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松种植技术及主要病虫害防治对策
2022-11-21李晓军
李晓军
油松种植技术及主要病虫害防治对策
李晓军
(山西省晋中市昔阳县林业局山西晋中045300)
油松分布较广,是我国北方主要的造林树种之一。文章阐述了油松的生物学特性,从容器育苗、苗圃消毒、作床移栽、施肥管理、整枝修剪与防寒保护共5个方面总结油松种植技术,对油松的主要病虫害提出了相应的防治对策,以期提高油松整体成活率,有效防治油松病虫害,实现油松的高产稳产。
油松;生物学特性;种植技术;病虫害;防治
油松工业价值、观赏价值和药用价值显著,如今已经成为我国行道树、防风林的重要树种。当前各地区良种基地、科研院校和油松相关企业应形成合力,打造高质量技术试验示范基地,从种植技术和病虫害防治等方面入手,逐步提高油松适生性和成材质量,突破油松种苗繁育技术瓶颈,增加油松培育和利用效益,以充分发挥油松种植的经济价值。
1 油松的生物学特性
油松为松科针叶常绿乔木,属于喜光树种,树皮下部呈灰褐色,胸径最高可达1 m,树高约25 m,大枝斜向上发展,小枝粗壮,老树平顶,雄球花聚生于新枝下部,种子长6 mm~8 mm,球果呈卵圆形,花期在5月,球果在第二年10月上、中旬成熟。油松根系较浅,适应性较强,喜光,抗风抗贫瘠。要实现油松高产稳产,种植人员需选择合适的栽植土壤,确保土壤层深厚,灌溉良好,排水方便,尤其是在北方地区。虽然油松在零下25 ℃的环境下可以生存,但要尽量选择钙质黄土或者微酸性土壤,以确保油松长势良好。目前油松在我国西南、东北、华北、西北地区均有种植,以单一性纯林种植为主,广泛分布于海拔100 m~2 600 m的地带,由此可见,油松在平原、丘陵和山地地区均有分布,也可与其他树种如白桦、侧柏、枫树进行混交,从而丰富林冠层次,提高观赏效果。
2 油松种植技术
2.1 容器育苗
油松是典型的直根系树种,其繁殖能力较强,若直接以裸根苗种植,则不利于油松扎根,尤其在北方地区,油松根系虽然长,但是侧根较少,因此,要想提高植株成活率,确保苗干长得粗壮,林业种植人员需利用容器育苗技术,尽量避免幼苗直接栽种,选择优质种苗,做好容器培育。培育容器一般选择高度15 cm~18 cm、直径10 cm~12 cm的营养钵[1],并在营养钵底部设置多个通风口,通风口直径不大于0.5 cm,确保育苗培育过程中透气良好,同时选择偏酸性土壤基质。由于油松属于喜光树种,具有一定喜光特性,故土壤保持良好透气性,才能确保油松茁壮成长。必要时可以在土壤基质中插入细碎杂物,使得基质具有一定颗粒感。之后选择优质种源,用温水浸泡法泡种24 h~30 h,随时观察种子状态,然后晾晒种子约7 h,在苗圃地培育2 a左右,就可以直接移栽苗木。由于出圃苗木苗高均大于35 cm,地径约15 cm,因此无论是移栽在平原地区还是山地丘陵区,均可以提高油松整体成活率,便于后期林间管理。
2.2 苗圃消毒
在苗圃管理中,营林技术人员需要做好消毒工作[2],如每平方米使用五氯硝基苯4 g,拌入12 kg细土,并加入代森锌5 g,以防止土壤中菌核病和立枯病、炭疽病等疾病出现。或者每平方米使用福尔马林溶液50 mL,按照1∶1 000的比例加入纯净水,均匀喷湿于土壤表面,之后用塑料薄膜覆盖,密不通风,一个星期后揭开薄膜,抑制油松炭疽病、褐斑病和立枯病的出现。同时,也可以使用扦插育苗方式,直接将扦插苗插入苗圃地,以提高植株成活率,或者利用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每平方米使用1.5 g~2 g,避免后期种植和管理中出现子囊菌引起病害;也可以按照1∶200的比例配制成毒土施加到地表,能有效防止油松炭疽病、锈病和斑点病。营林技术人员也可以利用波尔多液和3%硫酸亚铁,每平方米用药0.5 kg~2.5 kg即可,有效防止根腐病、叶枯病和茎腐病,通过以上方法对苗圃土壤进行消毒,有效防止油松根部病害和地下害虫。
2.3 作床移栽
