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基层党组织群众组织力提升策略
2022-11-21郭华,李悦
郭 华,李 悦
(长沙理工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湖南 长沙 410114)
党的生命力源自组织,基层党组织群众组织力直接影响党的号召力、战斗力和凝聚力的发挥,关乎党的执政基础,意义重大。群众组织力是党联系群众、宣传群众、组织群众、团结群众、服务群众的一种能力。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要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增强党的群众组织力。十九届六中全会特别强调,要让“党的群众组织力显著增强”[1]。进入新时代,我党虽然已经获得了诸多增强群众组织力的宝贵经验,但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站位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我党基层党组织群众组织力的提升仍面临着一系列的问题,需要通过多种途径创造性地解决,以夯实党长期执政的根基,早日实现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伟大目标。
一、中国共产党基层党组织群众组织力话语的生成逻辑
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党的基层组织是确保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贯彻落实的基础,要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2](P45)增强基层党组织的群众组织力既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建设的基本需要,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基层党组织建设中需深入突破的实际难题。通过在理论逻辑、历史逻辑和现实逻辑上认识基层党组织群众组织力的话语生成逻辑,能充分推动其综合效能的发挥。
(一)理论逻辑: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群众组织力”的相关阐述
马克思、恩格斯虽未明确提及“群众组织力”这一专有名词,但如果查阅马克思和恩格斯的著作,仍可以在字里行间看到如何组织群众的话语,如:“英国无产阶级运动的旧的、传统的宪章运动那样的形式必须首先彻底毁灭,它的新的、具有生命力的形式才能发展起来”[3]等。特别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在世界各地得到广泛传播后,一些革命家开始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头脑,在实践过程中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理论有关基层党组织建设中组织群众的相关理论。
第一,马克思、恩格斯对“群众组织力”的相关阐述。早在《神圣家族》一书中,马克思、恩格斯就深刻指出:“历史活动是群众的活动,随着历史活动的深入,必将是群众队伍的扩大。”[4]群众队伍的扩大必将要求组建政党,并不断增强政党的群众组织力。为此,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再一次明确指出:“无产者组织成为阶级,从而组织成为政党这件事,不断地由于工人的自相竞争而受到破坏。但是,这种组织总是重新产生,并且一次比一次更强大、更坚固、更有力。”[5]
第二,列宁对“群众组织力”的相关阐述。列宁非常重视群众的“组织”,他曾一再提醒说:“组织是无产阶级解放自己的武器”及“组织是无产阶级所特有的阶级斗争的武器”[6]。此外,他还多次强调:“工人阶级的力量在于组织。不组织群众,无产阶级就一事无成,组织起来的无产阶级就无所不能。”[7]可见,在列宁看来,无产阶级的力量就是组织起来的群众的力量,这种群众组织力将使无产阶级无所不能。
(二)历史逻辑:基层党组织群众组织力建设的历史进程
中国共产党基层党组织的群众组织力是一个不断增强的过程。自中国共产党成立之日开始,我党就积极开展深入群众、动员群众、组织群众的实践探索。
第一,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基层党组织的群众组织力逐步增强。中国共产党成立伊始,就高度重视群众的组织工作。中共一大明确提出:“把工农劳动者和士兵组织起来。”[8]到中共六大时,做好群众组织工作已经成为了我党的中心任务,“党要用一切力量去加紧团结收集统一无产阶级,使他们围绕党的主要口号,做巨大的组织工作,以巩固革命工会,农民协会,尽可能地领导日常经济政治斗争,以发展工农群众组织。”[9]到1930年,我党“群众斗争的发动是一天比一天扩大的,任何强大的敌人是奈何我们不得的”[10]。之后,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洗礼下,我党基层党组织的群众组织力得到了进一步增强,实现了“兵民一体”,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
