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小规模奶牛场粪污治理和资源化利用浅析

2022-11-21丁继业王佩良

中国畜禽种业 2022年2期
关键词:盱眙县奶牛场垫料

丁继业 王佩良

(1,江苏省盱眙县动物卫生监督所 211700;2,江苏省盱眙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 211700)

奶业是健康中国、强壮民族不可或缺的产业。当前,我国奶业正在从数量扩张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随着城市化进程不断推进,国人收入水平不断提高,消费者对奶业的认识逐渐加深,奶业消费需求将持续增加,中国乳业可持续发展前景广阔。近年来,百头、千头规模的中小规模的奶牛场纷纷兴起,奶牛养殖规模化、集约化、智能化的程度也在不断提高。但奶牛代谢旺盛,采食量大,粪污排泄量也大,每头成年母牛粪污产生量为60~95kg/头d,其中排粪量30~50kg/头d,排尿量15~25kg/头d,污水产生量15~20kg/头d[1]。因而,在奶牛业飞速发展的同时也随之产生大量养殖废弃物,奶牛场排泄的养殖废弃物主要有奶牛粪、尿、牛舍和挤奶厅的冲洗污水及有害气体等恶臭物质,奶牛粪污中还含有大量的病原微生物、寄生虫卵及滋生的蚊蝇等,增加了疫情传播风险[2],如果不能及时有效地进行处理,将对奶牛场周边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并会危及牲畜和人体的健康,引起生态环境系统的变化[3]。

盱眙县地处江苏省西部,位于淮河与洪泽湖交汇处,境内地势西南高,多丘陵;东北低多平原,呈阶梯状倾斜,高低悬殊220 多m,有低山、丘陵、岗坡、平原、河湖圩区等多种地貌。牧草资源丰富,多年来,广大农民素有养牛经验,2013年盱眙县引进奶牛场2 个,一个规模500 头、一个规模1200头,笔者在为中小规模奶牛场技术指导与服务过程中,对奶牛场粪污治理和资源化利用情况进行浅析,中小规模奶牛场粪污治理和资源化利用坚持生产源头减量化、过程控制无害化、终端利用资源化的原则,即“源头减量、过程控制、末端利用”。积极推广适合当地发展、符合健康养殖要求的粪污治理和资源化利模式,切实提高养殖场粪污治理和资源化利用水平。

1 源头减量

通过雨污分离、分流、智能化应用等措施从源头上减少奶牛场粪污产生量。

1.1 雨污分离

奶牛场必须坚持雨污分离,建立畅通排水系统,雨水经排水系统排出场区,不得与奶牛场粪污混合,减少粪污排放量。

1.2 分流

在挤奶后用清水冲洗挤奶厅及设施设备,冲洗水经收集进入室外集水池,后进行分流,不得混入粪污中,冲洗用水在集水池中经沉淀处理后浇灌场区树木、花草等。

1.3 智能化应用

夏季高温季节,奶牛场安装感应喷淋系统,感应到奶牛喷淋系统开始喷水,奶牛离开便关停,减少喷淋用水,也就是减少奶牛场粪污产生量。

2 过程控制

通过采用固液分离技术减少污粪中固体含量,固体部分可以堆积发酵,液体部分通过厌氧发酵,或达标排放、或用于灌溉。也可以采用发酵床养殖技术,实现污粪零排放。

2.1 固液分离

奶牛场粪污经刮粪板收集于沉淀池中,经固液分离机进行深度固液分离,干粪堆积发酵。采用反应器式堆肥工艺的,经发酵后的产物水分含量一般能达到50%以下,可不经晾晒直接作为垫料使用。采用其他静态垛式等好氧堆肥技术的,如最后发酵产物水分达不到要求,需一步晾晒风干,至水分含量降到45%~50%,即可作为垫料使用。液体部分再经沉淀池通过微生物厌氧发酵或黑膜沼气囊处理,用于灌溉;或经固液分离后的液体部分运到田间收集池,在收集池储存并进行发酵,待农植物收割后作为底肥浇灌于农田。

2.2 发酵床养殖

为了控制舍内环境,减少排泄物的污染,中小规模的奶牛场可以采用原位发酵床养殖技术,将发酵床降解技术应用到奶牛养殖生产中,把稻壳、木屑、秸秆等作为垫料放入奶牛舍,形成一定高度的垫料床,高度一般在40cm 以上,再将具有发酵功能的无害微生物菌种混合均匀,通过奶牛踩踏,或翻耙机翻耙,将奶牛排出的粪、尿和垫料充分混合,在微生物作用下进行发酵、降解,减少奶牛场养殖粪污的排放,是一种新型环保技术,科学、合理的运用发酵床技术可有效降解牛粪尿,大幅降低养殖臭气和清粪频率,全面降低养殖场粪污生成量。

3 末端利用

3.1 奶牛垫床

奶牛场粪污经固液分离,固体牛粪再经堆积发酵或条垛发酵无害化处理,处理后的牛粪作为垫料回用于铺设牛床,建议适当渗入一定比例(不少于25%)的锯木屑或其他物料,混合并均匀铺设,牛粪卧床垫料一般铺设15~20cm,铺平牛床,用量一般为9kg/头d。牛床投入生产时必须按时补充垫料,每周添加一次,保持垫料清洁卫生,避免积累过多的牛粪尿引起湿滑,导致奶牛摔倒,损伤支蹄[3]。牛床适时翻整,消毒周期为3d。固体粪污作为牛床垫料回用一段时间后,对陈旧垫料再次进行无害化处理和晾晒,可继续用于牛床垫料,但要注意使用限度,一般不宜超过3 次。无法再进行垫料回用的固体粪污或陈旧垫料,可经堆肥处理后还田利用,以达到农牧结合、节能减排、生态环保、资源循环利用的目的。

3.2 农牧循环

中小规模的奶牛场,根据畜地平衡的要求,配套与养殖规模、粪污处理相适应的消纳土地,可以就近租赁农户的田地,在田间建暂存池,奶牛场粪污经干湿分离后,运输至暂存池,经发酵待农植物收获后排放到田间,并进行翻耕,用作地肥,暂存池根据租赁土地的大小而定。一般农作物为一季小麦一季玉米,小麦、玉米收获后可以制作青贮或黄贮,用来饲喂奶牛,实现农牧循环的生产模式。

4 结语

中小规模的奶牛场要进一步增强环境保护意识,充分认识奶牛养殖业污染治理的重要性和迫切性,树立科学发展观,综合运用环境管理和环境污染治理的各项政策、措施,大力推进奶牛养殖业污染防治工作,促进奶奶牛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4]。同时结合奶牛养殖场的规模和标准化程度,采取切实可行的粪污处理措施,因场施策,综合治理,提高奶牛场粪污的资源利用程度,积极推进奶牛场粪污综合治理和资源化利用,为践行乡村振兴战略,协调产业发展,开创产业价值新模式,促进奶业发展与生态建设互促共赢,推动畜牧业高质量发展。

猜你喜欢

盱眙县奶牛场垫料
盱眙县全面筑牢森林“防火墙”
盱眙县“立体式”教育促应急科普知识“润万家”
盱眙县打造安全教育“一站式”新平台
规范化奶牛场日常管理措施
奶牛场卫生防疫工作要点
规模化奶牛场投入品的管理
鸡舍垫料管理技术
肉鸡养殖中的垫料管理
2012年上海市规模奶牛场生产管理状况调查报告
一腔后热血润后生——追忆盱眙县已故关工委主任刘古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