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现代化畜牧生产环境与环境管理分析

2022-11-21卞璐

中国畜禽种业 2022年2期
关键词:牲畜圈舍畜牧

卞璐

(辽宁省农业经济学校 121000)

在传统畜牧养殖业发展过程中,很多养殖户偏重于经济效益的提升和养殖规模的扩大,在生产过程中注重饲料、牲畜品种、生产性能等多方面的因素,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关注度相对较低。实际上,生态环境是制约畜禽养殖效益和养殖产量的重要因素,其重要性完全不亚于饲料品质和畜禽品种的生产性能。现代化畜牧养殖产业发展过程中引入了一大批先进的养殖管理技术和机械化设备,能实现对养殖环境的针对管控,为牲畜提供一个良好的生长环境,保证牲畜能在良好的生产环境中更好的生长发育,减轻对周边生态环境的污染,更好地推动畜牧养殖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并且在现代化畜牧生产环境管理背景下也能实现整个畜牧养殖行业的快速改革创新,使粗放式的经营模式逐渐向适度的集约化、规模化、绿色化方向转变。

1 现代化畜牧生产环境的基本含义和作用

1.1 现代化畜牧生产环境的基本含义

现代化畜牧生产环节,从狭义角度来说就是牲畜生长发育的各种环境,也就是指在生产活动中与家畜直接接触,能对家畜身体健康造成影响,对生命活动造成直接危害,从而改变产量的各种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其涉及的方面多种多样。如养殖场的内部环境、畜牧场地的建设情况及养殖场各种设施的配置情况、设备利用情况、生产工艺、生产技术,还包括人为施加的环境因素,如各种养殖管理措施养殖场所制定的各项规章制度,包括家畜种群所占据的生存空间及养殖场中的其他生物[1]。总之,现代化畜牧生产环境不仅是养殖场内部气温、湿度、气体成分的总和,还包含了周边生态环境的各个特征,是一个涵盖范围十分广泛的概念。

1.2 现代畜牧生产环境的作用

在现代化畜牧养殖产业发展过程中,牲畜动物生长的环境几乎被人类控制。在养殖场内部应用的各种养殖技术、养殖工具、各项设施管理策略都是由人决定。所以在现代化畜牧生产环境制定过程中,养殖管理人员在其中发挥着决定性的因素。从当前我国畜牧养殖产业的发展情况看,现代化进程相对较为缓慢,很多养殖管理人员一直沿用传统的养殖模式。在养殖环境调控过程中,着眼于提高产量、养殖规模、经济效益,并节省生产过程中的人力、物力、资源的投入,在某种程度上违背了牲畜的自然生长规律,同时也对生态环境构成了严重的威胁。传统养殖模式之下,大多数养殖场都采用封闭化的养殖管理模式,养殖密度较大,畜禽饲养密度远远高于自然放养。由于限位养殖造成养殖场每天会产生大量废弃物,圈舍中的空气污浊,滋生大量的病原微生物,使得各类传染性疾病在养殖场中快速传播,蔓延很多传染性疾病,表现出复杂化的特征,给疾病防控工作带来巨大压力,威胁到家畜的身体健康和生产质量[2]。此外,养殖粪污也会作用于周边的生态环境,引发不同程度的空气污染、土壤污染、水源污染,严重的会造成致病性微生物耐药性显著增强,生物多样性遭受严重破坏,人畜共患传染性疾病在周边地区蔓延。所以,在现代畜牧养殖产业发展进程中,加强对生产环境的有效调控是保证畜牧养殖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

2 现代化畜牧生产中环境管理措施

2.1 加强场地的选择

外界气候因素对现代畜牧养殖产业具有显著的影响,因此,在养殖场建造前应做到科学选择场地,根据动物生长习性,结合当地的自然特征、气候变化规律进行综合考量,为牲畜选取适宜的养殖场地。多数情况下,牲畜需要有充足的光照,在选择养殖场过程中,要保证地势相对较高,具有良好的排灌能力,避免养殖场过于低洼,否则很容易蓄积过多的水分,使得场地潮湿不堪,滋生大量病原微生物。养殖场构建过程中不能毫无原则的建设,要保证整个场地规划合理,各个厂区之间有独立的消毒通道,距离适宜,符合绿色可持续发展理念,同时为牲畜生长提供绝佳的生长环境,否则将会取得适得其反的养殖效果,造成圈舍光照条件不足,氧气供给不足,空气质量迅速恶化。另外,圈舍设计建造时还应充分利用好自然通风和自然光照,保证改善圈舍的通风光照条件,为牲畜提供适宜的生长环境。

2.2 加强设备管理

家畜和牲畜在养殖过程中需要摄入充足的食物,如此才能更好的生长发育。但在饲料搭配和饲料使用过程中,由于过量添加各种营养物质,牲畜排出的粪污中携带有大量有机物,这些有机物质在狭小的空间长时间堆积很容易造成空气质量恶化,威胁周边生态环境的安全[3]。因此,在现代畜牧生产过程中,加强环境管理应从设备管理角度入手。通过配置完善的通风设施,污染物处置设施,机械化设备,能实现对养殖场污浊空气的有效清理,及时排除圈舍中的高温高湿气体,及时清除废弃物。另外,还应不断引进先进的养殖管理设施,如引入通风扇、负压通风系统、空气净化器,维持环境清洁健康。

2.3 人为因素控制

牲畜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必须进行定期的清洗和消毒,将牲畜产生的各种废弃物清理出去,认真、细致的清洗食槽和饮水槽,交替使用消毒剂,避免对生态环境造成刺激。在环境清洗、控制过程中,人为活动对畜牧环境有重大影响。除了春秋季节做好防寒保暖,夏秋季节加强通风换气之外,养殖场也需要制定严格的管理条例,对养殖场饲养管理人员作出有效约束,明确各区域饲养管理人员的具体责任,保障其各司其职。日常管理期间要做到定期打扫圈舍,并做好认真细致的记录工作,负责设备检修的应每间隔一段时间对设备运行情况进行全面检查及维修,避免污染物残留,延长设备使用寿命。

3 结语

综上所述,现代化畜牧生产期间,生态环境因素取得了决定性的作用,只有营造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才能有效规避不良因素对动物生长发育造成的威胁,也才能减轻各类传染性疾病的发生流行。但从现阶段畜牧养殖产业发展情况来看,现代化发展模式还有待进一步加强,很多养殖管理人员并没有充分认识到生态环境管理的重要性,也没有采取完善的养殖管理措施,一直沿用传统落后资源消耗式的养殖模式。为此,需要加强对养殖管理人员的专业技能培训,要求养殖人员结合当地气候特色,通过多种技术手段构造良好的生长环境,在发展规模化畜禽养殖产业的同时减轻对周边生态环境造成的污染,切实提高生产效率,更好地提升畜牧养殖业发展水平,创造更高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猜你喜欢

牲畜圈舍畜牧
荣昌:做强畜牧品牌 建好国家畜牧科技城
《现代畜牧兽医》杂志征订启事
武汉天种畜牧有限责任公司
交换牲畜
管好种公猪可提高受胎率
2019年全国畜牧兽医
冬季发酵床与加温舍养猪环境观察
农药毒死牲畜 为何诸多说法
部分漏缝地板的母猪圈舍可铺设秸秆
适用于地面平养的可防暑降温的禽类圈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