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融入课程思政元素的案例教学法探讨
——以国际投资课程为例

2022-11-21谭立群王彦发朱泽江

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 2022年10期
关键词:案例思政材料

谭立群,王彦发,朱泽江

(1.河北经贸大学 商学院,河北 石家庄 050061;2.新疆科技学院 经济学院,新疆 库尔勒 841000)

2020 年5 月教育部印发的《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指出,要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要让所有高校、所有教师、所有课程都承担好育人责任,帮助学生塑造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纲要》还指出这一战略举措甚至决定着国家长治久安、影响甚至决定着民族复兴和国家崛起[1]。由此,可以看出课程思政就是要以价值观引导于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中,要注重对学生思想政治的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建立和人文素质的培养。

国际投资学是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核心课之一。国际投资学涉及的知识复杂多变,学生需要有扎实的西方经济学、国际经济学、国际贸易、国际金融以及投资学的知识储备,而以往的国际投资学授课内容受经典教材的影响,偏理论性和学术性,如果采用传统的讲授式教学法,学生理解和掌握的难度较大,如果采用案例教学,不但会让晦涩难懂的专业理论和专业知识变得易于掌握,而且融入了思政元素的案例材料对提高学生的政治认同、家国情怀、法治意识和道德修养也起到了非常好的作用。

一、课程蕴含的思政元素分析

(一)引导学生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四个自信”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 年来,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取得重大成就,通过回顾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在改革开放以来的发展历程,引导学生了解中国是怎样从一个资本极度短缺的贫困国家逐步成长为世界第一大贸易国和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以及世界上极具影响力的对外投资大国的历史,增强学生的使命感和民族自豪感,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和责任担当[2]。

(二)引导学生树立绿色、高质量的发展理念

我国已经进入新发展阶段,这就要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的发展格局以及实现高质量发展战略目标。绿色发展、高质量发展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中国在过去几十年的高速发展中不可避免地产生了一系列问题,在国际投资领域亦是如此。例如,在中国引进国外资金的过程中,由于资本逐利的本性,国外污染产业转移至中国导致中国碳排放量增加。另外由于过去15 年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爆发式增长,特别是在建筑业、农业和矿业领域的投资也引起了东道国对社会和环境问题的担忧。应该看到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国企业所面临的外部投资环境日趋复杂,各类矛盾隐患和风险在积聚,在这样一个复杂背景下党中央提出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强调绿色与高质量发展,这是消灭各种矛盾隐患于萌芽状态的明智之举。鉴于此,在讲授国际直接投资动机时适时引入在经济逆全球化以及环境压力增大的背景下“一带一路”建设方面的案例,引导学生思考中国企业在走出去时应如何贯彻绿色与高质量发展的理念。

(三)培养和塑造学生的职业道德和专业精神

随着中国经济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各类企业不仅对大学生的知识体系和职业技能有着严格的要求,而且对他们的职业道德和专业精神也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应该看到在校大学生最终会走向社会,成为社会的中坚力量,担负起建设和服务国家的重任,他们的职业道德水准和专业精神决定着所在行业的风气乃至整个社会主义的建设成效。我国这些年国内外投资领域问题层出不穷,金融“三乱”问题相当严重,这些投资乱象引人深思,因此在讲授相关内容时,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社会主义义利观,可以为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以及塑造“专、精、尖”的职业精神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

二、融入课程思政元素的案例教学法在国际投资课程的运用实践

(一)案例一

在讲授教材第三单元“国际直接投资”这部分内容时,引入案例文本“‘克’疫而上——‘一带一路’建设走向可持续发展”。该材料包含几个方面的内容:2020 年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投资比重上升;没有一个国家因参与共建“一带一路”而陷入债务危机;与相关国家共同推进能源转型发展;双循环是“一带一路”国际合作的新动能。这篇材料不仅和授课知识紧密相关而且可以挖掘出诸如大国自信、可持续发展等思政元素。

