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猪传染性胃肠炎的中医临床诊断与防治

2022-11-21郭红燕

农业技术与装备 2022年6期
关键词:病死猪染病胃肠炎

郭红燕

(邯郸市复兴区动物卫生监督所康庄分所,河北 邯郸 056003)

传染性胃肠炎对于养殖场的危害极大,发病时不区分性别、年龄以及品种,且不受生猪的健康状况控制,一旦感染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就会发病,但是通过科学的日常养殖与管理措施能够极大地降低染病概率,所以广大养殖人员需要掌握的猪传染性胃肠炎疾病的典型症状以及发病原因等信息,并在日常养殖管理当中做好防控工作。

1 猪传染性胃肠炎的发病原因分析

猪传染性胃肠炎是一种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引起的疾病,该病的传染性较强且对染病猪生长的危害极大,生猪染病后会表现出腹泻、消瘦以及脱水等现象。能够诱发生猪传染性胃肠炎疾病的因素较多,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1 由于饲料因素导致的疾病

猪群在各个生长阶段需要不同种类的饲料,品质较高的饲料中具有丰富的营养物质,在促进猪群长势的同时还能够提升免疫能力,但是在养殖过程中,一些的小型养殖场以及以家庭为单位的个体养殖当中,为了降低养殖成本,会使用一些品质较差、营养元素含量较低的饲料,这些饲料中营养成分较低,甚至含有一些猪群难以消化的成分,这些均会对猪的消化系统产生刺激。此外,由于饲料存储不当,会出现发霉变质的情况,或者在冬季时会使用一些冷冻的饲草,这些都会对猪群的消化系统黏膜造成刺激,猪群肠胃的正常蠕动受到影响,使得猪群感染卡他性炎症,这些都是导致猪群患猪传染性胃肠炎疾病的重要原因[1]。

1.2 饲养管理不科学也会使得猪群染病

首先,突然更换饲料或强制改变猪群的采食习惯,或者在饲喂过程中过于随意,喂养没有做到定时和定量,猪群在采食过程中存在过饱等现象,这些均会对猪群的消化系统产生刺激。其次,养殖管理不规范,主要集中在卫生和消毒两个方面。猪群每天都会排出大量的污水粪便,这些排泄物中往往带有各类细菌和病毒,若清理不及时,病原体就会传染至健康猪群当中。通过消毒能够有效杀死各类病毒,但是在养殖过程中,日常消毒不及时,或者长时间地使用某一类消毒剂,使得病毒产生抗药性,这些均是导致猪传染性胃肠炎的重要原因。

1.3 气候因素

气候因素也是导致猪传染性胃肠炎的重要原因,尤其是气候突变引起的疾病。此外,在冬季保温条件良好的前提下,盲目开门通风会对猪群造成应激刺激,且在冬季时若保温环境较差,冷空气就会刺激猪群的消化道,进而诱发猪传染性胃肠炎。

1.4 药物滥用

在养殖过程中猪群的疫病种类较多,一些养殖人员并不具备用药常识,所以对于一切疾病均使用抗生素进行治疗,抗生素类药剂虽然能够抑制病猪体内的病原体生长,但是同时也会杀死猪群肠胃内的有益菌群,当猪群体内微生物菌群的平衡被打破,也会引发猪传染性胃肠炎疾病。

1.5 其他原因

继发引起猪传染性胃肠炎,如猪群出现副伤寒或者消化系统疾病时也会引发猪传染性胃肠炎。

2 猪传染性胃肠炎的流行病学与流行特点

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是引发生猪群疾病的主要病原体,该病原体属于冠状病毒科,病原体的粒子多为圆形或者椭圆形。显微镜下的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与流行性腹泻病毒比较相似,若要进一步确定病原体,则需要经过免疫荧光染色检测,而后才能够确定其是否为该种病原体。一般情况下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能够寄生在染病猪或者带病猪肾脏以及甲状腺等部位,且繁殖速度比较快。

猪传染性胃肠炎疾病没有季节性特征,全年均可发生,尤其是在低温环境下出现的可能性更大,所以相对于其他季节,冬季以及初春往往是猪传染性胃肠炎的高发期。从年龄阶段上看,任何年龄段的猪群均存在染病可能,但是受害程度不同,如成年生猪以及母猪染病后所出现的症状较轻,且存在自愈的可能,但是对于仔猪的影响较大,尤其是10 日龄以下的仔猪,一旦染病死亡率极高。从传播途径来看,猪传染性胃肠炎的传播媒介较多,常见的有粪便、分泌物以及呕吐物等等,病原体会污染猪舍内的饲料、水源甚至是空气,经过消化系统或者呼吸系统向健康猪传染[2]。

