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课程思政”视角下国际贸易实务(双语)课程体系构建研究

2022-11-21田文菡周海彦吕汝茵

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 2022年7期
关键词:实务双语国际贸易

田文菡 周海彦 吕汝茵

(石家庄学院外国语学院, 石家庄 050035)

一、引言

应用型本科院校是培养初、中级国际贸易人才的基地。但是,国际贸易实务(双语)课程组到企业调研后发现很多应用型本科院校培养出来的国际贸易人员在思想政治素质上不能很好地满足企业的需求。主要表现为: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足、诚实守信观念不够、理想信念意识薄弱、团队协作能力差、心理调节和承受挫折能力弱等。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不足和弱化导致他们在实际工作中频繁出现违反国家政策和公司规定的问题,给企业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一些刚入职的毕业生在工作中出现一些失误,遇到一些困难,畏难情绪迅速滋生,离职跳槽的现象时有发生。学生的理想信念意识弱,缺乏坚持,遇到困难选择逃避,不利于职业素养的沉淀和积累,难以满足企业对于高素质国际贸易人才的需求。

2017 年 12 月,中共教育部党组印发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提出了以“课程思政”为目标推动课堂教学改革,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与知识体系教育的有机统一。 2019年8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提出了深度挖掘高校各学科门类专业课程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使各类课程与思政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2020年5月,教育部印发了《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全面推进高校课程思政建设。2021年3月,教育部办公厅发布关于开展课程思政示范项目建设工作的通知,要选树一批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加快形成“校校有精品、门门有思政、课课有特色、人人重育人”的良好局面。

在全国高校大力开展课程思政建设的背景下,为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培养出符合社会和企业需要的国际贸易人才,应用型本科院校应加强专业课的“课程思政”建设,全员全方位全过程进行改革,构建国际贸易实务(双语)课程体系,使课程思政贯穿于该课程教学始终,自然融入到该课程教学的方方面面。

二、以培养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为目标,构建国际贸易实务(双语)课程的教学内容体系

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国际贸易实务(双语)》课程教学内容分为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两部分,因此,国际贸易实务(双语)课程的内容体系可以从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两方面构建。在构建的过程中,国际贸易实务(双语)课程组采用了“专业教学化整为零,思政元素分散融入”的策略[1],建设思政元素与专业知识要点统合育人框架、思政元素与实践技能点统合育人框架,从而将思想政治教育因势利导地融入到国际贸易实务(双语)课程教学中,达到如盐入水、润物细无声的育人效果。

(一)建设思政元素与专业知识要点统合育人框架

教师梳理、拆分课程理论知识点,匹配相应的思政元素,建立本课程的思政元素与专业知识要点统合育人框架。在实际的理论教学中,根据思政元素和专业知识要点之间的关系,教师联系国际和国内时政要闻、导入最新的经济数据、精选案例,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精心设计教学过程,在教师讲授、学生动脑思考、动嘴沟通分享的过程中,将思想价值引领自然地融入到专业理论教学中,提高学生对课程思政的认同感和获得感。

(二)建设思政元素与实践技能点统合育人框架

《国际贸易实务(双语)》课程的实践教学可以分为认知实训、单项实训、综合实训三部分。教师拆分实践教学内容为多个实践技能点,匹配相应的思政元素,精心设计实践教学过程,在学生动脑思考、动嘴沟通、动手实践的过程中,对学生的思想观念进行正向引领,使思想政治教育入脑入心,不着痕迹地融入到实践教学中。

1.认知实训

认知实训安排在国际贸易实务课程伊始, 可以聘请在企业工作多年的资深外贸业务人员或者“双师型”教师以讲座形式进行[2]。经过认知实训,学生对基层外贸业务员所必须具备的思想政治素质、外贸业务能力、职业道德、心理素质、人文素质等有了初步了解。

