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马铃薯无公害栽培技术要点研究

2022-11-21王永华

农业技术与装备 2022年6期
关键词:种薯疫病马铃薯

王永华

(彭阳县草庙乡农业综合服务中心,宁夏回族自治区 彭阳 756503)

我国马铃薯种植面积已跃居世界首位,并成为我国现代化农业生产的重要粮食作物之一。近年来,为持续强化农业基础地位,推动乡村产业振兴,农业相关部门及相关主管单位重点针对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提升问题进行了统筹规划[1]。其中,为全面提升马铃薯栽培种植质量以及效果,利用无公害栽培理念,对传统栽培种植技术存在的短板进行了补充,并通过不断优化农业生产布局,持续推进农业绿色转型,进一步为无公害栽培种植技术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空间。结合当前技术反馈情况来看,通过科学实行无公害马铃薯高产高效栽培技术,有效促进了绿色农业产品的质效提升。

1 无公害马铃薯栽培技术的可行性分析

区别于传统马铃薯种植方式,无公害栽培技术的马铃薯种植方式具有下述显著特征。

首先,无公害马铃薯种植在化学肥料使用量上着重体现出无公害种植特点。因此在肥料的选择上,更偏向于使用农家肥。从反馈的效果来看,通过减少化学肥料的使用,有效减轻了土壤污染程度;其次,无公害马铃薯种植方式可运用现有资源保障种植全过程的节约性与环保性。取喷灌以及滴灌等,节省水资源。同时,在追肥期间,可按照无公害种植要求,精准追肥,增强肥料利用效率;最后,无公害马铃薯种植过程主要采取农业防治、物理防治以及生物防治等联合防治措施,减轻化学药剂对马铃薯品质带来的负面影响,进一步为马铃薯高产高效栽培提供保障[2]。

2 基于无公害栽培背景下马铃薯栽培种植技术要点分析

2.1 品种选择

以保障高产栽培为目标选择适宜的马铃薯品种。应严格按照国家无公害食品标准进行选种。无公害农产品对于空气质量以及土壤条件等环境影响因素有严格要求。在此过程中,相关部门应该加强对新品种的推广应用,结合当地气候条件及土壤环境条件,引导广大种植人员选择合适的品种进行栽培种植[3]。

2.2 种薯处理

剔除创伤或者严重畸形的种薯,增强种薯质量。品质合格的种薯经过晾晒催芽后,可在种薯发芽至0.5~1 cm 时分类并切块。种薯切割标准控制在30~50 g,保障每块留有2~3个芽眼。最后,应利用杀菌剂对种薯进行浸泡。浸泡几分钟之后,于2~3 d内完成播种。

2.3 种植地选择与播种

2.3.1 选地

种植前,优先选择土层相对深厚且疏松性透气性良好的土壤区域。精细整地,确保土壤颗粒大小均匀,增强马铃薯品质。

2.3.2 播种

在气温6℃~10℃,湿度为5%~9% 的条件下完成马铃薯播种工作。

2.4 整地与施肥

深耕土壤可为马铃薯生长提供良好环境。应该结合种植要求以及种植面积合理确定起垄高度。马铃薯种植高度应该控制在20~25 cm。

在施肥过程中,应严格遵循马铃薯生产情况合理施肥。在施肥时,应严格控制肥料的使用。如重点科学搭配氮磷钾以及其他微量元素,以增强肥料使用效果。

2.5 确定种植时间与种植密度

种植时间与种植密度会对马铃薯产量产生影响。因此,应该加强对种植时间与种植密度的控制管理。

结合经验来看,土壤肥力相对良好且日照充足的种植区域可稀植,密度应该控制在4 000~4 500 株/0.067 hm2。在行距应该保持在70~75 cm、窝距40~45 cm,每窝双株。如果种植区域土壤肥力表现较差,应该选择早熟品种。其中,种植密度需要控制在5 000~5 500 株/0.067 hm2,行距与窝距需要控制在60~70 cm以及35~40 cm,也是每窝双株。

2.6 地膜覆盖技术

科学运用地膜覆盖技术可助推马铃薯高产高效的发展。虽然地膜覆盖技术具有诸多优势,但是在具体使用层面仍需要按照规范要求合理操作。一方面,应该选择合适规模的地膜,及时做好通风以及降温等。另一方面,为保障地膜覆盖技术应用效益得以深化加强,应加强对病虫害问题的综合防治。

在肥料使用过程中应避免接触种薯,以防止出现烧芽等不良问题。除此之外,应该严格控制培土厚度。应该将培土厚度控制在12 cm 及以上。如果土层覆盖厚度未达到标准要求,匍匐茎容易窜出地面。一旦发现培土厚度未达到标准现象,应重点关注出苗后的生长培土。

2.7 灌溉及收获

区别于传统马铃薯灌溉模式,无公害马铃薯栽培种植更加注重节水。为规避传统大水漫灌浪费问题,可优先采取滴灌或者喷灌等灌溉方式。一般来说,马铃薯生长发育期间需要灌溉2~3次。

3 马铃薯病虫害防治措施分析

无公害马铃薯高产高效栽培目标的实现除了需要按照上述规范步骤进行栽培种植之外,还应该在栽培种植期间关注病虫害防治问题。结合生产经验来看,病虫害防治问题会严重影响马铃薯品质以及种植效率。所以,应该重视马铃薯病虫害防治问题。

3.1 早期疫病防治措施

严格紧抓早期疫病防治工作是保障马铃薯高产高效栽培效果的重要方式。结合种植经验,部分种植人员对于早期疫病的防治工作缺乏重视。为避免对马铃薯品质造成不良影响,应该加强对早期疫病防治工作的重视程度。一般来说,早期疫病会直接体现在植物叶子上。如果疫病相对严重,会对植物块茎正常发育造成影响。

在防治时,可根据马铃薯叶上的斑点判断分析。如果斑点为圆形且颜色较深,则可以判定疫病问题较为严重。此外,早期疫病多频发于雨季。因此在综合防治时,种植人员应该在马铃薯栽种期间,向土壤中掺杂少量的有机肥,尽量从源头处遏制早期疫病发生。如果早期疫病已经发生,需喷洒抑菌药物,以防止存在疫病的叶片为害其他健康叶片。

3.2 晚期疫病防治措施

晚期疫病危害程度远超早期疫病,一般来说,晚期疫病多频发于湿度相对较高的夏季。存在晚期疫病的植株会将病害问题迅速传染给其他健康植株。如果未能及时采取控制手段,整个马铃薯种植区域会受到病害侵害而出现大面积死亡或者严重病害问题。因此,发现某一植株存在晚期疫病问题时,应该迅速查找中心病株并将其拔出,并喷洒浓度为64%的杀毒矾消杀,并在地面上均匀撒上石灰粉末。

4 结语

为夯实我国粮食生产能力基础,深化农业结构调整进程,农业生产行业内部应该加强对农作物栽培种植工作的统筹规划。采取无公害栽培种植技术内容补齐传统农作物栽培种植存在的短板问题。针对于此,建议在今后的栽培种植过程中,加强无公害栽培技术的贯彻落实力度,保障无公害马铃薯栽培种植质量及效益。

猜你喜欢

种薯疫病马铃薯
马铃薯种薯退化的原因及预防措施
娄烦推动马铃薯良种行动
宋代疫病防治中的问责与监督*
基于动物疫病检测信息的随机模型分析
马铃薯有功劳
动物疫病监测在疫病防控中的作用探索
马铃薯脱毒种薯的应用及发展思考
浅谈猪的疫病防治
“火星马铃薯”计划
脱毒马铃薯技术要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