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尼西亚职业教育体系研究
2022-11-21喻馨锐
喻 馨 锐
(柳州城市职业学院, 广西 柳州 545036)
一、引言
早在2016年的“东盟互联互通总体规划2025”当中就提到了要加强基础设施联通、其他投资贸易等机制性联通和教育文化人际互通。印尼是(下文统称印尼)东盟最大的经济体和世界第四大人口的国家,在劳动力市场和技能人才培养方面承担着重要的职责。所以印尼近年来高度重视职业教育的改革和推进,旨在打造新时期的教育质量提升项目工程,发展高层次多渠道的职业教育体系。
二、印尼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目标
(一)提升人口就业率
根据当前经济体制的发展规律来看,充分就业能够在良好的工资水平基础上,让更多愿意参加工作的人获得收益。印尼是当前世界上最为年轻的国家,具有良好的人口红利,男性人口占总人口的50%以上,所以劳动力参与率相对较高,劳动力就业整体充分[1]。与之相比,女性劳动力的参与率相对较低。年轻男性和女性人口的失业率是影响社会发展的关键问题,加强此类人群的职业技术教育和培训工作对于提升社会就业率而言意义突出。
(二)提升职业教育质量
在“东盟互联互通总体规划2025”的框架之下,突出人际交往和其他层次的交流活动能够加强区域资格框架,促进劳动力技能匹配和学生运作管理机制的形成。根据印尼本身的发展特点来看,能够面向东盟经济共同体和经济产业发展需求,培养更多专业对口的高素质人才。而从人际交往的角度来看,通过职业教育发展社会经济能够以职业教育体系为支撑,从而在国际竞争和国际交往行为当中占据绝对的主动权。
(三)保障职业教育公平
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体现,同时也是国际社会内的一项广泛共识,通常情况下我们将教育公平认为是所有社会公民都有平等的受教育权和公共教育资源获得权。从印尼政府的角度来看,深化职业教育改革和职业教育体系建设工作,能够突出教育对公民和社会的正向作用,强调社会公民能够依法享受公平的职业教育受教育权[2]。基础设施建设和师资配置方面虽然存在明显的差异特征,但如果能够从国家层面展开统筹和规划,势必能够转变当前的教育形势。
三、印尼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优势条件和挑战
(一)优势条件
印尼地处亚洲东南部,临近赤道,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和其他自然资源,是世界上最大的群岛国家。这些优秀的资源能够为印尼提供能源支持和社会发展所必需的基础条件。另外印尼是世界第四大人口大国,在政府政策的帮助之下,印尼的经济在近些年来实现了快速增长,结构性的经济发展方案促进了国内和外资的大幅上涨,推动以经济为出口导向的劳动密集型产业深度发展,集中表现为农业转移到贸易层面。值得一提的是,国内经济的增长也对劳动力市场的性别构成产生了影响,家庭收入需求增加使得一些女性开始进入劳动力市场,这表明印尼能够创造足够的就业机会,并且在政府部门的帮助之下减少人员和管理层面的短缺[3]。
具体来看,为了解决教育层面的现实问题,印尼政府加强对职业教育的关注程度,根据国家能力标准建设方案,制定了课程计划,由教育部门和行业主管部门共同制定人力资源发展模式,在某些职业院校当中加强了岗位培训和职业素养培训,旨在提升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和个人能力。与此同时,其他部门通过改善基础教育设施的方案,强化了学校和行业企业之间的联动,让新时期的职业教育标准和教育制度可以在法律体系的帮助之下扩大覆盖面。
目前印尼内部有多种类型的治理结构和政策体系,包括了职业教育在内的多层次制度保障。此外,在统一领导和分级管理的职业教育管理体系之下,国家层面能够以政策指导确定教育标准和教育发展的整体方向。无论是实践教育还是非正规实践教育都可以在国家劳动领域内以独立设置的职业教育评价体系来实现行业和企业之间的联动。一些符合条件的社会团体也能够从实践角度进行专项人才培育工作,例如通过学历认证和政府评估来培养一些专项技能型人才。
综合来看,入学和学习的多层次设计让灵活的教育制度优势明显,职业院校可充分适应劳动力市场所需要的专业来进行课程设计,扩大财政部门和政府部门对于教育的支持力度,不断扩招学生数量[4]。
