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理念下的藏区高中语文现代文阅读教学
2022-11-21杜恒
杜 恒
(西藏昌都市第三高级中学 西藏 昌都 854000)
引言
语文核心素养主要内容包括语言的建构和运用、思维的发展与提升、审美的鉴赏和创造、文化的理解和传承四个方面,这为语文这一传统学科教学提供了价值导向[1]。以部编版高中语文教材为例,其中收编了大量的现当代优美文章,这些都是需要学生掌握的。而藏区高中生,受民族文化及传统影响,汉语是作为第二语言学习的,相对加大了现代文教学的难度。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结合藏区学生的特点制定针对性的教学方式,落实藏区学生的文化知识。核心素养理念下,藏区高中语文教师的现代文阅读教学更具探索空间,要想发挥核心素养理念的育人作用,必须在藏区语文教学中着重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由此也可以看出,针对藏区语文现代文阅读教学做分析,在这一教学中更好地落实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下文将做具体分析。
1.藏区语文教学中培养核心素养的必要性
语文核心素养是新课程理念下国家教育部门为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而倡导实施的一种教学方针,实践证明这一教育理念对于学生文化知识的学习具有较强的辅助性。藏区教育一直是国家重点关注的课题,在教材编订、师资建设方面跟内地是统一的,为了提升藏区学生的文化认同感,国家教育部门积极倡导年轻教师前往藏区从教、支教,其主要目的也是提升藏区的教育质量。而核心素养的培养正是提升教育质量的根本,于藏区学生而言,培养其核心素养极为重要。
第一,有助于提升藏区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与应用能力。教育的本质是为社会输出高质量人才,为国家建设做贡献,无论是藏区还是汉族地区,教育宗旨是相同的[2]。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对于人才的需求也在发生着变化,教育事业必须随着社会的需求而改善教育模式,确保输出的人才符合社会的发展需要。由此可见,藏区高中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必须始终坚持教育部门的指导理念,坚持以社会的需求为主。基于核心素养理念实施藏区高中语文现代文阅读教学,要求教师不断创新教学理念,拓展教育资源,丰富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与实践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与文化意识。故此在藏区高中语文现代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应尝试整合教育资源,开发全新育人空间,确保学生学到更多的文化知识,并将其充分应用于实践中,尝试利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潜移默化地提升藏区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与适应能力。
第二,培养藏区学生核心素养是落实党和国家教育政策方针的要求。核心素养理念是在新时代教育背景下提出的,是党指导的教育方针具体化,是国家发展对于新时代高中生的要求,藏区学生作为新时代社会主义接班人,培养其核心素养,以便将来更好地服务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语文是我国的传统学科,其本质就肩负着育人职责,教师的主要教学方向是最大限度开启语文教材的教育职责,落实传统文化对于新时代学生的教育目标。高中现代文阅读教学是语文学科实现育人目标的具体化,藏区教师在现代文阅读教学中要始终将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放在首位,借助现代阅读教学落实藏区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与组织能力,确保他们汉语水平在阅读教学中得到潜移默化的提升。挖掘现代文中的思想内容,与同学们积极互动讨论,在自主探究、交流、思想碰撞中提升其思维能力,确保学生的思维在现代文阅读教学中逐步提升[3]。同时积极引导学生在现代文阅读中感受其中的情感,品味其中的意境,借助文章中的元素培养他们的审美意识。进而在现代文阅读教学中提升学生的文化认同感,在理解的过程中以自己的行动将其传承下去。
