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课程思政育德效能评价价值意蕴及路径选择
2022-11-21王军
王 军
根据《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指出:课程思政建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战略举措。通过全面把握新时期课程思政推进进程,开展课程思政育德效能评价机制探索,对于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更加科学,促进高校立德树人落实机制更加完善,引导教师潜心育人的评价制度更加健全,实现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办法更加多元,培养好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有着积极的意义。
一、课程思政育德效能评价的价值意蕴
(一)凝聚育德合力,促进高校立德树人目标实现。课程思政是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途径,是贯彻落实“三全育人”教育理念的重要举措。一直以来,职业院校以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为目标,主要精力投入于“智育”领域,对“德育”相对未能给予同等的重视,部分部门与个人思想意识转变未到位,上下步调不够一致,落实力度不够强,存在喊口号、走形式等问题。课程思政育德效能评价机制构建与介入,明确“育德”成效考评内容与要求,从顶层将“育德”置于教育目标的突出位子,强调思想政治元素不仅在各类课程中的全系灌入,更要突出功能的发挥与成效,从制度、思想行为等多方面促进德育与智育的融合,形成“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目标实现的合力。
(二)聚焦实施主导,促进教师育德意识及能力提升。教师是推进“立德树人”根本目标的实施主导者,课程思政育德效能的高低与否,最终落脚点在于教师。当前部分专业教师狭隘的认为专业的事就应专业人来做,还习惯于过去固有教学内容和模式,淡忘了教师“育人引路”第一责任人职责,在课程思政建设中表现出慵懒与懈怠等问题。课程思政育德效能评价机制作为一个无形的指挥棒,其目的在于以评促建、促改、促教,鞭策各教师对自身的反思、激发育德的责任感与岗位职责履行的使命感,化被动为主动,从模仿走向创新,实现愿教、会教、想教、能教的全面改变,进而带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实现教与学互动互赢。
(三)着眼受众主体,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课程思政建设目标在于实现思政课、专业课等各类课程“同向同行”,在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引领中形成合力,培养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新时代社会主义建设者与接班人。其将打破过往对于学生唯专业知识评价考核的片面性,拓展于德育对学生思想和行为带去的变化,融智育和德育为一体,寓思想政治教育于专业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之中,激励引导学生走出唯专业知识、技能的狭隘通道,唤醒他们对于多方面、多领域情感、态度、价值的认识与追求,促进自身全面综合的发展。
二、课程思政育德效能评价的现实不足
(一)在快速化推进中,评价机制构建滞后。各高职院校在课程思政建设快速化推进中,为了抢占“鲜”机,通力将规模化效应打造为首选,力求全面多点式开花,实现快速化的数量达产,视野面窄,重建轻评,对利于课程思政建设质量提升的评价机制存在“断档”,对于课程思政育德效能无法给予科学评价。加上各课程体间存在着育德效能叠加、抵减效应,评价工作耗费时间、资源较多,且较难实现面面俱到等主客观因素,更是加剧了课程思政育德效能评价机制构建的滞后性。
(二)在体系化设置中,评价缺乏全面性。当前考评更多地关注于主导者教师“教”的设计与实践过程,忽略了主体学生“学”的体验与效果。具体而言,对于教师“教”的环节中教学课程标准设计、思想政治元素挖掘融入、课堂教学运用形式等有所倚重,忽略了学生的接受认可度如何,学生的互动参与度如何,学生的思想认识、价值观念、行为养成等是否有所提升与变化等,过多关注了思想政治元素有没有,教没教,忽略了行不行、好不好和学没学,评价缺乏综合与全面性。
