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任职课程“三实一新”创新实践探索

2022-11-21崔亚奇

现代职业教育 2022年35期
关键词:部队岗位思维

崔亚奇,熊 伟,董 凯

(海军航空大学,山东 烟台 264001)

近年来,军队院校教育响应“面向战场、面向部队、面向未来”的号召,以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培养为导向,积极开展教育教学改革,构建与新型军事人才培养相适应的教学模式[1-2]。习近平总书记曾说过:“惟创新者进,惟创新者强,惟创新者胜。”[3]要实现院校教育创新变革,需要学校、教师和学生多方联动,学校创新教学环境,为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营造良好的创新氛围;教师创新教学,不断激发自身的创新热情,探索出更为行之有效的教学手段和方法,才能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引导学生的学习创新;学生创新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和求新求异思维,追求自身的全面发展。

新时代下任职课程为适应军事人才创新能力的培养要求,需要具体分析当前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现状,探索任职课程的创新实践教学方案,深化任职课程的教学改革,以改善任职课程的教学质量,提升学生的思辨思维和创新思维,进而强化学生的就业任职能力。

一、军校课程教学对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现状分析

为充分摸清学生在课程学习过程中的学习特点及规律,认清学生的学习不足及优势,需要借助教育信息化手段,具体分析以往的课程教学记录,并结合教师自身的教学实践经验,对教师教学和学生学情进行全面分析。在课程教学过程中对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现状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一)教学过程中缺乏创新思维的融入

在传统教学模式下,任职课程普遍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的问题[4]。一是因为学校的创新教学保障力度不够,实践教学环境不完善,没有建立全面的创新实践教学体系。二是学生的奖励管理规定缺乏引导性,各种荣誉奖励的评定主要依据学生的学习成绩,制约学生个性化创新意识的主动建立。三是教师的教学方法循规蹈矩,缺乏新意,存在“拿来主义”,对教材的钻研程度不深,对部队实际调研不充分,导致教学知识内容与实战化的要求无法较好衔接,整体教学设计与部队实际存在一定的差距;存在“经验主义”,对学生的实际情况了解不充分;存在“守旧主义”,没有结合新时代社会发展对人才培养的要求,知识内容陈旧狭窄,并且科研学术成果没有有效服务于实际教学,使得教学内容设计中缺乏多维交叉创新知识点,知识问题的延伸性不够。

(二)学生学习过程中缺乏自主学习意识

受到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学生已经习惯了教师“满堂灌”的授课方式,对“学习”的思想认识存在偏差,学习方法单一,在学习过程中主要依靠“被动接收”,主动性、积极性较差,学习兴趣缺乏,机械地应付作业考试,对学习问题不求甚解,疏于合作交流和探索研究,长此以往,容易造成思维受限,抑制创新思维的发展。

(三)学生在实践过程中缺乏创新技能

由于学生对未来任职的认识不够,对理论知识的学习仅停留在认知表面,无法将实际实践与理论相结合,教学知识内容与实战化的要求无法较好地衔接,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到枯燥、乏味,在实践过程中普遍存在问题表述不全面、问题分析不深入、操作设计能力较弱、创新技能不强等,难以适应新形势下专业化、实战化的任务要求。

尽管任职课程中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还存在一些问题,但是任职课程的学期短,学生面临马上到岗位实习的问题,因此,学生对岗位知识需求迫切,具有岗位知识学习动力足的显著特点,可以以此为抓手来改进教学模式,使课程知识体系专业化、系统化,增强其与岗位任职能力需求之间的联系,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任职课程教学创新改革的对策研究

开展任职课程教学创新改革,必须改变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模式,因为教学不是简单地传授知识和技能,而是让学生建立主动研究、自觉探索的意识,会用创新思维看待问题、解决问题。所以教师必须具有创新意识,重视学生的未来发展,大胆突破,在教学中融入新理念,探索新方法,优化教学目标,创新教学设计,营造学生创新思维培养的良好氛围,锻炼学生理论研究和实践创新的能力,使学生具备快速适应岗位任职要求的职业素养。任职课程教学创新改革的对策研究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一)依据学生全面发展的要求,融入先进的教学理念

在教育教学实践过程中,教学理念直接关系到学生受教育的方式、学生能力的提高以及学生未来的发展,因此,教学理念只有顺应当前时代发展的潮流,才能有效提高学生的思辨思维和创新思维。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能够引领学生开拓学习思路、指导学生学习方法、组织学生的学习活动和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学生为了更好地实现全面发展,应当提升自主学习能力,主动树立学习目标、制订学习计划、调整学习情绪、合理选择学习方式方法,主动进行自我反思,以思促学。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学习为中心,注重理实一体[5-6],强化军事实战应用背景,通过小组式学习、案例式学习、跨学科融合式学习、任务驱动式学习、体验式学习、探究式学习、虚拟仿真等方式,多元化重塑课堂学习模式,锻炼学生的团结协作能力,拓展思路见解,自主灵活构建知识认知和思维方式,从而培养学生利用创新思维分析军事理论中的重难点问题和时事热点问题,解决当前部队强军实践建设中关注的现实问题。

