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漳平市防控非洲猪瘟的对策思考

2022-11-21陈津飞漳平市畜牧站福建漳平364400

福建畜牧兽医 2022年4期
关键词:猪瘟养殖场生猪

陈津飞 漳平市畜牧站 福建漳平 364400

非洲猪瘟是猪感染非洲猪瘟病毒后发生急性、高致死率的传染病,大小日龄的猪均可感染,以经产母猪先发病为主, 传播速度快, 死亡率可达百分之百,因当前没有特效药和疫苗,可给养猪业带来毁灭性的打击。我国自2018 年8 月辽宁省首次暴发非洲猪瘟以来,疫情迅速传播,给我国养猪业造成极大损失。 漳平市虽没有发生非洲猪瘟疫情,但在2019 年因存在高风险因素, 导致养殖业主的恐慌性抛售减产,养殖量严重下滑到正常年份的约30%。 在国家、省、 市各级政府和业务主管部门的统一领导、 指导下, 漳平市防控非洲猪瘟疫情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2021 年底,生猪养殖量已全面恢复,全市生猪规模养殖场536 户,年存栏24.5 万头,出栏41.3 万头。现将三年多来的主要做法进行总结反思, 以期获得更完善的防控策略。

1 漳平市生猪养殖现状

漳平市辖有11 个镇、3 个乡、2 个街道,176 个行政村、15 个社区,人口约30 万人。 2020 年工农业产值145.59 亿元, 其中农业产值33.83 亿元, 占比23.2%;牧业产值17.24 亿元,占比11.8%。 地理位置处闽西的东大门,泉州、漳州、龙岩、三明四地市结合部,东毗永春、安溪,南连华安、南靖,西邻新罗,北接永安、大田,外接厦门闽南等地区,内联闽、粤、赣腹地。 畜牧养殖种类有生猪、山羊、半番鸭、兼用鸡等,生猪养殖是畜牧业主导产业, 目前无出现非洲猪瘟疑似病例。

2 非洲猪瘟防控主要做法

由于当前没有特效药和疫苗, 预防非洲猪瘟的办法以做好生猪养殖场的生物安全为主。

2.1 加强组织领导 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非洲猪瘟防控工作,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启用市重大动物疫情应急控制指挥部,成立市、乡(镇)两级防控领导小组,细化成员单位职责,将内防外堵各项工作落实到位,不留死角。

2.2 加强联防联控 各乡镇(街道)及相关成员单位紧紧围绕“四个专项行动”的要求,组织开展猪肉市场、生猪屠宰、餐厨剩余物、生物安全提升等整治工作,全方位筑牢安全一张网。

2.3 落实经费保障 将应急储备金(含非洲猪瘟防控经费)所需资金列入本级财政预算,确保经费拿得出、用得上。

2.4 持续开展养殖场(户)监测风险评估 实行处级领导和部门分片挂钩乡镇(街道)、乡镇(街道)科级领导和干部包场制度, 全市16 个乡镇 (街道)85 名科级领导,271 名干部分片挂钩全市生猪养殖场,市林业局负责野猪活动区域的巡查监管,市农业农村局负责定点屠宰场、无害化处理厂巡查监管,日排查场数536 家、生猪20 多万头,对有高风险的场果断处置、拔点灭源。取缔散养、复养生猪场124 家,削减生猪1 600 多头。

2.5 加强生猪及其产品调运监管 市政府根据需要设置非洲猪瘟防控检查点13 个,其中高速路口点4 个、县道检查点9 个(县域路口),实施24 h 值班制度,对过往的运猪车辆进行查证验物和消毒,严格落实“外堵内疏”工作。做实做细调运生猪车辆管理,全市备案运输车辆46 部。 严厉查处违规调运行为,2019 年查处了无证运输生猪7 起,无害化处理生猪213 头,罚没款51 240 元。

2.6 提升养殖场(户)生物安全 市政府制定了《漳平市生猪养殖生物安全提升专项行动实施方案》,2019 年2~6 月在全市开展生猪养殖生物安全提升专项行动,由乡镇(街道)统一组织,围绕养殖场的“人、车、猪、肉、料”五个重点环节,每个猪场设有人员生物安全通道和远距离装猪台, 每个乡镇设置运输车辆消毒点;开展防控知识培训会4 场,与养殖户主签订防控责任书,及时补短板、塞漏洞,从严、从实、从细落实防控措施。

2.7 加强猪肉市场执法监管 一是加强日常巡查。市场监督管理局组织人员加大巡查频次, 全面对辖区内集贸市场、超市等猪肉经营户、肉制品生产加工企业等进行检查,重点检查其经营资质、猪肉来源渠道和“两章两证”,及时查处售卖“白板肉”及证章不齐全的生猪产品, 严防无合法来源及染疫猪肉等生猪产品流入市场。落实市场洗消制度,做好猪肉摊点的清洗、消毒及猪肉废料的收集和处理工作。二是加强法规宣传。 对沿街猪肉摊点及市场内的猪肉经营户发放非洲猪瘟防疫宣传材料3 200 份,签定《严禁采购、加工、经营来源不明、未经检验检疫和检验检疫不合格的猪肉及产品承诺书》56 份, 保证不销售私宰、注水、劣质、来历不明的猪肉及产品。张贴政府通告和防控知识图画, 提高民众和经营者的防控意识。

