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山县早熟马铃薯高产栽培技术探索
2022-11-21宋凤鸣
宋凤鸣
(武山县种子管理站,甘肃 武山 741300)
1 技术探索
1.1 早熟、优质、高产品种的引进
2009年引进早熟马铃薯品种费乌瑞它,先后在武山县及周边相邻县区渭河河谷川道地区种植,该品种在当地生育期为70 d左右,植株生长势强,株型直立,分枝少,株高65 cm左右。薯块长椭圆形,皮淡黄色,肉鲜黄色,表皮光滑,块茎大而集中,芽眼少而浅,结薯集中。植株抗Y病毒和卷叶病毒,对A病毒和癌肿病免疫,鲜薯干物质含量17.7%,淀粉含量12.4%~14%,还原糖含量0%~3%,粗蛋白含量1.55%,维生素C含量136 mg/kg,不抗早疫病、晚疫病、炭疽病,产量3 000~4 000 kg/0.067 hm2,品种表现早熟、丰产,品质优良,经济效益好,受到种植户的青睐,逐步取代了生育期90 d的克新一号和早大白等品质,成为当地的主栽早熟品种[1]。
1.2 脱毒原种的应用
费乌瑞它脱毒种薯退化速度非常快,在武山县1 500~1 600 m低海拔河谷地区种植,特别是蚜虫较重的区域,原种后每增加一代,产量就会明显下降,减产20%左右,第三代基本上失去种子所具备的最低指标,造成严重减产。在脱毒原种推广初期,因种子价格较高,农户会将自己生产的商品薯做种子来年种植,结果造成严重减产,经过2~3年的培训推广,费乌瑞它原种逐渐被农户接受,原种的采用为武山县河谷川区早熟品种单产达4 000 kg/0.067 hm2,提供了种薯保障。
1.3 配方施肥技术的推广
配方施肥技术的形成受土壤、气候、市场、品种和水资源等多重因素的影响。深入实地,调查研究,因地制宜,才能做出合理判断。
2013年—2019年,在武山县洛门镇刘坪村、马力镇付门村、洛门镇裴庄村进行了定点土样监测,通过化验分析,测定土壤速效氮、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结合武山县土壤普查结果,早熟马铃薯的需肥规律,对当地农户的施肥习惯进行了数据分析,建立了科学的施肥方案,纠正了农户不良的种植习惯。
2 栽培技术
2.1 选地整地
选择土壤肥沃、地势平坦、灌溉方便、土层深厚、土质疏松的沙壤土。需要深松土地,深松土壤40 cm以上,高垄栽培,起垄高度30 cm,保水保肥,利于排涝,保持土壤疏松。
2.2 科学施肥
重施基肥,配方施肥:氮肥在底肥中占整个马铃薯生育期的60%、磷肥100%、钾肥80%,后期追氮肥40%、钾肥20%。武山县单产3 500 kg/0.067hm2,每0.067 hm2施有机肥1 000 kg,尿素30 kg、磷酸二铵35 kg、硫酸钾20 kg,施肥后进行旋耕,使土壤和肥料混合均匀。开花期冲施高钾水溶肥5 kg/0.067 hm2,并结合防病喷3~4次叶面肥。对于单产4 000 kg/0.067 hm2以上高产田,按配方方案测算施肥[1]。
2.3 切薯消毒
切薯刀具剜切带病种薯后再正常种薯,每5 min用高锰酸钾溶液浸泡1 min。薯块切后晾晒1 d以上,待伤口木栓化后播种。注意尽量留大薯块,种薯基部1~3个芽眼萌芽力低,不宜留为薯种。
2.4 适当密植
