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农村原蚕点原蚕生产种茧管理

2022-11-21孙育红

广东蚕业 2022年7期
关键词:蚕蛹雌雄调节

王 浩 孙育红

浅谈农村原蚕点原蚕生产种茧管理

王浩孙育红

(淮安市淮阴区南陈集镇农村工作局江苏淮安223300)

种茧管理是农村原蚕点原蚕生产的重要环节。种茧管理适当与否,对蚕蛹、蚕蛾的生命率、化性、产卵量、卵质和次代蚕的强健性等均有重要影响。农村原蚕点原蚕生产应高度关注种茧管理,贯彻落实种茧管理技术要则,以提高蚕种产量,提升蚕种品质,增加蚕农收益。

原蚕点;原蚕生产;种茧管理;农村

种茧管理适当与否,对蚕蛹、蚕蛾的生命率、化性、产卵量、卵质和次代蚕的强健性等均有重要影响,不仅关系到制种单位蚕种质量的优劣和制种成绩的高低,更事关原蚕制种的经济效益。可以说,种茧管理是农村原蚕生产极其重要的一环。淮安市淮阴区南陈集镇是江苏省首屈一指的农村原蚕点,种茧管理被视为原蚕点原蚕生产的重要环节,且种茧管理技术要则也切实落到实处,作为多年来服务于这个原蚕点原蚕生产的指导者,笔者见证了原蚕点广大蚕农种茧管理意识的不断强化和种茧管理水平的不断进步,见证了原蚕点广大蚕农蚕种产量不断提高、蚕种品质不断提升、制种收益不断增加,原蚕生产行稳致远。笔者将多年来指导与服务农村原蚕点原蚕生产种茧管理方面的几点体会加以总结,以供同行参考。

1 早采茧

蚕的营茧角度对吐丝、化蛹、茧丝品质、蚕蛹的生理及蚕蛾的交配产卵都有很大的影响。原蚕在未化蛹前就提早采茧,称为“早采茧”,其目的主要是改善蔟中环境,改变茧蛹位置,使竖立茧与斜营茧都成为横营茧,减少缩尾蛹,并促使吐尽残丝,提高化蛹率和增加产卵量。原蚕点之所以采行早采茧,是因为饲养原蚕的蚕农们全部使用塑料折蔟上蔟,竖营茧、斜营茧极为普遍,竖营茧、斜营茧极易引致蚕蛹缩尾而成缩尾蛹,其发生率大大高于横营茧。早采茧使之成为横营茧后,早采茧内的缩尾蛹发生率远远低于迟采茧内缩尾蛹的发生率。缩尾蛹不仅雌雄鉴别困难,发蛾率也显著低于正常蛹,且交配能力差,产卵量少,严重影响蚕种的产量和品质。过去的生产实践告诉我们,早采茧是提高制种量的一项有力有效措施,原蚕点原蚕制种必须采行早采茧,把握采茧时间,规范操作方法。

1.1 把握采茧时间

早采茧是在茧壳已经形成,略有硬度,吐丝未终了,尚未开始化蛹时采的茧,此时的竖营茧或斜营茧,尾部尚未受到体躯的重压而有内缩的现象,此为早采茧的适期。具体时间掌握上,在24 ℃~25 ℃的环境中,上蔟后以60 h为中心,48 h~72 h为范围。熟蚕匀整度高的品种,经48 h左右即可采茧;化蛹慢,开差大的品种,可在72 h左右采茧。对于营茧开差大的品种,早采茧时间可以适当推迟,一般在不影响茧形的前提下,宁早勿迟。

1.2 规范操作方法

早采茧时蚕还在吐丝营茧,采茧时力求轻采轻放,减轻振动,防止蚕体受伤。种茧采下后要依次粒粒平铺,保持横营茧位置,不可大把抓和堆积,不能等全部采完后再平铺。每匾铺茧数量为1 000颗左右,要防止过密,防止茧竖立或斜放,特别对有球形茧的品种,应多加注意。早采茧过程中,如遇少数茧壳较薄的,则采茧时可连同茧绵轻轻撕下,双宫茧与屑茧应分开放置,对病毙蚕、僵蚕、不结茧蚕等应认真鉴别,集中处置。早采茧结束,种茧匾应及时贴好标签、区号,注明品种、上蔟时间,防止混淆,并搬入种茧保护室。搬移中应防止剧烈晃动、阳光直射和雨淋,避免多次搬动。

2 种茧保护

种茧保护的任务在于创造合适的环境,使蛹体的生理变化能顺利进行。在正常的保护温度范围内,全期经过随温度上升而缩短,雄蛹快于雌蛹。一般春用品种蛹期为17 d~20 d,夏秋用品种蛹期为14 d~17 d。种茧保护过程中,应根据蛹体发育状况,合理调节蚕室内环境条件,以适应蛹的发育生理,充分发挥优良品种的产卵性能[1]。