第二,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时期:基层党组织的群众组织力继续增强。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时期,党组织的中心任务是促进生产力的发展,需动员民众积极参与到社会主义建设上来,组织和团结更多的群众到党组织周围,扩大基层群众队伍。毛泽东曾指出:“在建设社会主义的时期,一切赞成、拥护和参加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阶级、阶层和社会集团,都属于人民的范围。”[11]这个时期的基层党组织党员的数量和质量都有较大改观,我党具备了广泛的群众基础,提高了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力和组织力。
第三,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基层党组织的群众组织力持续增强。改革开放的重要目的是进一步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邓小平认为,党的工作中心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要团结广大群众、凝聚力量、创造有利条件,协助民众解决温饱问题,在他看来,中国共产党“是人民群众的全心全意的服务者,它反映人民群众的利益和意志,并且努力帮助人民群众组织起来,为自己的利益和意志而斗争”[12],人民自身利益的实现,要靠组织起来的人民自己去斗争。江泽民十分重视基层党组织群众组织力建设,他指出,“基层党组织坚强有力,才能把群众充分地动员和组织起来,焕发出巨大的力量。”[13]胡锦涛对基层党组织群众组织力的建设也非常关注,他指出,“要始终把增强基层党组织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作为党的建设的基础工程,做到抓基层、打基础一刻不放松,把广大人民群众紧紧凝聚到党组织周围”[14],唯有如此,基层党组织才能凝聚民心、促进和谐。
第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基层党组织的群众组织力接续增强。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党的力量来自组织,组织能使力量倍增。”[15](P395)简单来说,组织力是为贯彻和执行党的政策与纲领而将有关的人力、物力、财力有效组织起来的一种能力,而群众组织力是指党深深植根于人民群众之中,组织和动员群众听党话、跟党走的能力。我党历代领导人都十分重视科学组织人民群众的力量,十九届六中全会在总结建党百年奋斗的历史经验上明确指出:“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人民是党执政兴国的最大底气。”[1]新时代、新征程,基层党组织只有始终站稳人民立场、坚持人民主体地位,才能持续不断增强群众组织力,把组织优势转化为资源优势,从而推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进程。
(三)现实逻辑:新时代基层党组织群众组织力提升的必要性
在党自上而下的严密组织体系和强大的组织能力下,我们解决了中国绝对贫困的问题,实现了中国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重视组织力量、群众力量是我党取得胜利的关键法宝之一。
第一,有利于巩固党长期执政的群众基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基层党组织“把群众观点、群众路线深深植根于思想中、具体落实到行动上,着力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不断增强人民群众对党的信任和信心,筑牢党长期执政最可靠的阶级基础和群众根基”[16]。通过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可以最大限度把人民群众组织起来,向人民群众讲清楚党的政策与方针,使其思想统一,达到凝聚共识、形成合力的效果,形成听党话、跟党走的局面,从而有利于不断巩固党长期执政的群众基础。
第二,有利于增强基层党组织的能力建设。基层党组织是连接人民群众和党的重要桥梁,担负着巨大的政治责任,在领导基层治理建设过程中,基层党组织承担着宣传党的政策、方针和路线的重要责任,要引导着群众时刻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进而增强基层党组织的向心力。在处理各项基层工作中,基层党组织要“时刻紧盯时代的发展和形势的变化,时刻回应实践的需要和人民的期盼”[17],与时代精神有机结合,探索基层建设的基本理论,了解人民群众的真正需求,更好地帮助人民群众解决生活和工作上的问题,急人民群众之所急,在解决群众工作的问题过程中,能有效增强基层党组织的能力建设。