在整地之前设置畦宽1.5 m,深翻25 cm~35 cm,打耕做畦,畦床为20 m~50 m,利用硫酸亚铁25 kg充当土壤调节剂,按照1.5 m×1.5 m的行株距定点挖穴,也可根据当地具体立地条件,合理选择行株距和种植密度,比如1.5 m×2 m,或者2.5 m×2.5 m,在大苗移栽时,植株底部需附带土球,若土球是草绳包装,则可直接定植,不用解开草绳,若土球是塑料包装,则需拆解塑料包装后,再进行定植,浇足定根水,平好畦面,回填土壤并压实。
2.4 施肥管理
为保证油松健康成长,营林相关技术人员需确定施肥计划,以此促进油松高产稳产[3]。比如在定植第一年施加尿素和氮磷钾优质复合肥,施加量分别为45 g/株和150 g/株,在定植第二年施加优质复合肥或者鸡粪肥,施加量分别为150 g/株和1 300 g/株,进而加速油松树体生长。也可以施加微量元素肥,施加量为180 g/株,以满足油松生长对营养物质的需求,合理配置施肥量和施肥要素比例,最大化提高油松胸径和树高,避免树体遭受病虫害侵袭,提高植株抗逆能力。同时,山地丘陵区与平原地区施肥方式有所不同,相关技术人员尽量在春末和秋末施肥,选择硫酸钾型肥料,每棵施加200 g左右,或者在定植之前施加基肥,并施入一定的杀菌剂和生根粉,后期定植1~2a之后进行追肥。采用沟施法,对于1~3a的幼树,每次施加复合肥约2 kg,氮磷钾比例为5∶3∶2,如果是小树或者长势不良的树木,就可以施加液态肥,以穴施法为主,或者灌根法,增加氮肥使用量,提高树体长势和冠幅,氮磷钾比例约为3∶2∶1,进而保证树体健康生长,使得油松根深叶茂。
2.5 整枝修剪与防寒保护
在整枝修剪过程中,营林技术人员需及时剪除下垂枝和长势较弱的平行枝,观察各个侧枝均衡生长情况,如果生长势较强,就可以通过回缩短截方式,平衡树势,如果下部长势旺盛,上部侧枝不伸展,就可以修剪下部,以保证树势均衡,提高油松的观赏价值。营林技术人员还要在早春枝条萌芽时期留有主枝,使得留芽分布合理、均匀,在新生枝未木质化时,去蘖防止撕裂树皮,在生长季节进行摘心,并将枝条截去一部分,通过轻短截、重短截,促进植株枝叶发展,增强成枝力量,为了保证林间通风透光性,需及时将无用的枝条剪去,剪锯口与生枝平行。
我国北方冬季寒冷,春季风大、干旱,气候变化剧烈,对油松苗木危害较大,尤其是1~3年龄的幼树,可能降低油松产量和品质。故营林技术人员需对其进行防寒保护,可以采用覆草防寒法、覆土防寒法、设障防寒法、冬灌防寒法、涂白防寒法等方式,避免油松遭受冻害[4]。其中,覆草防寒法是指在初冬土壤冻结时,用秸秆、麦秆、杂草、稻草等覆盖苗床,以不露苗为宜,该方法适宜第一年定植的大苗,在初雪降临之后,晃动幼苗,防止冬季降雪压伤油松苗木;覆土防寒法是指对于越冬的油松苗木,要想降低因外界气温骤减对苗木产生的消极影响,减少土壤水分蒸发和蒸腾量,使得幼苗体内水分平衡,可以在地表覆盖5 cm~8 cm的土层,该方法更适宜定植第一年的幼苗,有效防止苗木因生理干旱和冻害引发死亡;设障防寒法是指对于长势较弱的油松,可以每隔25 m左右捆扎秸秆,设置防寒障,以起到降低风速、维持林间温度的效果,预防早春干旱,同时加强土壤保墒能力,该方法更适合山地区3年龄之内的油松;冬灌防寒法是指将垄沟犁成深沟,在土壤冻结前进行灌水,使得林间保持充足的水分,以此减轻生理性干旱现象;涂白防寒法是指将油松枝干部位涂层灰白色,利用1%波尔多液加入大量石灰,混合成糊状乳剂,抑制植株蒸腾,既能反射阳光,又可以堵塞叶片气孔,起到除病害作用。
3 主要病虫害防治对策
3.1 褐斑病