(三)在标准化考核中,评价缺乏激励性。基于评价机制构建的滞后和实施的片面性,导致评价的激励性明显不足。对教师个人职业发展而言,考核的结果未能及时有效地与教师岗位聘用、职称评定等结合起来,教师积极性不高;对于学生个人未来发展而言,注意力更多集中于专业知识与技能的获取及对未来职业发展的利弊与否,抽象的、隐性的思想政治教育好与坏、有与否被无情的漠视,致使广大师生的积极性、主动性与参与度未能给予充分调动。
三、课程思政育德效能评价机制构建路径
(一)把握好原则,摆正评价机制构建方向。
1.把握好目标性原则。课程思政育德效能评价机制作为课程思政建设评价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在构建过程中要紧紧围绕“立德树人”目标,对一切有利于立德树人目标实现的方法、内容等均可以被吸收借鉴运用,反之则摒弃剔除,从而保证始终有效地把握好课程思政育德效能评价机制构建方向的正确性。
2.把握好激励性原则。课程思政育德效能评价机制作为一个工具,要充分认识到它的激励导向功能。通过对各类专业课程在学生思想引领、价值观塑造和品德养成中等育德效率和效果的有效性诊断评价,肯定成绩,发现不足,突出与个人发展的关联性,充分激发出评价指挥棒作用,实现课程思政建设科学合理与有效。
3.把握好可操作性原则。课程思政育德效能评价机制构建要紧密结合当下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和课程思政建设的要求与特点,优化评价体系,既要具体全面,更要简便直接。指标通俗易懂,方法简单易掌握,结果一目了然,便于复制、推广和适众,在高效、低投入中发挥作用。
(二)设计好顶层,引领评价机制功能构建。
1.思想上要转变。从学校的领导决策层到职能部门、再到院系个人,思想认识上要开始转变,在“立德树人”根本目标上要一致,积极主动去探索、去实践、去落实。不断加强政策理论学习,重点学习习近平关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新理论,新论述,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等新规定、新内容,通过学校、学院、支部、教研室和课题组等各层次平台,经常性开展课程思政政策研读学习与讨论活动,在全校上下达成“课程思政”建设推进共识。
2.政策上要引导。在国家政策方针的大框架下,高职院校要高屋建瓴做好顶层设计,以高站位视角出台指导性强、操作性好的规范性制度文件与政策意见,提出课程思政育德能力的刚性要求和具体评价细则,实施常态化激励、监督和培训等机制,形成良好的课程思政育德效能评价机制构建与运用的环境与氛围。
(三)从系统性着手,促进评价机制构建全面性。
1.评价的主体要全面。师资管理者、课程监督者、受众者和协同者等多部门和人群要同步介入,各所侧重,必要时,引入校外第三方单位组织,从而构建出全方位评价体,扫除评价主体单一带来的评价视角的盲区。
2.评价的指标要全面。通过“教、学”两方综合衡量,“教”中突出教师个人师德师风、思想理念,从课程思政元素设置合理性和目标设定的科学性等出发;从“学”中,着重突出学生“认知、行为、情感和意识”四个方面的微小变化,来考量课程思政育德效能,重点可借助“课前、课中、课后”具体表现来设定评判项目,确保评价内容的完整性。
3.评价的结果要合理运用。要充分发挥评价机制在课程思政育德效能提升中的“促进剂”作用,对评价结果及时给予好坏奖惩,与学院、个人业绩、发展挂钩,通过对某一门课的优劣评价来促动某一类或某一群课程的建设,激发全体师生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
(四)创新好方法,推进评价机制广泛运用。
1.与时俱进,合理运用信息技术。《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指出,要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提高教育评价的科学性、专业性、客观性。因此,在课程思政育德效能评价方法探索中,可结合线上与线下方式,在传统座谈、调查、听课的线下评价基础下,充分结合校内外信息技术平台,进行时时动态在线评价数据的收集与分析,降低成本投入和人为影响因素带来的不确定性,提高评价的实效与准确性,给予教育决策以科学性参考意见。
2.勇于实践,创新运用特色方法。实施定性与定量结合、动态与静态结合等多措施,创新课程思政育德效能评价新方法,采用课程思政“巡查”,定期或不定期进行教案、课堂、课程思政研讨活动等巡查,以巡促建;搭建信息共享交流平台,设立专业课程育德效能评价与第二课堂、思政课程表现考核相结合,例如扬州市职业大学开展的德育学分手册,记录每一学期学生的德育表现,作为专业课、思政课成绩的重要参考依据之一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