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文化街区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因素的现实意义研究
2022-11-21黄雪霞郑珠仙
黄雪霞,郑珠仙
(1.福州理工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福建 福州 350506;2.福建农林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福建 福州 350002)
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工作期间,曾多次就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作出重要指示。2002 年,时任福建省省长习近平为《福州古厝》一书撰写了序言:“保护好传统街区,保护好文物,保护好名城,同样也是执政者的重要责任,二者同等重要”[1]。文化遗产资源是一座城市的知名度和核心竞争力的源泉,而历史文化街区是这座城市记忆保存较为丰富、完整的地方。本文运用文献阅读、音像资料收集等方式,搜集、整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福州历史文化街区保护的重要指示,分析历史文化街区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在联系,以此为出发点探讨挖掘历史文化街区蕴含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因素的现实意义。
一、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福州历史文化街区保护的重要指示及其精神实质
(一)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福州历史文化街区保护的重要指示
1991 年3 月10 日下午,时任福州市委书记的习近平在三坊七巷召开了福州市委市政府文物工作现场办公会。这次现场办公会,定下了林觉民故居保护和修缮的事宜,厘定了三坊七巷等地名人故居和遗址的保护办法,确定了1991 年福州市要办好7 件保护文物的实事,并议定了影响深远的“四个一”机制。在这现场办公会上,他就旗帜鲜明地提出,一个制度、一种力量对待历史和文化的态度是评价它进步与否的重要标准,必须保护、修复、利用好全市的文物并传给后代。
1993 年,在规划建设三坊七巷时,习近平多次提出,采取积极保护与利用的方式,在保护的基础上加以改造与利用。2021 年3 月24 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州三坊七巷历史文化街区考察调研时强调,“保护好传统街区”,保存城市的历史及其文脉,同时以珍爱之心、尊崇之心对待传统街区[2]。
(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福州历史文化街区保护的重要指示的精神实质
第一,传承历史文脉。文化遗产是祖先留给我们的珍贵财产,承接灿烂文明,连接民族精神,延续历史文化,深厚滋养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第二,弘扬传统文化。文化遗产能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使其精神影响渗透到当代生活中,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而对文化遗产的保护更能惠及后代子孙。
第三,赓续民族精神血脉。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功能之一是赓续传承民族精神血脉。文化遗产保护可以更好地传承民族精神血脉,民族精神血脉赓续可以更好地彰显文化遗产价值[3]。
福州市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福州历史文化街区保护的重要指示精神,加大保护力度。一方面,颁布了一系列保护法规等规范性文件,编制了《苍霞历史建筑群保护规划》《朱紫坊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等多项专项规划,启动了15 个特色街区建设,并从街区保护扩展至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也先后公布实施了《福州市历史建筑保护管理办法(试行)》等法律规章,把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列入城市建设的总体布局。另一方面,进一步加强对历史文化街区的整体保护性建设[4]。从地方到中央,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历史文化街区保护的重要指示精神是始终如一的。
二、历史文化街区蕴含着丰富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因素
文化与价值互为联系,价值是文化的核心,呈现价值的载体则是文化。作为地域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历史文化街区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也有着密切的关系。
(一)进一步滋养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
历史文化街区一个突出的特征就是它生根发芽于本土文化,传承的文脉具有独特的地域性,不同地域的历史文化街区承载的传统文化各不相同,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珍贵的文化土壤和精神滋养。历史文化街区中传统文化表现的内容丰富多彩,如传统建筑、居民生活方式、民俗民风、音乐戏剧等。传统建筑是历史文化街区最直接的、具有标志性的物质文化载体,富有地方特色的传统生活方式是历史文化街区生活原真性的首要表征,游客可以通过体验历史文化街区中的民俗民风、音乐、戏剧等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而感悟到传统地域文化的魅力。
