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三个维度理解思政课的辩证统一

2022-11-21肖世中

创造 2022年7期
关键词:思政课现实思政

肖世中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讲好思政课不仅有‘术’,也有‘学’,更有‘道’。”高校思政课教师只有增强“术”“学”“道”的修炼学习、内化提升,才能真正实现高校思政课培根铸魂、立德树人的本质属性,也才能真正担当起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历史重任。

一、“术”是关键

“无术而言智,如御人舟子。”高校思政课要活起来、动起来、强起来,“术”是关键。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时强调:“思政课的本质是讲道理,要注重方式方法,把道理讲深、讲透、讲活。”思政课教育方式方法的改革创新,是与实践发展的同频共振,传统教学理念下的思政课堂氛围沉寂、僵硬,以教师独白为主的教学模式已无法适应当下“大思政课”的发展要求。用现实的例证帮助青年学生们厘清对现实问题的疑惑,真正让思政课成为学生心中“行走的思政课”,成为新时代思政课教学创新的方向。

提炼思政教学语言,增加思政课程鲜活度。将书本知识提炼后输出给学生需要一个过程,教师的表达方式及表达能力尤为关键。一方面,教师要充分理解吃透教学内容,将书本的理论知识揉碎、整合后内化于心,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体系。另一方面,教师要充分了解学生的时代特征,尽力消除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时代鸿沟,想学生所想,供学生所需。用富有时代气息的语言,将教学理论知识以喜闻乐见的方式表达出来,其效果既有利于学生理解接受,也拉近思想政治理论课与学生的距离。

教学方法合理得当,畅通教学互动机制。思政课教学需要改变“满堂灌”的传统教学方式,采用访谈、调研、案例的方式,科学分析学生的“动态心电图”,聚焦学生在思维理念、情感交流、业余爱好、现实需求、价值追求、行为习惯方面存在的共性问题,将问题导入课堂教学中,从不同角度、以不同方式让学生真正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最终引导学生得出最优的解决问题的方案。

二、“学”是基石

“人之为学,不可自小,又不可自大。”高校思政课要入脑、入心,“学”是基石。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思政课的政治性、思想性、学术性、专业性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其学术深度广度和学术含金量不亚于任何一门哲学社会科学”,“‘大思政课’我们要善用之,一定要跟现实结合起来”。大思政课的大视野、大格局、大历史观为高校开好思政课程提供了广袤的学术资源,也是高校教师理直气壮讲好思政课的现实需要。同时,夯实高校思政课的学术基石,更需要思政课教师厚植理论深度、拓展视野宽度、提高教学精度。

在意识形态多元化的当下,高校思政课教师需要深入浅出讲好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与世界大局、国家大势、社会大潮的内在关系。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以透彻的学理分析回应学生,以彻底的思想理论说服学生,用真理的强大力量引导学生。”解青年所惑,答青年所疑,帮助他们抵御异质价值体系的侵袭。需要用历史的视野讲好中华民族的故事、中国共产党的故事、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故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故事、改革开放的故事,特别是要把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发生的历史性变革讲明白、讲清楚。从现实的角度让青年学生真正领会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激活青年学生的青春梦想、豪情斗志,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勇当开路先锋、争当事业闯将。

三、“道”是核心

“有道无术,术尚可求也。有术无道,止于术。”高校思政课要成为大课、红课、金课,“道”是核心。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针对不同学段,根据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规律和学生成长规律科学设置具体教学目标,抓好教学目标设计、课程设置、教材编写、教学改革、教师培养、考核评价等环节,既不能揠苗助长、操之过急,又不能刻舟求剑、故步自封。课程设置要相对稳定,坚持大中小学纵向主线贯穿、循序渐进,各类课程横向结构合理、功能互补的原则,确保教材的政治性、科学性、时代性、可读性。”高校思政课教师在问“道”过程中,既要把握思政课程源于现实、高于现实、服务现实的客观规律,又要尊重学生成长的客观规律,针对不同时期的学生因地制宜进行教学内容设计。

面对不断变化发展的社会形势,高校思政课教师要“因时而进、因势而新、因事而化”,紧贴时代脉搏,利用强大的网络技术手段,深挖探寻那些符合时代主旋律的鲜活事例,通过一桩桩贴近青年学生生活实际的人和物,诠释思政课向学生们提出的“人生青春之问”,将正确人生观转化为超强动力去创造有意义的人生。要用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验证中国社会主义道路的正确性,更加坚定青年学生对实现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要邀请抗击疫情的前线医护人员、公安民警、志愿者做专题讲座,通过可信的论据,让学生们深刻感受到灾难面前祖国所体现的大国担当,让蕴藏在他们心中的中国精神激荡弘扬。

马克思说过:“教育绝非单纯的文化传递,教育之为教育,正是在于它是一种人格心灵的唤醒。”唤醒是高校思政课程立德树人的核心功能,更是思政课教师肩负的历史使命。“术”“学”“道”三个维度的辩证统一为高校思政课程构建了一个完整的教育生态体系,思政教师用强的政治、深的情怀感召学生,用新的思维、广的视野感染学生,用严的自律、正的人格感化学生,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唤醒流淌在青年学生血脉中的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让思政课真正活起来,成为青年学生立鸿鹄志、筑中国梦的力量源泉。

猜你喜欢

思政课现实思政
清华大学:“如盐在水”开展课程思政
医学人文精神融入思政课的实施路径研究
“互联网+”背景下开放大学交互式教学法在思政课中的应用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我对诗与现实的见解
漫画:现实背后(下)
思政课“需求侧”
“小三明治式”议题中心教学法在思政课中的运用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思政课堂这样“沸腾”——陕师大思政课从“有意思”到“有信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