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黄炎培职业教育目的观及其启示①

2022-11-21陈良琨

现代职业教育 2022年35期
关键词:乐业黄炎培业者

陈良琨,林 强

(大连科技学院,辽宁 大连 116052)

黄炎培作为中国近现代职业教育的创始人,他为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建设作出了很大贡献,他在长期的职业教育探索实践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见解。他认为职业教育的目的是使无业者有业,使有业者乐业。这一职业教育目的观的形成是一个不断丰富发展的过程,并具有科学性、统一性、全面性和层次性特点,对解决目前职业教育发展中教育资源不足、产教融合不深、各方合作不畅等问题具有指导意义。

一、黄炎培职业教育目的观所具有的特点

黄炎培职业教育目的观是在其一生不断对教育实践、思考和总结中形成、发展、丰富和完善的。经过长期的考察实践,他发现当时中国教育界存在教育和就业矛盾,教育没有为解决就业打好基础,把职业教育看成了一种特殊教育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他认为职业教育并不是特殊教育,职业教育应该立足于解决就业。经过长期的实践和思考,他又提出了职业教育的目的就是“使无业者有业,使有业者乐业”的观点,并认为这是职业教育的最终目的。黄炎培对职业教育目的的看法和观点,集中反映了他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他对教育应该以什么为目的的独到见解。认真研究分析黄炎培先生职业教育目的观,认为具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科学性。黄炎培认为职业教育要直接为国家各项事业发展进步服务,职业教育关系国计民生等一系列问题。发展职业教育必须尊重科学,解决职业教育中的问题必须用科学的方法,而且除了科学的方法,再没有其他更好的办法。他认为解决问题,要注重调查研究,要勤于总结思考,要因地制宜、因事制宜,力争做到人尽其才、物尽其用。二是统一性。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发展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个体的人的发展,个体的人应该实现自由、全面、充分的发展;另一方面是指个体的人的发展要和社会的发展相符合、相协调、相统一,也就是个体的发展要融入社会发展的需要之中,个体的发展要和社会发展相一致。黄炎培对职业教育目的的观点就是要求个体的发展融入社会发展之中,并且认为职业教育既要注重个体发展,又要注重和社会发展相协调、相统一,既要注重低要求的谋生,又要注重高要求的乐业。三是全面性。黄炎培认为职业教育最容易出现两个误区:一是只重视精神教育;二是单纯地把职业教育认为是一种培养技能的教育。他认为割裂这两种教育的目的都是不对的,职业教育应该将教谋生的技能和教如何做人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两者都不可或缺。他认为职业教育既要注重教学生各种技能,又要注重对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和职业道德素养。四是层次性。黄炎培职业教育目的观还具有层次性的特点。他认为职业教育有两个层次的功能,一个是为“为己治生”,另一个是“为群服务”。也就是说,职业教育从个人层面来讲就是要解决人的就业生存问题,培养出的人能够在社会上找到工作,为国家解决人口就业问题;如果从社会层面讲,职业教育不但要解决个人就业问题,而且要让就业者有良好的职业道德素养,热爱本职岗位,积极进取,愿意为国家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二、黄炎培职业教育目的观对开展职业教育的启示

职业教育是社会发展与科技进步的特定产物,也是社会对职业技术不断细化的必然结果。习近平总书记对职业教育做出了“发展职业教育前景广阔、大有可为”的重大论断。近年来,我国职业教育发展成效显著,为社会培养了大批高技术应用型人才,但同时还存在培养目标定位不准、培养质量不是很高、社会力量合力不足、政府支持力度不大、教育理念有待更新、职教精神需要培养等问题。黄炎培职业教育目的观及职业教育终极目标论,对于解决新时期发展职业教育的一些问题具有一定的启发作用和实践指导意义。

(一)“使无业者有业”职业教育目的观对发展职业教育的启示

“有业”是职业教育的落脚点,是发展职业教育的基础和前提。人们只有通过接受职业教育,获得一技之长,具有谋生的本领,才能立足于社会,从而为社会发展作贡献,这是人们生存的基本需求。就业也是黄炎培“使无业者有业”职业教育目的观的首要观点。所以,发展职业教育首先应该以就业为导向,以提高学生就业和创业能力为己任,保障学生的就业落实,不断提高就业质量。新时代,要使职业教育更好地实现“就业”,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思考实践:一是职业院校要提升培养质量。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就业竞争更加激烈,社会需要的人才更加趋于复合型,发展职业教育,应及时调整适应这一变化要求,培养复合型人才,满足社会需求。职业院校要加强专业建设,强化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不但要让学生毕业后具有应用所学专业的能力,而且应该提高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具有社会交往和自我学习的能力。为适应社会发展变化,应该对所开设课程进行适当调整改革,将学生所要学习的核心能力融入各类课程教学之中,融入平时的实训实习之中,以此提高学生在实际工作中解决问题的能力、创新工作方法的能力和团结协作的能力。要强化“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培养,从目前情况看,很多职业院校缺少“双师型”教师。“双师型”教师既具有理论功底,又具有实际工作经验,培养职业院校学生更能有的放矢,所以要加大“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引进和培养力度。二是企业要积极参与校企合作。黄炎培一直强调“单靠读书,欲求得实用的知识和技能是万万学不成的”。他认为职业教育必须有与之相匹配的实训实习场所,没有这些场所,所教和所学都是空谈。他提倡在教学方式上应该手脑并用,不但要学习理论,而且要强化实践,要做到理论和实践同时并重,知识和技能同时前行。他认为职业教育如果只注重理论,不注重实践,那就只是知道而不会实际操作,其实那不是真知。目前,发展职业教育要做到理论和实践同时发力,应该从政策层面动员倡导企业积极参与校企合作。学校要为企业提供所需的一些教学资源,也可以帮助企业进行员工培训,同时,企业也应该力所能及地为学校提供帮助,利用资金、技术和实训实习场所等为职业院校学生实训实习提供便利。三是政府要加大帮扶力度。各级政府要大力支持、帮扶职业院校开展教育,政府应该转变自己的部分职能。比如,以前政府具有的承办职业教育的职能,现在应转变为服务管理的职能,更应履行好监管帮扶的职责。同时政府部门还应转变服务管理理念,积极引导和支持企业落实相关待遇和各方面的政策,制定好、落实好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奖励激励机制。政府要对参与校企合作情况进行评估,评估的结果要和对企业的财政支持、企业的税收额度等挂钩,对于连续多次被评为优秀合作项目的企业给予各种形式的表彰奖励。四是积极推动多元办学格局。黄炎培认为,办职业教育不仅仅是职业教育界的事情,应该强化和一切与教育相关行业的联系和沟通,应该用能包容一切的态度树立大职业教育观。办职业教育,如果仅仅靠职业学校这一点力量,不和其他与教育相关的行业进行联系和沟通,不能得到他们的支持,职业教育将很难发展壮大,很难取得良好的效果。所以,现在办职业教育,要树立产学研一体化理念,办学中应该调动各方参与的积极性、主动性,发挥各方面的力量为职业教育服务,以此来弥补职业教育院校自身力量的不足。同时可以发挥企业办学的优势,鼓励有教育情怀的企业家,有能力和有条件的企业,特别是那些有较大影响力的企业兴办高质量的职业教育院校。当然,对于兼职并积极参与校企合作的企业技术人员和职业院校教师要适当给予薪资奖励,调动他们的积极性。