(二)进一步彰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文化底蕴
优秀传统文化明确指出国家、社会、公民三方面的价值要求,并将它们融合为一。历史文化街区保存着优秀的地域历史文化资源,蕴含着这三方面价值要求的精神与文化内涵。同样,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共存于优秀传统文化,汲取了优秀传统文化的营养,也清楚点明这三方面的价值要求,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要求,具有鲜明的时代性、现实性。
(三)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存在契合点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民本、和合、大同等思想理念倡导的核心价值诉求,与历史文化街区承载的地域优秀传统文化相契合,发扬光大这些内容衍生出的价值追求,贯穿到日常生活、学习和工作中[5]。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践行,需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其中。实践证明,社会的稳定发展、社会的文明进步、个人的成长发展始终体现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要求,紧密相连着优秀地域传统文化的内涵[6]。
三、挖掘历史文化街区蕴含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因素的现实意义
(一)推进地域优秀传统文化理论渊源的研讨
挖掘历史文化街区蕴含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因素,研讨地域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论资源,使其进一步滋养着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彰显着核心价值观的文化底蕴,促进核心价值观发挥“强信心、聚民心”的功能,促进核心价值观增强“暖人心、筑同心”的作用。
第一,诚实守信理念。当今,科学定位诚实守信的价值选择,可从传统的诚信价值理念中汲取有益的营养。历史文化街区承载的地域优秀传统文化也蕴含着诚实守信的理论资源。如福州上下杭历史文化街区蕴含着丰富的闽商文化,通过参观老建筑、以说书的形式宣传会馆的来源、举办美食文化节、设置主题宣传展板、用闽剧唱一唱上下杭商业的发展历程、用福州评话说一说经商故事、组织读书会读一读《上下杭史话》等方式影响老百姓对诚实守信理念的认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个人层级上对公民提出的价值要求之一就是诚信,反映公民为人处事的道德底线和基本准则。公民自觉培育、践行社会主义诚信理念,必须明确诚信对当今社会价值操守的重要作用。公民个人恪守诚信理念,从根本上保障社会运行,涵养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挖掘“恪守诚信”思想的时代价值,有利于提升公民的道德水平。
第二,勤勉敬业理念。地域优秀传统文化也蕴含着丰富的勤勉敬业的理论资源,忠于职守、敬业乐业、严肃认真、踏实勤恳等价值理念仍是如今不可或缺的。如福州连江温麻街区凸显连江“崇文尚礼、廉政重教”的传统文化,通过举办街区保护修缮成果展、举办老照片展和旧物件展、开放如杨家古厝等古民居、设立温麻记忆馆、设置福州市红色旅游线路宣传栏、设置手工艺体验区、设立民俗文化展馆、展示销售相关文化文创产品、宣讲历史人物故事、举办社区文化节等方式影响着老百姓对勤勉敬业思想的理解。而汲取地域优秀传统文化中与敬业思想有关的主要内容,可以丰富、深化新时代敬业观念。爱岗敬业凝聚着公民在职业领域内的最大价值共识,要求公民无私奉献、尽职尽责,促成个人人生价值的实现,并为实现中国梦贡献力量。
第三,厚德仁爱理念。厚德仁爱也是地域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理念,即一是要妥善对待自己与他人的关系,即善爱他人,与他人友好相处;二是要善爱万物、善待自然,重视人与自然友善相处。如福州三坊七巷历史文化街区通过竖立历史人物雕像、开设民俗博物馆、举办主题讲座、举办书画展、宣讲历史人物故事、举行二十四节气活动、志愿者活动、传统中医坐诊等提升居民善爱他人、善爱万物、善待自然的理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倡导的友善理念,在一定程度上可视为“厚德仁爱”的当代体征。将传统友善思想进行现代转换,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过程,崇尚、加强友善这一价值理念在个体成长、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主要作用,这是挖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文化底蕴的重点所在[5]。
第四,和合理念。和合思想包含普遍和谐的价值理念、中庸之道的价值调和、和而不同的价值选择。如福州台江南公园街区以商贸朝贡文化、手工艺文化、爱国主义文化为主题,通过开展茶摊文化节、开展夏日文化月活动、游玩园区景观和建筑、居民晨间锻炼和晚散步、宣讲历史人物故事、参观民俗博物馆、组织小学生游园、宣传公园入口处“请用国货”石碑的来历、荷花池写生等影响着老百姓对和合思想的理解。建设和谐社会主义社会,首先要建立起和谐的人际关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必不可少。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在一定程度上挖掘、汲取传统和合理念的精华,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到实处、收到实效。
