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推动红河州畜牧业高质量发展的路径探析

2022-11-21李志雄

中国畜禽种业 2022年2期
关键词:肉牛畜牧业畜牧

李志雄

(云南省红河州畜牧技术推广站 661199)

在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背景下,红河州聚力打造云南省世界一流“绿色食品牌”示范区优质畜禽供给基地,闯出一条特色引领、数字赋能、种养循环、品牌带动、产品流通的畜牧业高质量发展道路。

1 推动红河畜牧业高质量发展的基础条件

1.1 产业基础

“十三五”以来,红河州畜牧业围绕规模、优质、高效、生态的目标,突出生猪、家禽、禽蛋、肉牛等主导优势畜种,着力打造全国一流外向型优势畜产品供给基地,全面推动高原特色现代畜牧业高质量跨越发展,迈出了从畜牧大州向畜牧强州跨越的新步伐,助推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和农民增收的作用更加凸显。2020 年,全州生猪存栏290 万头,牛存栏102.35 万头,家禽存栏3083.68 万羽,羊存栏115.59 万只,生猪出栏331.4 万头,肉牛出栏36.77 万头,家禽出栏5811.65 万羽,肉羊出栏95.12 万只。肉类总产量55.22 万t,禽蛋产量9.21 万t,奶类产量7.65 万t。实现畜牧业产值241.9 亿元,占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的41.64%。全州肉鸡出栏、种禽繁育、畜禽遗传资源居全省第一,肉类总产、生猪出栏、蛋鸡存栏、禽蛋产量居全省第二,奶类产量、肉牛出栏居全省第三。全州有年出栏50万头以上的生猪外调大县5 个,备案登记畜禽规模养殖场1897个,国家级肉羊核心育种场1 个,创建畜禽养殖标准化示范场49 个(其中国家级14 个、省级35 个,居全省第3 位),州级以上畜牧龙头企业44 家(其中国家级1 家、省级13 家、州级30 家)。

1.2 有利条件

(1)实验室功能完备。建成和完善了综合实验室、饲草分析室、生猪实验室、家禽孵化脱温室,为专业技术人员提供了良好的平台;(2)队伍力量较强。先后引进有工作经验的硕士研究生4 人、本科生1 人,本单位有省委联系专家1 人、州管专家1 人,农业推广研究员1 人、高级畜牧师12 人,硕士研究生学历专业技术人员3 人、本科以上学历专业技术人员12人,从学历结构上为全州畜牧业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的人才基础;(3)产业体系健全。站内设有云南省生猪产业体系红河试验站、禽蛋体系和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体系红河试验站;(4)数字化服务能力强。建成了全省农业系统首家畜牧业数据化服务平台,实现了畜牧业数据化平台——物联网——智慧养殖一体化,成功开启了畜禽养殖机器人时代,畜牧业数据化信息化步伐不断加快;(5)技术培训能力强。根据新时代畜牧业发展的新形势、新职能、新情况,围绕主导产业,突出重点难点,对州县乡三级畜牧技术人员和规模养殖户开展畜牧业新技术、新知识教育培训。

1.3 不利因素

(1)养殖用地难、融资难和环保要求高、养殖成本高、疫病风险高、市场风险高的“两难”“四高”制约因素未得到根本缓解,养殖比较效益较低;(2)畜牧科技队伍力量不足,县乡两级技术人员严重不足,专业素质较低,全州乡镇畜牧兽医站在职人员从2012 年的673 人减少到目前的528 人,每站平均不足3 人,少数乡镇仅有1 人;(3)畜产品深加工能力不足,全州州级以上畜牧龙头企业仅有44 家,畜产品加工企业规模小、辐射带动力弱、产品档次低、缺乏市场竞争力,畜产品仍以活畜外销为主,畜牧产业化经营程度低。能体现本地特色、能打响品牌的龙头企业数量少、规模小、影响力弱;(4)现有畜牧兽医机构职能与打造云南省世界一流“绿色食品牌”示范区千亿级优质畜禽供给基地要求不相适应,对新发展阶段畜牧兽医领域前沿新技术、新课题试验、示范研究能力不足。

2 推动红河州高原特色现代畜牧业高质量发展路径

2.1 特色引领,推动红河高原特色现代畜牧业发展

聚力打造具有红河高原特色的云南省世界一流“绿色食品牌”示范区千亿级优质畜禽供给基地。(1)抓生猪生产,建成云南省第2 大外向型优质肉猪生产基地;(2)抓肉牛生产,建成全国最大的纯良种肉牛繁育中心、粤港澳大湾区最大肉牛供应基地和营销中心;(3)抓禽蛋生产,建成西南地区最大良种禽生产基地和云南省最大的家禽及禽蛋生产基地;(4)抓肉羊生产,建成云南省重要优质肉羊生产基地;五是抓奶源生产,建成云南省第2 大优质奶源生产基地。

