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地方党报文艺副刊要紧扣时代脉博

2022-11-21

中国地市报人 2022年9期
关键词:宜春乡情副刊

杨 晖

文艺是时代的镜子。好的文艺作品,一定是紧贴时代脉搏、弘扬时代精神的作品。作为党报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互联网背景下,文艺副刊如何深耕好“时代主题”,是一个必须认真思考的课题。江西《宜春日报》站在时代的“发声点”,关注地方文艺创作的繁荣与发展,为唱响宜春新时代文艺主旋律而精耕细作。

紧扣时代主题 做足“写实”文章

时代需要什么,我们就提供什么。地方党报文艺副刊的时代性,就要体现在“写实”上。这是由地方党报文艺副刊的本质属性和功能定位所决定的。

近代中国报纸的文艺副刊,大多只是以饭后消遣为主,内容无非是风花雪月、低吟浅唱,什么才子佳人的趣谈,什么成魔闹鬼的怪事,标榜休闲,实则无聊,多为迎合大众的低级趣味。

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各个时期,文艺副刊作为党报的延伸和补充,有了新的定位,被赋予了新的功能——高扬主旋律,舆论引导功能不断加强,同时更具休闲性和可读性。特别是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后,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文艺副刊变化日新,文艺性不但没有减弱,反而得到加强。新人、新事、新风貌纷纷进入文艺副刊版面文章,呈现春天般的灿烂。从这时候开始,地方党报文艺副刊的定位“吹进了一股新风”:快速融入新时代,进一步增强舆论引导功能,增强服务读者能力。当今信息技术高度发达,在人手一机阅读极为便捷的情况下,读者更希望读到什么信息?贴近现实、贴近生活的作品无疑具有更大优势。关注当地经济社会的发展,因应百姓生活需求,以文艺形式将之融入版面中,必能引起读者的高度关注。因此,地方党报文艺副刊应当努力引导作者把自己对于现实中的时、事的思考与感悟,以及描写和抒情这个“实”的部分展现在读者面前。

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宜春日报》“状元洲”版面一直注重发挥“写实”功能,重点推出“报告文学”专栏,把新时代背景下产生的人、事、物,通过文学的语言、多样的表现手法,或描、或画、或抒写,呈现给读者,春风化雨、润物无声,起到正刊无法替代的作用。从2019年开始,《宜春日报》“状元洲”文艺副刊先后举办两次大型征文活动。一次是2019年,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发起组织“我和我的祖国”征文活动;一次是2021年,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发起组织“红土地上的初心追寻”征文活动。活动策应时代呼唤,顺应读者需求,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展现地方特色 催开“泥土芬芳”

地方党报根植于地方,展现地方特色是其文艺副刊的题中之义。不同的地区,有着不同的地理环境、文化底蕴和风俗习惯等,因而有着不同的文化差异。这些差异,就是地方党报文艺副刊的耕耘之本,也是力量之源。

地方党报文艺副刊在新时代面临诸多压力。对于大多数人来说,一部手机就是信息总汇,平时的阅读更加碎片化,尤其是对文艺作品的阅读需求,没有更强的黏合力,报纸文艺副刊很难留住读者。针对这种现状,如何寻找与读者心灵的共通点、共鸣点切入,为他们提供更为贴近、更感兴趣的作品,成为地方党报文艺副刊必须思考的现实课题。

《宜春日报》作为一份有着70多年历史沉淀的地方党报,“状元洲”文艺副刊也有着同样深厚的历史底蕴。在这块土地上,成长了一大批在全国文艺界有着一定声誉的作家,无论是小说还是散文,抑或是诗歌、评论,甚至地方戏剧作品,都有着不凡的口碑。基于这些基因,我们以培养新时代宜春文艺创作人才为重点,一方面尽心“打理”骨干作者群,一方面备好“耕作园”。

本地作者来自各行各业各级各地,有着各不相同的经历、认识和思想,作品必然体现强烈的地域特色。他们和读者共同生活在地市这“同一方水土”,在文化上有着较大的认同,团结、组织、建设好一批优秀的本土作者,显得尤为迫切和重要。为加速“联络”,扩大作者“朋友圈”,我们组建了副刊微信群。通过这个“圈”,作者有好稿,版面及时采用;谁有啥信息,及时通报。不少作者主动入群,有作者作品见报了,编辑还会专门发一个当期“状元洲”的PDF版面到群中,供他们传阅、欣赏,提出意见和建议。有些老年读者诗文写得好,但不会打字、发电子邮件,手写送到报社来,编辑也不嫌麻烦,精心呵护。

针对身在外地作者对家乡的思念之情,我们开辟“乡情”专栏,让他们写家乡的山、家乡的水,家乡的人和事,把他们思乡、回乡时的所见、所闻、所想一一展现,淋漓尽致。一些远在广东、上海等地的作者,从“乡情”中看到了游子的情感流露,纷纷打电话来感谢编辑。同时,向在外游子宣传“乡情”专栏,推介优秀作品,让“乡情”成为连接天南地北宜春人的情感桥梁,不但丰富了副刊内容,而且培养了副刊的“铁粉”,是一举多得之事,这对繁荣地方文艺创作,推动地方党报副刊“时代主题”行稳致远创造了很好的条件。

猜你喜欢

宜春乡情副刊
乡情
宜春我的家
乡情如歌
宜春两条高速公路2019年底前将开工建设
一坛乡情煨酒
报纸副刊,还有新空间吗
守正与出新——羊城晚报副刊的转型之路
宜春
党报专副刊怎样撑起“半边天”
侨讯乡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