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档案文博工作的融合发展路径探析
——以上海交通大学档案文博管理中心为例

2022-11-21厉樱姿

云南档案 2022年3期
关键词:校史文博档案馆

■ 许 天 孔 芮 厉樱姿

作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档案馆、博物馆等机构因有着相似的文化属性与使命,如何通过广泛合作、协同发展使其发挥出更大的效能成为业界重要的研究课题之一。尤其是国际图联在2008年发布的关于《公共图书馆、档案馆和博物馆:合作趋势》的研究报告,进一步明确了相互协作的必要性和实践路径,越来越多的场馆希望通过合作共享“利用所有的专业传统与技能”,以实现“更好的收藏,更多的读者”[1]的目标。各国在各个层面开展了一系列馆际合作项目并取得了显著成效,如原英国博物馆、图书馆与档案馆理事会(MLA)的聚宝盆项目(Cornucopia)构建了包括英国博物馆、艺术馆、档案馆和图书馆逾6000 件藏品的在线数据库供公众查询使用[2];日本的“MLA 連携”(博物馆·图书馆·档案馆合作)政策,已获得社会教育机构的普遍认同,并拓展出“MALUI”(在MLA 的基础上加入高校和行业)和“MULTI 連携”(多元合作)的理念和实践。

我国博物馆、档案馆等机构的合作项目自本世纪初便陆续开展,如2002年起开始实施的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城市记忆工程等。但由于博物馆、档案馆等分属不同部门主管,在管理体系、馆藏建设和服务开发方面缺乏协调运行机制,加之人力、物力、财力及知识产权等方面的限制,这些馆际合作的广泛性、深入性和有效性都受到一定程度的制约。而高校档案馆、博物馆、校史馆等机构由于管理体制、服务对象、使命目标等属性的相似性,或可成为档案文博融合发展实践的重要阵地。本文将以上海交通大学档案文博管理中心(以下简称“档案文博管理中心”)为例,结合学校历史发展特点,对高校档案文博工作融合创新实践路径进行分析和思考,以期为我国高校博物馆、档案馆等机构协同发展的研究与实践提供参考。

一、档案文博工作融合创新的实践路径

大学档案馆集中保管着高校发展历程中各门类的档案,对学校管理、教学科研等方面有重要的凭证、参考与利用价值;大学博物馆是高校的收藏、研究、展示与宣传平台,是教学科研、社会服务、文化传承的重要场所。两者在高校发展中共同承担着文化传承与交流的使命。将档案与文博进行一体化管理,使两者业务进行有机结合,可以为高校文化软实力建设提供系统化的帮助。近年来,上海交通大学针对档案文博工作的管理模式、场馆建设、资源整合和成果转化等方面,不断探索融合发展的创新路径。

(一)管理模式一体化

根据《高等学校档案管理办法》、《国家文物局、教育部关于加强高效博物馆建设与发展的通知》等的要求,高校档案馆和博物馆一般由教育行政部门分级主管,档案行政部门及文物行政部门进行业务指导。但就微观层面而言,高校档案馆、博物馆作为高校的内部组织,其管理体制并无统一规定,既有独立建制者,也有隶属不同学校机构、部门或院系者[3][4]。

上海交通大学档案馆于1986年成立,是经国家教委批准成立最早的高校档案馆之一。后根据学校工作需要,由档案馆牵头分别于1996年和2003年建成了校史博物馆、董浩云航运博物馆,并由学校档案馆统一管理。“十三五”时期,学校确立了“文化引领”的发展战略,进一步加大了对档案文博事业的支持。借鉴兄弟院校的实践经验,结合本校档案文博工作的实际情况与发展需求,上海交通大学着眼全局,统筹谋划,于2019年制定了《文博档案工作管理协调机构改革方案》。根据方案要求,在校级层面建立档案文博管理委员会,由校领导出任主任,进一步加强对全校文博场馆、文博工作的政策研究和宏观管理。在操作层面,突破原档案馆主管格局,成立档案文博管理中心,统筹有关资源,作为承担全校档案、文博和党史校史研究工作的学校直属单位。中心下设档案、文博展教、文物藏品、党校史与学术研究、管理运行5 个业务平台,对校史馆、董浩云航运博物馆、博物馆(筹)和程及美术馆4 个文博场馆与档案馆统一管理并提供专业化服务。可以说,2020年档案文博管理中心的成立,在“一块牌子、一套班子”机制下实现了“多馆并存、多学科并举、研究与实践相结合”的档案、文博一体化体系建设,标志着学校档案文博工作融合创新发展迈上新的台阶。

