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入区域创新体系:世界一流大学发展新方向
2022-11-21周光礼
随着我国“双一流”建设进入第二个周期,各个省、市、自治区在各自制定的“双一流”建设方案基础上,统筹推进区域高等教育体系建设。如何统筹协调区域内世界一流大学的建设,实现城市区域与大学融合发展,形成区域学术中心和创新高地,建设高质量的区域高等教育体系,是当前迫切需要研究的关键问题。
从逻辑维度来看,随着我国由行业经济向区域经济转变,区域高等教育日渐成为区域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改革开放40多年来,我国经济要素、创新要素逐步向东部沿海地区集聚,逐步形成了京津冀、长三角和粤港澳大湾区三大增长极。这三大增长极约占全国GDP的50%,它们的一个共同发展趋势就是实现由劳动密集型、技能密集型产业向科技密集型、创新密集型产业转变,进入了知识经济时代。如果说劳动密集型和技能密集型产业对高等教育的依赖性不强,那么科技密集型和创新密集型产业则离不开高等教育,离不开一流大学。因为在知识经济时代,区域发展主要依靠知识和创新,而知识和创新离不开一流研究型大学。这是近年来我国“西学东扩”和优质高等教育资源向东部沿海集聚的根本原因。在这种背景下,我国的世界一流大学建设更突出强调了大学对国家和社会发展的支持和贡献,发挥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的外溢效应,以促进经济社会发展。
从国际维度来看,世界一流大学汇聚产生了世界学术中心和创新高地。工业革命以来,世界学术中心和经济中心呈现出共生关系。当地中海北岸成为世界中心时,世界的学术中心和创新高地出现在意大利;当西欧成为世界经济中心时,世界学术中心和创新高地先后出现在英国、法国、德国;当北美成为世界经济中心时,美国成为世界学术中心和创新高地;当东亚逐步成为世界经济中心时,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中国要成为世界主要的科学中心和创新高地。事实上,当今世界公认的世界一流大学并不是散乱无序地分布在世界各地,而是呈现出特定范围内集中分布的态势,形成了几个较为明显的世界一流大学高地,如美国旧金山湾区和纽约湾区、日本的东京湾区、中国的京津冀和粤港澳大湾区。这些世界一流大学高地支撑了世界三大学术中心和创新高地,即北美、西欧和东亚。
从国家战略维度来看,要积极探索高质量的区域高等教育体系建设。立足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中国要强盛、要复兴,就一定要大力发展科学技术,努力成为世界主要科学中心和创新高地。”基于新时代“四点一线一面”的战略布局、“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两个十五年”战略安排的时间布局,要积极探索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海南自贸区、长江经济带、西部地区“双一流”建设与区域经济社会协同发展问题,进而推动世界一流大学高地建设。若干世界一流大学高地的建成,将带动世界科学中心和创新高地的建设,支撑我国现代化强国建设,助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组文章聚焦区域高等教育与区域发展研究,可为新时代“双一流”建设提供有益的参照。
——周光礼:中国人民大学教授、长江学者特聘教授、评价研究中心执行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