的“能工巧匠”招进学校里。基于这种情况,政府要给予学校更多自主权利,让学校可以从企业中引进高技能人才来充实教师队伍;高职院校也要对现有的师资进行培训,鼓励他们定期到企业进行锻炼,掌握最新的技术,了解发展动态,以此来不断提高自己的技术能力水平。
(三)更新教育发展理念,加强专业建设。高职院校要更新发展理念,根据产业结构转型的需求来调整专业。从高职院校供给侧角度来看,高职教育必须从供给端的一侧入手,解决高职教育内涵发展存在的各种问题,化解社会企业与产业升级背景下人才需求所产生的矛盾,有效提升供给侧整体人才质量。高职教育本身也要优化专业结构,明确市场需要的人才,提高教学适应社会发展的能力,根据社会需要来规范调整教育内容,为专业建设注入新鲜的活力。
(四)主动对接经济转型发展,实现人才供给精准化。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高职教育必须主动对接经济转型发展,实现人才供给精准化。在“一带一路”的经济带中,有许多的发展中国家对高等职业教育抱有强烈的现实需求,在这种需求基础上,高等职业教育在范围上可以得到更多的扩大和发展,精准培养对口专业的人才,并鼓励其“走出去”;高等职业院校还可以对外向型企业员工进行系统性、专业化、技能化知识培训,从而进一步增强企业在国际平台中的竞争力。通过院校和企业的深入交流,促成真正的“产学研合作一体化”教育模式,最终达成互惠共赢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