一是知识目标。通过阅读案例材料引导学生。一方面要了解新冠肺炎疫情对国际投资特别是国际直接投资的影响;另一方面需了解在经济逆全球化以及环境压力增大的背景下“一带一路”建设面临着如何走向可持续发展的挑战。二是情感、态度和价值目标。通过了解中国政府“克”疫成功对恢复企业投资信心的重要作用,使学生的爱国心倍增;通过带领学生了解“一带一路”建设的可持续发展帮助学生塑造在从事企业经营活动时应该秉持的价值观,增强学生的主人翁意识。三是能力目标。通过对新冠肺炎疫情背景下“一带一路”可持续发展问题的认识,使学生了解未来经济的特征以及未来对外直接投资的方向,提高学生对本门课程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促使学生在日常的学习过程中注意提升自己的职业素养,为将来更为激烈的职场竞争做好准备。四是思政目标。在引导学生学习这段材料的过程中融入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中国开放的大门不会关闭”“要以‘一带一路’建设为重点,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加强创新能力开放合作,形成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开放格局”等内容[3],从而实现立德树人的润物无声。

(二)案例二

在讲授教材第六单元“国际直接投资环境”这部分内容时,引入案例文本“外商投资法施行一年多实施成效显著”。案例材料的主要内容是:2020 年1 月1 日,外商投资法实施条例与外商投资法同步实施,外商投资法实施成效显著,呈现“五更”特点,即外资准入更自由、投资活动更便利、服务体系更加健全、权益保护更有效、市场竞争更公平。

一是知识目标。通过阅读材料使学生了解在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保护主义、单边主义上升的背景下中国通过外商投资法这一基本事实,帮助学生了解新时代中国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以及坚定不移扩大对外开放的坚定意志和坚强决心,同时要也使学生认识到投资环境的好坏直接影响国际直接投资决策以及国际直接投资的风险和收益。因此,要在做出投资决策前要对国外投资环境进行综合评价,从而引出本课程单元的重点内容,即国际直接投资环境的评估方法。二是情感、态度和价值目标。通过阅读材料使学生了解外商投资法实施一年多以来为外国投资者和外商投资企业营造的更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投资环境,有力地保障我国利用外资在新冠肺炎疫情巨大挑战下的逆势增长这样一个基本事实[4],从而增强学生民族自豪感和历史使命感,塑造正确的价值观。三是能力目标。通过阅读案例材料引导学生认识外商投资环境对国际投资活动的重要性,促使学生思考自己未来的职业规划和设计,从而提升对本门课程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四是思政目标。在引导学生学习这段材料的过程中融入“中国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推动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等内容,使学生深刻领会党中央关于推动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的丰富内涵。

(三)案例三

在讲授教材第八单元“国际股票投资”这部分内容时,引入案例材料文本“走向法治化、市场化、国际化的中国资本市场”,案例材料的主要内容有:中国资本市场“三十而立”的过程,是一个从无到有、迎难而上的发展过程;中国资本市场“三十而立”是中国坚定不移高举改革开放大旗的产物,是不断求索构建和优化中国金融体系结构,提高中国金融市场资金配置效率的产物[5]。

一是知识目标。通过阅读案例材料引导学生了解中国资本市场规模已经成为全球第二,具备了多层次、多产品的现代化的资本市场架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有机组成部分等基本事实,使学生认识到资本市场在发挥中国经济科技创新引领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二是情感、态度和价值目标。通过阅读材料使学生了解中国资本市场“三十而立”的过程及未来的改革方向,增强学生历史使命感和责任感,增强学习动力。三是能力目标。通过阅读材料引导学生认识到构建与国家经济实力与人民币国际地位相适应的国际化资本市场对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性,启发培养学生的经济学思维和逻辑分析能力,通过案例讨论增强学生对政府政策的理解力,鼓励学生尝试用所学的知识解释身边发生的经济现象。四是思政目标。在引导学生学习这段材料的过程中融入“提高直接融资比重,促进多层次资本市场健康发展,推动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等内容,使学生深刻领会党中央关于推动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的丰富内涵,从而实现立德树人的目标。