双垄点播时,垄面宽70 cm,垄沟宽30 cm,垄高30 cm,每垄双行(距垄边20 cm,株距27~33 cm;单垄点播时,建议垄面宽55 cm,垄沟宽25 cm,垄高30 cm,株距17~21 cm。密度为4 000~5 000株/0.067 hm2,高水肥条件地膜栽培5 000株/0.067hm2[2]。
2.5 适当深播,膜上覆土
播种深度为12~15 cm,现蕾前结合追肥灌水,膜上覆土,防止绿薯。也可在播种时直接覆土于地膜上。费乌瑞它马铃薯结薯集中向上,薯形较大,极易发生绿薯,深播、覆土极为重要。
2.6 适时灌水,追施水溶肥,喷施叶面肥
该品种对水极为敏感,苗期及薯块膨大期不能缺水。出苗后及早浇水,促进早发苗、发壮苗。浇水时,不能超过垄高的2/3,小水渗透、渗足,保持土壤墒情良好,整个生育期灌水4~6次。费乌瑞它马铃薯进入现蕾开花期,随气温逐渐升高,茎叶生长旺盛,根系也迅速扩大伸长,薯块迅速膨大,需水量较大。为了避免缺水造成块茎停止生长,形成畸形薯或导致减产,要供给均匀而充足的水分,增加浇水量,使土壤耕作层始终保持湿润状态。一般根据天气及土壤水分含量情况,浇水2~3次,间隔5~7 d,浇水时要掌握小水勤浇的原则,并保持垄内的通透性。在块茎形成至块茎增长阶段,土壤最大持水量保持在80%~85%,收获前保持在65%~75%为宜。在马铃薯生长后期,由于根系吸收能力降低,满足不了植株生长的需要,可配合使用叶面肥来弥补不足。具体做法是:结薯—膨薯期,选用微量元素肥优质叶面肥60 g/0.067 hm2兑水50 kg,均匀喷洒在植株的上、中、下部的叶片2~3次[3]。
2.7 科学除草,降低成本
一般每0.067 hm2施用33%田补(二甲戊灵)150 mL,兑水40~50 kg均匀喷于垄面及垄沟上,喷药后要及时覆膜,保持药效。可以有效防除一年生禾本科杂草及部分阔叶杂草,如稗草、马唐、狗尾草、早熟禾、马齿苋等等。
3 科学管理
3.1 发芽期
萌芽—出苗:根系形成,芽条生长。如土壤含水量低于60%时,及时浇水,保证发芽出苗。发芽期主要预防烂芽块、黑胫病、枯萎病、黑痣病、蝼蛄、蛴螬金针虫和蚜虫。
烂芽块处理办法:干拌法,150~175 kg种薯,拌入“70%甲基硫菌灵100 g+3%中生菌素50 g+2.5 kg滑石粉”;湿拌法,150~175 kg种薯,拌入“70%甲基硫菌灵悬浮剂+40%百菌清悬浮剂+3%中生菌素各50 g+2.5 kg滑石粉”。
3.2 幼苗期
出苗—现蕾:茎叶生长,根系发育,匍匐茎形成、伸长及花芽分化[4]。
3.2.1 水分管理
田间苗齐后第1次灌水;幼苗株高18~20 cm后第2次灌水,保持田间最大持水量60%~70%;在马铃薯现蕾前需追肥。
3.2.2 中耕培土
苗出齐后15 cm前,结合除草进行膜上培土(3 cm左右);施肥以促进营养生长的氮肥、氨基酸、腐殖酸水溶肥为主。
3.2.3 病虫害防治
早、晚疫病黑胫病防治用1.30%吡唑醚菌酯乳油20 mL+3%中生菌素可湿性粉剂80 g+全哺30 mL+10%有机硅助剂15 mL。早疫病、黑胫病用2.70%丙森锌可湿性粉剂100 g+3%中生菌素可湿性粉剂65 g+全哺30 mL+30%吡虫啉微乳剂10 mL+10%有机硅助剂20 mL。
3.3 发棵期
现蕾—开花初期,茎杆快速拔高,分枝及叶开始扩展,茎顶孕育花蕾,匍匐茎停止生长,马铃薯茎块开始形成[5]。
