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后青年返乡创业 双手“撬”开致富门
2022-11-21苟汇敏
□苟汇敏
“今晚还有没包厢了?我想订一个10人坐的包厢。”
“稍等我查看一下。还有一个八人坐的包厢,你们如果带小孩加两个凳子也可以,你看行不行。”
“可以的。你们这的包厢本来就比平常的大。”
“行,那晚上几点钟?提前把菜点好,我给你们准备着。”
“好的,晚上八点,我现在就点好菜。”3月20日,苏青云正在忙碌地擦桌子、摆凳子、放餐具……准备着餐厅迎接客人的工作,突然看到推开门走进的客人,一边热情地仔细询问着顾客需求,一边满脸笑意地招待着。
90后的苏青云是九师一六七团二连职工,2013年,看到自己的家乡建设得越来越好,他毅然放弃了在外工作的机会回到团场发展。
九师自然资源丰厚,景色宜人。近年来,切实加快旅游产业综合发展,着力延伸旅游产业链,从改善交通、增辟景点、美化环境、开办规格不同的农家乐等入手,促进旅游产业发展,为职工增收搭建平台。
受过三年专业的厨师培训,拥有精湛厨艺的苏青云,瞄准这一商机,和父母商量后,2014年,苏青云以自己的手艺在团部开了一家名为“聚义阁”的农家乐。
苏青云说:“这几年团里发展越来越好了,聚集的人口也越来越多,尤其夏季旅游旺季,来往人员更多,自我家开办这家农家乐以来,生意一直挺好的,回头客也特别多。”
苏青云的父母都不是本团职工,平时靠打零工维持生计。创业初期,刚走上社会的苏青云资金有限,租赁的房子面积并不大。苏青云拗着一股干劲,一个人忙活着打理农家乐的一切,有时候晚上客人特别多的时候,苏青云的父母会过来帮他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经过一段时间的奋斗,苏青云的厨艺得到了大家的青睐,越来越多的人“闻”着他的名声来聚会就餐。常常逢年过节的时候,需要提前两三天才能订到座位。2016年夏季,苏青云与房东商量后,将农家乐旁边的空地方利用起来,搭盖了一个彩钢棚,用来吃烧烤和便餐。
2017年之前,团场经营规模化农家乐的商家并不多,苏青云的农家乐生意也是红红火火。随着团场综合经济的不断发展,经营农家乐的人数激增。面对市场竞争压力,苏青云没有畏惧退缩,而是不断改进创新,招聘人手,提高服务质量和餐饮质量,打造“聚义阁”农家乐的特色招牌,喜迎八方食客。
苏青云说:“国家越来越强盛,人民的生活质量也越来越高了。很多人来吃饭不再是简简单单的实惠,更多的是就餐地方的环境卫生、食物的色味和服务质量。为了更好适应市场,每到夏季和逢年过节的顾客旺季我都会雇一些团场闲余劳动力到我这里干活,然后按照市场价每天结算工资。这样既增加了他们的收入,也缓解了我人手不足的问题。”
苏青云的创业不仅使自己的收入越来越高,日子越来越红火,还带动了该团部分闲余劳动力在闲时增收。
近年来,九师一六七团居民李凯闲余时间成了苏青云农家乐里面的常客,也成了苏青云的“老雇员”。李凯说:“闲着也是闲着,就这在家门口来往人员都熟悉,一年下来,零零散散赚万把块钱,多好,既舒适,又舒心。”
2020年,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对餐饮业带来了很大冲击。随着团场综合配套改革取消了“五统一”,越来越多的职工不仅种植自己的身份地,也会流转别人的土地种植。为了节约成本,降低风险,提高收入,职工们开始通过抱团取暖,成立合作社,和自己购买农机农具增加收入。
2021年,苏青云也买了一台近20万元的大马力。苏青云说:“我现在除了自己的40亩地,还流转了60亩地,有了大马力不仅能方便自己,还能赚一部分。”
苏青云现在一边开着农家乐,一边种植着地,还拥有了自己的大马力,三十刚出头的他已经成为他们团远近闻名的青年致富榜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