(二)“使有业者乐业”职业教育目的观对发展职业教育的启示

“有业”是基础,是前提,“乐业”是归宿,是提升。黄炎培提出的让无业者有业、让有业者乐业的思想就是告诉我们职业教育不仅是满足自身低层次的就业需要,还是满足人们较高层次的乐业需要。所以,职业教育既要注重最基本的低层次的“有业”,又要注重更高层次的“乐业”,达到“谋生”与“乐业”的和谐统一。要使职业教育更好地实现“乐业”,应该注重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要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根本任务,并将其融入教育的各个环节,贯穿教育的各个领域。职业教育首先是教育,是为党和国家培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接班人,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的教育。所以职业教育要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开设的课程中,要让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要将党和国家关于职业教育的路线方针政策融入专业课程之中,教育引导青年学生增强“四个意识”,树立“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二是树立正确的职业教育理念。黄炎培认为人们的职业没高低贵贱之分,都应平等相待。他还认为,职业教育的目的如果仅仅是让没有工作的人能找到工作,并没有实现让有工作的人在自己的岗位上积极进取,快乐工作,以自己的工作为乐,对自己的工作感到满意,那就说明职业教育仅仅培养出了合格的有手艺的学徒,没有实现职业教育的最终目的。可见黄炎培对职业教育秉持的是一种综合教育观,他倡导的职业教育不但是一种培养技能的教育,而且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教育。所以,发展职业教育一定要改变以往将职业教育看成“就业”教育的观念,社会各界要把职业教育和其他普通教育同等看待,要认为是同等重要的教育。开展职业教育观教育时,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观,不但要树立敬业的观念,还要培养乐业的思想,做到干一行,爱一行,精一行。三是持续强化职业精神教育。对每个人来说,职业不仅是个人谋生的一种手段和方法,还是实现人生价值不可或缺的平台,更是自己为国家作贡献的重要途径。人们虽然从事不同的职业,但应该都有相同的职业道德观,人的职业道德观应该是一个就业、敬业、精业、乐业不断完善发展的过程。职业院校的职责不但要教学生学知识、练技能,还应该让学生明白怎样做人,怎样做一个对他人、对国家、对社会有用的人的道理。职业院校应该将“金的人格,铁的纪律”这种职业精神教育作为职业教育重要的方面进行引导和强化,让职业教育承担起教学生做人、教学生做事的职责,不但要让学生学得知识发挥实践价值,而且要让其在人才强国战略中扮演重要角色,积极努力,发挥作用。四是推动个人价值得以实现。黄炎培认为:“人生必须服务,求学非以自娱乐。无论受教育者至若何高度,总以其所学能应用社会、造福人群为贵。”在为社会服务,实现自我价值的同时,个人自我价值的实现也是“使就业者乐业”的重要基础,个人自我价值的实现不仅要体现在精神层面,而且要体现在待遇层面。因此,应加快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通过法律形式赋予职业教育同普通教育同等地位,推动学历教育与职业培训并举并重。各级政府还可以根据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合理确定职业院校的编制体制,根据学校的收入情况适当提高教职工的待遇水平,尽量做到和普通院校保持一致。对于民办院校教职工待遇,各级政府也应给予关注、关心、关爱。

三、结语

总之,黄炎培先生的“使无业者有业,使有业者乐业”职业教育目的观对于新时代发展职业教育具有较强的指导意义和借鉴作用。要通过职业院校提升培养质量,企业积极参与校企合作,政府加大帮扶力度,积极推动多元办学等方式,让学生知道“以何为生”,还要通过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树立正确的职业教育理念,持续强化职业精神教育,推动个人价值得以实现等方式让学生知道“为何而生”。

猜你喜欢

乐业黄炎培业者
黄炎培的“三多”:行路多、读书多、著述多
黄炎培教子从小事做起
黄炎培感动了日本特工
黄炎培的延安五日日记
职业教育应是乐业教育
去乐业看蝴蝶
曹纪平:一位保险推销员的“乐业”与“忧患”
广西乐业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探讨
哭嫂