第三,有利于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现实需要。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新的变化,人民群众需要“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15](P3)。基层党组织依靠组织优势,发挥基层执行力,调动一切可充分利用的资源,动员和组织群众积极参与到社会主义建设上来,形成无坚不摧的磅礴力量,从而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促进社会主义共同富裕取得实质性的进展,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因此,群众组织力的提升使党带领人民群众创造美好生活更具有保障性和持续性。
二、新时代基层党组织群众组织力提升的现实场域
进入新时代,我党比任何时候都有信心、能力和条件增强基层党组织群众组织力。与此同时,基层党组织群众组织力提升也面临一些新挑战。
(一)基层党组织群众组织力提升的有利条件
第一,经济上:雄厚的经济基础。在2021年第十四个五年计划开局之年,李克强总理在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指出,“过去五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新的历史性成就。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经济结构持续优化,国内生产总值从不到70万亿元增加到超过100万亿元。”[18]中国经济总量GDP首次超过了100万亿元,从数字上看,我国经济总量和物质水平得到了极大改善,且综合国力得到了持续提升;从本质上看,彰显了我党的决策力和判断力,也彰显了基层党组织的组织力和执行力。
第二,制度上:完善的制度体系。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根”在基层,它“是贯彻群众路线的最好形式,它突出了民意至上的治国理念”[19],从根本上保障了基层人民群众当家作主的权利。基层民主制度是我国基层群众参与管理国家事务的一种形式,它比较全面地代表了基层群众的心声。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要“发展基层民主,保障人民享有更多更切实的民主权利”[20]。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再次指出,要“坚持巩固基层政权,完善基层民主制度,完善办事公开制度,保障人民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1]。这一制度的发展和完善,充分反映了民众的需求与意愿,维护了民众的基本权益。
第三,数量上:庞大的党员队伍。中央组织部最新党内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6月5日,中国共产党党员总数为9 514.8万名,党的基层组织总数为486.4万个。如此庞大的党员数量和基层组织都直接联系着广大基层人民群众,汇集了各行各业德才兼备的人才。其中,基层组织总数有486.4万个,就代表着有486.4万个在前线冲锋的战斗堡垒,这些战斗堡垒可以保障党的各项任务在基层落实到位。党的各项任务全靠基层组织在群众中动员和宣传,促进群众自觉地跟上党的步伐向前进。
第四,技术上:发达的网络时代。进入互联网时代,信息化浪潮日益高涨,社会活动的方方面面都带上了信息化的特征,这是时代进步的体现。“互联网技术已经成为新时代组织群众的一大手段”[21],基层党组织利用互联网技术把人民群众组织起来,真正做到了和人民群众“面对面”接触,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基层党组织为人民服务的效率,也加快了组织群众、动员群众、宣传群众的速度。“过不了互联网这一关就过不了长期执政这一关。”基层党组织通过健全地方互联网管理体制、依法管网治网,提高为人民群众办实事效率,这无疑增强了其对基层党员工作能力的认可,也提高了基层党组织在群众心中的整体形象。
(二)基层党组织群众组织力提升的现实挑战
第一,外部环境复杂化和新媒体多元化。全球化时代的到来,加快了中国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但不免出现一些负面影响,如西方文化和意识形态的冲击,会减弱部分基层党员的爱国主义情感和民族责任意识,动摇其理想信念。同时,新媒体多元化正在改变着人们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等,正在重塑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一些消极的价值观如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渗透到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中,冲击着当前我国社会主流价值观,加上新媒体的发展趋势呈现“去中心化”的特点,这些会进一步加大基层党组织开展群众工作的难度。
第二,群众利益主体多元化和参与基层工作主动性不足。随着我国经济由高速发展向高质量发展、社会主要矛盾发生转变以及新型阶层不断涌现,群众权利意识不断增强、诉求不断增加,群众利益需求已经从单一化向多样化转变,基层党组织既要满足大多数群众的利益,又要兼顾部分群众的利益需求,群众需求层次不断提高是目前党面临的重要挑战。同时,人民群众积极参与基层治理的主动性不够、动力缺乏,如果基层党组织不创新工作制度与方法,就难以提升其对基层党组织的信任度和认同度及其主动积极性,这些都考验着基层党组织的工作能力。
