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东南州稻田养鱼现状及问题与对策
2022-11-21马荣江陈祎宁赵华彪李上星胡世然潘兴锋
马荣江, 陈 杰, 陈祎宁, 赵华彪, 李上星, 胡世然, 潘兴锋
(黔东南州农业科学院, 贵州 凯里 556000)
稻田养鱼是利用稻鱼共生原理,实现稻田养鱼鱼养稻、稻谷增产鱼增收,达到稻鱼增收的目的。黔东南州稻田养鱼历史悠久,是贵州稻田养鱼起步最早、养殖面积最大的地区,主要养殖品种为鲤鱼。黔东南州稻田养鱼经历了稻田放鱼、半精养式稻田养鱼、精养式稻田养鱼、稻田生态渔业等四个发展阶段[1]。在其发展历程中选育出抗病强、耐粗饲、坐塘力高、不易逃遁、适宜于稻田养殖的高背鲤;总结出“稻田鱼凼式”“垄稻沟鱼式”“稻田规范化养鱼”等技术,黔东南州稻田养鱼协作项目在1987年获国家科委科技进步三等奖[2]。在取得较大成绩的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如稻田鱼商品率不高,本地苗种产能不足等。为黔东南州稻田养鱼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通过对黔东南州稻田养鱼产业现状调研,分析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发展对策。
1 黔东南州稻田养鱼现状
2015年,黔东南州把稻(荷)鱼生态种养作为“6个100万”绿色生态现代农业工程之一启动实施,围绕雷公山和月亮山地区生态优势,以黎平、锦屏、榕江、从江、雷山、丹寨、台江和剑河为重点,建立“稻鱼(虾、鳅、蟹等)共生、稻鱼(虾等)藕荷连作、茭白泥鳅共生”等养殖模式。稻田养殖面积从2015年的1.464万hm2扩大到2020年的7.595万hm2,产量从0.74万t提高到3.21万t[3]。新增了“锦屏腌鱼”“剑河稻花鲤”“从江田鱼”等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形成了一水两用,稻鱼双收,亩产“千元鱼、千斤粮”的渔粮结合稻田种养模式。
2 黔东南州稻田养鱼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稻田鱼商品率不高
黔东南州稻田养鱼大多以户为单位,缺乏有组织的管理和经营,养殖管理不规范,投放的鱼苗规格不一、品种多样,无法满足商品鱼集约化和高效生产的市场需求。同时,受“无鱼不成礼”“无鱼不成祭”“识鱼认族”等传统文化影响[4],群众放养的田鱼以自养自食为主,剩余部分拿到市场出售,导致稻田鱼商品率不高。
2.2 本地苗种产能不足
据统计,2020年黔东南州淡水鱼种产量为6 402 t,按鱼苗投放规格225 kg/hm2稻田计,7.595万hm2需投放鱼苗17 088.75 t。本地鱼苗产能远远不能满足稻鱼综合种养投放需要,需从广西、湖南等地进购补充;鱼苗经长途运输后体质差、成活率低且成本高,制约稻田鱼的生长、产量和养殖效益。
2.3 缺乏长效资金支持
由政府主导实施的稻(荷)鱼生态种养工程,需要大量财政资金支持,地方财政负担较重,难以保持长期持续投入。如锦屏县2021年推广实施完成0.57万hm2稻田养鱼,投入的项目资金仅30万元,并且还是2020年推迟实施的项目资金。
3 促进黔东南州稻田养鱼高质量发展的对策
3.1 配套规划建设多功能鱼种生产基地
按照国土空间规划“多规合一”要求,在稻鱼综合种养区按33.3 hm2配套建设0.67 hm2兼具鱼苗繁育、培育及存鱼等多功能的鱼种生产基地。引导企业、合作社及种养殖大户打造一批稻渔产业苗种生产示范基地,为稻田养鱼产业提供规格统一的优质本地鲤鱼苗种,确保养殖稻花鱼的优良品质、规格一致。同时,利用鱼种生产基地的就地存鱼功能,实现稻田鱼错峰上市,保证市场供给的稳定性。
3.2 构建稻田养鱼全产业链
以市场为导向,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强化稻鱼综合种养龙头企业培育,以龙头企业为主体,带动合作社、村集体和种养殖户之间的有机结合,形成紧密相连的产业发展共同体,打通稻田鱼生产、加工、销售等环节,形成互惠互利、合作共赢的关系。以“锦屏腌鱼”“剑河稻花鲤”“从江田鱼”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为基础,结合“苗年”“侗年”及其他特色民俗节日,加大对腌鱼、烧鱼、鱼干、酸汤鱼等特色产品开发和宣传力度,融合旅游、文化、物流、电商等新业态,推动养殖、加工、流通、休闲服务等一二三产业协调发展。
3.3 强化科技支撑服务体系
支持高等院校及科研院所与企业合作共建生态养殖基地,对稻田养鱼产业发展中的关键问题,开展联合技术攻关;围绕土著鱼提纯复壮、鱼苗繁育、绿色高效养殖、水产品精深加工等技术开展研究,制定符合黔东南州实际的水产苗种繁育、疾病防治、水产品加工等地方标准。开展稻田鱼养殖、加工、销售等全过程信息化建设,建立质量可追溯体系,确保产品质量安全。
3.4 加强资金保障
进一步整合高标准农田改造、水利设施建设、农文旅综合开发等涉农资金,加大对稻田综合种养产业化经营项目资金投入力度,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充分运用信贷、保险等金融工具,加大对稻田养鱼产业的资金投入,推动政策性农业保险“增品、提标、扩面”,发挥农业保险在服务乡村产业发展中的作用,进一步降低稻田养鱼产业经营风险[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