褐斑病的病菌主要是瘤状座囊菌,多危害松属植物,在染病初期油松针叶部位出现褐色小斑点,随着病情的加剧病斑逐渐扩大,树冠基部开始发红、发黄,并向上蔓延,严重时只有梢头保存部分绿叶,其余叶片全部凋零萎蔫,最后整株枯死。该种病症多发于春季,病菌从针叶的伤口处浸染,并借助雨水和风力进行传播,穿透植株表皮细胞,潜伏期为10 d~12 d,当外界温度开始回升时,浸染速度加快,如果温度超过25 ℃,林间湿度超过80%,病害将迅速蔓延,于5月—6月达到高峰期,9月—10月出现第二个发病高峰期。此时,营林技术人员要想有效抑制褐斑病,应该加强种苗检疫,在定植之前防止从发病地区引进种苗和种子,及时铲除重病枝,确定发病中心,一旦发现该病害,要立即喷洒杀菌剂,避免今后大面积连片集中爆发,可利用7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结合1%波尔多液1 000倍液进行综合性防治,每10 d~15 d喷施1次,也可以利用70%百菌清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喷施到发病部位,每周喷1次,连续喷3~4周即可。
3.2 锈病
油松锈病多发生于东北地区和华北地区,在发病初期针叶部分出现淡绿色小斑,由于斑和叶片原本的颜色相近,此时病情不易被发现,之后随着病情的加剧,绿色小斑逐渐转化为黄褐色小斑,并成丘状突起,对侧为橘黄色包囊,包囊内部为锈病孢子,寄附在叶背面,生于松针表皮以下。病菌冬孢子在9月中旬成熟、萌发,借助风雨进行传播,同时第二年春季3月—4月,锈病孢子开始分散浸染,形成冬孢子堆,尤其以林冠下部发病较为严重,树种之间距离大,其传播概率就会越低,但是在上山造林过程中,当前的行株距离不能有效抑制孢子传播,尤其是4~10年生油松,更容易发病。营林技术人员可以利用化学防治法,用1%波尔多液结合0.3%石硫合剂进行综合性防治,或者用粉锈宁800倍液,结合70%退菌特可湿性粉剂600倍液进行综合性防治,每10 d喷施1次,在8月—9月期间可以喷施2次,从下向上喷雾,每30 d为一个周期,连续施加3~4个周期即可,从而有效防止油松锈病的发生。
3.3 油松小蠹虫
油松小蠹虫的种类有很多,其中危害性较高的为红脂大小蠹、松十二尺小蠹、六尺小蠹等[5]。该虫害属于全国林业检疫性有害生物,体型微小,颜色呈深褐色或者红褐色,全身有体毛,每年可发生一代,如果是南方地区,每年可以发生两代左右。该种害虫在树皮层内越冬,在来年开春时飞到邻近的树冠进行蛀食,寻找新的寄主,补充营养之后进行交配产卵,7月—9月蛹羽化为成虫。该种害虫不仅会危害幼龄林,也可以危害成熟林,植株被害之后,油松流脂量增加,浸入孔呈圆形,被害新梢由绿色转为棕色或褐色,流出淡黄色松脂,之后松枝干枯失绿,容易被风折,树体转向衰弱,之后害虫转移危害目标,寻找新的健康植株作为寄主,最终危害到整片林地。为此,营林技术人员对于林分密度较大的地区,可适当进行采伐,恢复油松生长势,加强林地经营管理,实现森林生态系统的自我更新,也可以利用物理防治法,对伐桩进行熏蒸处理,及时清除病虫枝、弱枝和易折枝,或者利用信息素诱杀法,在林间悬挂信息素诱捕器,悬挂高度约为1.5 m,在成虫爆发期间,每隔100 m~150 m设置一个诱捕器,以此降低虫害数量。此外,还可以利用化学药剂防治法,通过活力木密闭熏蒸法,在害虫爆发盛期,用塑料布缠绕树干一周,内置磷化铝,之后用线绳绑紧,或者在蛀口内注射药物,将磷化铝塞入口内,将虫孔堵严,以此将害虫杀死,或者在林间释放步行虫、红蚂蚁、隐翅虫等捕食性昆虫,也可以释放寄生蜂、茧蜂、姬蜂,通过生物天敌防治法,降低害虫数量。
3.4 松材线虫
松材线虫是一种毁灭性虫害,具有传播途径多、发病部位隐蔽,发病速度快、潜伏时间长、治理难度大的特点,遭到虫害的植株针叶会逐渐暗淡并变为红褐色或者黄褐色,树脂停止分泌,最终导致整个树干干枯死亡,松材线虫主要传播媒介是松墨天牛,其通过移动使得油松树冠上少量枝条枯死,在染病之后,随着时间的推移,枝叶逐渐脱落。此时,要想预防松材线虫大面积爆发,营林技术人员需加强苗木检疫,防止危害性病虫传入到栽植地,积极防治松墨天牛,可以释放肿腿蜂、姬蜂,来消灭天牛,或者利用化学引诱剂,降低天牛虫口数量,以此减少其对油松的危害。同时,营林技术人员也要及时砍除病虫枝和长势较弱的枝条,因为松墨天牛更喜欢生长势较弱的枝叶,并寄生在里面产卵,故及时砍除病害枯枝可以降低松墨天牛产卵量。对于濒临枯死的树木,可以利用溴甲烷熏蒸10 h左右,外部用塑料布密封,用药量为80 g/m3,或者利用25%杀螟松乳剂1 500倍液对其进行喷施,每公顷施加3.2 kg即可,通过以上方法,可以有效降低松材线虫数量,避免油松遭受虫害。