2.核心素养下藏区语文现代文阅读教学现存问题
核心素养理念下,藏区高中语文现代文教学实效性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提升,足以证明核心素养理念对于藏区学生的影响。但是其中不乏存在未遵循核心素养理念的教师,降低了藏区高中现代文阅读教学实效性。故此,接下来分析现存的教学缺陷,问题仅以部分藏区高中语文现代文阅读教学为例,问题不具备针对性与普遍性,仅以研究对策为主。
2.1 教学方式单一,不利于培养学生语言运用能力。对于藏区学生,教师的主要教学目标是在现代文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由于藏区学生的母语并非汉语,在教学中必须注重学生自身的特点。部分语文教师在现代文阅读教学中,教学方式单一,在教学难以发挥育人作用。其中或存在刚从大学毕业的新教师,抑或内地调配至藏区的教师,这些教师教汉族学生养成习惯,在藏区任教时并没有科学切换教学方式,导致教学时效性不高。教学方式单一是当前藏区高中语文现代文阅读教学中存在显著的问题,而这也是阻碍藏区学生阅读能力提升的负面因素[4]。核心素养理念下,倡导教师促进教学方式朝着多元化发展,在阅读教学中培养藏区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培养其语言运用能力,确保藏区学生熟练掌握汉语的使用方式,在阅读中内化知识,将其应用于写作中。对于藏区学生而言,阅读教学是提升其写作能力的有效途径,但是部分教师单一的教学模式并不利于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发展,同时与国家教育部门倡导的教学方式多元化理念是相悖的。如此一来,藏区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发展或面临困境,现代文阅读教学的价值没有被充分凸显,核心素养理念的培养流于表象。
2.2 教学侧重传统,不利于学生思维发展与提升。教育最重要的是与时俱进,不断在实践教学中改革与创新教学理念是教育部门对于全体教师提出的要求。尤其是在藏区高中语文现代文阅读教学,必须不断更新教学理念,结合藏区学生的实际情况创新教学方式,确保学生的核心素养得以提升。但是当前部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侧重于传统,并没有结合时代元素进一步创新教学理念。阅读教学或侧重于讲授式,藏区学生在课堂中与教师互动频率低,学生的思维能力得不到充分发展。加之藏区学生在汉语理解上稍有逊色,教师多采用传统的讲授式教学,部分基础较弱的学生或许难以听懂,导致阅读教学实效性不高。部分教师在阅读教学中或许会设置问题激发学生的审辩式思维,但是问题的设计多参考网络,未能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导致问题不适合引导大部分学生阅读[5]。总体而言,藏区部分教师在现代文阅读教学中侧重于传统阅读教学方式,并没有在教学中结合藏区学生的学习能力与特点而加以改进、创新。传统的教学方式难以满足藏区学生对于教育的需求,更难以在阅读教学中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同时也没有在阅读教学中实现核心素养的培养。
2.3 缺乏情感教育,不利于培养学生审美能力。对于藏区高中现代文阅读教学而言,情感教育是提升学生审美能力的关键因素,更是引导学生明确文中内涵文化的主要途径。情感教育是拉进学生与文章之间距离的纽带,更是引导学生深入探索的主要线索,一旦缺乏情感教育,现代文阅读教学将会索然无味。尤其是对于在藏区学生而言,情感教育对于学生理解文章文化具有极强的辅助作用,只有在情感教育中与作者建立交互桥梁,产生情感共鸣,才能逐步探索文中的人物美、环境美、表达美,在情感中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在情感中提升学生对于文化的理解能力。但是当前藏区部分教师没有充分意识到情感教育的重要性,在阅读教学中,侧重于步骤教育,重在传递学生如何解读文章,传递学生各种体裁文章的阅读技巧[6]。这样的教育对于汉族学生尚可,对于藏区学生是不利的。他们对于汉字背后的文化研究并不透彻,只有建立在情感上才能更好地发现文中之美,才能明确文中传递的文化,进而将文化内化为自己的知识,以自己的行动传递下去。缺乏情感教育难以有效发挥现代文阅读教学价值,难以培养藏区学生的审美能力与文化理解能力,极大阻碍了在藏区学生核心素养理念的培养。