3 猪传染性胃肠炎的诊断

3.1 病理学诊断

通过对病死猪解剖发现病死猪会出现脱水的现象,且病死猪的身体消瘦,皮下脂肪消失,且在胃部一般不会残留食物,但是在肠道中会残存一些饲料,病死猪的肠壁弹性会降低,一些病死猪的肠壁呈半透明状。由于猪传染性胃肠炎而死亡的病猪,在淋巴部位也会出现异常,肿大比较明显,在淋巴管内可能会出现乳糜的现象。

3.2 实验室诊断

猪传染性胃肠炎与猪流行性病毒存在着很大相似性,所以在临床诊断过程中需要通过实验室诊断才能够确诊。首先取病死猪器官样本进行细菌学检查,观察干净的培养基中是否会出现病菌生长情况,若在培养基中出现细菌生长情况,则就可以认定其并非由于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而导致。此外,使用荧光染色试验也能够确定病死猪是否由于猪传染性胃肠炎所导致,取病死猪的小肠黏膜使用生理盐水进行冲洗,而后使用各类疫病的抗体展开的荧光染色试验,在通过显微镜下的荧光情况同样能够确定病死猪是否由猪传染性胃肠炎疾病所导致。

4 猪传染性胃肠炎的临床表现分析

不同年龄阶段的猪群感染猪传染性胃肠炎后的临床表现也各不相同,仔猪感染率较高,临床表现也比较明显,仔猪6 日龄至断奶后是猪传染性胃肠炎疾病的高发时刻,染病仔猪在吃奶或者进食后会出现呕吐的现象,在呕吐物中存在块状物质,此外染病仔猪还会出现腹泻的情况,粪便颜色多样,常见的有灰黄色、灰白色以及绿色等等,腹泻时往往会喷泻而出,此外一些病猪的粪便颜色会表现为褐色,若为断奶后染病,则会出现一些未完全消化的饲料颗粒。由于猪传染性胃肠炎具有很强的传染性,所以母猪和仔猪可能会相互传染,哺乳期的母猪染病主要会出现食欲缺乏的情况,此外一些母猪会出现呕吐、腹泻以及发烧的现象,母猪的母乳量也会受到影响;架子猪以及育肥猪患猪传染性胃肠炎的风险也比较大,但是一般不会死亡,典型症状为水样腹泻,粪便的颜色多为灰色或者褐色,且饮食量下降,体态消瘦,架子猪和育肥猪染病后会自愈,且自愈时间较快,通常为一周左右;成年猪患病后基本不会出现明显的临床表现,极少数染病猪会出现腹泻现象,且一些母猪会出现流产[3]。

5 猪传染性胃肠炎的中药治疗

当前关于猪传染性胃肠炎治疗的研究成果较多,在众多研究成果中使用中药治疗猪传染性胃肠炎效果显著。中药的目的是帮助染病猪补虚温中、涩肠止泻,中药治疗猪传染性胃肠炎的方案较多,笔者结合自身治疗经验以及现有研究成果总结为以下几种。

第一,准备大黄、乌梅、地榆炭、甘草、白芍以及车前子各30 g,黄连、白头翁以及三颗针各40 g,将这些中药混合后研制成粉末,加入适量水进行煎煮,滤掉残渣,待汤汁温凉后向染病猪灌服,每天用药2 次,连续使用2~3 d 染病猪就会开始自愈。上述中药对于治疗猪传染性胃肠炎的效果非常显著,其中的白头翁具有清热解毒的作用,能够有效抑制染病猪体内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的繁衍,同时白头翁还具有抗菌的效果,能够有效防止染病猪继发感染。针对患病比较严重的猪,应当采取中药为主、西药为辅的治疗方式,一些染病猪由于长时间腹泻会出现脱水的现象,所以在治疗过程中应当配合使用葡萄糖补水。一些染病猪会出现采食废绝的现象,应当使用维生素等进行辅助治疗,且为了防止患病猪出现继发感染,可以使用磺胺类的药物进行治疗。

第二,准备大黄10 g、白芍12 g、白头翁15 g,地榆炭12 g,乌梅15 g,诃子15 g,黄连9 g,甘草12 g,车前子12 g,加水煎煮完成后留下药汤,待温凉后向染病猪灌服。

第三,准备苍术20 g,白术20 g,川朴20 g,桂枝15 g,陈皮20 g,泽泻20 g,猪苓20 g,茯苓20 g,甘草15 g,加水煎煮后向染病猪灌服,若染病猪出现腹胀的现象,则在药方中加入莱菔子;若染病猪出现低烧现象,在药方中加入的肉桂;若染病猪出现水状的腹泻,在药方中加入五味子以及豆蔻。