第五,民富国强理念。民富国强理念是新时代中国的首要价值目标,具有厚重、深刻的传统文化内涵和思想渊源,优秀地域传统文化同样全方位阐释民富国强的重要作用。如福州三坊七巷历史文化街区凸显因历史上多种文化交融而形成的丰富多样的地域文化以及独具特色的名人文化,通过文艺表演、手工艺品展销、美食节、元宵灯会、建设民俗文化广场、庙会、土特产展览、参观名人故居、戏曲表演、节日庆祝活动、开设特色餐饮馆、主题竞赛等加强居民的富强理念与爱乡情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开篇之句就是富强,居于国家层面的具体要求的首要位置,蕴藏着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涵,呈现全体中国人的价值追求。
(二)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实施途径的延长
第一,丰富宣传教育方式。其一,历史文化街区采取各种切实有效的保护,利用文化遗产的举措,尤其是契合当下生活的措施,如通过建立官方网站、微信公众号、直播公众号、手机应用软件、抖音账号等平台,引导大众自觉接受、认同核心价值观的倡议,这必须建立在引导大众掌握、体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国家发展、社会进步和个人成长三者之间辩证关系的基础上,并逐渐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其二,历史文化街区紧密依托大数据平台保护利用文化遗产,开设历史文化街区保护网上课程,介绍各街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区。因此,要拉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大众间的心理距离,满足大众的精神需求,使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7]。
第二,健全制度保障的机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社会制度体系相互渗透、相互作用,有序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民众认可[7],所以势必建立健全的制度保障机制。如由政府部门印制《历史文化街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主题区的实施意见》《历史文化街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主题区的工作方案》等文件,使居民和社会各方力量均能同行政组织、规划部门对话,用制度保障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建设落到实处。
(三)强化大众对错误思潮的抵制
当今社会,相当部分群众简单化对待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间的关系,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间的关系绝对化,片面地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立起来,忽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间的科学关系,导致历史虚无主义和文化保守主义等错误思潮的产生。
历史文化街区具有多重价值,包括历史价值、文化价值、艺术价值、社会价值、经济价值、教化价值等。其历史价值在于,历史文化街区记录了城市历史演变的轨迹,为古建筑、城市社会形态等研究提供重要历史资料。其文化价值在于,历史文化街区记载了众多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多角度反映人们的风俗习惯、生活方式、价值理念和地域文化。其艺术价值在于,历史文化街区拥有“美”的特征,具有美学鉴赏的意义。其社会价值在于,历史文化街区是城市对外宣传、展示其独特传统文化和历史发展的舞台。其经济价值在于,历史文化街区的历史底蕴可以给自身带来更多的经济效益。其教化价值在于,通过历史文化街区知晓居民以前的生活状态、邻里关系、社会交往等,使大众从中获得认同感、归属感。发挥历史文化街区多重价值的作用,弘扬核心价值诉求,可以帮助大众更好地抵御不良社会思潮的影响和毒害。
四、结语
历史文化街区是人文历史传承的重要载体,承载着城市文脉,满载着居民的城市记忆与认同感,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优秀传统文化和谐并存,密不可分。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坚定传统文化自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论自信。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服务于人民和社会,加快实现中国梦的历史进程。中国文化软实力的灵魂在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如何进一步创新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如何进一步挖掘利用历史文化街区蕴含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因素,助推文化软实力的提升,助推中国梦的实现,这些值得进一步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