4 结语
要提高油松的生长势和生长质量,营林技术人员需选择优质种苗,做好容器培育,对苗圃土壤进行消毒,有效防止油松根部病害和地下害虫,确定施肥计划,促进油松高产,及时剪除下垂枝和长势较弱的平行枝,以此保证数树体平衡,将多种病虫害防治措施相结合,从而提高油松生长质量,推动我国林业健康发展。
[1]兰道云,毕华兴,赵丹阳,等.晋西黄土区不同密度油松人工林保育土壤功能评价[J].水土保持学报,2022,36(2):189-196.
[2]裴顺祥,法蕾,杜满义,等.种间关系对中条山油松人工林天然更新及群落稳定性的影响[J].林业科学研究,2022,35(1):150-157.
[3]李夏榕,陈怡歆,陈静飞,等.气候变化对北京近远郊地区油松径向生长影响的比较研究[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22,44(1):19-28.
[4]李峰.浅谈油松赤枯病、松红斑病、立枯病综合防治:以西牛庄资源管护站油松树苗病害防治为例[J].南方农机,2021,52(24):57-59.
[5]王凯,齐悦彤,刘建华,等.油松与榆树人工林植物-凋落叶-土壤碳、氮、磷化学计量特征[J].生态学杂志,2022,41(3):427-434.
Chinese Pine Planting Technology and Major Pest Control Countermeasures
Li Xiaojun
(Xiyang County Forestry Bureau, Jinzhong City, Shanxi Province,Jinzhong, Shanxi, 045300)
Chinese pine is widely distributed and is one of the main afforestation tree species in northern China. This paper expounds the b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pine, summarizes the pine planting technology from five aspects of container seedling raising, nursery disinfection, bed transplanting, fertilization management,and full-branch pruning and cold protection,and puts forward the corresponding control countermeasures for the main diseases and insect pests of the Chinese pine, so as to improve the overall survival rate of pine, effectively prevent and control pine diseases and insect pests, and achieve the high and stable yield of pine.
Chinese Pine; B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Planting Technology; Pest; prevention and control
10.3969/j.issn.2095-1205.2022.07.23
S791.254;S763.7
A
2095-1205(2022)07-69-03
李晓军(1980- ),男,汉族,山西晋中人,本科,林业工程师,研究方向为森林培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