2.单项实训

《国际贸易实务(双语)》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课程中,会有唛头刷制、汇票认知、报价核算等多项单项技能训练。在单项实训中,教师可以根据实训内容恰当融入工匠精神、遵纪守法和诚实守信等思政教学内容。学生在动脑思考、动嘴沟通、动手操作的实训中,通过反思错误和失误、分享感悟,更加深刻地理解思政教学内容,认同思政教学内容,并主动将其内化为自身的思想政治素质。比如,唛头刷制看似简单,但在实训中,几乎所有学生都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小错误。在自己和同学犯的低级错误面前,学生真正体会到认真仔细、一丝不苟的工匠精神对于高质量完成外贸工作的重要性,纷纷表示在以后的学习和工作中,要养成认真严谨、一丝不苟的学习和工作习惯。

3.综合实训

综合实训安排在理论教学和单项实训完成之后进行,在线上采用虚拟贸易的方式进行。学生在其中扮演进口商、出口商、工厂等角色,进行虚拟贸易。在虚拟的国际贸易环境中,学生亲身体会到国际贸易从业人员的职业角色,感受到紧张激烈的商务谈判对心理素质的高要求,感受到创新对提高公司竞争力和发展潜力举足轻重的作用,感受到单据制作审核的严谨度对交易能否顺利进行的至关重要性,感受到团结合作以及高质量的沟通对于交易能否达成以及能否顺利履行的重要性。综合实训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内动力,增强了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的认同感和获得感。经过综合实训,学生的心理抗压抗挫能力、创新能力、工匠精神、团队合作能力、沟通能力等思想政治素质获得了很大提高。

三、以教师德才兼备、教学模式翻转化、教学手段网络化为原则,构建国际贸易实务(双语)课程的运行保障体系

要保证国际贸易实务(双语)课程的内容体系高效、平稳地运行,应以教师德才兼备、教学模式翻转化、教学手段网络化为原则,构建国际贸易实务(双语)课程的运行保障体系。

(一)建设德才兼备的专业教师队伍

立德树人是教育的基本任务,专业课教学中必须有德育。这就要求国际贸易实务(双语)课程的专业教师具有高超的“课程思政”本领。

首先,专业课教师要关心国内外时事政治、养成阅读中央媒体以及党报党刊的习惯,及时学习《学习强国》最新推送的内容[3],关注新华网上新华思政栏目推出的课程思政资源,不断提高自身的思想政治修养和育人能力。

其次,定期安排专业课教师参加“课程思政”研修和研讨会,获得课程思政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和经验分享。定期组织有思政课教师和专业课教师共同参加的课程思政教学沙龙活动,就专业课思政教学遇到的问题进行交流讨论,提高专业课教师的“课程思政”能力。

然后,教师通过参加课程思政大赛、教学创新大赛以及指导学生参加创新创业大赛、学科竞赛,学习课程思政教学的最新做法,规范课程思政教学过程,在实践、反思、总结中提高自身的课程思政能力。

最后,专业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体会一线岗位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要求。

(二)采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

国际贸易实务(双语)课程是以英文讲授国际贸易的具体过程以及相关商务运作规范的课程,具有很强的实践性。由于国际贸易距离我们的日常生活较远,学生对国际贸易流程缺乏足够的认知,对课堂上讲授的知识比较陌生,再加上受课时的限制,短时间内实现知识和能力的内化有一定难度[4]。在这种情况下,对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的培养必然受到影响。教师如何在有限的课时里实现高质量的课程思政教学,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动力,增强学生对于课程思政教学的认同感和获得感,主动内化思政元素,提高自身的思想政治素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是最佳选择。