第三,部分基层党员干部号召力不足和执行力不够。宣传思想工作是基层工作的重中之重,但少数党员把“走流程”变成“走形式”,宣传工作落实不到位,导致群众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理解不明确。同时,部分党员领导干部号召力不足。领导干部是基层群众和党员的领头羊,倘如领导干部的“指挥棒”没有发挥好,将不能打造高素质的党员队伍,也不能组织和动员群众积极参与到基层建设中来。除此之外,部分党员干部群众执行力不够、服务能力不足。在服务过程中有的党员干部拖沓推诿,使群众错失了享有发展成果的良机,有的基层服务形式单一老化,沿用传统方式,习惯群众找上门来才去解决问题,这些都影响着党员干部在人民群众心中的形象,影响基层党组织群众凝聚力的增强。
三、新时代基层党组织群众组织力提升的策略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基层党组织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的“最后一公里”。随着全面深化改革纵深推进,许多关键环节都落在了基层,进一步促使全国基层党组织涉险滩、攻坚难,基层党组织可能需要从制度上、思想政治教育上和服务建设上来提升群众组织力。
(一)健全基层党组织的责任监督机制
第一,健全责任落实机制。首先,实施责任清单管理,构建问责、追责的链条。要清晰了解全面从严治党的总要求,把责任与要求细化分工,划成“网格”或者“责任田”的形式,将任务下放到各个党支部,再将党支部手中的任务落实到每一位党员,激励他们积极参与到基层建设中,承担主体政治责任,牢牢树立为人民服务的责任意识,通过问责和追责等形式,坚决杜绝基层党组织内部不作为、不担当的行为。其次,实施第一责任人制。抓实了第一责任人的责任,就抓住了新时代基层党组织工作的“牛鼻子”,第一责任人的能力素质和工作成效对新时代基层党组织建设有着直接的影响。第一责任人一方面要突出政治标准,注重选派党性强、业务精和作风好的优秀党员,构建高素质专业化的干部队伍;另一方面要以民之名、做为民之事,第一责任人离基层人民群众最近,又最了解党的政策落实过程中梗塞部位,必须急群众之所急,解群众之所困,不断得到人民群众的拥护。
第二,健全考核监督机制。一方面,要健全考核机制。考核是一项十分重要又较为复杂的工程,基层党组织要予以重视,标准要严格、方法要科学、程序要规范。要按照主体责任落实机制,定期检查党支部及其成员的工作,对完成的工作情况进行通报,减少基层党支部及其成员不干实事、走形式的工作方式;同时在考核的过程中,要避免重叠和交叉考核,要正确处理好考核与奖惩的关系。另一方面,要健全和完善监督机制。基层党组织要充分发挥党内外民主监督的功能,在党内民主监督上,广大党员应本着对党和人民事业高度负责的态度,要进一步强化对基层领导干部的民主监督。要及时向基层党组织反映群众意见和诉求,使得基层党组织在充分了解民意的基础上解决群众问题。在民主监督上,要用法治思维和法制方式构建监督机制,不断扩大党外人士民主监督工作的范围,创新民主监督的有效形式和途径,让党外人士愿意说话,敢于说话,说了管用,激发群众工作的生机和活力。这一监督机制的完善,既是建党百年来党勇于自我革命的历史经验,又是增强基层党组织群众组织力的重要途径之一。
(二)加强党员和群众思想政治教育
第一,要引领党员坚定信念、加强党性修养。一方面,针对现在部分党员存在的认识偏差和缺点,如政治理论学习不到位,基层党组织有必要“通过集中性和经常性教育相结合,助力广大党员补足精神之钙”[22],督促基层党员加深对党的理论认识。另一方面,针对党性修养锤炼不够,基层党组织要通过进一步深化推动“两学一做”常态化、“三会一课”教育化,提高基层党员的思想政治道德素质和党性修养,确立以人民为中心的政治思想。相信群众、依靠群众、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不断改进思想作风和工作作风,以保证党员政治作风的纯正度,提升党员的人格力量,吸引群众向党组织靠拢,凝聚群众的“向心力”。
第二,要发挥党员在基层工作中的榜样示范作用。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榜样示范作用在基层党员中有着重要意义。一方面,要加强基层党员对先进历史人物的学习教育。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号召全党:“勿忘昨天的苦难辉煌,无愧今天的使命担当,不负明天的伟大梦想”[1],要沿着革命前辈的足迹,弘扬奋斗的创业精神和大无畏的牺牲精神,营造严肃认真的学习氛围,把榜样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另一方面,设置基层党组织党员责任区、党员示范岗等,积极开展“第一书记”驻村活动、党员结对帮扶群众活动等,拓宽党员服务群众的渠道,有效提高基层党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意识。在实践中必须真心实意的站在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立场上,“以基层党组织的名义为群众鼓与呼,成为广大群众根本利益的忠实代表”[23]。