三、融入课程思政元素的案例教学法存在的问题及优化路径

(一)目前存在的问题

第一,融入思政元素的案例选择与编写问题。案例教学是为了帮助学生将理论和实践关联起来,让学生能够“身临其境又设身处地思考和处理问题”[6]。目前可以挖掘出思政元素的材料比较多,但是如果拿到课堂进行案例教学还需进行较为细致的加工,从目前已经开展的教学实践来看,材料选取和加工还需进一步提高水平。案例教学是通过呈现案例情境,引导学生发现、分析与解决问题,从而实现知识与能力目标,融入思政元素的案例不仅要实现上述教学目标,还要实现对学生的价值观塑造和人文素质培养。因此,在案例材料的选取与编写过程中首先要注意的是要坚持正确的政治导向,如果出现导向偏移,案例教学非但不能提高课程思政的教学实效性,甚至会有非常负面的影响。这对专业课教师提出了很高的要求[6]。

第二,案例教学法未能充分发挥学生主体的作用。案例教学法以学生为主体,因而在案例教学法的运用过程中,要以学生的学习需求和思考发现为主,教师切忌给出现成的答案和方法,学生积极主动参与课堂讨论是确保案例教学成功的关键因素。由于在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讲授式方法浸润多年的情况下,学生不能很快转变自身的角色,很难积极参与到案例的讨论中,这就需要教师在课下认真编写案例,研究最佳的思政元素融入点,以便能很好地引起学生的共鸣,激发学生的讨论欲望,让学生有话可说。

(二)优化路径

第一,提高专业教师的思想认识水平。目前在课程思政教育中的一个突出问题是某些教师对课程思政工作存在认识不清楚、理解不透彻、把握不准确、执行不力的情况,因此有必要引导教师们树立正确的课程思政观。专业教师应该认识到课程思政不是额外任务,而是教育的内在要求,因为教育的首要问题是培养什么人的问题。专业教师要认真做好课程思政工作,不断锤炼立德树人的基本功,要在“以学术造诣开启学生的智慧之门”的同时,自觉“以人格魅力引导学生心灵”,将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落实到自己的言传身教中[7]。

第二,组织编写融入课程思政元素的案例库。国际投资学涉及的知识复杂多变,兼具理论性和实践性特征,单凭传统的讲授很难达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效果。而案例教学的最大特点是案例的真实性和实践性,它可以引导学生深入案例所呈现的场景,灵活运用所学的抽象概念、理论知识进行分析,并找出问题的解决办法。在我国改革开放几十年飞速发展的历史中,中国始终是世界经济的重要引擎和双向投资的积极实践者,在实践领域积累了大量的正反两方面的案例素材,认真挖掘其中的思政元素,编写适合教学使用的案例,并积少成多成案例库,这是案例教学法走深走实的基础。

第三,充分运用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提高案例教学效果。现代信息技术在教学方面的使用大大拓展了学习的空间和时间,提高了学习效率。在案例教学中,灵活运用线上和线下的教学模式,合理分配线上线下的学习内容和时间,以其达到“1+1>2”的效果。在信息技术的赋能下,案例教学的内容将大大丰富,学习深度将大大提高,例如可以提前将课堂将要讨论的相关案例材料制作成视频或文本上传至雨课堂,让学生提前预习,充分思考,这样在课堂上参与讨论时才能做到有备而来,提高课堂讨论的质量。课下学生可以撰写案例分析报告,并上传至雨课堂分享至所有班级同学,可以开展线上讨论和互评。充分运用信息技术的案例教学法如同插上了翅膀,自由飞翔在深邃的思想天空。

四、结语

国际投资学课程内容复杂多变,理论深奥难解,传统的讲授方法限制较多。在中国逐渐成长为一个投资大国的过程中,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对内引资和对外投资的正反案例俯拾皆是,由此开展融入思政元素的案例教学有着坚实的基础和广泛的应用天地,只要明确立德树人的方向,随时积累和编写案例材料,利用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提高案例教学效率,让课堂变得更加生动活泼并不是遥不可及。

猜你喜欢

案例思政材料
清华大学:“如盐在水”开展课程思政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ORACLE CINEMA CEDIA 2020案例大赛获奖案例
TWO VILLAS IN ONE CEDIA 2020案例大赛获奖案例
Bespoke Art Deco Media Room CEDIA 2020案例大赛获奖案例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可爱的小瓢虫
材料
随机变量分布及统计案例拔稿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