2.8 强化餐厨剩余物处理监管 自开展非洲猪瘟防控工作以来, 城市管理局积极组织人员深入餐饮店、单位食堂宣传,发放通知单、签订承诺书,告知禁止用餐厨废弃物喂养生猪, 并要求将餐厨废弃物装袋密封投放到公共垃圾桶, 由公司统一收集清运处理。

2.9 及时开展生猪血清检测 2019-2020 年, 本市送检或自检生猪血清1 500 多头份; 市生猪定点屠宰场也积极开展非洲猪瘟自检工作, 生猪调运和屠宰检疫做到 “点对点、 批批检”, 保障各环节质量安全。

2.10 积极做好应急储备工作 市政府及相关部门均制定完善非洲猪瘟疫情应急工作方案, 市农业农村局紧急采购扑杀器、动物尸体袋、消毒药剂等应急物资,乡(镇、街道)积极筹措资金严阵以待。 公布联系电话,落实24 h 领导带班值班制度。

3 存在的问题

3.1 属地管理存在漏洞 存在思想松懈、防控工作落实错位现象,对违规购猪饲养、超环评饲养等高风险场排查不及时,对反弹复养打击力度不够。

3.2 值守责任不彻底 因受职能部门执法权限的约束, 部分防控检查站点对运行中的生猪运输车辆监管无法到位, 存在用改装车违法违规运输生猪的现象。

3.3 消毒点建设不规范 个别车辆集中消毒点设施设备简陋,达不到总体要求,有乡镇存在未建设车辆集中消毒点的情况。

3.4 市场管理待加强 市场查证验货和记录制度未严格落实,存在无“两章两证”或“两章两证”不全的猪肉及产品上市销售现象。

3.5 餐厨剩余物处理滞后 目前没有规范的餐厨剩余物无害化处理厂,收集和处理方式单一,仅以生活垃圾方式来处理,点多、面广,疫病传播风险高。

3.6 生物安全理念弱化 诸多生猪养殖场存在侥幸心理, 未能完完全全按照有关部门的部署落实生物安全通道、环境消杀、病死猪无害化处理及装猪台建设等防疫措施。

4 体会与建议

4.1 加强组织领导是防控疫病的关键 由于各部门职权范围不一, 只有领导重视和强大的组织才能全方位结成一张网,拧成一股绳,劲往一处使,部署的防疫工作才能市(县)、乡、村三级一以贯之,迎刃解决难题。

4.2 摸清底子是防控疫病的基础 各乡镇 (街道)必须做到对辖区内养殖场数、 生猪头数等基本情况心中有数。 相关部门结合高风险养猪场(点)处置方案,有的放矢开展巡查监测、消毒、减栏等防控工作。

4.3 完善的防控措施是防控疫病的根本 充分利用非洲猪瘟检测实验室病原学检测结果,“早、 快、严、小”扑灭疫情。 建设区域生猪转运台、洗消中心,确保高风险场(点)不蔓延扩散。全面取缔泔水喂猪,督促生猪养殖场(户)做好猪瘟、口蹄疫、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等重点疫病的免疫工作,确保“应免尽免、不留空档”,筑牢防疫屏障,同时,人员生物安全通道、环境消杀、病死猪无害化处理等措施必须落实到位。

4.4 正面宣传和督导是防控疫病的保障 一是加大巡查监管力度。 明确防控工作责任,在生猪饲养、调运、屠宰、冷藏、病死猪无害化处理等重要环节加大排查和监管力度,检查督导部署事项落实情况,严格奖惩制度;实行“日巡查和零报告”制度,确保疫情第一时间上报。 扩大采样监测范围、增加监测频次,对疑似非洲猪瘟病死猪及时采样送检, 确保及时发现疫情风险, 及时快速预警处置。 二是强化值班值守。 非洲猪瘟防控期间,严格实行领导带班和24 h值班制度,确保响应迅速、衔接有序、运转高效。三是建立举报奖励制度。 县、乡两级设立举报电话、出台奖励办法,鼓励群众对涉及违规调运、泔水饲喂、猪饲料添加猪血粉、出现生猪死亡迟报瞒报、非法销售病死猪及产品等易导致动物疫情传播的行为进行举报,对举报属实的给予奖励,激发群防群控热情。

猜你喜欢

猪瘟养殖场生猪
养殖场管理技术要点
猪瘟疫苗在猪瘟防治上的应用技术
解读我国猪瘟的流行现状及控制与净化措施
日本猪瘟疫情未见缓和,将首次对野猪使用疫苗
比利时:商业家禽养殖场爆发新城疫
韩49处养殖场检出“毒蛋” 当局下令一律回收销毁
生猪屠宰价格信息
2016年2月生猪市场行情及分析
多国发生猪瘟
湖北2009年7月13日企业收购生猪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