(二)物理空间一体化

高校档案馆、校史馆、博物馆作为校园文化的载体,具有重要的文化教育和社会服务功能。在新的历史时期,实行三馆一体化建设,构建综合文化传播平台,是构建新型高校档案文博体系的现实需要[5]。从国内外的实践来看,三馆合作的一个重要维度在于设施的共享,具体可分为最低限度的合作(设施共用、保留个性服务)、选择性整合(共享某些项目和部门)、全面整合(双方机构共享一个目标)[6]。而上海交大档案文博管理中心将以上各层级的共享共建落到实处,除了统筹各馆使命目标、管理模式,还从物理空间上将各馆功能做了整合——建设上海交通大学档案文博楼(以下简称“文博楼”),最大限度地合理利用人力、物力,为观众提供“一站式”服务。

从前期酝酿规划到建设落成,历时7年,一座建筑面积近3 万平方米的文博楼在上海交通大学闵行校区拔地而起,成为学校文献史料和藏品保管中心、档案文博资源的展示窗口、文化研究基地、师生交流园地以及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和科普教育场所。文博楼主体部分包括展区、库区、办公和业务工作区、多功能区(报告厅、阅览室、休闲餐饮等)等,与程及美术馆、董浩云航运博物馆呈一体两翼之势,构建起一座集“收、藏、研、展、用”于一体的高校文化综合体。

从文博楼的功能分区来看,展区三层为新校史博物馆,展陈面积约2350 平方米,以上海交大百余年的发展沿革为脉,精选601 件(套)校史文献实物,通过多样化的展陈形式全景再现上海交大的历史变迁、卓越贡献和精神传统;展区一层为上海交通大学博物馆(临)展厅,面积约2500平方米。近5000 平米的档案文博库房,建设有纸质档案库房、电子档案库房、实物档案、珍品档案库房等,满足各类档案与文物保存需求。档案业务区与展区动线相对独立,并设有一对一专员化的档案信息服务,如档案查阅、复印、打印、拷贝、外借,为全校师生与社会各界档案利用者提供个性化服务。

物理空间的一体化,一方面打通了校史、档案、文博各部门在业务工作上的壁垒,使人员沟通与协作更为紧密,馆藏研究与利用可及性更高,成果转化和提供公共文化服务的维度更广、效率更高;另一方面,校史、档案、文博“三位一体”的综合文化传播平台的打造,让师生和公众对于档案文博资源的利用更为便捷和多元,并且形成1+1+1>3 的集聚效应,让文博楼成为校园文化的新地标、学校文化育人的新阵地。

(三)成果转化和利用多维化

在拔除了体制机制和物理空间的双重藩篱之后,校史、档案、文博三者的融合更为深入,尤其是在业务专业化、成果转化和数字化利用方面初见成效。

“三位一体”融合发展实现各馆优势互补,在提升业务平台专业化的同时,大大拓展了成果转化的维度。档案馆作为收集、保管档案的机构,其主要职能是负责接受、征集、管理档案和开展档案利用。传统档案馆的开放利用方式主要为档案查阅、编研和档案展览。从国家档案局公布的《2020年度全国档案行政管理部门和档案馆基本情况摘要》可知,2020年度全国3341 座综合档案馆接待利用者647.2 万人次,提供利用档案2064.4 万卷、件次;编研档案资料公开出版780种,内部参考1328 种;举办档案展览2618 个,接待观众501.9 万人次[7]。而考察同年全国5788 家博物馆的情况则是另一番景象:“举办展览2.9 万个,教育活动22.5 万余场,接待观众5.4 亿人次,网络观众数以亿计”[8][9],集中体现博物馆教育、研究、欣赏之功能。档案馆与博物馆虽然有着类似的文化属性,但因其主要职能的不同,业务侧重亦有不同,两者的融合便可以进行优势互补。

