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数学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性的研究

2022-11-21易斌武

读与写 2022年16期
关键词:同学数学过程

易斌武

(江西省高安市石脑镇中心小学 江西 宜春 330818)

随着双减教育政策,在小学数学学科教学中的应用和推广。合理利用小组合作学习策略,推动数学学科教学发展,成为教学中的重要内容。在当前的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仍然存在着许多不足之处,影响着学科教学发展。随着双减政策的实施,在教学中所运用合作学习方式,如果缺乏科学性,将影响到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甚至在长期的教育教学中,学生逐渐失去数学学习兴趣。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数学学科本身具有一定的难度,学生所接触的理论知识,难度较高,合理利用合作学习模式,能有效解决学生的学习问题,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1.小学数学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运用作用

在当前的新教育环境下,双减教育政策的不断推动,数学教师在进行学科教学过程中需要积极地进行教学改革。在日常教学活动中合理运用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对于提高学生学习效率,有着积极的作用。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有效运用,能调动学生数学学习兴趣。小学是学生学习和发展的初期阶段,学生还未形成完整的数学知识结构框架,加上小学阶段学生好奇心较强,拥有着较为明显的表现意识,学生喜欢展示自我,希望自身得到他人的认同。教师如果在小学过程中,只关注知识点的灌输,将忽略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也不利于学生自主性发展。虽然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身处于课堂上,却很难将事情完全投入到学习中,如此将很难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作用,也不利于双减政策下,对学生思维能力和知识能力培养的要求。在当前的双减教育政策下,合理利用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可以有效地缓解教学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在小学数学学科教学过程中,实施小组合作学习策略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进行积极的交流和沟通,发挥学生的学习自主性,让学生之间互相合作共同进步。学生在学习小组当中,通过共同努力完成数学学习任务,积累数学知识。同时各个小组之间必须保持学习能力相仿,这样才能够形成良性的竞争关系。通过小组之间的学习竞争,以及学生个体之间的良性竞争,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始终保持积极发展的状态。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学生在交流和互动过程中思想交互,从而更全面地分析数学问题,不仅提高了学生数学学习效率,还能进一步的增进学生之间的友谊,提高学生的交际能力。双减教育政策下,小学数学教学中,运用小组合作学习策略是一种寓教于乐的教学方式,可以有效地解决学生在数学知识思维能力,培养过程中存在的不足,提高学生学习效率。

2.小学数学合作学习模式运用现状

2.1 小组划分缺乏科学性。在现阶段的小学数学学科教学过程中,结合双减教育政策,更多的数学教师逐渐意识到,在课堂教学中运用小组合作学习特别的重要作用。并且在数学学习过程中,逐渐构建了学习小组。在教学实践过程中,不难发现教师在运用小组合作学习策略时,教师并没有深入的了解学生的个性化发展特点。也没有遵从学生的个性化发展特征,结合学生的学习水平、学习能力等基本状况,缺乏对学生的细致分析。在教学中只是盲目地将学生划分成小组进行学习,这样的小组划分缺乏科学性,小组成员之间不能进行有效互补,弥补学习过程中存在的不足。导致学生在成语小组合作学习是很难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教师在小组成员划分的过程中存在分配不够科学的现象,降低了学生的数学学习质量。在小组内部学生无法积极的参与学习和探讨,学生之间未能形成相互激励和促进的关系。这样不仅无法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反而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到更加困惑,学生容易积攒更多的学习问题。

2.2 小组合作过程中分工缺乏科学性。小学数学教学中双减教育政策的不断推动,教师在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并没有考虑到学习小组中学生的分工问题,导致学生由于分工不够,明确,学习效率无法提高,教师在小组成员分工过程中,往往习惯了以往的一刀切的教学形式,很难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最终失去小组合作学习的作用。由于学生在小组学习过程中,没有较为明确的分工,学生缺乏责任意识和明确的学习目标,学生在长期学习过程中,无法获得应有的收益。学生逐渐失去学习自信心学生逐渐的丧失了数学学习的动力,学生学习能力也无法得到提高。例如,在数学课堂上,组织学生参与合作学习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测量书本的长与宽,并且最终结果展示出来结果。由于小组和合作过程中分工不够明确,导致一个人测量其他人都在观看这样的教学现象,一直存在在小组合作活动过程中,许多学生处于一直发言的状态,动手的机会也更多,而许多学生一直以来都作为旁观者和旁听者。要促进学生之间的有效互动,是一件较为困难的事情。这种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只是一种形式未能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真正作用。

2.3 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缺乏实践操作机会。在当前的双减政策影响下,教师虽然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尝试运用小组合作教学策略,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更执着于对学生数学理论知识的灌输。这种较为陈旧的教学理念和方法,很难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学生在长期的学习过程中逐渐失去数学学习兴趣,不利于学生数学学习积极性的提高,同时也会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效率。在教学过程中,只注重对学生理论知识的灌输以及大量的题海战术,忽略了学生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不仅不能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反而使学生失去数学学习动力,不利于学生的全面综合性发展,也无法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真实作用。