(二)遵循相应专业任职岗位的特点,构建与部队实际紧密联系的教学目标

按照为战育人、对接岗位、夯实基础、提升能力的思路,设定知识、能力和情感三大目标。知识目标,为掌握基础理论和专业原理相关的基本知识,为后续的装备实操打下基础,达到既“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的效果;能力目标,为具备运用相关知识,分析、解决岗位中常见问题的能力,向部队应用靠拢,为未来的岗位任职提供支撑;情感目标,为拓展未来联合作战中的问题分析思维,提高思辨能力与岗位任职能力,为面向部队、放眼战场、适应联合作战做好思想和能力建设。

(三)结合新时代任职岗位人才培养目标,创新开展教学设计

按照小核心、大外围的思路开展教学设计。找准课程的一个关键核心点,融入多个紧密联系的学科知识,拓展课程内容,使学生掌握任职岗位工作的全流程、全环节。通过梳理分析,一般将课程内容归类为四个部分:基础理论、专业原理、装备实操和创新拓展。扎实的基础和娴熟的专业技能是学生学习创新的前提和条件。第一,基础理论是课程的“经典”,是启蒙创新思维的智力源泉,为与当前专业任职岗位要求对接,与时俱进,相应扩大理论知识的深度和广度。第二,专业原理是课程的“灵魂”,是培养创新思维能力的重要基石,需要紧跟军事高科技发展的最新步伐,研究前沿技术的演变趋势,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树立远大的奋斗目标。第三,装备实操是课程的“落地”,是衔接创新能力和胜任岗位能力的桥梁,通过结合不同任职岗位实际应用装备,引入时效性、针对性更强的实践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利用创新思维分析、解决部队装备应用中的实际问题,从而提升学生岗位任职和为战研战的能力。第四,创新拓展是课程的“活力”,是提升创新实践能力的“加油站”,实际应用问题的最终解决需要融合多学科、多领域知识,因此,必须通过创新驱动,找准突破点,使教学和科研相辅相成,完善学生的知识认知结构,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三、深耕任职课程教学改革,开展“三实一新”创新实践

任职课程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课程,其教学目标直接与部队岗位需求对接,重点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实践能力和岗位适应能力[7-8]。为了提高课程教学质量,使学生能更好地适应未来任职岗位的要求,必须不断深化课程教学改革,以学生想干好岗位工作为抓手,按照“为战育人”和“专业化新型军事人才”培养要求,在课程实施过程中,开展“三实一新”创新实践,充分发挥师资教研团队的力量,优化任职课程教学内容,创新虚拟仿真实践机制,开发模拟训练实操系统。在教学过程中,为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任课教师会定期发放调查问卷,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思想动态,并多次与学生组织座谈会,听取学生意见,探讨学习中重难点问题的有效解决方法。通过对学生学习情况的准确把握,教师可以及时改进教改措施,动态调整授课方式,优化教学内容,不断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创新能力,从而使教育教学更加科学、高效。

(一)摸清实际岗位需求

教学改革的动力源于部队强军建设和未来战争对相应岗位任职能力要求的转变。任职课程直接与部队岗位需求对接,因此,任课教师多次去一线部队进行调研和服务,熟悉对应专业任职岗位工作的要求和流程,然后共同研讨,找准其与教学内容的切入点。通过对本专业任职岗位需求进行充分了解,使所教有所用,从而在较短学习周期内最大限度地提升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岗位任职能力,实现教、学、用的紧密联系,避免教学内容与部队实际脱节,进而使相应任职课程的教学工作更高效、更有针对性。

(二)采集实际装备数据

在当前信息化、智能化作战背景下,采集大量有效、精准的实际装备数据对于全面、准确地掌握装备的工作性能和科学、高效地分析装备的整体作战效能至关重要。因此,任课教师多批次采集装备实际训练数据,并转换为教学内容,使所教就是所用,促进了院校教育与部队训练的有机衔接。

(三)分析实兵演习演练

实兵演习是检验部队战斗力的一种重要方式。通过采集不同任务下的演习演练数据,研发实操软件,为学生提供实装演习演练数据复盘分析环境和工具,辅助学生理解在不同运动模型下、不同参数下的仿真结果,使学生能熟悉在各类任务中对应的专业岗位技能,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主动参与到实践活动中,使得知识、思维、技能互促互进,实现学生全面发展。

(四)适应联合作战新要求

随着高新科技力量的飞速发展,当前军事作战的理念也转变为信息化、智能化和一体化的联合作战[9],这就要求院校教育必须培养知识、技能、素质“三位一体”全面发展的复合型军事人才。为此任课教师多次主动参加大型演习演练活动,并经常到部队相应岗位开展保障服务,定位装备在联合作战中的作用、运用方法和保障需求,同时多次和部队开展训练课题、项目的联合研究,将研究成果转化为教学内容,使学生能适应联合作战新要求。

四、结语

任职课程是依据部队岗位需要进行的专业教育,具有学习周期短、学习内容贴合实际、技能训练实践性强等特点。现在随着现代化部队战斗力的不断提升,为使任职教育与部队岗位需求密切结合,基于“三实一新”开展任职课程的创新实践探索,不断深化任职课程的教学改革,从教学方式、课程内容体系、虚拟仿真训练、拓展实践等方面开展了创新性探索,以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为培养出大批适应部队现代化建设的高素质新型军事人才贡献一份力量。

猜你喜欢

部队岗位思维
2022年将农村公路管护领域就业岗位稳定在80万左右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青春,在为国奋斗的岗位上闪光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俄部队军演
儿在部队又立功
驻港澳部队例行轮换
森林消防通信岗位上的“蓝凤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