以上海交通大学档案文博中心为例,档案馆馆藏档案共分6 个全宗,纸质档案18 万余卷、照片档案近4 万张、实物档案8000 余件(套)。馆藏特色为完整地保存着自建校以来所有学生的成绩表。馆藏档案门类齐全,校史资料丰富,建有2000 多位知名校友人物档案,同时还有一批珍贵档案。党史校史编研室编撰出版350 万字的《上海交通大学史》(1-8 卷),以《上海交通大学志》《上海交通大学年鉴》(共23 卷)、纪事、史料汇编为主的校史文化基础工程,和以专题、人物、口述史、院系史为主的群体工程著述,共计90 余部,近4000 万字。数量庞大的文字材料,对校史的丰富与完善意义重大,其中对已故校友的口述采访,更是成为了不可复制的珍贵资料。而文博力量的汇入,让馆藏档案资源的挖掘和转化有了更多的可能。一方面紧密围绕学校中心工作、结合社会热点,推出有内涵、有深度、有温度、有自身特色的专题展览,如 档案馆藏学生课业档案展、档案馆藏名人手札展、77-78 级校友入学40周年专题展、上海交通大学党史文献实物展等;另一方面通过宣教活动进一步拓展成果转化的形式和范围。传统与创新相结合,是档案文博管理中心宣教工作的一大特色。以传统项目——校史演讲大赛为例,目前已成功举办了七届,推动了学生讲解队的成立,志愿服务师生员工及社会各界人士累计45 万余人次,充分发挥了校史育人的功能。近年来,各文博场馆参观人数逐年增长,疫情前的2019年,校史馆、董浩云航运博物馆参观人数达30 余万人次,成为广大海内外校友的精神家园,以及中外社会人士和广大青少年了解上海交通大学的重要平台。而大胆尝试跨界合作和沉浸式体验,是新时代宣教活动开展的趋势。中心通过馆藏展览和交响乐团的跨界合作的宣教模式,让观众享受视听盛宴,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通过校史馆展厅内沉浸式的校史剧,让师生穿越历史,致敬先贤,传承交大精神。从宣教渠道的多样性上来看,以校史和馆藏资源为核心的档案文博管理中心官方微信公众号目前已拥有近万粉丝,在全国档案类微信公众号中排名前列。

此外,“三位一体”融合发展进一步推动档案和文博综合数字化平台建设,为数据智能化服务赋能。2003年起,学校档案管理实行了纸质文件与电子文件配套归档;馆藏档案数字化率达到95%以上;数字化档案开放鉴定纳入日常工作;档案信息已实现校园网上全文信息的查询及远程利用,减少了师生查档的奔波,真正实现了“动动手指头就能查档”。在档案和文博数字化建设逐步完善的基础上,通过微信和网站平台整合档案和文博相关业务需求。一是在已有的档案数字化基础上,建立了完善的数据库,便于档案类馆藏的查找、利用以及交流,并通过档案文博网上服务大厅“零接触”方式提供远程服务。二是利用虚拟现实技术、多媒体技术,建立数字化展示平台。交大博物馆全景VR 线上展厅(SJTU VR Museum)通过数字化手段还原上海交大博物馆临时展览,打破时空界限,为观众提供沉浸式全景观展体验,也成为助力疫情常态化防控的重要举措。随着档案和文博数字化平台的日益完善,使得档案文博资源得以充分利用共享,进一步满足各类用户的需求。

二、推进档案文博工作融合创新发展的策略

围绕上海交通大学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总体目标和“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立足学校“文化引领”发展战略,抓住档案文博中心的成立和档案文博楼建设这一重大发展机遇,从加大力度投入学校综合博物馆的建设,加强档案文博人才队伍建设,整合资源、长远规划,打造交大特色等方面进行探索和思考,进一步提升档案、校史、文博服务育人功能。

(一)加强综合博物馆的建设

高校博物馆是学校的一面镜子、一个窗口、一张名片,是校园独特的文化景观。学校综合博物馆和校史博物馆等文博场馆协同并进、各有特色、融合发展是当下亟待思考的问题。

综合博物馆设在文博楼内,从现有的条件看,展览设施设备和安防建设已满足基本需求,但藏品征集与管理、制度化建设及专业人员的培养等方面都有很长的路要走。一是需强化管理策略研究,做好制度建设。二是要加大藏品征集的范围和力度。充分利用与挖掘资源,通过档案和博物馆平台同时征集展品,再进行整合与分类、管理与利用。三是建立藏品鉴定和展陈专家库。四是加快专业人才的引进和培养。从这四个方面着手,制定短期、中期和长期计划。对标《博物馆定级评估办法》(2019年12月),强基础、补短板、提质量。高校博物馆还需更新理念,开放包容,进一步完善服务公众的社会功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博物馆的影响力和辐射力。

(二)加强档案文博专业人才队伍建设

人才是档案文博事业能持续发展的基石。培养研究型人才,不仅有利于档案业务的深入挖掘,同时也能提升文博事业的深度与广度;同时,业务型的人才能更好地推动档案的保管利用,以及博物馆的运营策划。目前,档案文博中心的人才储备和管理体系距离专业水准的要求略有差距,多场馆并存的实际情况,也给运营管理带来了不小的压力。要保障所有场馆融合发展,一方面需要发挥现有人才的特长,提升员工在档案研究、藏品研究、展览设计、展品阐述等方面的专业性,鼓励员工进行跨业务交叉学习,以适应档案文博协同发展的需要;另一方面,需要长远规划,为员工提供对外馆际交流、学术访问的机会,借鉴各高校及机构在运营管理上的先进经验。此外,还可通过创建并完善人才考核机制,对员工的业务水平进行公开、公平和公正的量化评级,为员工创造其发挥积极性和主动性的工作环境。