2.4 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缺乏良好学习氛围。在现阶段的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教师仍然从学生的数学解题能力,答题反应,速度等方面进行教学分析,在一定程度上就是忽略了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所营造的学习氛围。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他们更喜欢置身于具有趣味性和良好学习情境的学习方式,但是长期以来应试教育里面的影响。虽然教师逐渐的意识到教学改革与创新的重要作用,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仍然让学生身处于一种较为枯燥乏味的学习氛围之中,学生很难对数学学习产生兴趣。因此学生在长期的学习过程中,逐渐失去数学学习热情,甚至许多学生较为抵触,数学学习,导致小学数学合作学习策略难以实施。

2.5 小组合作学习缺乏充分的时间。在小学数学学科教学过程中,经常出现这样的问题,当数学教师设置数学问题之后,并没有给予学生充分的思考时间,而是直接组织学生进行合作学习学生在合作学习。学生的合作学习并未有效进行,教师就会宣布合作学习立即停止,许多学习小组还未真正的进入到学习状态,如此运用小组合作学习方法不当,无法取得良好教学效果,而且容易影响到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由于学生缺乏充分的交流与合作时间,因此无法真正的参与合作,学习发挥合作学习的作用,学生在合作学习过程中,也不能获得应有的收获。学生之间无法进行互相启发,合作学习过程中,缺乏充分的独立思考与交流的时机,很难达到合作学习的真正目的,以至于许多学生逐渐产生厌学情绪。

3.基于双减政策的小学,数学合作学习策略分析

3.1 积极转变教学观念完成角色转换。在双井政策的不断推动下,教学和学习方法有了巨大的变化。因此,小学数学教师需要做到与时俱进,积极更新教学观念,完成自己在课堂中的角色定位。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深入的分析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运用方式,以便发挥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优势,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转变以往的陈旧教学方法,结合实际教学内容和合作学习要求,为学生创造合适的学习环境氛围。在教学中教师需要发挥自身的引导性和启发性作用,在组织学生参与合作学习的过程中,不断地对学生进行引导和启发,从而拓展学生的思维,鼓励学生积极的参与知识探究。在整个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教师不仅不能过多的干预学生的思考过程,也不能及时将结论展示给学生。当然学生在遇到学习困难和问题时,教师要及时地进行引导和点拨,做学生合作学习道路上的领路人。

3.2 师生关系的民主性和平等性。在双减政策下,数学教师合理的运用合作学习模式,可以为学生营造更为轻松活跃的学习氛围。也可以让课堂学习过程中,学生拥有更充分的思考空间,学生之间通过交流与合作,能更好地构建学生的个人思维,体现学生的主体性作用。学生在合作学习过程中,学习能力得以提高。当然教师也要注重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教师完全是旁观者,教师要充当去学生合作学习过程中的参与者,与学生之间共同思考数学问题,而并不是用自己的思想去左右学生的想法。教师需要深入到学生之中,成为学生小组当中的成员,给学生更多的展示机会,让学生充当合作学习的组织者。教师作为学生学习小组过程中的重要一员,当学生在遇到难以解决问题时,给予适当的引导,让学生能更好地进行问题探讨。通过这样的方式就是逐渐的缩短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如此学生更愿意将自己的学习问题与教师进行交流,教师也能更好地解决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存在的各种不足。通过民主、平等、和谐师生关系的营造,让学生在合作学习过程中有更多的收获,从而获得成就感。

3.3 合作学习小组的科学性划分。在小学数学学科教学过程中,教师运用小组合作教学策略,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使学生获得良好学习质量,如此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热情,还能让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更加积极自主。这也为学生之后的数学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当然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小组划分时,需要结合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学生的兴趣、爱好、接受能力、心理发展状况、已有知识经验等,进行更加科学合理合理的小组划分。合作小组划分之前教师需要走近学生,从学生的性格特点,数学学习能力、兴趣、爱好学生的数学学习基础等进行分析,对学生有一个全面性的了解。当然在小组划分过程中,教师也要注重每个小组当中的男女比例,各小组之间的学习能力要保持一致,确保每一个学习小组成员,在合作学习过程中能够互相配合,相互促进,在分工合作的过程中,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热情,使学生更加高效的参与数学学习。并且在合作学习过程中,逐渐形成团队合作意识,提高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缓解学生的学习压力。通常情况下,教师在进行学习小组划分的过程中,要严格控制小组成员数量,一般在四人左右。如果在小组划分的过程中人数过多,无法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在合作获胜中分享自己的想法,最终影响到合作学习与交流的成效。合理分配小组合作学习人数,当学生给出学习问题之后,学生之间可以进行积极的交流与互动,各小组成员之间能够优势互补,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可以让小组成员之间可以有效的交流与互动,也能够有效地发挥小组合作的真正的作用,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3.4 明确学习小组成员之间的学习分工。在当前的小学数学教学中,实施小组合作学习模式,教师需要对学生进行明确的分工。让每个学生了解自己的学习目标学习任务,让学生可以充分的发挥自己的优势和长处。如此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小组合作效率,也能激发学生的小组合作学习积极性。通过明确的小组分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让学生更加积极自主的进行学习和探究。这里以引导学生学习《角的初步认识》为例,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落实双减教育政策,为学生进行不同的任务划分,完成学习任务。教师首先进行教学引导:“同学们在我们的实际生活当中,都能见到“角”的身影,那么就让我们擦亮我们的双眼去发现我们生活当中有哪些“角”?”紧接着教师进行学习分工:“本次我们仍然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合作学习,小组当中的甲同学与乙同学分别寻找生活当中有哪些直角的物品。丙同学和丁同学负责发现生活当中三角形物品,那我们现在抓紧时间开始寻找吧。”通过这样的方式,每个学生都拥有了自己的学习任务和学习目标,学生才能够进行更深层次的探索和发掘,这样学生就能更迅速的完成教师所设置的学习任务。在学习过程中,甲同学后与乙同学分点发现了墙角直角,凳子脚高楼等都存在直角。丙同学和丁同学发现自己携带的红领巾、桥梁上面的三角形固定架、植树节中所搭建的三角形稳固装置都是三角形。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较为明确的学习分工,学生都拥有了自己的学习任务,能更快速的进入学习状态。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积极性,还能够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热情,让学生结合自己的学习任务积极的进行小组合作学习。这也为学生的数学学习奠定良好的学习基础,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