2.1 温度

温度是对蛹体发育影响最大的因素。化蛹前高温对产卵数影响大,化蛹后高温对增加不受精卵影响大。雌蛹遇高温,对减少产卵数影响大,雄蛹遇高温,将使不受精卵增加。种茧高温保护,有使蚕卵增大增重的倾向,但长时间在28 ℃以上的温度中时,死蛹增多、发蛾率低、造卵数与产卵数均显著减少,且增多叠卵、不滞育卵和不受精卵;低温保护,虽有增加造卵数的倾向,但产卵率低、产卵数少,因雌蛾对低温敏感,会增多不受精卵。从发蛾率、产卵蛾率及产卵数实用价值看,种茧保护温度以24 ℃为中心,适温范围为23 ℃~25 ℃,力避接触27 ℃以上的高温或22 ℃以下的低温,更要防止温度剧变。

2.2 湿度

原蚕点制种全部进行蛹体雌雄鉴别,裸雌保护,受环境条件影响大。湿度过低,蛹体发育缓慢,多旋动现象,在干湿差4 ℃以上的过干环境中保护,会显著降低发蛾率,不良蛾多,产卵数少,并增加不受精卵。临近化蛹及发蛾时,须防止过干,过干会增加半化蛹,影响发蛾率。但过湿环境保护,则病原微生物容易滋生繁殖,又会增多僵蛹和病蛹。针对品种性状及蛹龄采用的湿度标准:对于体型大、蛹体不易活动的品种,以干湿差2 ℃~3 ℃(相对湿度75%~80%)为宜;对于体型小而蛹体易活动的品种,则以干湿差1.5 ℃~2 ℃(相对80%~85%)为宜;早采茧后到触肢着色时干湿差2 ℃~3 ℃(相对湿度75%~80%);触肢着色到羽化,以干湿差1.5 ℃~2 ℃(相对湿度80%~85%)保护为宜。

2.3 空气

种茧保护并不过度强调通风换气,但蚕蛹如接触过多的二氧化碳,会增加不受精卵。另外,种茧室内用煤球等燃料直接加温时,燃烧过程中,在大量消耗氧气,排出二氧化碳的同时,还会产生一氧化碳等有毒气体,故种茧保护室内也应适当保持换气的频率,保持空气新鲜。

2.4 光线

光线对蛹的生理影响不大,但强光刺激会促使蚕蛹尾部旋动,易擦伤蛹体,并消耗体力,增加不受精卵和后期死蛹。按照昼明夜暗规律,蛾的羽化一般都在早晨。若扰乱明暗规律,则陆续羽化。蛹对光的感受性,春期发生在羽化前2 d,夏秋期发生在羽化前3 d。在此期间内,必须严格保持昼明夜暗规律,夜里严格保持黑暗,出蛾前夕提早遮光,羽化当日提早感光,促使出蛾齐一。如果光线明暗不规律,则会羽化不齐,无疑将给制种带来困难。

3 种茧处理

正确鉴别和分离雌雄是保证一代杂交种杂交彻底的重要基础,对蚕种的产量和质量影响极大。

3.1 谙熟雌雄特征

蚕蛹的雌雄有不同特征,从外形来看,雌蛹体较肥大,腹部末端较圆;雄蛹体较瘦小,腹部末端较尖。从性征上区别,雌蛹在第八环节腹面中央,从前缘到后缘有“X”形纵线;雄蛹在第九环节腹面中央有一凹陷小点。

3.2 把准鉴别时期

蚕蛹雌雄鉴别应在见苗蛾前鉴别完成,但在允许范围内尽可能推迟些。鉴别过早,蛹体皮肤嫩,易受伤出血,造成后期死蛹;反之,鉴别过迟,则雌雄特征不明显,增加错误率,给发蛾调节带来困难。一般以蛹期已过2/3时鉴别较好。

3.3 严格鉴别操作

3.3.1 削茧——一二三诀,力避伤蛹

削茧时,采用“一削、二倒、三轻放”的“一二三诀”操作方法。削茧时左手拿茧,右手反手握刀,刀口向外,从茧的上端1/4处向前上方斜削去盖,削口以能顺利倒出蛹体为宜。削口过大,容易伤及蛹体;削口过小,倒蛹困难,工效低;强令倒出,易摔伤蛹体。倒蛹时先倒入右手心,再轻放匾内,匾内应铺以柔软的小蚕网或防蝇网等,并避免蚕蛹堆积。削到病死蛹,刀具要用乙醇擦洗消毒,死蛹、死蚕、伤害蛹倒入消毒缸内,不随便丢弃。