在人才队伍建设的过程中,必须始终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原则。注重考察档案和文博专业人员的业绩水平和实际贡献。紧跟国家职称制度改革步伐,结合档案文博各专业领域的实际需求,创新学校档案文博职称制度改革,拓宽引进人才的渠道,优化人才培养机制,为促进档案文博事业全面发展提供人才支撑。

(三)数字赋能,打造智能化服务平台

随着互联网+和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公众对于个性化、专业化知识服务的需求日益增长,高校档案馆、校史馆、博物馆面临着前所未见的机遇和挑战,智慧档案文博综合体的建设成为主流发展趋势。智能档案文博服务系统的构建,主要通过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实现档案馆、校史馆、博物馆各类资源及用户的全面感知、泛在互联和实时交流[10]。

以前文所及的馆藏资源数字化项目为例,目前所采集数据以档案类资料为主,随着博物馆收藏、征集工作的不断深入,各类实物展品将更为丰富,对于数字化信息检索平台的兼容性和通用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对于资源的整合,除了传统的条目式分类导航外,还应根据公众个性化需求构建关联性数据整合,为公众提供深层次、一体化的信息服务。而在数据库范围的拓展上,可依托全国高校博物馆育人联盟、高校档案工作联盟以及国际博协大学博物馆与藏品专业委员会等平台,推动校际、馆际档案文博资源的合作交流与共享,实现知识与记忆的互联互通。可以说馆藏资源的全面数字化为各业务平台的深入研究、融合、转化、利用夯实了基础。需要注意的是,在数字化利用过程中,应明确电子资源开放标准和使用规范,并提供专业技术保障。

(四)整合资源,做好中长期发展规划

发展规划作为机构运行的纲领性文件和行动指南,是衡量该机构管理是否成功的第一要件。美国博物馆联盟(AAM)在判断一座博物馆卓越与否时,考量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博物馆的使命与规划,并认为“博物馆须制定可持续的、反映自身特点的机构规划,其中应包括观众与社区参与”[11]。而在制定机构中长期发展规划时,需要对各类资源进行梳理和整合。

对于校外资源而言,要进一步加强交流与合作。一是与其他高校博物馆和社会博物馆在藏品保护、陈列展览、社会教育、科学研究、人才培养、运营管理等业务活动领域开展密切的交流合作。二是积极拓展国际交流合作项目,汲取国际知名院校的档案文博校史事业发展理念与经验。三是积极探索可持续化发展思路,拓宽领域,创新可持续发展模式,打造“双一流”高校通识教育的重要平台。

对于校内资源而言,应盘活各方力量,突出特色。一是加强与学校各院系、相关部门、校友的深度交流合作,在学术支撑、教学科研、志愿服务、经费支持、平台搭建等方面形成长效机制,突出百年老校的人文特色,构建独一无二的文化形象。二是展览内容多样化,形式多元化,打造高质量展览。推出“策展人”制度,鼓励学校档案文博管理中心人员甚至校友师生担任“策展人”,深挖档案资料和藏品内涵。策划原创展览的同时引进高水准的展览,引进展要融汇学校特色和理念,避免“原样照搬”。三是深度挖掘。档案文博文化产品的研发,学术期刊的创办等纳入创新发展规划等。四是策划各类活动,加大力度提升校内学生的参与度,成为校史文化、美育教育的重要课堂。总之,找准定位,坚持走符合学校自身特色的融合创新发展道路。

结语

高校档案馆、校史馆、博物馆根植于大学文化的深厚土壤,是大学深厚学术和文化积淀的重要标志。高校档案文博融合发展是“双一流”建设视域下高校的文化传承和创新举措。在后疫情时代,随着知识和记忆工程的不断升级以及数字化技术的不断成熟,档案文博融合工作亦将走进新的发展阶段,统筹协调发展也成为新时期档案馆、博物馆改革发展的总体要求和发展方向。对于高校档案馆、校史馆、博物馆而言,应立足自身资源、打通专业壁垒、整合内外资源、深化数字赋能、提升专业服务,着力打造新时期档案文博综合文化服务平台,切实做好档案文博创新融合发展工作,提升档案文博校史育人功能,助力高校文化引领的发展战略,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作应有的贡献。

猜你喜欢

校史文博档案馆
关于文博场馆宣教工作的些许思考
关于智慧档案馆与数字档案馆的关系探讨
基于文博信息技术下的创新体系研究
大力推进校史文化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
校史是新生入学教育课的好教材
第三届敦煌文博会9月举行
“互联网+”视域下校史文化传播现状与发展策略分析
校史文化在高水平大学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作用研究
基于太仓文博资源的地方文化创意项目开发与研究
when与while档案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