3.5 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鼓励学生积极的参与实践操作。在以往的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只是进行理论知识的概念的灌输,无法满足学生的数学学习需求,也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双减政策下,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参与实践学习,让学生通过动手实践操作体会到数学学习的魅力,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积极性,提升小组合作学习质量。学生在动手实践过程中,逻辑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学生之间能够积极的进行交流与互动。例如在学习《时、分、秒》时,教师组织学生参与了钟表设计制作活动,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分工合作,制作钟表模型。在此过程中学生互相合作,用刀子和剪刀制作出时针、分针、秒针,最后画出表盘,标注时间点。学生在此过程中运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对钟表进行装饰。通过这种方式学生就会在实践过程中更好的参与学习。学生在制作时针、分针、秒针的过程中,能够深刻的体会到三个时间单位的不同,同时学会有效区分。之后,教师组织学生参与小游戏,巩固学生数学知识。一名同学提出问题,另一名同学进行解答,配以自己制作的时钟调整时间。通过这样的活动形式学生很快的体会到时,分秒之间的关系,学生不仅学会区分,还会有效运用。通过本节课上的学习,也为学生之后的合作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学生在课堂实践过程中,对所学知识印象深刻,为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积累丰富的知识和经验。小学阶段的学生,思维不能受到太多的束缚。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积极的转变教学方式,鼓励学生积极的动手实践,以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引导学生在小组合作的过程中,不断地积累知识,从而提高自身的综合素养。

3.6 营造和谐学习氛围。小学数学教师在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需要为学生营造轻松活跃的合作学习氛围。以激发学生数学学习积极性,更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主观能动性,提高小组合作学习效率。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需要为学生创设良好教学情境,之后结合数学学科的本质特征,组织小组成员进行游戏,让每个学生都能够积极的参与,从而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积极性。例如,在引导学生学习《负数的初步认识》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通过小组游戏完成对知识内容的学习。教师在教学中在本节课程中,以小组为单位来进行小游戏:当一名同学说:我要向前走。另一名同学说:我要向后退。一个同学说:我往前走了20米。另一名同学说:我后退了20米。之后学生就开始了小游戏,小组中甲同学说:“我存入了50元。”乙同学说:“我花掉了50元钱。”甲同学又说:“公交车上上来5个人。”乙同学说:“公交车上下去5个人。”通过小组成员进行小游戏,很快的活跃了课堂氛围。教师在恰当的时机,导入本节课程所要学习的内容,针对负数引导学生进行学习探究。在整个教学中,教师以温度为突破口。当表示零上温度时,用正数表示表示,零下温度通常都会用负数表示。如,本地区今天气温为13摄氏度,而黑龙江温度为零下15摄氏度。冰箱冷藏温度为5摄氏度,冷冻为零下16摄氏度。通过小组合作营造良好学习氛围,学生更能够积极自主的参与学习互动,在此过程中,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学习积极性。通过活跃的小组氛围,让学生更加积极自主的参与互动学习,提高学生的探究学习能力。

结语

总而言之,在双减教育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运用了小组合作教学模式。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仍然存在着许多不足之处。因此,教师需要积极的解决教学问题。在小组合作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转变自己的教学理念和方法,对学生进行科学分组,明确小组之间的分工,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为学生营造和谐融洽的学习氛围。教师应该更加关注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需求,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学科素养,为学生的综合性发展奠定基础。

猜你喜欢

同学数学过程
描写具体 再现过程
临终是个怎样的过程
帮助同学
奇怪的新同学
同学会上的残酷真相
我为什么怕数学
数学到底有什么用?
在这个学习的过程中收获最大的是哪些,为什么?
圆满的过程
应接不暇 骑虎难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