(二)面临的挑战
虽然印尼政府部门高度关注国家层面的教育工作,但仍然要意识到今后的教育实践会面临多个层面的挑战。首先是劳动力素质方面,虽然印尼人口众多且劳动力广泛,但很多高精尖技能相对缺乏,某些企业不得不聘请外来人口,弥补员工短缺问题。以技术人员为例,印尼的技术管理人员需求缺口较大且收入可观,某些公司在雇用这些员工时,不仅要考虑基本的开销和生活保障,同时,还要纳入其他层面的福利,从某种意义上看,这将花费大量的人力和物力,不利于企业的深度发展。印尼政府能够意识到人才培养的迫切需求,从而满足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但未来高素质劳动力与经济增长之间的矛盾将进一步显现,全球化时代来临之后人才需要掌握生产力技能,与区域乃至全球范围内的劳动力市场需求保持一致。在地方管理政策的帮助之下,印尼首先要从经济角度来规划人力资源和生产质量要素,从而减少发展过程当中的不利条件。
从另一角度来看,印尼内部的师资力量和基础设施水平并没有达到国际标准,无论是从数量上还是质量上都无法满足教育需求。我国近年来所采取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培养正是基于师资力量薄弱的缺陷所作出的改进措施,但印尼的一些师范和教育学院培养出来的毕业生很少愿意到职业技术学校从事相关的岗位工作,某种程度上导致了师资数量的严重短板。再加上一些学校的基础设施建设不足使学生缺乏就业实习的机会,学生的技能掌握程度并不能适应岗位工作的实际需要,生源质量也因此受到影响[5]。
(三)发展因素分析
印尼的职业教育体系与多个方面的因素有关,虽然政府部门投入大量的资金用于建设学校和改善基础设施水平,但国家财政方面仍然有很多需要改进的地方。而印尼职业教育体系的影响因素当中,经济因素也是最为关键的因素之一。20世纪70年代以后,为了追求长远发展,印尼先将发展经济作为管理要点以提升资源质量和人们的生活水准,将职业教育的定位转变为培养具有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发展目标。特别是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印尼的职业教育发展迅速,国家外汇增长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原有基础设施建设的缺陷问题,开设了新的教学学科和科系[6]。
从技术角度来看,国家对于技术的需求能够反映出国家的发展程度。先进的技术生产环节需要人才的大力支持,完善的教学设备是人才培养的关键举措。在这一方面印尼可以参考某些欧美发达国家的运作体系,在学校内部完成技术层面的传播与推广。
从文化角度来看,印尼的多层次文化理论创造了文化表达层面的融合和拓展,激励了传统工业的发展。
从人力资源层面分析,人力资源在该领域内以一种综合广泛的形式展开,未来社会所需求的人才应该具有创造性和先进性。印尼应该将职业教育摆在更加关键的地位,一方面响应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将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进行协同运作,另一方面则围绕专业领域的工作需求获取战略发展计划,在工作实习阶段得到宝贵的经验。
四、印尼职业教育体系的改革发展方向
(一)深化课程改革与技能培养
由于印尼的职业教育发展起步时间较晚,很多学校的办学模式仍然与普通教育比较接近,按照学科课程来组织相应的方案与计划,未能形成与劳动力市场相适应的项目化课程标准[7]。所以今后的职业教育体系要根据教育标准的有关要求,开发以需求为核心的驱动课程,将真实岗位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纳入到课程标准当中,完成课程与实践活动之间的对应和衔接,基于生产服务和实践需要来开发学习模块对接岗位工作,必要时还可以开发具有地方特色的办学项目,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这样做的目的在于以课程改革促进基本素质和个人水准的提升,让职业教育的投入和产出保持平衡。工程体系和教育效益之间要保持双向增长,务必关注职业教育的基础建设和基本能力建设,以便于确保规模化扩张环节当中的教育质量[3]。综合来看,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既要考虑经济水平和人才市场的需求,又要着眼于印尼的中长期发展战略目标,确定教育过程和培训项目的标准建设方案。
