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思政课和专业课教师协同育人策略探究

2022-11-21

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 2022年7期
关键词:专业课协同思政

王 向 华

(洛阳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河南 洛阳 471934 )

一、引言

2020年,教育部颁布《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指出,“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教师是关键”。探索高校思政课教师和专业课教师协同育人策略,对于推动课程思政改革,提升育人实效,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随着高等教育进入大众教育阶段,部分高校出现了思政课和专业课教学“两张皮”的现象,导致高等教育整体课程育人效果减弱甚至缺失。两类教师要分别发挥各自的思想政治教育优势和专业优势,同向同行,协同育人,共同落实立德树人的任务,对大学生进行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价值观念的引导,助力高校形成课程协同思政,教师协同育人的局面。

二、理念协同:强化协同育人意识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高校旨在培养德才兼备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以德育人,以德化人是对所有课程和教师提出的要求,立德树人是每位高校教师的神圣使命和光荣职责。高校思政课教师通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显性育人方式坚持立德树人,专业课教师通过专业课教学中的隐性育人方式实现价值引领功能,达到显性和隐性教育协同精准育人,同频共振的目的。

近年来,高校思政课教师和专业课教师往往在各自领域自行耕耘,在教学中各行其是,导致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价值观念的形成不能完美结合和同步开展。一方面,部分专业课教师课程思政意识不强,“育人”理念不够,认为自身的任务是完成好专业课的教学,“育人”的任务是思政课教师的职责,与己无关;部分专业课教师对课程思政理念有所顾虑,担心课程思政冲淡专业知识的学习,影响专业课程教学目标的达成。另一方面,部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认为,专业课和思政课担负迥然不同的教学任务和职责,思政课教学和专业课教学之间毫无关联,在课程教学方面没有和专业课教师进行沟通互动的必要。同时,由于思政课往往是大班额教学,学生覆盖全校的各个专业,部分思政课教师无暇全面深入了解和研究学情,往往没有足够时间和精力进行精准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部分思政课教师主动或者被动地放弃了思想政治教育的育人阵地,更谈不上和专业课教师协同育人[1]。

针对以上育人理念的困境,高校思政课和专业课教师要通力合作,共担育人使命。首先,两类教师从思想观念上推进协同育人意识。摒弃固有的传统专业和学科壁垒,增强协同育人意识。专业课教师在引导学生成才的同时,着力强化学生成人的意识,潜移默化地给学生渗透思政意识;摒弃重知识教育、轻思政教育的错误认识,明确意识到专业课教学中包含明确的价值属性。同时,思政课教师要放弃孤军作战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想法,横向联系多学科、各专业的优秀专业教师,形成协同育人的合力[2]。其次,明确同向同行的目标。专业课教学和思政课教学在立德树人的本质上是一致的。教书和育人,成才和成人教育是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思政课和专业课都是完成立德树人任务和教育目标的重要载体,对人才培养至关重要。因此,强化协同育人意识,明确同向同行的目标至关重要。

三、方法协同:创新协同育人方法

课程思政是一个系统的育人工程。它要求高校思政课教师和专业课教师在内容和话语体系上互相启发,将思政基因和专业元素有机结合起来,在教学中摒弃大水漫灌的方式,实行精准滴灌的育人方法。根据专业学科和专业课程的特点,将思政元素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渗透到专业课的教学中,创新协同育人方法[3]。

(一)课程思政协同育人方法要灵活多样

思政课教师和专业课教师充分利用各自教学中的有效传统方法协同育人,同时结合课程思政隐性育人的特点,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育人方式。同时,“心理学方法与课程思政的有效结合”是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重要手段。教师注意观察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心理活动,重视说理教育和“暗示、体验、移情、感染、模仿、认同”等教育方式,能最大限度地实现课程思政协同育人的效果。总之,不论采取何种教学方法,都要将专业教学和思政教育很好地结合起来。教师引导学生在复杂严峻的社会生活中,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并用所学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服务于专业领域。

(二)课程思政协同育人方法的运用,要结合当前形势和学生的实际

课程思政协同育人,需要教师把握社会形势变化和大学生的身心特点,对症下药,架起专业课教学内容和大学生思想疑点、痛点、堵点之间的桥梁,对学生进行精准的思想引领和价值引导。

当今世界正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疫情在全球仍然处于高位运行阶段,大学生面临复杂多元社会思潮的冲击。思政课教师要固守职责,在思政课堂教学中回应现实关切,对大学生进行意识形态教育;还要和专业课教师同心同德,结合当前社会形势,充分认识到意识形态工作的复杂性和长期性,结合大学生身心成长的需要,协同改革和创新教学方法和模式,提升课程思政协同育人水平。两类教师充分交流学生的思想状况、行为习惯以及专业特点,研究学情,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引导学生理解学科专业知识与社会生活的联系,并从中探讨其科学精神和价值取向。