课前,在线上教学平台,教师添加了大量的课程思政资源(视频、音频、文字、图片),丰富了课程教学内容,加强了课程思政内容的实效性[5],比如,在《国际贸易导论》这一章添加了中国对外贸易跨越式发展等视频和H&M造谣抵制新疆棉花、国内各大电商平台全面下架该品牌商品等案例,在《国际海洋运输》这一章添加了《超级中国》纪录片中的洋山港视频和中国远洋海运集团纪录片等视频,在《商品品质》这一章添加了中国制造和中国创造视频以及文字资料。丰富和与时俱进的课程思政资源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对教学内容有更直观、更感性的理解和认识,对课程思政教学的认同感和获得感明显增强。

课中,在线下课堂,教师以学生为中心、以产出为导向,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开展以培养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和实践创新能力为目标的学生参与式课堂活动,在学生动脑思考、动嘴沟通、动手操作的课堂活动中,通过学生的讨论、分享、展示和教师的启发引导,使素质和能力培养贯穿课程始终,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和实践创新能力获得了长足进步。

课后,课程思政以学生完成作业和反思的方式进行。学生通过反思本次课程的思政教学内容以及完成作业,将接受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从课内拓展到课外,入脑入心。

(三)采用网络化教学手段

教师使用超星·泛雅教学平台、微课、慕课等互联网教学手段进行课程思政教学,使教学内容由单纯的语言文字扩展到图文声并茂,增加了教学信息的输入量,使思政教学更具有吸引力。

使用网络教学平台进行课程思政教学有助于教师进行自我反思。网络教学平台的大数据分析有助于教师及时了解课程思政教学效果,随时反思修正课程思政教学。网络教学平台的大数据分析也反映出教师进行课程思政教学的成长过程,增强了教师的个人成就感。

同时,网络化教学手段更符合互联网时代学生的学习和交流习惯,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参与度和学习效果。

四、以考核内容多样化、考核方式多元化为指导思想,构建国际贸易实务(双语)课程的考核评价体系

国际贸易实务(双语)课程的考核评价采用线上线下混合方式、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国际贸易实务(双语)课程在超星·泛雅教学平台上采用考勤、课程互动(投票、抢答、讨论、分组任务等)、作业、章节测验、观看课程视频、章节学习次数等多种过程性评价方法,在教学的不同阶段对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国际贸易理论知识和商务实践能力进行考核,让学生及时发现自身的问题和不足,提高课程思政、理论和实践教学效果。

国际贸易实务(双语)课程期末考试题型多样,涵盖术语翻译题、选择题、判断题、计算题、案例分析题、操作题等多种题型。教师在专业内容考核中突出价值导向[2],将最新的经济数据、时政要闻、经典的课程思政案例等融入期末考试试卷,在考核学生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的同时,实现对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考核。

社会实践能更加有效地、无形地把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其中[6]。因此,国际贸易实务(双语)课程鼓励学生参加与课程相关的社会实践,并把是否参加社会实践以及社会实践效果作为该门课程考核评价的一个方面。

五、结语

为使课程思政融入《国际贸易实务(双语)》课程的方方面面,达到润物细无声、如盐入水的效果,笔者从教学内容、运行保障和考核评价等三方面构建了比较完善的课程体系。在该体系中,教师始终处于启发引导的地位,学生的分享、感悟、反思的参与度和效果直接关系到课程思政的教学效果。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和网络化教学手段使课程思政教学与时俱进、符合网络时代学生的学习和交流习惯,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参与度获得了很大提高。多样化的考核内容和多元化的考核方式有助于学生及时发现自己的问题和不足,查漏补缺、将课程思政教学内容入脑入心。

猜你喜欢

实务双语国际贸易
汽车销售实务课程改革
关于《民法典》中不动产登记实务要求的新变化新思考
信托公司在破产重整实务中的机会
基于SQDIP的配送中心仓储绩效管理实务
商务书屋你应该知道的国际贸易
高校教师团队知识共享的保障机制研究——以南审国际贸易学专业团队为例
对中国国际贸易中“贫困化增长”的思考
对中国国际贸易中“贫困化增长”的思考
年底前我国将实现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全国口岸全覆盖
快乐双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