第三,要创新教育宣传方式。“现实的个人是历史的、具体的,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主体力量。”[24]新时代基层党组织群众组织力提升面临着新任务和新挑战,创新教育宣传方式成为新时代基层党组织群众组织力提升的必然要求。一方面,基层党组织要准确把握不同阶层群众的需求,做到“对症下药”,根据不同阶层群众的特点,因地制宜改进宣传方式。另一方面,基层党组织可利用云计算和大数据等信息化手段,将互联网党课、微信公众号、官方网站等信息平台综合起来运用,推动媒体融合发展,培育和传播积极向上健康的网络文化,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引导力和影响力。同时,要将思想政治教育平民化、大众化。这是新形势下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大趋势,基层党组织可以选拨具备较高理论水平的优秀党员或领导干部,用简单且通俗的语言、用幽默的方式开展教育宣传,保证群众听得懂,在思想上跟党走,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使得群众将思想上的认同转化为在实际行动上跟党走。
(三)提高党员干部的服务能力建设
第一,要加强和改进党员干部的教育培训。一方面,要与时俱进丰富党员干部教育培训内容。每个党支部在工作过程中会面临大大小小不同的具体问题,因此,对基层党员干部培训的内容需实打实、不可坐而论道,要加强对基层党员干部培训内容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另一方面,要创新教育培训的方式方法,传统的理论讲授可能导致部分基层干部积极性不高,可以组织党员干部到教育基地参观等。在深入学习之后,可组织党员干部到多个岗位锻炼,通过亲身体验和切身感受,不仅能提高基层党员干部服务能力、业务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还能促使基层党员干部在实践中体察民情,得到广大群众的真诚信任。
第二,完善线下线上群众工作制度和平台。一方面,基层党组织要用群众工作纪律规范言行。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凡是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都要严肃认真对待,凡是损害群众利益的行为都要坚决纠正。”[2](P46)党员干部要站稳群众立场,要从情感上把群众当成亲人,在工作中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另一方面,基层党组织可利用互联网成为新时代群众工作的载体,畅通民意网络表达渠道和反馈渠道,开启“键对键”和“面对面”的综合平台,充分调动群众政治参与的积极性,促使群众行使知情权、表达权、监督权。
第三,要加强基层党员队伍建设。基层班子建设好了,基层组织的整体战斗力才能提升,服务能力才能明显增强,人民群众才会自觉围绕在党的周围。首先,要加强带头人的选拔和培养。选好一个带头人是基层党组织的关键,选真正具备党性强、作风好、能力硬等特点的带头人,才能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和站稳政治立场,在大是大非面前能经得住考验。其次,要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人才队伍建设必须建立在政治过硬的基础上,重用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全面贯彻执行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对党忠诚和德才兼备的干部。同时,要从一线岗位挖掘能力强、会管理、受拥护的优秀人才。最后,要做好后备人才储备工作。要紧紧抓好后备干部培养和锻炼,注重对优秀人才的培养,培养一批想干事、能干事的后备队伍,巩固基层党组织建设。
四、结语
百年恰是风华正茂,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建设和改革之所以取得巨大成就,是因为我党能够自上而下构建严密的组织体系将广大人民群众动员起来、组织起来,凝聚成磅礴伟力。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历程充分说明,只有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同舟共济、命运与共,才能在时代的长河中劈波斩浪、一往无前。 当前,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又踏上了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的赶考之路,新时代新征程,需要不断健全和完善基层党组织的责任监督机制、构建思想政治道德文化主阵地、持续提高党员干部的服务能力,夯实我党执政兴国根基,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砥砺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