(三)课程思政协同育人方法,注重课内教学和课外活动的结合

实践活动是架起大学生理论知识和良好行为习惯及价值养成的重要桥梁。高校开展第二和第三课堂的实践活动,引导学生通过学习和理性思考得来的理论知识,在实践中体验、内化和认同,最终外化为他们的行为习惯,实现理论知识向行为习惯的转化。因此,高校教师协同育人方法的改革,需要结合课内教学和课外实践活动来进行。

(四)课程思政教学方法和互联网有机结合

在协同育人过程中,高校思政课教师和专业课教师可以充分利用互联网平台的多种思想政治教育资源进行教学。高校思政课教师可以有效利用互联网上丰富优质思政资源的优势,引导并协助专业课教师查找相关思政资源,并融入课程思政的教学中。

总之,思政课教师与专业教师协同运用灵活多样、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并结合当前形势,贴近学生实际,注重课内和课外的结合,同时运用现代互联网技术平台,在协作中改进教学方法与手段,在改进中提高,不断优化课程思政的协同育人效果。

四、师资和平台协同:创建课程思政协同育人教师团队和相关平台

创建优秀的教学团队,丰富的协同育人平台是思政课教师和专业课教师协同育人的重要条件。

(一)建设高校课程思政协同育人的优秀教学团队

课程思政协同育人,离不开高校思政课教师和专业课教师的共同参与。高校思政课教师熟知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习近平治国理政理念,具有较好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能指导专业课教师确立课程思政目标,挖掘课程思政元素,进行课程思政教学设计。专业课教师则利用其专业优势,协助思政课教师全面深入进行学情分析,更好地把握学情,利用专业课的特性,强化育人的效果[4]。为此,高校可以建设一支以思政课教师和专业课教师为主体的课程思政协同育人团队,实现更好的协同育人效果。团队选取优秀思政课教师和专业教师作为骨干,充分利用优秀教师在课程思政协同育人中的中坚力量,带动年轻教师提升课程思政的教学能力。协同育人教学团队的组成,除了高校思政课教师和专业课教师外,还离不开从事学生工作的辅导员及其他相关部门工作人员的参与,通过他们引导大学生在第二、第三课堂进行课程思政协同育人的实践活动,打造理论和实践结合的优秀育人团队。

(二)创设课程思政协同育人平台

优秀的课程思政教学团队离不开良好的协同育人教学平台。高校创设课程思政协同育人平台,为教师的教学设计、课程思政教学研究等日常交流提供纽带和载体。“课程思政教学资源共享平台、教师能力培养和网络集体备课平台”、课程思政教学研究中心等的构建,有利于提升各类教师的“种田”“守渠”能力,促进高校思政课教师和专业课教师之间的协同互动,同向同行。

课程思政教学团队和协同育人平台,有助于课程思政理论和实践育人目标的达成。一方面,思政课教师和专业课教师协同进行教学设计与实施。在教学设计环节,两类教师集体备课,协同确立以培育学科核心素养为标准的教学目标,协同采用科学可行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设计;在课堂教学实施环节,两类教师协同开展教学活动,思政课教师适度参与专业课课堂教学片段中关于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教学讲解或者教学讨论;在课后,高校思政课教师和专业课教师协同进行教学反思与评价,共同修改完善教学设计,增强课程思政教学设计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另一方面,在相关的课外实践活动中,专业课教师利用自身较为深厚的学术功底和专业造诣,指导学生利用所学专业服务社会;思政课教师利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开展实践活动,强化育人的效果。

总之,通过优秀的协同育人教学团队以及多样化的协同育人平台,高校思政课教师和专业课教师互动交流。专业课教师提升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和思想政治素质,强化政治认同,把握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内容和发展动态,挖掘相关课程思政资源,并融入专业课教学中。高校思政课教师,通过和专业课教师的交流合作,深化对专业特点和学情的了解,增强思政课教学针对性的同时,为专业课教学量身定做思政内容和方式,提升课程思政的效果。

五、机制协同:建立和完善协同育人工作机制

随着课程思政的实施和推进,课程思政观念逐渐被高校教师理解和接受,各高校的课程思政教学和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如何将这些实践经验转化成可以复制的理论措施,需要常态化的机制来约束和保障。高校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做好顶层设计、建立和完善协同育人组织保障机制、教育培训机制、考核评价机制和激励约束机制。