第四,仔猪染病,准备白头翁120 g、秦皮100 g、半夏50 g、黄连50 g、黄柏100 g、板蓝根150 g、枳壳70 g、乌梅80 g、诃子80 g、甘草30 g,加水煎煮2 次,按照日龄确定用药剂量,通常情况下30日龄以下的染病猪每头每次使用15 mL左右,30日龄以上的染病猪每头每次用药25 mL 左右,依据病情的严重程度每天用药1~2次,连续使用3 d病情即可出现好转。

6 猪传染性胃肠炎的防控措施

6.1 做好日常防控工作

首先,养殖人员应当坚持自繁自养原则,从源头处切断传染源,避免从外地购买仔猪,且严禁从疫区引进仔猪,由于仔猪染病风险较高,所以降低仔猪流通频率能够有效预防该病。若必须从外地引进,在引种完成后需要做好检疫、隔离以及消毒等工作。现有研究表明猪传染性胃肠炎的潜伏期最长为4 d 左右,因此,养殖人员引进的仔猪可能已经感染且处于潜伏期状态,在购买完成后不能立即与本地猪群一同饲养,而是要安置在隔离区内,并做好隔离区域人员、环境以及养殖器具的消毒,隔离区与饲养区需要设置安全距离。此外,在购买完成后需要彻底清扫运输车辆,且运输人员也需要进行消毒,新引进仔猪隔离5 d 且没有出现异常情况后的才能够进行混养。养殖过程中要做好环境管理工作,定期打扫猪舍,注意猪舍的排水、采光以及通风等,通过这些措施能够切断病原体的传播途径,进而降低染病风险。养殖场内应当进行封闭式的管理,尤其要防止野生动物进入到养殖场中,做好养殖场内来访人员的登记和消毒工作,养殖人员进入养殖区域前需要着专门的饲养工作服,且每次进入都需要彻底消毒,防止外界病原体进入到养殖区域当中。通过做好日常养殖管理能够为生猪的生长创设一个良好的环境,同时也能够降低猪传染性胃肠炎疾病的发生概率[4]。

6.2 做好疫苗接种工作

由于当前没有治疗猪传染性胃肠炎的特效药物,所以做好日常管理和接种疫苗就成为疫病防控最为关键的工作。猪传染性胃肠炎疫病可以通过接种疫苗进行预防,现阶段市面中最为有效的预防疫苗为肠胃炎-流行性腹泻二联疫苗,此种疫苗能够有效降低孕期母猪的染病概率,进而防止带菌母猪将病原体传播至仔猪。

6.3 做好饲料管理

科学的饲料管理能够提升猪群的自身免疫能力,养殖人员首先要确保饲料中各类营养元素的充足性和全面性,使用正规饲料厂商所生产的饲料;此外,注意饲料的防潮防腐工作,禁止使用发霉变质的饲料喂养猪群;最后,养殖人员可以在饲料中添加一些益生素等等,促进猪群肠胃的蠕动以及平衡肠胃内的有益菌群[5]。

6.4 做好日常消毒

首先,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对于消毒剂比较敏感,使用常见的消毒剂即可杀死病毒,在日常消毒过程中,建议养殖人员使用石灰乳、过氧乙酸或者氢氧化钠等,定期对养殖场展开全方位、无死角的消毒;其次,做好病猪的隔离工作,养殖人员应当不断学习关于猪传染性胃肠炎疾病的相关知识,确保能够在第一时间发现染病猪,当养殖场内出现染病猪时要及时隔离,而后对整个养殖场所进行消毒。

7 结语

猪传染性胃肠炎疾病对生猪养殖产业的危害较大,该疾病的发生不区分猪群的性别、年龄以及品种等等,且临床表现与其他疫病存在相似性,所以防控难度较大。出现病例时可以使用中药进行治疗,并辅以科学的防控措施,能够有效地降低猪群的染病概率,进而保证养殖收入。

猜你喜欢

病死猪染病胃肠炎
偶感
中药封包在急诊老年急性胃肠炎患者中的临床应用
病死猪的无害化处理
浅析小儿急性胃肠炎的优质护理
活着
关于病死猪无害化处理的方法、存在问题及建议探讨
牛胃肠炎的病因分析及综合防治措施
苹果汁治疗儿童胃肠炎治愈率高
河南孟津:病死猪无害化处理实现全覆盖
广西首家动物无害化处理中心投入运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