例如对于毕业生而言,应该具备的能力素养应该基于岗位需求展开专业认证,以国家能力标准委员会等机构的判定结果,确定最高级到最低级的领域需求。例如职业院校毕业生的能力由三个方面所组成,一是基础知识水平,二是交流能力和逻辑思维,三是创新意识和批判能力。在后续的考核认证与实施标准当中,这些需求应该由目标结果来进行验证,从而深化课程改革和教育培养方案,让学生在毕业之后能够成熟走向工作岗位,让职业院校的教育规划满足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培养更多高素质人才[8]。
未来的课程改革和能力教育培训工作应该关注于学生在知识方面的掌握能力,即学习者在学习过程当中会做些什么?他们会获得怎样的锻炼等。长期以来使用的传统学习方法,并不能从根源上解决劳动力需求的问题,而基于能力发展所开展的技能培养则围绕个体学习服务要求来确定竞争标准和教育培训项目,建立完善的教育培训管理体系和认证体系。因此学生在专业知识培养和技能培养方面都可以在学校的帮助下灵活展开。
(二)突出校企合作
现阶段亚洲各个国家都高度重视职业教育和产业之间的深度融合,关注产业界和职业教育课程设置之间的联系与衔接,围绕课程沟通各类教育推动校企合作的制度化和有序化。这说明印尼需要在高等职业教育发展上追求办学形式的多样化,追求校企合作,让学校和企业之间能够形成深度配合机制,给学生就业开辟一条新的稳固渠道。值得一提的是,印尼政府在近年来也加大了对于教育的投资,将振兴职业教育作为合格人才培养的主要渠道,不仅改善了现有的职业高中办学条件,同时还强化了和企业之间的深度配合,尤其是在经济领域突出内涵建设,支持人才培养和市场需求的对接,让职业院校成为区域经济技能人才培养的主要载体。从师资建设角度来看,除去本土培养之外还选派了很多优秀教师参与到国际项目和其他培训工作当中,借鉴其他国家在教育教学和课程管理方面的先进经验,追求新的发展路径。这一点与中国的教育体系相对接近,中国一直以来将教师队伍建设作为提升教育质量的主要措施,并且提出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和师德建设工作的核心要求。从这一角度来看,提升职业教育质量是每个国家的现实诉求,教师作为职业教育的直接实施者及专业化发展水平应该成为今后的教育重点和校企合作时的基础条件[9]。
(三)职业教育认证评估
职业教育认证评估的作用是确保职业教育的发展质量,在政府部门的帮助下对全国范围内的职业教育体系展开监督与评定,结合国家政策做好职业教育认证。这一点与我国的“1+X”证书制度在某些层面具有相似之处,都是评价体系当中的关键组成部分,此类评价标准的构建是为了给学校确定教育参考依据,确定学校内部的办学标准和资格认证。重新定位与教育培训相关的内容和要求之后,应该从教育实施角度保障区域内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的社会化和专业化,鼓励地方性的专业认证委员会作为管理机构控制和调节教育行为的本质特征。总而言之,重新定位社会化职业教育认证评估机制,要做好完整的管理体系设计和职能分配,教育和培训项目的实施者和政策制定者要在合理的工作职责下制定职业教育发展计划,突出教育的渗透性和灵活性[10]。
综上,职业教育认证评估工作并非独立存在,会在各个部门的共同配合下完成内容的梳理和整合,将教育和培训项目进行标准化设计,确定学生的培养任务之后再做好职业认证评估。我国在职业教育认证评估方面一直以来都参考了很多国家的发展方案,以国际专业标准评估认证,促进特色职业教育的国际化,这一举措同样可以被应用于印尼职业教育体系的建设环节当中。
五、结语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社会背景之下,印尼需要正确认识人力资源开发和经济发展之间的联系,以人才培养和职业教育作为推进载体,强化国家职业培训制度和国家资格认定体系,重点提升区域内的劳动力素质,强化职业教育应对措施。未来的工作当中,根据企业和社会的需求来修订职业能力评价体系标准,让教育满足社会发展要求和经济建设需求,真正为社会输送更多优秀的技能型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