3.核心素养下语文现代文阅读教学实施策略
结合上述的现存问题与藏区学生的特点,接下来基于核心素养理念详细论述藏区高中语文现代文阅读教学策略,希望对于藏区语文教师有参考价值。下述研究内容有限,具体在执行教育过程中还需教师进一步探索,立足于学生的实际情况,基于核心素养理念制定最符合藏区学生基础能力的阅读教育计划,以便提升藏区学生阅读能力,落实核心素养理念育人目标。
3.1 以读促写,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于藏区学生而言,汉语属于第二语言,因此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是现代文阅读教学的先决条件。以读促写主要采用叶圣陶先生“阅读是吸收,写作是倾吐”的策略,对藏区学生而言,以读促写可以潜移默化的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7]。故此藏区教师在教学中,应充分开发教材内容,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帮助学生在阅读中积累知识,并将其应用于文章写作中。藏区学生,阅读与写作能力相较于汉族学生而言稍有逊色,教师在教学中应充分借助现代文阅读打开学生的思维空间,提高学生的思考能力,拓展学生的视野,发挥阅读教育价值,以阅读促进写作,潜移默化的提升藏区学生的写作能力。藏区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应培养学生写随笔的习惯,在阅读过程中以随笔的形式记录文章观点、思想等内容。
以统编语文新教材高一必修下册第十二课《祝福》为例,第一自然段所写“灰白色的沉重的晚云中间时时发出闪光……”“空气里已经散漫了幽微的火药香”等一系列环境描写主要是为祥林嫂的悲惨命运埋下伏笔,在此处,学生可以做出标记,记录环境描写的作用。随笔的形式有多种,可以写结尾式随笔,也可以就文章内容写观点,引导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常写随笔,可以进一步提升其语言运用能力。又如在学习本单元《装在套子里的人》这一课,教师可以借助写读后感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学生可以就整篇文章,也可以就其中的某一观点谈谈感受,表达逻辑清晰,有说服力即可。教材中的文章有限,对于藏区学生而言,仅靠教材是难以落实核心素养理念,还应将目光投向教材之外,丰富学生的阅读空间。故此教师应激励学生多阅读课外内容,在多看、多记、多写中潜移默化地提升语言运用能力。
3.2 提问导学,提升与发展学生思维能力。藏区教师在现代文阅读教学中,应善于运用问题的形式启发学生的思考能力,引导学生在问题中思辨。于藏区学生而言,思辨性阅读是最能提升学生思维能力的一种教育途径。高中教材中收编的现代文普遍较长,部分小说节选文章在故事情节中的设计,抑或者结尾通常出人意料。藏区学生在阅读过程中,产生质疑与不理解是正常现象,教师应积极鼓励学生将自己质疑的点讲出来,大胆提出自己的问题,并利用审辩式思维进行阅读,在多元化思考中加深对于文章的理解,明确其中传递的思想、情感、内涵等[8]。在教材文章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藏区学生的实际能力设置思辨性问题,鼓励学生在问题中提出思辨性疑惑,实现对现代文阅读的思辨性教学。
以高二选择性必修中册第七课《包身工》为例,教师可以设计问题引发学生思考,如作者在选材上有什么特点,这样选材有什么样的表达效果?文中对芦柴棒与不知名的小姑娘的描写主要突出了什么?为什么要写芦柴棒生病被泼凉水的细节内容?文中作者采用了怎样的表达技巧?对于烘托主题有什么作用?文章中的“尽管打,打死不要紧……”的写作目的是什么?设计诸如此类的问题引导学生在文章中寻找答案。引导藏区学生带着批判帝国主义与资本家勾结剥削劳动人民的心态去感受文中的包身工,深层理解其中的内涵。藏区学生在阅读方面,需要教师科学引导,结合学生的实际能力,充分利用提问导学,提升与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3.3 优雅品读,引导学生对文章审美鉴赏。