3.3.2 鉴蛹——专心细致,鉴别准确

初鉴加复鉴。初鉴是按照蛹体形态和雌雄特征进行初分,全批结束后,再进行全面复鉴工作。鉴蛹时,要认真细致,做到不大把抓、不捏伤、不堆压、不抛掷,尽可能减少滚动,避免蛹体受伤。

3.3.3 摊蛹——均匀摊放,稀密适度

鉴别后的蚕蛹,应摊放在铺有瓦楞纸的蚕匾中,蛹体摊放要均匀,一般0.8 m2左右的蛹匾,每匾雌蛹放800头左右,雄蛹放900头左右。在蛹匾的一端要贴附标签,标签上应注明品种名、雌雄标志和上蔟日期。蛹匾要按顺次放置,以利于发蛾调节与顺次捉蛾采种。

3.4 慎防病蛹、旋蛹

种茧期到发蛾阶段,若处置不当,易产生病蛹、旋蛹。病蛹以败血蛹占多数,有时亦发生僵蛹,也有因蛹体旋动过剧而产生套节缩尾死蛹[2]。

3.4.1 慎防败血蛹

败血蛹的病原菌是灵菌、杆状败血病菌以及革兰氏阳性葡萄球菌等,是通过皮肤创伤,侵入体液中而引起的。蚕蛹发病不易察觉,仅间节膜处显现黑褐色或红色,腹部柔软,皮肤常一触即破,流出臭液。感染时间多为第5龄后期或熟蚕登蔟时受到创伤,或在种茧处理时,削茧和雌雄鉴别过程中受到伤害。防止败血蛹的发生,除了做好消毒工作,杜绝病原外,还必须从上蔟开始至羽化的整个保护过程中,尤其是削茧鉴蛹工作中,注意做好保健工作,不使蚕体、蛹体受伤出血。削茧用具严格消毒,减少病原传染机会。做好温湿度调节工作,严防高温闷热和过分干燥。若温度过高,体内养分消耗大,加上闷热,则软化死蛹多;若环境过分干燥,容易导致蛹体旋动,消耗体力并招致创伤出血,感染病菌。

3.4.2 慎防僵蛹

目前,在蚕种生产中,僵蛹的威胁也很大,感染途径主要有三方面:其一,见熟后蚕体撒防僵粉未能均匀周到,腹部未沾到药粉,以致带菌上蔟;其二,蔟室蔟具套用,防病消毒工作疏失,即使防僵粉面面撒到,蔟具带菌,或削茧后蛹体置于带菌衬蛹材料中,蛹体仍感染发病;其三,忽视周围环境的防病消毒,室外病菌随气流或携带接触蛹体,扩散感染。为了防止僵蛹发生,除了重视蔟室、蔟具及熟蚕的消毒以外,还须做好蛹期的湿度控制,防止90%以上的多湿状态。削茧鉴蛹时,发现僵蛹应连同茧壳集中烧毁,接触过僵蛹的刀具要进行消毒,以免病原蔓延。若在蛹匾内发现僵蛹,应立即拣出烧毁,并用防僵粉消毒蛹体,或者用2%福尔马林稀释液或含有效氯0.5%的漂白粉稀释液喷洒蛹体至湿润状态。

3.4.3 慎防旋蛹

蛹体活动性强,在保蛹过程中尾部旋动剧烈,蚕农形象地称之为旋蛹。旋蛹产生原因有多种,削茧过迟,复眼着色后由于光线关系,促使蛹体旋动;或蚕期曾受农药微量中毒的影响;或因干燥与激烈振动而引起;也有因衬蛹材料粗糙,蛹匾内容量过多,蛹体相互挤轧所致。发生旋蛹的内因是品种遗传性,外因是环境干燥,湿度75%以下容易发生。干湿差愈大,发生愈多。在同一匾内,先是个别蛹体旋动,再波及其他蛹,产生连锁反应,大量发生旋动,导致受伤出血,轻则消耗体力,重则缩尾死亡,给生产造成损失。当蛹体旋动时,在蛹体表面补湿,能制止或减少旋动,并可提高发蛾率、良蛾率与产卵性能。用干净柔软的瓦楞纸作衬蛹材料,对减少旋蛹效果显著。

4 发蛾调节

种茧期的发蛾调节,是原蚕点生产杂交种、对交品种发育平衡计划中的最后一道工序。由于对交品种的饲育条件有差异,其发育经过及上蔟先后的数量,难免出现不平衡情况,必须进行调节,以谋两者发蛾的一致。发蛾调节以蛹期为重点,以对交双方同时羽化,雌雄发蛾比例平衡为目的,达到同日、等量发蛾。