3.3.1 田间管理
发棵期是决定马铃薯单株结薯数量的关键时期,及时灌水,保持田间最大持水量80%~85%,后期田间最大持水量60%;铲除行间杂草,控制植株徒长、促进块茎发育;补充硼、锌、钙、镁等中微量元素肥。
3.3.2 病虫害防治
枯萎病采用1.75%苯酰锰锌水分散粒剂75 g+全哺30 mL+10%有机硅助剂20 mL;晚疫病、蚜虫采用2.70%烯酰吗啉•霜脲氰水分散粒剂50 g+500 g/L苯醚甲环唑•丙环唑乳油10 mL+钙镁100 mL+2.5%高效氯氟氰菊微乳剂50 mL+10%有机硅助剂20 mL用5%啶虫脒喷雾防治蚜虫;早、晚疫病采用3.60%吡唑醚菌酯•代森锌+50%烯酰吗啉+植物速动力;早、晚疫病、环腐病采用4.64%噁霜灵锰锌+50%烯酰吗啉+72%农用链霉素。
3.4 薯块膨大期
盛花—茎叶衰老,地上部茎叶基本停止生长,块茎体积和质量快速增长。此期间马铃薯对水分最敏感,需水量最大,占全生育期水分总量的50%以上,根据田间湿度及时灌水(视田间湿度为准),保持田间最大持水量80%~85%。结合实际情况,及时补充钾和锌、钙、镁、硼等中微量元素。
此期主要有蚜虫、晚疫病、枯萎病等真菌性病害。早、晚疫病、蚜虫采用1.40%烯酰吗啉•氰霜唑悬浮剂50 mL+500 g/L苯醚甲环唑•丙环唑乳油15 mL+磷酸二氢钾150g+30%吡虫啉微乳剂10 mL+10%有机硅助剂20 mL;晚疫病采用2.72%霜脲锰锌50 g+80%烯酰吗啉20 g+优果20 g;病毒病、蚜虫采用氨基果糖素(或吗啉胍•乙酸铜)20 g+植物速动力20 g+70%吡虫啉4 g。
3.5 淀粉积累期
终花—茎叶枯萎:茎叶停止生长,植株下部叶片开始衰老变黄,茎杆倒伏回秧,块茎体积不在增大,干物质快速积累。
3.5.1 水分管理
此期间马铃薯需水量不宜太多,为防止土壤板结及过湿,土壤保持田间最大持水量75%左右即可。
3.5.2 营养管理
此期不宜再施用氮肥,防止出现贪青现象,保持正常落黄;预防早衰,延长光合时间。
3.5.3 病虫害防治
晚疫病采用1.45%吡唑醚菌酯•烯酰吗啉悬浮剂80 g+40%百菌清悬浮剂100 mL+磷酸二氢钾200g+10%有机硅助剂20 g;枯黄萎病采用2.75%苯酰锰锌水分散粒剂100 g+10%有机硅助剂20 g;早、晚疫病采用3.64%噁霜灵锰锌50 g+50%烯酰吗啉20 g+20%噻菌铜40 g。
3.6 成熟、杀秧
当马铃薯地上茎底部叶片变黄时,块茎进入休眠状态(即生理成熟),即可杀秧准备收获。杀秧后喷药可以保护地下薯块,避免病菌随雨水下渗感染薯块,降低染病率和库损率。
3.6.1 收获贮藏
成熟后要尽早收获,以避免冻伤或病菌感染,收获时块茎应避免雨淋和机械损伤,收获的马铃薯块茎要及时分选、包装、销售及入库贮藏。
3.6.2 干腐病
喷洒500 g/L苯醚甲环唑•丙环唑乳油10 mL+70%甲基硫菌灵50 mL+40%百菌清悬浮剂50ml,可有效预防仓储过程中干腐病的发生。
4 总结
早熟马铃薯产量的增加,带来了显著的经济效益,越来越多的农户选择大棚、地膜覆盖种植费乌瑞它马铃薯,增强了区域的辐射带动能力,促使区域内产业结构调整,农业产业化水平明显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