2.2 数字赋能,推动畜牧业数字化发展

聚力构建畜牧业数据化服务平台——物联网——智慧养殖一体化,实现畜禽养殖可视化、智慧化,提高信息化、数字化水平。(1)抓服务平台功能研发,形成畜禽养殖一张图、畜产品图成功进入一部手机游云南;(2)抓畜禽规模养殖场物联网建设,实现畜禽养殖可视化,提升养殖企业及产品知名度;(3)抓智慧养殖系统建设,加快养殖智能化管理水平和养殖效益;(4)抓数字赋能,坚持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推进红河州畜牧业数据化服务平台建设,提升数字化服务畜牧业发展的能力,积极争取国家畜牧业数字化创新基地项目,推进畜禽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基础设施和数字化融合发展,提升畜禽养殖智慧化管理水平和养殖效益。

2.3 种养循环,推动畜牧业绿色循环发展

聚力构建种养循环绿色生态发展的良好养殖格局,实现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质量效益型现代畜牧业。(1)抓标准化建设,全面推进畜禽标准化规模养殖进程,不断提高畜禽养殖水平;(2)抓整县推进,积极争取实施存栏生猪10 万头以上非畜牧大县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整县推进项目,从根本上解决畜禽养殖污染问题;(3)抓技术创新,全面实施种养结合项目;(4)抓加快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体系建设,全面推进专业化集中处理,支持无害化处理收集、转运、处理各个环节生物安全水平;(5)抓饲草资源开发利用,大力推广青贮、氨化、微贮等利用技术,促进农作物秸秆、农副产物、加工副产物等饲料化利用,变废为宝,实现畜牧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共赢;引导粮—经二元种植结构向粮—经—饲三元种植结构转变,发展优质牧草种植,推进生态牧业发展。

2.4 品牌带动,推动畜牧业品牌化发展

聚力推动畜牧业品牌建设,打造一批带动能力强、叫得响的红河畜牧品牌,提升红河畜禽产品的辩识度和影响力。(1)抓畜牧产业基地建设,打造一批高质量的专供基、直供基地;(2)抓龙头企业培育,培育一批辐射面广、带动力强的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3)抓畜禽标准化养殖示范场创建,提升标准化规模养殖水平;(4)抓畜牧业区域公用品牌,加快畜牧业品牌建设步伐;(5)抓地方畜禽品种保护,打造地方畜禽遗传资源重点品种品牌。

2.5 产品流通,推动畜牧业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聚力推动畜禽产品精深加工,延长产业链,增加附加值,构建畜牧业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新格局。(1)抓生猪屠宰加工,引进和培育精深加工企业,形成以金锣项目为核心的产业生态链,采取“规模养殖、集中屠宰、品牌经营、冷链运输、冰鲜上市”模式,加快生猪屠宰精深加工业发展;(2)抓家禽屠加工,建成以弥勒温氏家禽屠宰及深加工为核心、各县市家禽集中屠宰场为点的家禽屠加工业;(3)抓肉牛屠宰精深加工业,依托上海鹏欣集团蒙自年屠宰加工30 万头肉牛项目及冷链仓储物流,着力打造中国南方最完整的肉牛全产业链;(4)抓冷链物流体系建设,鼓励支持各类新型经营主体建设一批产后预冷、贮藏保鲜、分级包装等冷链物流基础设施,力争成为云南省畜产品加工新高地;(5)抓饲料加工业,建成红河综保区云天化全球农产品供应链加工项目年产100 万t 饲料厂建设,建成温氏公司蒙自雨过铺街道大物流园区年产30 万t、建水工业园区年产25 万t、弥勒新哨年产25 万t 的3 个饲料厂,启动正邦、双胞胎、鹏欣等重点项目配套饲料厂建设,力争新增饲料产能200 万t 以上;(6)抓市场流通,积极培育各类市场营销主体,支持龙头企业、畜牧专业合作社、农民经纪人和各类营销组织按照现代流通业要求,发展产销直挂、连锁经营和互联网+等流通营销方式,搞活市场流通;(7)抓牧旅结合,因地制宜打造一批集生态观光、畜牧业生产作业体验的家庭牧场。

猜你喜欢

肉牛畜牧业畜牧
冬季肉牛咋喂精料
冬春如何提高肉牛采食量
荣昌:做强畜牧品牌 建好国家畜牧科技城
映像畜牧业
《现代畜牧兽医》杂志征订启事
肉牛口炎咋防治
武汉天种畜牧有限责任公司
畜牧业也要打好“翻身仗”
映像畜牧业
映像畜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