4.1 发蛾调节的4个阶段

种茧期的发蛾调节,是生产杂交种、对交品种发育平衡计划中的最后一道工序。由于对交品种的饲育条件有差异,其发育经过及上蔟先后的数量,难免出现不平衡情况,必须进行调节,以谋两者发蛾的一致。调节必须有对交品种发育开差的标准,一般分为4个阶段:(1)复眼开始着色:从上蔟至发蛾约经过1/3的时间;(2)复眼着黑色:从上蔟至发蛾约经过2/3的时间;(3)触肢着黑色:2 d~3 d后发蛾;(4)蛹体松软:皮肤失去光泽而现皱纹时,中系品种次日发蛾,日系品种隔1 d发蛾[3]。

4.2 调节方法

4.2.1 温度调节

蛹期合理地调节温差范围,雌蛹为23 ℃~25 ℃,雄蛹为21 ℃~27 ℃。在此范围内,每升降1 ℃,可提前或延迟出蛾1 d,每升降2 ℃,可提前或延迟发蛾2 d。为此,营茧后应将发育快的降低温度保护,发育慢的适当提高温度保护。尽量避免过高过低温度的保护。另外,要做好雄蛾“提头”和“留尾”,保证每日雌雄蛾数量大体平衡。

4.2.2 湿度调节

室内湿度高低,直接影响蛹体水分的发散速度和发散量,从而影响发蛾率。相对湿度以75%~80%为宜(干湿差2 ℃~3 ℃),如在70%以下时,会降低发蛾率10%~15%,蛾的生命力及交配能力都较差,产卵量减少,不受精卵增多。在调节发蛾过程中,湿度一般不作为变动因素。

4.2.3 光线调节

在发蛾调节中,利用蛹对光线感受的特性,可以辅助积温,使调节效果更为显著。即黑暗可抑制出蛾时间,延长光照时间可促使提早出蛾。甚至当对交批雄蛾不足的情况下,可采取提早感光,提早出蛾,捉蛾后遮光5 h~6 h,再感光促使出蛾,起到1 d出蛾2次的效果。

4.3 蛹期冷藏

原蚕生产中,只要掌握好对交品种的催青日差,经过蚕期、蛹期的调节,大多不需要进行蛹期冷藏处理,但如果对交品种的原蚕上蔟日差与预定计划日差相距过大,估计在种茧期合理范围内以不同温度进行调节,已不可能达到同日发蛾时,就只能用冷藏的方法抑制发育快的一方。蛹期冷藏往往会降低发蛾率,而且还易影响雌蛾的产卵性能,增加不产卵蛾,减少产卵量,增加不受精卵。因此冷藏时应十分注意时期、温度、日数等的掌握,而且尽量避免冷藏雌蛹。蚕蛹冷藏有两个时期,一是化蛹后2 d~3 d,复眼开始着色时;二是发蛾前日,掌握在见苗蛾后。冷藏宜在傍晚入库,冷藏温度2.5 ℃~7.5 ℃为范围,以5 ℃为中心。雌蛹冷藏以2 d~3 d为限,雄蛹冷藏以4 d~5 d为限。

5 小结

种茧管理是农村原蚕生产的重要环节,必须坚决执行种茧管理技术要则,坚持采行早采茧,把握采茧时间,规范操作方法,减少缩尾蛹;合理调节种茧保护阶段环境条件,温度以24 ℃为中心,湿度保持2 ℃~3 ℃干湿差,空气保持新鲜,光线顺应昼明夜暗规律;种茧处理要力避蛹体受伤,保证雌雄蛹鉴别准确,均匀摊蛹,稀密适度,防止产生败血蛹、僵蛹、旋蛹等不良蛹;发蛾调节遵循发蛾规律,着力做好温度、湿度、光线调节,以达到同日、等量发蛾。

[1]周成伟.家蚕良种繁育实用技术[M].南京:江苏凤凰科学技术出版社,2015.

[2]中国农业科学院蚕业研究所.中国养蚕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1.

[3]浙江农业大学.家蚕良种繁育与育种学[M].北京:农业出版社,1982.

10.3969/j.issn.2095-1205.2022.07.01

S883

A

2095-1205(2022)07-01-03

王浩(1970- ),男,汉族,江苏淮阴人,本科,高级农艺师,研究方向为蚕桑技术指导与服务。

猜你喜欢

蚕蛹雌雄调节
一种用于自控调节行程的螺杆调节结构设计
好吃的炸蚕蛹
蚕蛹入馔功效多
2016年奔驰E260L主驾驶座椅不能调节
水果也分“男女”吗
黄菠萝雌雄植株间形态特性差异研究
酷虫学校蚕蛹羽化了(一)
吃蚕蛹
雌雄时代
平均税率、标准税率与收入分布对个人所得税累进性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