高中语文教材中收编的现代文都是一种美与艺术的体现方式,而如何引导藏区学生去感受其中的美,就需要教师利用新颖的教学方式,带领藏区学生优雅品读,在文字中汲取情感,在情感中感受内涵,挖掘文章中美的元素,并从多角度对其进行鉴赏与感悟。藏区学生在语言的理解与感悟方面或许缺乏足够的能力,教师在教学中应引导学生学会优雅品读,感受文中的人物美、表达美、环境美、文化美、艺术美等,在多元角度之美的结合中,引领学生去发现文中的美,提升学生审美鉴赏与创造的核心素养。关于人物美,在文章中主要体现在人物的造型、服饰、性格特点等,如高三选择性必修下册第二单元《边城》中的翠翠就是一个美的人物形象,如外貌描写“触目为青山绿水,一对眸子清明如水晶”,在性格方面主要刻画了人物的善良,如“为人天真活泼……”等语言呈现出翠翠的蕙质兰心、朴实善良、恬静温和、风姿绰约的人物形象。环境美主要一方面是为了衬托人物,另一方面是凸显文中主题。如《边城》中对于环境的描写“月光如银子……繁密如落雨”“月光及其柔和……”等语言描写了边城清新秀丽、幽静自然之美,以环境突出人物、人性特点。在阅读《边城》这一篇文章时,其中价值观与现在有所差异,但是立足当时的社会理解,似乎又是合理的。如两兄弟互让爱情,最终牺牲翠翠幸福,在现在看来是难以理解的,但是在当时,却表达了人与人之间互相谦让的美好品质,而谦让则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藏区学生只有在体验到传统文化、地域风俗之美后,才能站在时代背景下去领悟文章内容。此外,在《红楼梦》中,关于林黛玉进贾府这一片段的描写也充分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之美,教师可以在引导学生自主阅读,利用优质的文章提高学生的审美意识,培养其核心素养。
3.4 在情感共鸣中促使学生理解与传承文化。统编高中语文新教材收编了大量的优秀现代文,符合藏区学生的身心发展,其中包括散文、小说节选、诗歌等,都是培养藏区学生核心素养的宝贵资源,如《祝福》《荷花淀》《边城》《茶馆》《雷雨》《包身工》等。这些文章中都涵盖了优秀的文化与浓浓情感,藏区学生在阅读时,教师应避免设定人物,尽可能为学生构建一个良好的阅读环境,倡导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阅读,只有给予学生足够的阅读空间,才能确保学生在文中与作者有足够的交流空间,进而与作者在文字上产生情感共鸣[9]。在了解其中情感时,才能透过情感去领悟文中的内涵价值与文化。对于藏区学生而言,要想深层理解现代文并没有汉族学生容易,因此教师在倡导学生阅读文章时,应引导藏区学生在文字上与作者建立情感共鸣,在情感处寻找突破口,加深对于文章中文化的理解,并将其以自己的行动传承下去。情感是现代文大部分都会涵盖的元素,藏区教师在现代文阅读教学中,应倡导学生在阅读中挖掘情感,在情感中体会作者,在与作者建立在情感沟通桥梁之上,理解课文内涵文化。
以高三选择性必修下册第八课《茶馆》为例,这是话剧的形式,人物形象鲜明,性格特点丰富,藏区学生在阅读这篇文章的时候可以最大限度开发其中的情感,在明确情感的基础中领悟其中的文化。在康六卖女情节中体会老百姓水深火热的生活;体会秦仲义梦想实业救国却以失败告终的苦难;体会常四爷发出“我爱咱们的国呀,可是谁爱我呢”的无奈;掌柜王利发只想好好生活,却最后家破人亡。不同人物形象都值得学生在阅读中去体会、去感受。抑或在阅读其他文章中,藏区教师也应该鼓励学生首先与作者、文本建立情感共鸣,通过情感去体会文章中的文化,加深阅读印象,提升阅读价值。文化的理解与传承是语文核心素养之一,而这一层的理念的落实既要倡导藏区学生与文章建立情感桥梁,还需要依附于上述三个层面的核心素养理念,只有在相互结合中,才能使不同的理念相互作用,发挥各自的育人功能[10]。核心素养四个理念之间具有紧密的内在关联,藏区高中语文教师在现代文阅读中,应将核心素养理念视为培养目标,进而更好地落实藏区高中现代文阅读教学。
4.结束语
综上所述,核心素养理念下藏区高中语文现代文阅读教学具有极大地探索空间,藏区教师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应不断立足于学生的实际情况创新教学方式,为学生提供良好的阅读空间,将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理念视为阅读教学的宗旨,在现代文阅读教学中不断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借助核心素养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