(一)建立健全组织保障机制

课程思政协同育人目标的达成,离不开科学合理的顶层设计。高校可以建立校党委领导、马克思主义学院和各专业学院及部门协同合作的组织管理机制。第一,高校党委确立课程思政协同育人理念,发挥领导核心作用,保证课程思政建设的社会主义方向。第二,协同育人机制的良性运行,需要学校人事处、教务处以及宣传组织相关部门的协同配合。高校发挥相关职能部门在思政课教师和专业课教师协同育人中的管理服务工作。第三,加强马克思主义学院的建设,加大对马克思主义学院的人才招聘和资金、政策方面的支持,马克思主义学院发挥其在课程思政建设以及师资队伍建设方面的指导作用。第四,其它各二级学院和部门积极参与课程思政建设。各学院和部门根据相关学科和专业特点,引导各类教师协同挖掘思政资源,利用课程思政协同育人[5]。

(二)建立并完善灵活多样的教育培训机制

课程思政建设中,教师是关键。加强对教师的教育培训,是提升课程思政建设水平的重要手段。目前,高校青年教师以及职称偏低的教师在课程思政规律的把握以及课程思政意识和实施能力方面与中老年或高级职称教师有较大差距。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中老年教师和高级职称教师往往是在自己的工作实践和长期教学反思中积累相关课程思政意识和能力,而青年教师在这方面经验不足[6]。打破青年教师课程思政建设的瓶颈,离不开高校对教师课程思政的相关培训工作。高校可以充分发挥高校教师发展培训中心以及各教学院系的作用,不断提高思政课教师和专业课教师协同进行课程思政设计的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一是协同培训教师的理论素养,包括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思想政治工作素养以及教育心理和管理方面的素养等。该类培训可以通过教师教育发展中心来组织。二是根据专业特色和学科特点,采取个性化培训,该类培训可以由相关学院根据专业和课程的特点组织,由专业课教师和思政课教师交流互动和探讨,相关行业专家进行专业指导培训。三是可以借鉴省内外课程思政工作成功的范例,邀请相关大学的专家进行示范培训[7]。

(三)建立协同育人考核评价机制

合理的协同育人考核评价机制,能促进课程思政的顺利开展,提升课程思政协同育人的水平。现实情况是,有的教师在对学生进行课程思政效果考核时,或者只教不考,或者没有具体的考核标准,不强调课程思政过程的考核,考核效率低下[8]。部分高校的相关部门在考核中,往往重课程思政形式,不考虑课程思政融入专业课教学情况的考核,或者不重视教师教学方式和效果的考核,或者课程思政教学考核在对教师的绩效考评中分量太轻。为此,高校可以建立思政课教师和专业课教师协同育人考核评价机制。教学管理部门将课程思政内容融入日常教学管理和考核,包括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专业课程教学大纲、教学进度表和教学设计以及教学质量评价、评优评先等项目的管理;将思政课教师参与课程思政教学和实践育人的相关要求具体化,将抽象的要求细化为具体的教学管理措施,把高校教师参与课程思政建设的情况作为期末考核、年度考核的重要依据;将思政课教师和专业课教师纳入课程思政教学评价主体;具体量化课程思政评价指标,完善评价体系。

(四)建立激励约束机制

在科学的考核评价机制基础上,高校可以制定和细化相关课程思政协同育人激励机制。高校将思政课教师与专业课教师协同参与课程思政建设的教学科研以及相关活动的情况形成具体、量化的标准,作为年终考核、岗位聘用和评优评先、培优选拔等的一个重要指标;高校还给予一定的资金、场地、人员和政策支持,激励教师积极参加课程思政协同教学设计和教学实施,设立带经费资助的“课程思政”研究课题,鼓励教师进行相关研究;高校对于教师在课程思政资源的查找、挖掘和利用方面,应给予相关的物质和平台方面的支持;学校通过一定比例的精品资源共享课程等,加强课程思政建设的试点。当然,有激励就有约束。高校可以出台相应的约束管理措施,建章立制,奖惩分明。

六、结语

高校思政课教师和专业课教师协同育人,开拓课程思政建设新局面,是新时代高等院校面临的重大课题。作为协同育人的组织者、参与者,各地方教育行政部门、高校行政部门和高校教师都需转变观念,各司其职,优化课程思政协同育人功能,助力新时代立德树人任务的完成。

猜你喜欢

专业课协同思政
创造力的“阴暗面”与“创新—保新”的协同论
清华大学:“如盐在水”开展课程思政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融入课程思政元素的模具专业课教学探索与实践
思政课“需求侧”
英语笔记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京津冀协同发展加快向纵深推进
京津冀协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